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半碗村传奇免费电影剧情「分析」

2022-03-26 05:48 作者:千飞鹿 围观:

20年前《半碗村传奇》这部冷门的国产教育片上映,该片是导演范建会在电视电影样式上的开篇之作,虽略有遗憾但瑕不掩瑜。这部电影获国家广电总局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百合奖”,入选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该作品被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收入为经典作品。

这部电影讲述了半碗村的学生岳书立在徐老师的帮助下努力求学、走出大山的故事。书立聪明过人却家徒四壁,徐老师无意中发现了书立隐藏的与生俱来的数学天分,于是倾尽所能帮助书立,书立不负众望成为世界奥林匹克数学冠军。

导演将整篇故事放入破败穷困的深山坳里,以半碗村的传奇求学故事为线索,将典型师生的人物形象塑造得鲜活、生动。在我看来,以两人的感人肺腑师生情故事展开,以小见大得折射出电影的寓意:寒门出贵子和知识改变命运。

《半碗村传奇》是专为电视播放而制作的电影,写实电影克制而有力展现农村情感基调,为了让观影者体会到这部佳片的艺术魅力。我将从创作风格、人物塑造、象征意义三个层次来解读这部电影的艺术魅力。

从创作风格、人物塑造、象征意义解析国产冷门片《半碗村传奇》

01、创作风格:平实的主线发展,极具乡土气息的时代背景和情理交织的内容相互交融,体现了导演别具一格的创作方式

导演在创作风格上别具一格,紧贴时代背景却又真实深刻,这种平实的主线创作方法,不仅能够给观众以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觉,能唤起观众关心乡村教育的意识。

①“半碗村”为主线:以半碗村作为乡土背景,呈现故事的传奇色彩

整部电影以半碗村为主线,着墨于半碗村破败的乡村意境。导演通过对半碗村的人和事质朴诠释,巧妙地将观众带入极富乡土气息的环境中体味故事的丰满真实。

在半碗村,岳书立和徐老师在电影的前半部分有很多感动经历:岳书立没钱买作业本三年没交作业和不服管教,徐老师差点开除他,惩罚做试卷而惊喜发现他的数学天分;为书立腾出时间学习,徐老师帮书立干农活,书立考试迟到他找监考老师评理,拿3000元为考上高中的书立垫付学费,扛核桃跟学生换粮票给书立改善伙食。

电影的后半部分剧情依然着力于半碗村,但剧情叙事转换,书立在因为老师帮忙鼓励最终学有所成走出了半碗村,徐老师也因为书立的成功而备感自豪,他作为民办教师的职业价值终于体现。

导演以半碗村作为具象,用环境渲染的创作方法,告诉观影者师恩深如海,也侧面反应了寒门出贵子的艰辛以及知识改变命运的传奇。整个画面场景充满乡土气息,浓厚的乡土韵味,朴素无华的民风,破败艰难的现实状况,这种注重真实状况的剧情演绎和环境渲染,让观众能够热切深刻地聆听内心的感动。

半碗村的乡土形式并不特别,剧情的设置也并非曲折惊险,但两种相融合,十分自然朴实,引人入胜。电影以鲜明饱满的影视画面语言展现了一段感人肺腑的剧情,使电影创作风格张力十足,表现形式完满。

从创作风格、人物塑造、象征意义解析国产冷门片《半碗村传奇》

②镜头语言:以平静朴素的话语表达为主,附以地域特色音乐推动剧情,折射出温情励志的氛围

导演用平静朴素的话语表达为主:当岳书立因为迟到被监考老师拒在考场门外,胆小懦弱的徐老师冲到监考老师面前,话说得理直气壮。徐老师和岳书立之间并没有义正言辞的大道理,反而是简单朴实的话语,但同样让观众感受到喷涌而出的感动,质朴平静的话语让人倍感力量无穷。

徐老师说:规定,就是你们这群吃饱了没事撑得慌的人定的,可是谁规定我们必须住在大山里,谁规定这些孩子就必须在条件比你们想象中恶劣15倍的条件下念书?我们图的就是这些孩子长大后能为社会做出些贡献啊,这机会怎么就不给我们呢?

