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天地会电影剧情「简介」

2022-03-28 13:40 作者:文史宴 围观:

文/霄羽

天地会有个人历史上真跟荷兰、俄国开过片,但不是韦小宝|文史宴

《鹿鼎记》的天地会里面有个不是很起眼的人物林兴珠,陈近南曾把他介绍给韦小宝。但《鹿鼎记》的特点就是许多历史名人在里面都是路人甲的戏份,这个林兴珠在历史上很不简单,在郑氏、满清、吴三桂之间多次跳槽,带领新兴的藤牌兵参加过很多战役,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对阵俄国冒险队的雅克萨之战。

天地会有个人历史上真跟荷兰、俄国开过片,但不是韦小宝|文史宴

林兴珠率领藤牌手滚地而前,大刀挥舞。罗刹兵忙纵跃闪避。这队藤牌兵是林兴珠亲手教练的,练熟了‘地堂刀法’,在地下滚动而前,左手以藤牌挡住敌人的火枪铅子,右手大刀将罗刹兵的腿一条条斩将下来。

——《鹿鼎记》

这段文字出自金庸巨著《鹿鼎记》第四十七回,说的是中俄两军激战雅克萨,黑龙江将军萨布素中枪落马,被“特种部队”藤牌兵拼死救回。所谓“地堂刀法”并非金大侠凭空虚构,其史料依据来自戚继光《纪效新书》中记录的“滚躺刀”,这可是列入明朝正规军训练大纲的实用武技,是专门攻敌下三路的真功夫。

刀盾合击是中华武术中经历过千年战争残酷考验的最具实用性的技术之一,而藤牌兵则以其集大成的技战术把“刀盾兵”这一古老兵种推上了历史巅峰。作为明清两代不同军事集团手中的王牌特种兵,藤牌兵曾在各种战斗中立下赫赫战功。

韦小宝是虚构的,而藤牌兵却是真实的,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

挑最好的战士去当藤牌兵

1

嘉靖年间,东南沿海倭患连连。参将俞大猷奉命平倭,到福建漳州府龙溪县招募了三千壮丁,很快训练成了一支精兵。这支队伍的装备十分精良,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人手一面藤牌。

所谓的藤牌,就是藤编经油中浸泡后制成的盾牌,中心凸出,形状像一顶大圆帽,内编两根藤条用于手臂执持。藤牌轻巧便利(重不过九斤,圆径三尺),结实耐用(矢石、枪刀皆可蔽),还能利用其浮力大的优势武装泅渡。比起笨重的传统木质盾牌,藤牌最大的优势就是提升了步兵的机动力,让士兵的精湛武艺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

有了这种既轻便又结实的多功能防御武器,藤牌兵在战斗中变得有恃无恐。进攻时,他们顶着藤牌,好似无坚不摧的移动长城;防守时,他们将藤牌朝外围成一个圆圈,把射来的枪林箭雨挡在圈外。当敌人铅子打光、羽箭射完时,他们便呼啸而出,大杀四方,一举奠定胜局。

天地会有个人历史上真跟荷兰、俄国开过片,但不是韦小宝|文史宴

藤牌兵兴起于抗倭战争中

俞大猷被调离抗倭前线后,另一抗倭名将戚继光继承并发扬了藤牌兵战术思想,创立了多兵种协同作战的“鸳鸯阵法”。

在他所著的《纪效新书》中记载,戚家军中的藤牌兵每人装备藤牌一面、腰刀一把、标枪两三枝。临阵对敌时的标准准备姿势是:左手执藤牌,同时在胳膊上架一把腰刀,右手提着一支标枪。其实战含义是:当对手长枪刺来时,先是向敌人掷去标枪,乘敌人提枪拨挡的时机,右手取腰刀,以最快的速度冲到敌人眼前劈头就砍,“一入枪身之内,则枪为弃物,我必胜矣。”

短兵相接的格斗回旋余地很小,基本上是生死立判。戚家军对付长枪兵的独门功夫体现了“一寸短、一寸险”的武学精要,必须做到发标、进身、抽刀三个环节环环相扣、眼明手快才能奏效,故而戚继光重点强调“掷标后仓皇不及取刀是一大病”。

当藤牌兵与敌方骑兵对阵时,必须配以狼筅、长枪等长兵器协同作战。其基本战法是“用筅拒其马,以牌出筅下砍马足”,这正是继承了古来“以步制骑”的传统战术。

由于两军对垒时,藤牌兵“置于行伍之先,为众人之藩卫”,在诸兵种中总是处于首当其冲的位置,所以挑选藤牌兵必须“择胆力轻捷健壮者”,并经过专门训练才能胜任,其淘汰率想必也是很高的。

明人茅元仪在《武备志》中详细记载了藤牌兵是如何选拔的:第一步,两人一组跳舞,检验你的身体协调性;第二步,用长枪对戳,检验你的心理素质。之后就要对士兵进行等级评价,那些面对刺来的长枪惊慌失措的士兵是必然要被淘汰的,至于那些“牌刀乱使不知防”的士兵,则因技术过于粗糙而不幸被列为“下下等”。

