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电影哪吒电影剧情讲解「解说」

2022-03-24 16:26 作者:红楼君 围观:
叛逆与毁灭——哪吒文化形象的现实内涵与悲剧意义

随着电影《哪吒·魔童降世》的 成功,网络上最近掀起了一股“哪吒热”。哪吒和敖丙相爱相杀的情节让广大吃瓜群众兴奋不已,“哪咤头”也突然成为流行款式得到了很多人的模仿,哪吒本人也凭借其可爱形象成为近期相当火热的表情包。不得不说,电影对于传统哪吒故事的改编是很成功的。

哪吒的影视形象,来源于中国传统的关于哪吒的传说故事。然而很多人可能没有注意的是,哪吒这一文学形象,其实在古代拥有非常深刻的思想价值、社会意义和特殊性,他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

本文则专就其中的父子矛盾和哪吒对父亲的反叛这一文化视角出发,分析其中的社会现实因素和大众文化心理,并补充一点关于哪吒的信息。如有谬误,有待大家指正。

叛逆与毁灭——哪吒文化形象的现实内涵与悲剧意义

一、哪吒的来历及文学形象发展

哪吒的原型是印度佛教毗沙门天王的三儿子,因为他爸是天王,所以俗称三太子(参见《毗罗门天王仪轨》《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真言》等唐代典籍)。

佛教在中国传播时,为了站稳脚跟,不得不和中国的本土文化、民间信仰接轨,不但把佛教教义和儒道经典结合起来解读(比如魏晋名僧支道林,靠讲解儒家经典和谈玄出名),还把不少中国本地的历史人物和佛教联系起来,进行一种“神化”的处理,以促进传教。

李靖在唐初具有很高的威望和影响力,因此佛教把李靖和毗罗门天王联系起来,说李靖就是毗罗门天王的化身,是他在人间的转世投胎。哪吒的名字来自于梵语的翻译,本来是毗沙门天王三太子本名的音译,既然李靖被佛教演说为毗沙门天王的化身,那么哪吒也就顺理成章地和李靖建立了父子关系。于是乎,毗沙门天王父子在中国经历了一个本土化的“重生”。

而与此同时,种种传说故事渐渐被附会到哪吒父子身上,并衍生出新的神话传说,以话本小说等形式广为流传。随着民间艺人代代相沿的创造和丰满,到了元明之际,哪吒的故事已经基本成型,哪吒的形象也基本成熟起来。

他射杀龙子、大闹东海、得罪石姬、拜师世尊(也有流传为太乙真人)的故事情节都已经深入人心,尤其是其中最重要、最深刻、矛盾冲突最酷烈的情节——他和父亲李靖之间的恩怨,已经基本完备了。他割肉还母、割骨还父的悲剧,在那个时代就已经成为哪吒系列故事里面极引人注意的桥段。

特别是后来经过两部出色的神魔小说——《西游记》和《封神演义》的摘取和加工,哪吒的故事得到了更大程度的传播(当然,二者在关于哪吒的情节上略有不同,但对哪吒的润色、改造和浓墨重彩的描写都深入人心,而且基本情节大同小异,文化内涵接近),以至于到了20世纪和21世纪,被改编成各种电视连续剧和动漫作品,被搬上屏幕。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就是根据哪吒故事进行地一次创造性改造。

叛逆与毁灭——哪吒文化形象的现实内涵与悲剧意义

二、哪吒反叛的现实背景

了解了哪吒的来历,才能更好地对哪吒的形象进行挖掘。哪吒这个神话形象,作为经典传承至今,拥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其实他代表的是对封建社会“孝”的观念的一种反叛。

“孝”作为封建礼教伦理道德的核心要素,早在汉代就被树立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汉代举孝廉入仕,“孝”已经成为最根本的道德准则,甚至成为普通人晋身之阶。

传统的“孝”的观念,一方面确实维护了社会秩序和世道人心,但是在另一方面,它早就被妖魔化、绝对化,成为了违背天性、压抑个性的道德之鞭。

当卧冰求鲤、郭巨埋儿成为典型,人性已经被扭曲了。父母的地位无限提高,就像瞽叟要儿子舜***他也不敢违抗;儿女的人格被绝对挤压,自己的婚姻、学业甚至人生职业道路的选择都不可自作主张。

这种道德教条的僵化和变态,伴随理学的兴盛,在南宋以来愈演愈烈,尤以明清为甚。它的变形与统治者利用礼教维护统治的传统有关,而它造成的后果实在可怕。要么培养出一群狂热过激的愚孝之人,要么就势极必反,逼迫出一群因为不愿意委屈自己、或达不到标准而干脆完全不孝的人。

愚孝之人,不惜一切代价以满足父母需要;而不孝之人却假以孝义自处,只务于表面的工作。以“孝”为核心的伦理观念,出于政治化的需要而超出了亲情之爱和人性中善的一面。孔融让梨,后却因不孝而死,一切显得如此残酷而虚伪,以至于鲁迅对老莱子装婴儿啼叫取悦母亲的做法深恶痛绝,极其反感。

