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退休和档案会有关系吗?

2022-02-12 19:06 作者:帮兄爱唱歌 围观:

第一.退休和档案有关系,退休按照档案年龄退休。

一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国有企业工作人员办理退休时,一般情况下,是以个人档案为准。

二是如果档案记载的出生年龄和个人身份证和户口年龄不符合的,一般是以档案年龄为准的。

我有一个亲属个人档案和身份证户口都不一致,最后还是以个人档案为准退休的。

三是具有缴费年限认定、特殊工种认定的人员,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人员一般来说,通过对个人档案进行审核和相关的认定,才能办理退休手续。

第二. 我国一直沿用相关法规关于退休年龄的规定。

一是养老保险待遇,要根据国家规定,只有累计缴纳养老保险15年或者连续工龄满十年以上的劳动者,就可以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也就是说:根据劳动保险和养老保险相关规定,劳动者必须缴纳养老保险年限累计已满15年的,工龄连续满10年的,退休后可以领取养老金的。

二是累计缴纳年限不满15年的,不发放基础养老金。国家是鼓励缴纳满15年的。

其他网友观点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您好,其实个人当然是很重要的。其实不光是退休要用到你的个人档案。在办理什么职称,任职或者,是你的行政提干当中都会用到个人档案。当然楼主既然问的是退休,与个人档案的关系,我在这里就给楼主解答一下。

个人档案在退休时,一方面是要认定你的初始就业年龄。因为你的初始就业年龄只有体现在你的个人档案中是比较权威的。个人档案是没有涂改的可能性。相比于身份年龄更加具有可靠性。

另一方面是要认定你的视同缴费年限。因为视同缴费年限,在全国1992年之前并没有缴纳养老保险。所以在1992年之前参加工作的人群都会被计算成为视同缴费年限。认定这部分视同缴费年限就需要提供个人有效的档案。

所以在办理退休时如果说。提供不了有效的个人档案,那么你的。退休年龄很难确定!还有一个就是很难认定你的视同缴费年限。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其他网友观点

目前来说,退休和档案还是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没有档案不能退休。

退休时审核职工档案,主要有这么几种作用:

第一,确认出生时间。法定退休年龄要依据出生日期来核定,按照1999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当居民身份证与职工档案记载的出生时间不一致,是以职工档案为准。

实际上,我们的身份证制度是80年代才开始出生并使用的,而职工档案产生的时间更早。

第二,审核视同缴费年限。我国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际上建立的比较晚,1991年才全面建立起来。机关事业单位是2014年10月才实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前,原固定工人和在编职工的连续工龄可以视同缴费。不过,连续工龄的认定是以职工档案为准。

第三,审核特殊工种工作年限。职工从事特殊工种的,都会在职工档案中形成相应的记录。而且相应的工作年限的情况,还应当报地级市的劳动部门备案。

从事特殊工种满足相应年限,可以提前5年退休,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档案记载缺失,可是不能按特殊工种退休的。

第四,审核组织调动。现在我们经常发现人们的退休地跟原先参加工作地是不一致的,在过去的时候有关工作不是说自己能够随意转换的,必须要经过组织调动,有相应的调令。如果没有正规的组织调令,有关视同缴费年限是不可以认定的。

第五,确认就业记录。在过去那个年代,由于我们并没有社保系统,有关社保缴费记录,也是在实施社保系统以后陆续建立起来的,我们必须要核实社保缴费记录和我们个人过去的就业经历是否是完全一致。90年代的职工档案最主要的就是这个作用,避免张冠李戴。

目前像上海等很多地方,对于单纯的灵活就业人员缴费,都是以参保人员的身份证号为准。现在参加工作的职工视同缴费年限的情况也越来越少,特别是90年代出生的人员,都是以出生证明为准了。而且国家还在建立特殊工种数据库,结合职工档案办理退休使用。

未来对于职工的就业、社保信息,确实会跟职工档案逐渐脱节,这将是信息化、现代化的一种表现。未来肯定会越来越好,越来越方便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