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林正英僵尸电影好看吗

2022-02-26 04:03 作者:晴观 围观:

在70、80甚至90后的电影记忆中,香港电影的黄金时期有“双周一成、林正英”的说法,每个人都代表了一类电影:喜剧看周星驰,赌神看周润发,武打看成龙,恐怖片看林正英。时隔多年,我发现在各大视频平台中,林正英电影的播放量一直居高不下,还常常登上视频平台的热搜榜单。人气甚至比其它几位巨星还要高。这让我觉得有必要聊聊林正英逝去多年后为什么依然这么火,拆解一下为什么有人会说“林正英之后,再无僵尸电影”。

林正英的恐怖片,为什么好看?

1

一、恐怖感的拿捏:请得出来,也要送得回去

林正英,是个让人非常有安全感的男主角,好像只要有他在,什么样的僵尸恶鬼都能被收服。这种“定心丸”式的存在,对于恐怖电影的成功很重要。

林正英的恐怖片,为什么好看?

1、恐怖感不能失控,要建立心理防御机制

人们去影院“花钱吓唬自己”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获得愉悦感,因为看恐怖片时人的大脑可以分泌多巴胺。这个原理跟吃糖、抽烟、喝酒能让人开心是一样的原理,所以会有“看恐怖片上瘾”的现象出现。但若是恐怖过了头,却会给人留下心理创伤。所以这个“度”很重要,对恐怖感的把控一定要在可控范围内,而且钓引出恐怖后,一定要能“善后”。1966年香港鲍方导演版的《画皮》,据说曾把一位观众给吓死了,这就属于失控。《山村老尸》系列电影我只看过一部,那种没来由的就害人,而且谁也制不住的鬼,是会给人留下心理阴影的。电影完了,“鬼却被带到生活中”,这是很不负责任的作品。而林正英片中的鬼和尸通常都是人因为不信邪主动去招惹的,或是道士、和尚这种专业人士要面对的,而且最后都被林正英给制服了。这就是一套完整的、给人以安全感的美好恐怖体验。

2、恐怖电影不能只有恐怖,除了“主菜”也要有其它观感做“辅菜”

看恐怕片犹如吃川菜,光有刺激人的辣味是不行的,还得有麻、辣、鲜、香的综合口感。很多恐怖片除了让人害怕,其他啥也没有,包括后来林正英的“徒弟”钱小豪延用成熟僵尸IP参演的电影,把功夫都砸在恐怖场景的渲染上了,没有好故事,没有好细节,那就只能算是光污染了。

林正英的片中,除了恐怖外,还有“奇幻、搞笑、动作”等辅菜一起下酒,内容非常丰富。主线清晰,却新奇、接地气的故事,配合林正英一身正气的道士形象,施展的是正宗茅山术,外加两个调皮捣蛋的徒弟经常惹麻烦,以此成为贯穿剧情的线索。该搞笑时搞笑,该感动时感到,该惊悚时惊悚。就炒成了一桌晕素搭配的恐怖全宴。

林正英的恐怖片,为什么好看?

2

二、电影的情绪和场面全靠细节支撑,而林正英各方面功底都极其优秀

在林正英的系列僵尸电影中,我们都能看出林正英的不凡身手和到位演技,每次降妖伏魔时拳脚功夫都非常真实,这也是他去世后很多后来者可以借用“僵尸电影”之形,却无法拥有“僵尸电影“之魂的根本原因。

1、唱念做打的童子功,师从京剧名角“粉菊花”

林正英原名林根宝,1952年12月27日生于香港,从小家境贫穷。1963年,11岁的林正英加入了香港一个著名的京剧团,拜名角粉菊花及于占元为师,并与七小福的成员成龙及洪金宝等人一同受训,和尊龙、惠天赐、孟海、董玮为同门师兄弟,林正英受训半年后即投入演出,他的京剧生涯维持了3〜4年,成为了粉菊花最为出色的弟子。

林正英的恐怖片,为什么好看?

2、武术“征服”了李小龙,成为他御用的武术指导

1969年,17岁的林正英进入电影圈并在邵氏电影公司工作,担任龙虎武师,身材娇小的他,曾当过郑佩佩等不少女演员的替身。

林正英19岁时,李小龙已经成名,当时很多年少轻狂、心高气傲的年轻人都对李小龙不服,林正英就是其中之一,自以为武功了得的林正英在李小龙于泰国拍摄《唐山大兄》时,向李小龙发起了宣战。当他冲上去时,被李小龙一脚踢飞。可是林正英不服气,马上爬起来,又被李小龙踢了一脚。但当第三脚踢过来时,林正英还是没有倒下去,只是退到一旁。

林正英的恐怖片,为什么好看?

