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李时珍电影剧情「简介」

2022-03-17 01:25 作者:中国甘肃网 围观:
《李时珍传奇》魅力何在?《李时珍传奇》魅力何在?

《李时珍传奇》剧照

大型新编古装秦腔《李时珍传奇》在定西大剧院一经上演就获得许多观众非同寻常的掌声与认肯。这部原创的地方戏作品从七八月份反复研讨文学剧本到11月5日由陇西秦韵演艺有限公司首演,本身就是一个“传奇”。出品人李亚文和编剧王长安、王庐璐,导演韩剑光创作团队以其艰辛的耕耘在有限的条件下为甘肃剧苑平添了一抹金灿灿的丰硕景色。缘起于陇西“中华药仓之都”的《李时珍传奇》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彰显着中国中医药文化博大的精神内蕴,也以传奇的色彩将古老秦腔的现代转型从内容到形式做出很有意义的勇敢实践。

《李时珍传奇》的魅力何在?我认为其剧做是非常耐人寻味的。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7.3-1593年)是我国十大名医之一,湖广黄州府蕲州人。以其为题材的电影、戏剧、动漫作品已有不少,而在今日,陇西人心目中的李时珍秦腔艺术形象又是怎样的,这取决于主创者的感觉、灵智与选择。我们说,从来没有所谓孤芳自赏的“纯粹的艺术”。该剧创作者势必在其作品中要融合陇西特定地域浓郁的生活气息、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给养以及今天当地人的夙愿与梦想。陇西广袤大地自古至今是我国中医药材著名的生产基地,而李时珍在当时早就知道“一千多年前,独活生陇西者质佳;黄芪第一出陇西,色黄白,味甜美,亦难得”。作为中医药科学家的李时珍虽然没有来过陇西,但是早就神游过这片“北方”。

剧作家正是从历史与现实的丰厚生活积累中生发出李时珍亲自来陇西“天边寻梦”的故事,包括对李时珍许多轶事典故的嫁接移植,从而构成了一幕幕活生生的立在舞台之上可以直视的秦腔大戏,这就是“传奇”,传李时珍之奇,也传陇西之奇,符合戏剧创作规律,在“无中生有”的想象中真正实现了从生活真实到艺术真实的果敢飞越。而这种飞越总是令观众遐想不已。

该剧一号主人公自然是李时珍。他“八股文章做不惯,太平闲饭不忍餐。碌碌庸官心生厌,寻根追梦到天边。图一个手脚伸展,赚一个空气新鲜。”虽出身医学世家,但他对功名仕途和入太医院没有多大的兴趣,因而悖父命而离家出走。在陇西以天地为课堂,识尝百草,采集土方,匡正积谬,造福于芸芸众生。同时因姓李而被认作当地李氏后人。他“传奇”式的游历,“完成了一次古代中国南北文化的交流融合,揭示出‘有梦的人生更精彩’的时代主题”;剧作立意: 把原本只为一项事业而进行的游历变成一场人生之旅和生命追问。

诸如发现了苦寻的曼陀罗花以身尝药,又被族长等人以土法解救了昏迷中的他,他又为身染时疫的李张氏医病,全村免于疫祸,并唤认李张氏为“娘亲”,也化解了他与冬青、芪芪、李铁牛相互间连环的“爱慕旋涡”,这些情节显明地揭示了他作为医药科学家的大爱仁心与个性色彩,也体现出戏曲艺术原本的“人民性与民间性”。这种叠加的文脉之根让观众倍感亲切、自然,在传统熟悉的看戏体验中觉察到其人其情的真挚新颖,把坚辞御医之职寻遍天下药理的“医者真性”和盘托出,这种传奇之美让观众欣然心动。