经过了层层严格考核后的士兵,终于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藤牌兵。接下来,他们就要面对练兵狂人戚继光的魔鬼训练了。

相对其他兵种,藤牌兵的技术含量最高,要练的东西很多。一辈子对花拳绣腿深恶痛绝的戚继光为自己的藤牌兵创编了八个实用招式,叫做懒扎衣势、斜行势、仙人指路势、滚进势、跃起势、低平势、金鸡闯步势、埋伏势,要求做到“盾牌如壁,闪牌如电,遮蔽活泼,起伏得宜”。

我们今天已经无法还原这八个招式的原始形态了,更不要说了解其中的技击原理,据说在陈式太极拳这种还保留一定古法的传统套路中还能依稀找到戚家军武技的影子。

像疯狗似的向前猛冲

2

“俞龙戚虎”账下的藤牌兵只是作为局部的战术组合而存于主体之中,真正把藤牌兵作为独立兵种使用的,则是郑成功。

作为十七世纪中叶东亚最为强大的水陆两栖部队,郑氏武装集团的兵源主要来自漳州、泉州,多是郑家的子弟兵。闽南人好勇斗狠、灵巧多变、重义轻生及善习水性的诸多特点,让他们天生就是当藤牌兵的好材料。

清顺治八年(1651年)5月,郑成功率兵攻打漳州海澄,清漳州总兵王邦俊率骑兵一千、步兵二千在磁灶阻击。战斗中藤牌兵奋勇争先,联合其他兵种击溃清军。这是郑氏藤牌兵首次击败清军。

顺治十六年(1659年)5月,郑成功挥师北上,攻打驻守瓜州的清军。在战斗中藤牌兵将领韩英、杨祖身先士卒,率先登上云梯攻入瓜州城内。

在随后爆发的银山之战中,藤牌兵面对清军的骑兵“严阵当之,屹然不动,俱以团牌自蔽,望之如堵”,密集的藤牌极大地限制了清军弓马的作用。当清军攻势受挫而队形散开后,藤牌兵组成三人一队的战斗小组,“一兵执团牌蔽两人,一兵砍马,一兵砍人,其锋甚锐”,其灵活的战术让自诩弓马无敌的清军无计可施。总兵管效忠哀叹道:“吾自满洲入中国,身经十七战,未有此一阵死战者。”

顺治十八年(1661年),郑成功东征台湾,为此储备了大量军事物资,“藤牌、滚被、铳、炮、火药,皆以数万计”。可见,藤牌是郑军中重要的装备。

在攻打赤嵌城之前,郑成功发布动员令:“荷兰别无他技,惟持炮火而已。”他命令宣毅前镇提督陈泽带前锋部队在禾寮登陆,黄昭带铳手五百名前往鲲身尾列阵以待,萧拱宸率二十条船到右作佯攻状。至于真正的敢死队,则是杨祥带领的五百名藤牌兵,他们从鬼子埔背后绕过鲲身之左,乘荷兰人军心不稳之际横冲直撞,迫使荷兰人丢下阵地,退回城中等待援军。

凶悍的中国藤牌兵令荷兰驻台湾长官揆一印象深刻,他在《被忽视的福摩萨》一文中叹道:

这些士兵低头弯腰,躲在盾牌后面,不顾死活地冲入敌阵,十分凶猛而大胆,仿佛每个人家里还另外存放着一个身体似的。尽管许多人被打死,他们还是不停地前进,从不犹豫,而只是像疯狗似的向前猛冲,甚至不回头看一看自己的战友有没有跟上来。

天地会有个人历史上真跟荷兰、俄国开过片,但不是韦小宝|文史宴

郑成功攻台过程中

藤牌兵作用甚大

在郑成功治理台湾时,还保持着这支战斗力很强的部队。直至清廷消灭郑氏后,原属郑成功部下的藤牌兵才随着郑氏政权将领迁徙到内地的其它省份。清廷授予郑克塽、刘国轩、冯锡范伯爵衔,“俱隶上三旗”,原郑氏部下的部分藤牌兵就散居在山西、河南和山东等地务农。

眼看着藤牌兵即将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一场爆发于极北苦寒之地的中外冷热兵器大混战让藤牌兵再次闪亮登场,并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黑龙江里游来了“大帽鞑子”

3

如果不是在雅克萨之战中立功,林兴珠留给世人的恐怕只有“三姓家奴”这样的坏名声。

林兴珠原名进周,明崇祯元年(1628年)生,福建永春县人,曾经是个屠夫,后来投奔郑成功麾下,更名兴朱,以示反清复明的决心。

顺治十三年(1656年),林兴朱所在的抗清山寨被攻破,于是投降清军,并更名兴珠。三藩之乱时他转投吴三桂并受到重用,之后因为和吴三桂次子吴应麟发生冲突而降清,随即率领清军水师击败吴三桂。

为清廷立下战功的林兴珠被授銮仪使,赐封建义侯,此后长期闲置。直到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冬,他突然受到康熙帝的召见,皇帝要向他请教一个问题——如何对付罗刹兵的火器。