这种以“孝”为核心的伦理观念,维护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秩序,造成了父权夫权的无限扩张和专制主义家长制。子女不能违抗父母的意志,无论其主张和言行是否正确;儿女的婚姻要凭父母指定,不能进行自由选择和恋爱;读书入仕成为“光宗耀祖”的唯一途径,而其他的职业都会受到歧视;甚至于为父母报仇而杀伤人命非但不会受到责罚,反而会得到政府和官员的奖励……

叛逆与毁灭——哪吒文化形象的现实内涵与悲剧意义

这一切在现代社会骇人听闻、让人无法接受的事情,在中国古代、特别是明清之际却是极其普遍的社会现实。

就像鲁迅在《狂人日记》里借“疯子”之口说的,“从来如此,便对吗”?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接受这样的“孝”文化,特别是思想较为开放的市民。就算是穷苦的书生和农民,面对变态的“孝”的压迫,即使不敢违抗,也会感到痛苦和无奈。

他们或许不敢质疑这种道德标准的无理,不敢像李贽一样勇于反叛,但是他们应该还是会感到不适和压抑,而这种普遍存在、大众共有、却又无法言说的微妙心理,只有在文艺作品中才能曲折地体现出来。

《三言两拍》里的许多故事,就直接或间接地表达过对封建家长制的不满,尤其是对自由恋爱的鼓励和同情。这其中所蕴含的,更深一层的意义,就在于对孝义观念、父权夫权和专制主义家长制的反叛,隐约具有个性解放的色彩。

叛逆与毁灭——哪吒文化形象的现实内涵与悲剧意义

三、哪吒的叛逆精神与悲剧意义

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艺,文艺作品及其人物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社会现实的艺术反映,寄托着某些人的情感和隐蔽的心理。在上述情况下,通俗文学领域、特别是话本小说、神话故事里,产生了一批“叛逆分子”,或直接、或隐晦、或委婉、或片面地表现了一种叛逆的精神。而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大概就是哪吒了吧,这个中国古代文化中唯一一个以叛逆、反抗知名的“英雄”。

如果说杨戬通过劈山救母、违抗舅舅(玉帝)代表对这种伦理等级和专制主义家长制的一种不完全的反叛、一种侧面的“外科手术式打击”(违逆“舅舅”,而非“父亲”,而且救母是符合道义的义举),而哪吒则完全直指这种道德教条的要害。

他生而不凡,贪玩调皮,但是本质不坏,甚至拥有迎难而上、敢作敢当的英雄气概,他也没有做什么错事,只是因为生产时候的不顺利以及淘气,就遭到了父亲的警惕与日渐严重的压迫和责难。

搅海杀叉、闹海杀龙,他有调皮捣蛋、闯祸伤生的过错,但冲突的升级主要来自海族的以势压人。从巡海夜叉到龙王太子,谁都没有把一个神异的小孩放在眼里,只把他当作一个可以随便碾死的蝼蚁,为了维护自己权威不惜伤害哪吒的性命。

他以暴制暴,伸张了自己的正义,却被父亲拿大义逼迫致死。当老龙王威胁要他交出哪吒,不然毁灭陈塘关的时候,他不得已但终于还是没有维护自己孩子的利益。在龙王的胁迫和父亲的追责下,哪吒挺身而出,主动承担一切责任,以自己年幼的生命平息了龙王的怒火,也断绝了与父母的关系。

哪吒之反叛也有理,因为他有一个向往自由的活泼的灵魂,充满童真和好动的天性;哪吒之死也冤,因为他是家庭暴力和社会暴力的集中受害者,被家庭和社会压抑住天性;哪吒也有罪过,他不该如此放纵自己,并选择暴力。

叛逆与毁灭——哪吒文化形象的现实内涵与悲剧意义

但是事实上,这正是他最深得人心的地方。因为他替所有被伦理等级和专制主义压抑的人出了一口气,他干了大家都想干而不敢干的事。他以弱胜强,直面社会暴力;以子抗父,随心所欲。他的身上,凝聚着普通人被伦理等级折磨的苦痛,寄托着普通人对力量和自由的向往,却拥有普通人没法拥有的勇气。

他是一个叛逆的孩子,一个不乖、不本分、不听教诲,还惹出大麻烦的淘气鬼。但是作家和艺人还是把很多优秀的品质赐予了他,而人们竟然也对他报以如此深厚的同情和怜悯。人们喜爱他的调皮,羡慕他的伟力,佩服他的担当,更为他大胆的叛逆行为鼓掌和咋舌。

其实说白了,惹祸的情节和龙族的存在,只是人们为哪吒的反抗套用了一个可以邂力的外壳,只是造成他必死的一个巧妙的设计,只是改编演绎这个故事的人为了躲避对伦理等级的冒犯而蒙上的一层伪装。

