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你们的名字无人知晓,你们的功绩与世长存——《永不磨灭的番号》

2023-10-28 18:50 作者:岑岑 围观:

作为一个痴迷抗战,写抗战小说的网络作家,我讨厌各种剧!尤其是那些严重脱离史实的抗日剧!

但是电视剧《无尽的序号》真的让我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你说是剧,其实是真实的讲述了抗战时期那些底层小人物的故事,他们的喜怒哀乐,绝望挣扎;你说是严肃剧,偏偏没有脱离我军骁勇善战、日寇不堪一击的老套路,尤其是用手榴弹炸飞机的部分,直接玩下线,加入了话剧的行列...

编剧和导演一辈子聪明,但一时糊涂。我本来可以据理力争的,结果这一枪把自己送进了坑。

编剧,今晚你的盒饭里没有鸡腿!

除了这个槽点,我想对这部“剧”做一个宽容的评价。

众所周知序列号不容易。因为被央视爸爸批评为抗日剧,该剧至今仍被禁播。其实明眼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如果配角有问题,可以删掉。如果主角出了问题,那只会是全剧的霉运。

我不能谈论它。说多了就过不了审核了。影评人的悲哀...

我通常写抗日战争题材的小说。有时候我在写作的时候,经常会在看成堆的史料的时候思考一个问题。是什么支撑着我们的民族在纷扰的历史进程中延续下去,生生不息?靠几个人建一座高楼,显然不行。他们可以指引方向,但执行还是要靠普通人;靠普通人的奋斗就更行不通了。没有灯塔,人只会在黑暗中摸索,碰壁。

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像李达那样既平凡又有一定智慧的人。

他平凡,平凡。他只是一个安居乐业的普通农民。和当时千千的普通农民一样,他有几分不毛之地,两间小屋,一头牛,这是他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如果能在一天的工作之余喝上一壶老酒,然后老婆孩子热炕头,那简直就是人生最大的乐趣。以李达的狡猾和缜密的思维,不难意识到这些。

但是一夜之间,随着日本人的到来,一切都变了。生活在乱世,连安稳的生活都成了奢望,更别提越来越遥不可及的梦想了。铁蹄践踏着农田,战争烧毁了茅屋,屠刀向亲人挥舞...山河破碎风飘,人生经历跌宕起伏,雨打平。像李大师这样的小人物,在乱世里只能挣扎求存。

我不能再活了。我该怎么办?那就抄家伙做!中国农民最朴素的声音就在这一刻生成。既然你不能让我再活下去了,那我们就打吧!

此时,李达的技艺和思想尚未升华...即使生活艰难,只要他活着,就有希望。至于民族大义和生死,那就不是他能考虑的了。他的理想只是活着,仅此而已。

好在李达带着兄弟们进了八路军。这个团队里的大部分人和他一样,都是乱世里没有活路的苦命人,但不同的是,这个团队已经超出了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有的人心里还有一团火。他们不想只是生存。他们希望国家独立和繁荣。这微弱的火焰,像烛光一样,刺破了黑暗,为更多像李达一样身手不凡的人指明了方向。

从有着辛三联之称的无名“新兵蛋子”,到独立团团长,李大师带着自己最淳朴的感情和中国农民特有的智慧,一步一步艰难前行。他曾经害怕,身边战友的血淋淋牺牲让他对战场感到恐惧;他也很困惑。“八路军”与“第九路军”之争,让他短暂迷失了方向,把抗战当成了一场激情的斗争。很多人说他没有斗争原则,一直和国军军官陈峰纠缠不清。还有人说他深陷情网,还不忘和赛一起沉浸情网战火中的丢西姆的故事...

但在我看来,这恰恰是李达能力最吸引人的地方。说到底,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思想觉悟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升华。而陈峰,让他真正明白了谁才是劳动群众的真正救星;丢西姆舍身取义的故事让他把民族仇恨和家族仇恨结合在一起,让他真正明白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国家留不住,自己的小家也只是风雨中的孤舟。总觉得在丢西姆牺牲的故事之后,李达的身手真的激发了他对侵略者的仇恨,带着这种愤怒投入到抗日战争的洪流中。

这部剧开头最让我不理解的是,这些英雄,无论是李达的本事,还是地瓜,赛丢西姆的故事,还是算盘,似乎都只有一个听起来土到极致的外号,却很少有人提起他们的名字。这一点一直让我很困惑——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有父母要赡养,有妻儿要照顾,有互相关心的兄弟,有感情深厚的恋人,但为什么没有名字?我还在纠结这个问题,直到独立团接受了必死的任务,一群人在嬉笑怒骂中死去。

直到独立团全军覆没,壮烈牺牲,我才想通了这一点——就像我一直强调的,他们只是一群普通的农民,普通得像秋天原野上的野草。谁会记得一株野草的名字?他们的代号只是一个符号,可以是李达的技能,张达的技能,王达的技能...他们的名字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却化作漫天繁星,守护着中华大地。

没有人能记住每一个名字,即使它们曾经是那么生动和有血有肉...

动笔之前,一直没有想到一个合适的题目。但最后我突然想到,举世闻名的莫斯科红场卫国战争无名烈士墓碑文,是这篇文章最合适的标题——

“你们的名字无人知晓,你们的功绩永存!”

向“永恒的称号”和所有为民族独立而流血牺牲的无名英雄致敬!

我们很开心,也很感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