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牡丹花下电影剧情「梳理」

2022-03-11 23:25 作者:戴珍珠耳环的小刘 围观:

《牡丹花下》是索菲亚·科波拉2017年执导的作品,也是她所有作品中最饱受争议的一部。

电影将故事背景设定在南北战争期间,教会学校的女学生马莉在遇见身负重伤的士兵迈克伯尼后将其带回学校,但这个英俊男人的突然出现却给玛莎小姐辛苦维系的"女子天堂"带来了诱惑和威胁——学生和老师纷纷按捺不住自己的躁动,在明暗之间的撕扯和争斗后,故事在士兵被"形式阉割"(锯掉一条腿)中缓缓落下帷幕。

这部电影的英文原名是"The Beguiled",直译过来即"一场哄骗"等类似含义,也有地区将其翻译成"美丽有毒"或"魅惑"。但大陆版的译名却颇具诗意——牡丹花下,让人不由得第一时间联想到"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这句著名的元曲。因为这句话已经被曲解了很长时间,所以这个译名让人感觉整部电影讲的就是"一个男人闯到了牡丹花园中,做了一段风流鬼后'死去'"的故事。

豆瓣6.0的《牡丹花下》,你真地看懂了吗?

其实无论从译名还是电影叙事上来说,这是一部和情欲没有太大关系的电影,其深层次的主旨只是依托"男女关系"这一外壳表现出来,故事的核心主要聚焦在"权力争夺"上。接下来就从电影名字、新旧版对比和电影情节三方面入手,详细分析这部让索菲亚科波拉一举摘得第70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最佳导演奖并获得金棕榈提名的《牡丹花下》,究竟是一部怎样的电影。

"牡丹花下"出自的《玉芙蓉》,本是一首女人描写自己的元曲

很长时间以来,当人们说到"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的时候,第一时间就会将其和男人联系到一起,以为它是用来描写男人达到自己的某些目的后死而无憾的心境。在了解真实含义前,先来欣赏一番这首元曲的原文:

寂寞几时休,盼音书天际头。

加人病黄鸟枝头,助人愁渭城衰柳。

满眼春江都是泪,也流不尽许多愁。

若得归来后,同行共止,便是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这首曲牌名为《玉芙蓉》的元曲,相传是由一位才情卓绝的艺伎珠帘秀所著。原文中的"牡丹花下"指的就是花前月下的极致美景,并非现代多数人理解的"万花丛中"。结合上下文来看,这首元曲主要描绘的是闺中女子独自品味相思之苦,思念对方到"如果可以携手漫步在花前月下,便是死也是值得的"的程度。

豆瓣6.0的《牡丹花下》,你真地看懂了吗?

也就是说,这所谓的"牡丹花下",主角不是男人,而是女人。从这个角度出发,《牡丹花下》这部电影的译名简直称得上十分到位。

这部电影从一开始就是以定点镜头的视角去描绘这所女子学校的日常生活,以及身在其中的每个女人分别有着怎样的生活方式和处事原则。后来偶然出现的男人,只是一个"舶来品",他只是这个场景中多出来的一部分,从头到尾都不是主角。

换个角度假设一下,如果电影镜头一直跟随这位北方士兵,讲他是如何参战受伤并误入"万花丛"的话,那么这部电影的主题才更加倾向于"男人出现后原形毕露的女人们"这一被很多人认同的观点。

可以试着结合《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联想一下,因为白雪公主是主角,所以是不是镜头和故事主体一直聚焦在白雪公主身上?如果从故事的一开始就一直描写七个小矮人是如何工作如何生活,直到有一天一位被后妈追杀的公主闯进他们的房子,那么这部童话的主角岂不是立刻就发生了改变?

同理,《牡丹花下》本就是一部"女人为主"的电影,"受伤的男人"对于情节推动而言,其意义更偏向于"道具"而不是"角色"。看过这部电影你会发现,把这个角色换成任何一个男人,所引起的后果可能都是一样的,但密闭空间里这几位女人,却无一可被取代。

豆瓣6.0的《牡丹花下》,你真地看懂了吗?

从两版《牡丹花下》的不同,窥见索菲亚科波拉的真正用意

如果说这是一部改编剧本,那么科波拉曾公开拒绝承认自己导演的这部电影是对1971年版的翻拍,并一再强调这只是基于原著的另一次电影拍摄而已。也就是说,很大可能她是照搬了原版电影的故事框架和人物组合,但在细节上做出了很大程度的调整。

第一点:1971年版本中女校长玛莎与自己已经去世的表哥有过一段陈年的乱伦之恋,这一人物背景设定在2017年版的《牡丹花下》被全面摘除。

原版中的设定其实在人物构建上有着一定的指向性含义,即女校长并非表现出来得那么"禁欲"和循规蹈矩,她的所作所为和对别人的要求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所处的环境,以及自身的位置所在。

那么在2017版的《牡丹花下》中,这一设定的消失即意味着女校长这个人从权威性和真实性(前后一致)上更加丰满,也更具有说服力。因为只有这样的"薄情寡义"和对男欢女爱表现出一如既往的淡漠,才不会将电影的最大主题隐没在肉欲本能之中。(有关电影的真正主题,会在第三段中详细交代)

第二点:1971年版本中,先是女生A在花园里勾引士兵,却被女生B撞见,见此情景的士兵马上把女生A支开并偷偷与女生B拥吻,女生A发现后妒火中烧并在大门上系上一条蓝布(暗示此处有逃兵),女校长发现后第一时间将蓝布收回。但在2017版本中,这一情节被改得只剩二人拥吻被打扰,再无下文。

这样的改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事态的复杂化,也将所有的情节冲突都聚焦在男女之间和女人之间的博弈、猜忌之上。有人说这样的改动让整个故事变得淡薄,整所学校仿佛世外桃源一样和外面如火如荼的南北战争毫无干系。但这样"割肉"般的改动却更好地将镜头的焦点聚集在男女、女女之间那场权力游戏之上。

豆瓣6.0的《牡丹花下》,你真地看懂了吗?