如此主题和内容深刻的思想性,正是该剧美学的真实基础,也是当下观众对戏剧的审美诉求,舍此,剧中人物形象是苍白无力的。而因解读者的不同,又有人看到李时珍这位中医药科学家高端的学术精神,看到“医圣”追求个人的性情与自由所展示出悬壶济世的生命意义,看到“天人合一”真谛和人与环境“双向造就”的文化厚度,看到知识分子如何“入世为民”才能成为一个被百姓们敬重的真正的“智者”,看到名不虚传的陇西“药铺山”满山遍野草药资源在今天别一种样式的承传与发展,而更多的观众时不时情不自禁地从“戏”中跳出来,回想到庚子鼠年大战疫情成千上万中国医护人员最美 “逆行精神” 的传统张力,这些都说明该传奇剧的主题实际上扣紧时代脉动,其蕴涵有着多义性,这就是魅力使然。

《李时珍传奇》中的二号主人公是冬青姑娘,这是一位在特定游历环境中出现的女子形象。她是李时珍在陇西行医时的绝好伴侣与得力助手,李时珍“是一座山”,她就“是山上的一片云”;她在李时珍为老妪李张氏治病被撵出后的困厄中才吐露心机: “我之所以要女扮男装跟你出来,我就没再打算以女人的身份出现在你面前”;她爱医术药理,更爱恋李时珍的人格魅力。她是中国历史上无数学医行医探求真知执迷精进的一分子,这就是她的个性特征。她在与李时珍的远行“天边”、究研药性药理中体现出一种“奇女子”的风采。她为李时珍收藏的那一包天天随身携带的药方,她与她深爱的李时珍发生争执,都显现出那样的高洁、纯真与智慧,从而提醒和催促李时珍重修“本草”的大任。日常生活中虽然有某种性别上的尴尬,但冬青和李时珍与芪芪姑娘和李铁牛的情爱关系构成了南北文化气质上有趣的对照,呈现出别样的一种“男女色彩”,高尚、含蓄、坚贞而又自律,这不能简单类比于一般的“爱情戏”,更不可与西方所谓“性解放”之类同日而语。如此结构的爱情情节在演出中产生了层层悬念与生动的剧场效果,同时也展示出中国传统戏曲中“双生双旦”特有的变化的传奇性艺术看点。

让人惊疑的是《李时珍传奇》虽是首演但已经具有“好戏”的基本品质、气格与规模,一个县上的小剧团却担当起国家级“药都”和“药圣”的重大题材。全体演职人员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演出中,生动体现了执着的甘肃戏剧精神,这在全省剧苑引起很大关注。饰演李时珍的宋少峰、饰演冬青的李捐、饰演李铁牛的何二红、饰演老族长的张卫军、饰演李张氏的张兆慧均是当地年轻有为的新生代演员,他们对刻画角色均有自己的理解与发挥。50多岁的“梅花奖”演员雷通霞饰演芪芪姑娘也是这台戏的一大亮点。首场演出虽然舞美灯光有点闪失,但整体的演出风格、样式、气氛已让观众欣喜欢悦。而秦腔音乐设计有“吼”的特点也有大段婉越柔和的抒情特色,以秦腔既古典又现代的融和给人以新颖、完整的美感。舞台美术清爽明丽,虚实结合, 简约而写意,又与演员的衣饰服装色彩是比较统一的。

此剧所有的人物都是好人,没有一个坏人,更没有小人的构陷、奸臣的迫害、生死的拼杀。主人公传奇般内心世界的矛盾冲突构成了全剧的情节发展线,后面的高潮戏是李时珍最终的“自我否定”,将错误的方子张贴出去而“不怕身败名裂”,诫示世人,防止古籍中的谬误。这是李时珍精神高地的凸现,也是其重修本草的缘起。但在舞台上,戏的最高潮未能具有更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说明此剧从剧本到导、表演的再创作尚有进一步修改完善之处。相信具有文化定力和创作志向的陇西县剧团在今后的演出中边演边改,一定能将《李时诊传奇》打磨成艺术精品。广大观众热切期望着。

□ 严森林 文/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