这部写实的儿童教育电影来源于现实生活,整部电影台词非常克制简单,甚至是接地气。通过师生二人质朴无华的对话的呈现,以情动人从头到尾反而有一种气贯长虹的感情穿插其中,听完之后叫人久久难以忘怀。

该电影的背景音乐是根据河北当地的平山民歌《雨过天晴东方红》改编而来:当岳书立离开半碗村去考试的时候,徐老师送别他时就唱了这首歌,徐老师用高亢深情的曲调将剧情推向高潮,也渲染了师生重情重义的深厚感情。

这种具有地域特色的民族歌曲,既贴合了当时的电影背景,让歌声融入剧情并带动剧情发展,还传达了中国地域音乐特色的渊源流长,这个创作风格既难得又巧妙。

平行对比类似的儿童教育片,这部电影体现出的情绪渲染更加的充沛饱满。在平山民歌这个背景音乐的推动下,师生的对话和互动将两人的情深意重抒发得淋漓尽致,融和形式的和谐既树立了人物形象,又激发了观影者的情感共鸣。

从创作风格、人物塑造、象征意义解析国产冷门片《半碗村传奇》

02、人物塑造:塑造典型而鲜明的师生形象,充分调动了对比映衬的手法刻画人物性格

整部电影围绕着徐老师和岳书立师生两人展开,将人物的鲜明性格充分刻画。导演以人物在电影中的情感冲突与波动,引导观影者体悟导演真正想传达的主题意图。

因此,导演这部电影重点聚焦在人物塑造上,鲜明生动的典型形象设立,是该电影的一大亮点。

影片中徐老师和岳书立人物形象的刻画,既能衬托人物性格又能客观反映当时的历史背景。鲜明的人物塑造,恰如其分的传达他们内心的情感变化。

该电影最具典型且具有特色的我认为是人物形象,他们有着明显的人物性格特征,并且并且带有典型的时代特色。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两位角色的成功刻画,不如说侧面客观反映了当时的乡村教育现状和提供了最优的乡村教育展现视角。

徐老师作为乡村民办教师,为了不拉下课程舍弃考清华的梦想,选择坚守大山。徐老师无意间发现岳书立与生俱来的数学天赋和过人才智后,他相信书立将来会成为半碗村的骄傲。于是他替书立干农活、铲石头以腾出时间让书立学习,生性胆小懦弱的他为了替书立争取考试机会和监考老师叫板,并将自家仅有的3000元补贴书立的学费,用核桃换粮票给书立补贴伙食而自己啃馒头。

陶行知先生说:好的乡村教师,第一有农夫的身手,第二有科学的头脑,第三有改造社会的精神。他足迹所到的地方,一年能使学校气象生动,二年能使社会信仰教育,三年能使科学农业著效,四年能使村自治告成,五年能使活的教育普及,十年能使荒山成林,废人生利。这种教师就是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

这些都包含了导演对典型的草根式的乡村教师形象的思考,从舍己为人的各种悲壮举动的精心设置来看,这份半碗村的传奇主要体现在难得的老师身上,在学习上竭尽所能的辅导教育,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呵护照顾,在心理上温情的关心关怀。

典型乡村老师是有着无私奉献的教师职责,怀揣着崇高教育理想的知识分子;一个人的成人成才,没有老师的引领和帮助就没有传奇的铸就。

岳书立虽然家境贫寒但意志坚强,并在老师帮助下充分发挥了他的过人才智和数学天赋。书立在高中时也异常用功并有一段勤工俭学,一直有着感恩之心,始终记得如果得奖后会给爷爷买树苗,给徐老师买340寸的大彩电。岳书立有着乡村孩子特有的刚烈的钻研精神和知恩图报的个性,让传奇来得顺其自然。

农村孩子无法选择的出身并不能阻挡他们对知识的向往与对教育的追求,他们的精神源泉来自于灵魂深处的大山和老师的鞭策引领,小时候独立艰苦的生活历程造就了他们追求梦想的勇气和超人的毅力。

导演的影视艺术不单单是塑造了两个不同典型的人物,他将对乡村教育的思考也融入到了人物中。真实而细腻的人物形象,隐藏在演员背后的乡村教育深思才是导演的真正目的,该片带领着观影者跟随着演员,体味着当时的乡村教育现状。剧情中主角的情绪变化和内心活动,都带有一种切实的真实感,也涤荡和激励着观影者的心灵。