纵观索菲亚科波拉的所有作品,似乎都带有天生的"作者情怀"。因为她的女性身份注定了视角的不同,也很大程度上无法做到取得绝大多数观众的共鸣。

第三点:1971年版本中的士兵进入学校后,一开始是有几位女学生因为讨厌北方兵而持反对意见的,但在2017年的版本中,所有的女学生一开始就被这个"闯入者"的魅力所吸引。

和前面的改动初衷似乎大体一致,就是将和战争有关的——无论是选择还是情绪,都刨除在外,这样的情节推动似乎就会变得更纯粹也更"易懂"。但在很多观众眼里,1971版几次涉及南北战争以及主要演员中还有一位黑人,因此该版本看起来似乎"格局更大",也更符合绝大多数电影的"以小见大"和"结合时事"。

可如果(其实就是)索菲亚科波拉从一开始想讲的东西就和外面的世界无关呢?这一点在2017版开场不久就一句话带过了奴隶离开学校的事情后,在没出现任何关于黑人与种族的话题就可一窥端倪。索菲亚科波拉要的就是这种"绝对的纯粹",因为这一版的《牡丹花下》想讲的东西中,容不下其他元素的存在。

豆瓣6.0的《牡丹花下》,你真地看懂了吗?

个人与群体互相制约的权力结构,《牡丹花下》用男女之事反应社会现状

在文章前半部分有交代过,这部电影无论从镜头语言还是情节叙事上来看,都明显地反映出《牡丹花下》是从女性视角审视这个世界、也是从女性角度出发去讲述整个故事。因此较之1971版而言,士兵的戏份被压缩、女校长的形象被美化和简单化处理、故事也毫不犹豫地删掉了和黑奴以及战争有关的几乎所有信息。

从出生就参演《教父》的科波拉,顶着巨大光环的同时也担负着世人更为严苛的眼光甚至怀疑,作为当代好莱坞权重极高的女导演之一,科波拉几乎所有作品都凸显出身为女性的独特视点,《牡丹花下》毫无例外也是一部带有浓厚女性主义的电影。但这部作品所体现的女性主义色彩并非简单的"女性主体欲望"、"反抗男性凝视"、"以暴制暴绝地反击"等等。从这种浅薄易懂的角度出发,反倒是1971版的看起来更像是一场盛大的Party——即便用战争和种族也撑不起来单薄的内核,掩盖不住强烈的不对等色彩。

豆瓣6.0的《牡丹花下》,你真地看懂了吗?

索菲亚科波拉通过《牡丹花下》中男性闯入女性世界作为事件转折的出发点,从时代裹挟的女性思维模式和行为动机反映出当时女性的局限性和茫然。这样一段紧凑密集的"宫斗剧",恰恰是权力天平被迫倾斜后的自然反应。

整个故事都是在封闭空间中发生的,而所谓"封闭空间"其实是贯穿《牡丹花下》整部电影的关键词:

女校长用一所封闭的学校构建了属于自己的权利制度体系,闯入者轻而易举地就打破这种平衡;学校内每一个房间的门几乎随时都处于关闭状态,除非有人刻意窥视;连电影中的"望远镜"其实都是一种符号化的道具,和其他影视作品中监狱里的探照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另外,电影中出现的每一顿饭都具有特殊的含义,在剧情推动上也都有各自的专属意义——从一开始的对话发言好像事先排练好的一样,到后面的有感而发和冲突四起,直至最后的静默寡言。这在无形之中上演着一场"和平的假象"——"突然的暴乱"——"镇压后的平静"的社会性叙事。而且看过电影的小伙伴应该还记得,这位女校长连每个人穿什么颜色和款式的衣服都要做详尽相应的规定......

豆瓣6.0的《牡丹花下》,你真地看懂了吗?

这些无一不在指向一个一场明显的既定事实:女校长的这所学校,其实是一个浓缩的专制社会。这时候出现的士兵,注定从一开始的"新鲜感"(对比古代的变法和革命)到最后的"被消亡"。当电影走到最后,女校长一个锯子下去就把士兵的腿锯断,这不是单纯的"肉体阉割"和"精神打压",更多是一种对既往专权的宣誓和表达,以及对亵渎者的"滥用私刑"。

豆瓣6.0的《牡丹花下》,你真地看懂了吗?

电影里的女学生们对士兵的爱慕也并非是荷尔蒙作祟,更多的是一种反抗倾向的具象化。这个闯入者打破了固有秩序和沉闷生活,追随新鲜刺激的同时也可以逐步地向女校长苦心构建的专制权威发出无声的自嗨式挑战。其中一位女学生在士兵被"阉割"后仍然选择追随,这其实就很好地证明了导致这种情感的真正原因——为了挣脱女校长构建的封闭环境,为构建自我主体找到更广阔的的空间。换言之,这位士兵不过是她搭乘其逃往外面世界的工具,和爱情、肉欲毫无关联。

豆瓣6.0的《牡丹花下》,你真地看懂了吗?

最后我想说:索菲亚科波拉通过一所学校内几个女人和一个男人的故事,完整浓缩了极权社会下人们的思想、行为以及心态变化。这部由《一代宗师》的摄影师菲利普·勒素掌镜、仅用26天就完成拍摄的电影,从一开始就不想讲"牡丹花下的鬼",而是剑指那个搭建这座"牡丹花花园"的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