面对皇帝刨根问底式的盘问,林兴珠侃侃而谈,自信满满。他认为“柔能制刚”的棉被完全可以抵挡枪子,并强力推荐自家的藤牌“滚闪之法”。

在现场观看了林兴珠手下六名藤牌兵“疾于飞鸟”的精彩表演后,康熙帝龙颜大悦,问林兴珠从哪里去招募这样的藤牌兵,招多少人才能成军。林兴珠说自己的闽南老家这样的人多得是,多则一千,少则五百就够用。康熙帝扳着指头一算,从北京到福建一个来回少说也得几个月,远水不解近渴。

记性极好的康熙帝突然想起了当初台湾郑氏归降后那些被安置务农的台湾藤牌兵,于是下令紧急征召这些“预备役部队”,从中挑选出五百人,让福建提督施琅火速提供优质藤牌和大刀,用最好的装备打造最精锐的藤牌兵。

这些老兵都是宝贵的财富,稍加训练就能恢复战斗力。到了第二年春夏间,康熙帝命朋春率军三千,水陆并进围剿罗刹。出征前康熙帝特意嘱咐朋春要多多听取经验丰富的林兴珠的意见。

按照清朝的定制,将士出征时只有亲王可以有女眷陪同,公爵以下任何人不准携带妇女。可这位年近花甲的林大人一刻也离不开女人,一狠心把女眷头发剃发,女扮男装置于军中。一天,随军东征的两个御前侍卫找林兴珠汇报工作,因其帐内有女眷不便入内,只好大夏天顶着烈日坐在帐外等候,心中的恼火可想而知。

5月23日,清军包围雅克萨城。罗刹调集援兵自黑龙江上游乘木筏前来增援。从小在福建海边长大的藤牌兵将士个个水性极佳,此时正是发挥优势的时候。他们藏在水中,将藤牌置于头顶,快速向罗刹援兵游过去。由于藤牌兵水中移动速度很快,加上藤牌的保护,使得罗刹兵的火器优势被克制。面对源源不断的“水中蛙人”,罗刹兵束手无策,惊呼“大帽鞑子”来了,转眼间就在白刃格斗中被杀伤大半,而藤牌兵却无一伤亡。

林兴珠下令乘胜追击,全军士卒取柴草堆到雅克萨城下,准备实行火攻。面对绝境,城中的为数不多的罗刹兵心理崩溃,只好请求投降。

天地会有个人历史上真跟荷兰、俄国开过片,但不是韦小宝|文史宴

雅克萨之战

人数占绝对优势的清军终于战胜了俄国小撮冒险队

此次出征雅克萨,藤牌兵除在沈阳落马摔死一人、往来途中病死三五人外,在战斗中实现了“零伤亡”。康熙帝赞叹道:“林侯之功,史册所未有也!”

尽管林兴珠生活作风问题不少,但打仗确是一把好手。

无可奈何花落去

4

林兴珠因从征罗刹有功,封妻荫子,荣耀无比。不过满洲官员却纷纷向康熙帝举报他违规携带女眷的作风问题,说他“轻佻不持重”,林兴珠顿时面临舆论危机。康熙帝倒是为林兴珠开脱,说他毕竟年事已高,没有女人伺候也不方便,这事儿就再别提了。

康熙皇帝优容功臣宿将,善于使用人才,这也是雅克萨之战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至于《鹿鼎记》里韦小宝带着双儿到军前的情节,恐怕也是金大侠受到这则史料的启发。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康熙帝御驾亲征噶尔丹,林兴珠率藤牌兵在乌兰布通之战中突袭噶尔丹的骆驼阵,再次立下战功,让自己的戎马生涯功德圆满。

自雅克萨之战后,把白刃格斗威力出众的藤牌军就成了清王朝的终极王牌部队,哪里有战事就往哪里调。清代不仅在各省驻防的绿营中均部署有一定数额的藤牌兵,而且在汉军八旗内每旗挑选一百名士兵组成汉军藤牌营,按期进行严格的操练,作为战时攻城略地、斩关夺隘的尖兵。

清代的藤牌兵每人各装备藤牌一面、短刀一把。此外,在汉军八旗和绿营中还部署有数量不一的挑刀(长兵器)兵,专门配合藤牌兵作战。这与明代以狼羌、长枪等兵种辅助藤牌兵作战相同。

天地会有个人历史上真跟荷兰、俄国开过片,但不是韦小宝|文史宴

大英帝国战舰都开来了

大清却还拿藤牌兵当王牌

随着热兵器时代的来临,冷兵器时代强大的藤牌兵终于被时代所抛弃。鸦片战争时,清军在定海反击战中调来了藤牌兵,英军犀利的伯克式滑膛燧发枪轻松打穿了藤牌军号称刀枪不入的藤牌,奋勇冲杀的藤牌军战士一仗就阵亡六百多人。这一仗打完,鸦片战争的耻辱结局已不可改变,藤牌军也就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藤牌兵的时代,就这样落幕了。

参考资料:

《纪效新书》

《武备志》

《明季南略》

《广阳杂记》

《平定罗刹方略》

《清史稿》

《郑成功收复台湾史料选编》

欢迎关注文史宴

专业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专业

熟悉历史陌生化,陌生历史普及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