从创作风格、人物塑造、象征意义解析国产冷门片《半碗村传奇》

03、象征意义:树、石头、电视、灯笼等物件有着深层内涵,引发观众思考并深化电影主题

导演在细节的刻画上十分用心,通过这些事物呈现出的象征意义,来强化和传达电影的价值观和外在意义。

①树有着三重象征意义,每种意义都传递着不同的哲理含义

首先树象征着希望和依靠:书立不是爷爷的亲孙子但胜似亲孙子,爷爷说书立的父亲是个知青,24岁时修水电站时死掉了被埋在树下,那时他还在妈妈肚子里,因为爷爷的救助他才活了下来,但爷爷从未以恩人自居。树奠定了爷孙俩的深厚情感,表明爷爷给了母亲和他作为生命的希望,也是岳书立的情感和精神依靠。

其次树象征着关怀和救助:爷爷很敬重读书人,爷爷希望他能用心读书,他敬重的举人种了800棵树,当书立交不起学费时爷爷在雨天砍树给他凑齐了学费。如树般的爷爷为书立指出改变命运的追求方向,同时也是他的守护者和救助者,也点明电影的主题之一——爷爷是岳书立人生路上的感恩启蒙老师。

再者树象征着坚守和成长:因为那800颗树是在书立父亲死时就种下了,爷爷在雨天砍树提及树就是为后人求学而用,而等了几十年只有书立出现,树才起了作用。树是汲取着半碗村的泥土而慢慢成长起来的,也暗示着书立背靠大山的成长背景。导演传达了农村娃娃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艰辛和不易、传奇和漫长,他们是在坚守和扎根土地的基础上而成长起来的。

段崇轩: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重建中国的民族文化最终要落实到人――人的心灵塑造上来,落实到培养具有文化耕地的青年上来。一代一代、薪火相传,中国文化才可以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变为民族的精神资源和强大动力。

树象征着希望和依靠、关怀和救助、坚守和成长,这和老师对岳书立的帮助一脉相承:徐老师发现了岳书立的数学天赋并一直在岳书立求学过程中鼎力相助。爷爷和徐老师就是岳书立心中的大树,给予他希望和依靠、关怀和救助、坚守和成长。

树作为一种意象在点明电影主旨,因此导演范建会选用树作为一种象征载体,实则是对乡村教育的艰辛和知识改变命运的深思。

从创作风格、人物塑造、象征意义解析国产冷门片《半碗村传奇》

②石头、电视和灯笼也具有象征意义,补充表达和电影主题相关的多重含义

石头象征着改变命运路上的障碍:书立因为凑不齐5000块钱的学费上不了学,而去工地上打工,老师追过来打了他一巴掌,徐老师帮书立铲石头赚学费,而书立在旁边学习。这里的石头有一个大特写,寓意老师是人改变命运道路上举足轻重的人,总是为你清除障碍和指明方向。

电视象征着走向更大世界的格局:村里的人包括书立没事儿就看电视,而徐老师多次把书立从电视前拉走,恼火别人的显摆并说有本事买340寸的电视,书立暗自承诺得金牌后给老师买340寸的电视;书立在国外奥赛获奖,大家也是从电视上观看到的。这里寓意着书立和其它平庸的村民不同,只有读书才能让人走出农村走向更大的世界,拥有更大的格局。

灯笼象征着读书是乡村和国家的希望:村民在岳书立获奖后提前为他举行了灯会,点起了灯笼并放起了鞭炮,在黑暗的天空中一盏盏灯笼照亮了半碗村,村民为岳书立鼓掌喝彩,老师因他喜极而泣,而在这之前书立家里一贫如洗,经常羡慕别人家已经开始奔小康。这寓意着读书才是乡村和国家的希望,也是乡村和国家走向文明的觉醒和抗争表现。

这几种物品的象征意义都和教育主题密切关键,对于个体改变命运,人人少不了一位为你搬开障碍的老师,也只有努力读书才能拥有更大的格局;对于个人、乡村和国家而言,读书才是改变命运和文明觉醒的方式。

《半碗村传奇》不仅仅是一部儿童教育电影,其中还蕴含着知识改变命运和乡村教育状况的有关思考。

电影名本身就有一定含义,半碗村表面含义为又破又小的村庄,实则点明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和乡村教育现状:落后的经济、闭塞的教育思想以及纯朴的民风,也点出了故事的传奇之处:如此艰难的现状才使得农村孩子改变个人命运机会的微茫,在乡村教育中老师作为伯乐的难得与珍贵。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人想有所作为,徒有天赋尚不足以逆袭成功,更需要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给你指点;对于乡村孩子,唯有乘着知识的翅膀才能飞奔向更大的世界;于个人、乡村、国家而言,教育才能缔造奇迹和传奇。

(我是@千飞鹿。愿读懂你想说的,愿说出你想听的,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