他闯下大祸,不但影响到父母的安危,更威胁到无辜的百姓,因此似乎他不得不死,不死无以了局;他的死明明有父亲的助力,却平白添出一个龙王来减轻父亲逼死儿子在道德上的责任和压力。似乎明面上的主要矛盾,是哪吒和龙王的仇怨,而父子之间的矛盾是附属于其中的侧面,但是其实哪吒与父亲的矛盾,才是主要的、最根本的冲突,才是哪吒故事的作者们在“合理、必然而正确”外衣下所想要突出的东西。

哪吒对父亲(或者说父权、专制主义家长制)的反抗,才是最关键的所在,也最吸引人注意。如果剔除以龙王为代表的外部势力的干扰,我们会发现哪吒叛逆的实质,也会发现他们父子矛盾才是真正值得思考和讨论的对象。

叛逆与毁灭——哪吒文化形象的现实内涵与悲剧意义

事实上,如果以凡人论之,哪有外人的插手以至于父亲献出儿子的生命?这无疑是不符合主流实际的,而儿子对父亲的反叛,往往不论其道理,最终都会以自己的失败为结局。

不甘拘束的凡人,最后也不得不去向封建家长制妥协,接受它的改造和“培养教育”。他们不得不努力地扮成“孝子”,以获得社会的认可,并最后自己也成为大家长,维护这种辛苦获得的权威。

与凡人的所谓“反叛”相比,哪吒的反叛无疑是更加悲剧、惨烈和壮阔的,也是艺术化和夸张的。他的死,他的那种宁死不屈的个性,他的贯彻始终的叛逆精神,无疑更寄托着普通人难以诉说的隐痛和求解脱的心理。

面对自己闯下的祸和父亲拔剑欲杀的苛责,他割肉还母,割骨还父,以自杀谢罪,竟然还要断绝亲情关系。他的自杀似乎是符合封建伦理价值观的,而哪吒故事的演说似乎也只是在树立一个符合主流价值标准的道德典型,但其实这只是为了使哪吒悲剧“合法化”、“合理化”的套路,是艺人们在创造时的良苦用心。一切额外的设计,不过是给这个父子间尖锐的冲突的解决,寻找了一个外在契机。

哪吒大孝,因为他断绝父子关系,除了对于父亲的愤怒和失望,很可能还隐藏着“不再牵连”、“一人做事一人当”的用心,当他死了,龙王不好再找父亲麻烦;哪吒大义,他是为了不连累父母和百姓,所以才甘心献出自己的生命。

但是与此相反,哪吒又“不孝”,因为他不顺从父亲的意志,不服从父亲的拘束,所以才闯下大祸来;哪吒又“不义”,因为他在使用暴力的时候,完全没有想到可能会给无辜百姓带来的危险。

两种相反的特点,竟然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而不显得矛盾,是因为,哪吒的孩童身份使他做事想不到顾及“道义”,使他不觉得自己叛逆是“不孝顺”,而且事实上他本来也不应该屈服于这种完全人为制定的规矩。

他犯错时候的“不孝不义”,反衬了他最后做选择时候的“大孝大义”,使得他的形象变得无比崇高而伟大,使得他的牺牲负有了“光荣而正确”的色彩。但这只是一种障眼法,哪吒“不孝而大孝”、“不义而大义”的形象,其实真正突出的是其中大孝的“不孝”、大义的“不义”。

叛逆与毁灭——哪吒文化形象的现实内涵与悲剧意义

而他的这种明面上的“大孝大义”,其实更强化了他的悲剧性——在封建社会,不允许自由独立的个性,甚至连这种诉求都只能在文艺作品里极尽委婉地表达。

明清的封建社会,不允许存在不同的声音。所以即使是光明正大的反叛,也要等到20世纪封建社会彻底解体。直到那时,《玩偶之家》里的娜拉出走才会引起讨论,巴金《家》中的觉慧才能毅然出走,而一切都不再需要挂着一层符合封建价值的外衣,进行巧妙的结构设计。

作者借哪吒自杀,提出了对传统观念和纲常之“孝”的质疑,观众和读者借以宣泄心中的不平,消解自己的痛苦。这才是我认为的,哪吒悲剧的真正内涵,也是哪吒这个神话形象的魅力所在,更是哪吒故事深入人心广为人知的深层原因。

封建社会毁灭了,封建礼教解体了,可是压迫还是在。“龙王”还在,社会现实能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李靖”也还有,只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在父母和儿女之间的对立,大多远不至于那么尖锐。在这种情况下,哪吒作为封建时代唯一一个以“不孝”(实际是自尊自爱,不愚孝)深受爱戴的英雄,依然拥有永恒的生命。因为他富于象征性,是传统文艺中少有而独特的存在,具有伟大的叛逆精神。当今社会就没有封建糟粕了吗?这是值得商榷的。在自由平等的现代伦理关系没有普及的黑暗角落,哪吒的形象依然散发着蜡烛一样的光辉,拥有永恒的价值和意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