中为李小龙,右为林正英

要知道李小龙的腿功在速度和力度方面是何等可怕,但这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虽然可以顶得住他三脚,这让李小龙非常欣赏。龙哥说能够挨我三脚还能站起来,也只有林正英,成龙挨一脚就倒下。习武之人讲究不打不相识,林正英此后成了李小龙的左膀右臂,做了他的御用副武术指导。在片场里,他专做李小龙的“对手”,人称“B仔”。此后李小龙拍电影时没有林正英就不开机,还承诺要带林正英到好莱坞去拍国际大片,让中国功夫发扬光大。

但是天不遂人愿,李小龙32岁就英年早逝。这促使了洪家班的成立,林正英加入其中,成为了洪家班的骨干之一。

1982年,林正英凭着电影《败家仔》赢得第二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动作指导奖,他在影片内展示的咏春拳,被认为是电影史上最佳者之一。这部戏也被很多咏春爱好者称为“最真实的咏春电影”。

3、深厚的道教文化底韵,让情节特别饱满

林正英的僵尸电影里很多说法都是有民间文化基础的,比如回煞、作法,包括锅灰涂身体等,这些观念在国内特别是两广一带都有很深的民俗渊源,所以一经出现就深受欢迎。

林正英的恐怖片,为什么好看?

每次看林正英有模有样地操持糯米、桃木剑、纸符等各种捉妖道具,有板有眼地施展着各种降妖招数,那一刻你会觉得他就是茅山道长附体,而不是在演戏。甚至有传说这并不是为了电影效果编造出来的,林正英在真实生活中也的确对于一些奇珍巧术颇有研究,还曾走门投在高人门下,拜师学艺。

林正英的恐怖片,为什么好看?

3

三、自成体系的“僵尸宇宙”,形成了强大IP

上个月《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上映,将“电影宇宙“的话题带到了人们的视野,指的是多部电影,共用一套世界观、价值观,构建出一套虚拟,但却完整的宇宙。林正英在当年可能并没有这个意识,却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

1、他定义了中国僵尸的形象

直到现在,电影中出现的中国僵尸形象一直都有如下特点:双手平举,只能一蹦一蹦的膝盖没法回弯儿;脸上惨白,穿着清朝官服。

而这并没有什么理由,就是林正英的僵尸电影定下的固有规矩。

林正英的恐怖片,为什么好看?

2、解释了僵尸的成因

“人分好人坏人,尸分僵尸死尸。人变成坏人是因为他不争气,尸变成僵尸是因为他多了一口气。凡是人生前赌气,闷气,顶气到死,他都会有一口气积聚在喉咙。人死最重要就是断气,如果死不断气就会害人害己。”

3、给出了对战僵尸的法门

捉僵尸的的林正英都有一套标准的道士装备:身着道袍,头戴八卦巾,右手桃木剑,左手八卦镜;他请神时念念有口诀,抓僵尸时手上有招式、脚下有步法;僵尸怕糯米、怕墨斗、怕黑狗血;贴了符,僵尸就不能动,摇铃就可以控制僵尸跳;人屏住不呼吸时,僵尸就发现不了你,可作为紧急时逃生。

这些看起来很成体系的僵尸知识,就构成了“僵尸宇宙”的运行规律,这种已知感,就可以对冲恐怖电影的不确定性。

林正英的恐怖片,为什么好看?

3、艺术上的多元融合 & 剧情上的跨界创新

在林正英的前几部僵尸电影大火后,引来无数跟风之作,仅1986至1991年,港台拍摄的有关僵尸的灵异电影就超过100部。然而,再好吃的东西吃多也腻,所以一度僵尸电影出现了小衰落,但好在林正英是个善于创新的人,他把各种元素和艺术形式与僵尸电影相结合,给人们带来了不一样的观感:

一只僵尸不新奇了,就来个《僵尸家族》,组团来袭;普通的僵尸没感觉了,就引入了音乐元素来个《音乐僵尸》;警匪片火了,就拍个《驱魔警察》;在中国不新鲜了,就让僵尸出走非洲,来个《非洲和尚》;外国的吸血鬼电影热闹,就拍个《一眉道人》,用道术+十字架中西合璧的地去制服。

林正英的恐怖片,为什么好看?

林正英应该是没读过心理学和小说叙事学,但他的每部影片,都制作严谨,构思巧妙,而且节奏也是紧凑而流畅,我们只能相信,这完全是凭着天赋和直觉。放在20多年后的现在来看,他的电影虽然画面和特效老旧,但是实打实地真功夫却永远无法磨灭,经常有人猜测如果林正英不死,到现在会有什么样的艺术成就,我不敢随口去评判,但至少他所饰演的“九叔”形象深入人心,不帅,却是无数80后心中当之无愧的大英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