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醉乡民谣电影剧情「梳理」

2022-03-19 00:50 作者:周游世界电影 围观:

中国有句老话讲“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西方达尔文的进化论讲“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然而在浩瀚的宇宙中,在茫茫的人海里,有成功就注定了有失败。就如同一件事物的正反面一样,成功和失败既是对立的,也是共存的。成功和失败对于这个世界而言都是一件必不可少的必需品,但是对于个体而言,成功和失败的标签,往往在他们身上,在一段时间内,在一个特定的事项上,是一个无法摆脱的,不由争辩的绝对值。自古以来成功者固然值得颂扬,但是一个拼尽全力,尽其所能的失败者,也自然有他存在的价值。

无论是失败者还是成功者,他们都是这个社会的重要参与者。这里所讲的失败,必须是经过了艰辛的奋斗,无畏的抗争之后而获得的结果。而这种失败的结果虽然对于失败者个人而言是沮丧的,是不值得肯定的,但是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对于漫漫长河的历史来说,却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含义。从这个角度而言,那些奋斗过,拼搏过的失败者,不仅不是可耻的,甚至他们是荣耀的,伟大的。试想一下,不正是因为应试的失败,蒲松龄才写出了《聊斋志异》这部文言小说的巨制吗?不正是因为家族事业的失败,曹雪芹才写出了伟大的《红楼梦》吗?不正是因为垓下一战的失败,项羽才成为了“生当人杰,死亦鬼雄”的楚霸王吗?

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这些失败者的人生是荣耀的,甚至是令人羡慕的,辉煌的。但是我们如果从他们的自身出发,难道蒲松龄的人生抱负仅仅是想窝在家里写小说娱乐后人吗?曹雪芹甘愿自己的人生就等同于一本才子佳人的小说,而穷困一生吗?项羽仅仅是想落得一个霸王的美名吗?这些当然不是他们想要的结果,而他们的失败,也并不完全是因为他们自身的才华不足造成的。但是这些伟大的失败者的身上,他们都有有个共同的特点,除了时运不济,命途多舛之外,他们的自身性格也非常的理想主义。在人生的定位中,他们往往是理想高于一切,而正是他们身上的这份执拗,这种深置于灵魂执着,才使得他们的故事为失败赋予了诗意,给后来更多的失败者以安慰,以鼓励,让人们对失败不畏惧,不避让。

《醉乡民谣》中有失败者应该有的样子,画面很诗意,情节很客观

在2013年的时候,美国著名的独立电影人科恩兄弟执导了一部名叫《醉乡民谣》的电影,这部影片通过截取一个民谣歌手勒维恩(由奥斯卡.伊萨克饰演)失败人生的片段,向观众们讲述了失败者的心路历程。翻译者将这部电影赋予了一个诗意的名字,而这部影片的英文原名是《Inside Llewyn Davis》,直译过来就是《走进勒维恩.戴维斯》。这部影片的编剧和导演科恩兄弟为这部影片命名的意图,并没有为失败者勒维恩的故事赋予太多的感情色彩,而他们这种类似于白描的手法,让这部影片的视角更为冷静、客观。而这种冷静、客观的视角所雕刻出的银幕画面,艺术气质也显得更为隽永。

《醉乡民谣》中有失败者应该有的样子,画面很诗意,情节很客观

虽然整部影片的对象是一个伟大的“失败者”,但是整部影片并没有俗套的励志和煽情的场面,而周游君认为,科恩兄弟的这种态度,是对失败者应有的尊重。虽然勒维恩是一名失败者,但是他一直艰辛的践行着自己的音乐理想,他作为一名歌者,不因为金钱,不因为温饱而向现实妥协。他在影片对音乐的态度,或者是做到极致,或者是不如放弃,他不允许自己用一种敷衍的心态,用一种妥协的态度来对待音乐。在影片中,勒维恩仅有的几次情绪爆发都和音乐有关,他无法接受任何人,在任何场合对自己的音乐指指点点。他不能接受自己的音乐成为餐桌上的点缀,他不能接受别人调侃自己已经自杀的音乐搭档,他甚至不能接受一个歌手在舞台上演唱毫无新意的陈词滥调。

《醉乡民谣》中有失败者应该有的样子,画面很诗意,情节很客观

整部影片除了诗意的画面外,更选取了几首隽永的,如同勒维恩所说的那样“它既不是新歌,也没有过时”的民谣。而在这些音乐的映衬下,是勒维恩绝对失败的生活。因为执迷于音乐,勒维恩几乎过着一个流浪汉式的生活,他仅有的财产是他身边的一个吉他,他每天要靠着在朋友家里借宿生活。整部影片记录了勒维恩不到一周的生活,因为音乐,他每天生活得疲惫不堪。他和周边朋友的关系并不愉快,他爱上了朋友的妻子金,并导致金意外怀孕。

《醉乡民谣》中有失败者应该有的样子,画面很诗意,情节很客观

通过这些片段,导演告诉银幕前的观众,勒维恩在生活中是一个绝对的loser。而正是这样一个透透的失败者,他依然没有选择向现实低头,他还是渴望尝试一下。一名失败者和一名伟大的失败者之间最大的差别是,伟大的失败者并不会向现实低头,他们不接受失败,但是他们也不惧怕,不回避失败。他们不会因为大众认知的成功而选择妥协,就像影片中勒维恩在芝加哥时,他并没有接受著名经纪人的“施舍”。他渴望的是自己的音乐被认可,即使没有被认可,他也不会改变。

《醉乡民谣》中有失败者应该有的样子,画面很诗意,情节很客观

勒维恩所表现出的这种执拗,是一名失败者的荣耀。人们总是这样,因为害怕失败,担心成为失败者之后的屈辱,而放弃自我原有的理想,去迎合大众,改变自己的职业初衷,最后为的仅仅是一个所谓成功者的虚名。这种伪成功者,最后还要以成功者的姿态,去嘲笑勒维恩式的失败者。在影片中,勒维恩就是这样一位被嘲笑的失败者。但是在被嘲笑的同时,勒维恩并没有选择向现实低头,他始终没有改变自己对于音乐的初衷。他可以放弃,他可以离开,但是他不能践踏自己的音乐,即使是一点点,他也认为这是不纯粹的。

所以他可以不在吉姆的新歌上署名,所以他不接受经纪人给他提供的伴唱工作。整部影片没有一个催泪的场面,勒维恩的失败仅仅被科恩兄弟停留在生活的表象上,在内心的深处,勒维恩充满了骄傲和自负。他不需要自己的音乐引起万众欢呼,他要做的是找到“既不是新歌,也不会过时”的民谣。如果他在音乐中践行的不是这样的事业,他宁愿选择放弃音乐,这不仅是他对于音乐的态度,其实也是他对于人生的态度。

《醉乡民谣》中有失败者应该有的样子,画面很诗意,情节很客观

所以当勒维恩最为穷困潦倒的时候,他的姐姐奉劝他重新做回海员,勒维恩虽然表面上拒绝了姐姐的建议。但是他在芝加哥被经纪人拒绝之后,他几乎选择放弃了音乐。冥冥之中,他却对音乐依然无法割舍,导演在几乎没有太多曲折剧情的影片中,让勒维恩在音乐和现实之间挣扎徘徊。导演通过勒维恩的视角,向观众展现了他所感受到的世界。整个世界和勒维恩之间仿佛产生了某种隔阂,在影片中,音乐和自然仿佛和勒维恩的内心更为接近,而影片中其他人物所展现出的和世俗有关的价值观,却和勒维恩渐行渐远。社会集体的世俗价值和勒维恩的音乐理想仿佛是两条永远不会交叉不会靠近的平行线,而这两者之间,也正是勒维恩和社会大众之间的距离。

《醉乡民谣》中有失败者应该有的样子,画面很诗意,情节很客观

和生活中的大部分人的处境一样,人们一方面要为了衣食住行奔波,一方面又有放不下,无法割舍的人生梦想。这种对于人生态度的执念,是每个个体带给这个世界的表达。世界对于个体而言,世界就是“适者生存,物竞天择”中的天,但是如果每个人都不去抗争,都不去表达,人类存在的意义又是何在呢?一个个体既是环境的接受者,同时也是环境的表达者,所以当一个人坚持自我的时候,既是他用尽全身的力气也几乎不会让大环境妥协,但是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总会为后人树下一个标杆。这就是一个失败者最大的意义,他的感染力并不在于最终胜利的结果,而在于他明知失败,依然坚持的态度。

《醉乡民谣》中有失败者应该有的样子,画面很诗意,情节很客观

科恩兄弟,用一首《醉乡民谣》“唱”除了失败者的心声,也唱出了科恩兄弟赠予失败者的荣耀。他们对于现实的生活而言是狼狈的,疲惫的,甚至是沮丧的。但是他们勇敢地,执着地,毅然的选择做一名失败者。这也许就是成功乃失败之母的内在含义,本片主演的原型大卫·范·隆克在普通观众中的知名度并不高,但是他却被誉为美国民谣的一代宗师,而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民谣的骄傲鲍勃.迪伦视他为导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