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巴尔干边界 电影好看吗

2022-03-09 05:49 作者:电影榨汁 围观:

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

这句富有诗意但暗藏不屈斗争意志的经典台词,出自我们父辈祖辈非常熟悉的老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和另一部姊妹篇《桥》于“文革”时期引进中国,在那段文化匮乏的时期风靡全国,几乎成为进口大片的代名词。

南斯拉夫游击队员与纳粹斗智斗勇,故事情节多次反转,完全不输于现在很多特工电影。

战斗民族硬刚美国的战争爽片《巴尔干边界》深度解析

南斯拉夫经典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

游击队员的接头暗号:“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以及《桥》中朗朗上口的歌曲“啊,朋友再见,啊,朋友再见……”

成为当时中国人民对南斯拉夫乃至整个巴尔干半岛地区的集体文化印记。

随着东欧剧变,南斯拉夫解体,巴尔干半岛好像从大家的视野中消失了。

而当这一地区再次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时,却引起了全中国的愤怒。

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发动科索沃战争,集中当时所有现代化高科技武器,对仅有170架老式飞机的南联盟持续进行78天的狂轰滥炸。

北约军事指挥官称,要把南联盟“炸回到石器时代”。

期间,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也遭到美国所谓的“误炸”,新华社记者邵云环,《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朱颖夫妇三人被炸身亡。

三位中国新闻工作者,成为美国干涉南联盟内部事务的牺牲品。

战斗民族硬刚美国的战争爽片《巴尔干边界》深度解析

邵云环、许杏虎、朱颖烈士

这一地区的动荡并没有因为北约的炸弹而平息。2017年,美国操纵科索沃议会全票通过,单方面宣布建立军队,这个平静但暗潮涌动十几年的地区,局势再度紧绷。

从沙俄时代就积极参与巴尔干博弈的俄罗斯,一直支持着同族且拥有共同信仰的塞尔维亚人。

俄罗斯在这个地区的影响力一直存在。

2019年是科索沃战争爆发20周年。

为了纪念这场战争,俄罗斯与塞尔维亚联合制作这部电影《巴尔干边界》,上映时间就选在科索沃战争爆发日前3天。

战斗民族硬刚美国的战争爽片《巴尔干边界》深度解析

电影《巴尔干边界》

巴尔干半岛为什么被称为欧洲“火药桶”

台词“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不仅表现了巴尔干地区人民抗击侵略者的历史氛围,用来概括整个巴尔干半岛充满仇恨的纠结史,也是一语中的。

我们形容巴尔干半岛,使用最多的词语就是“火药桶”。

这个地区在历史上似乎就没平静过,内部各民族间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地区以外,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大国在此明争暗斗。

尤其是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青年刺杀,引爆第一次世界大战。

巴尔干半岛一颗小小子弹的蝴蝶效应,让世界陷入战火。

巴尔干的空气始终在颤抖,天空一直在燃烧。

这里之所以成为欧洲乃至世界的“火药桶”,有着多层次复杂的原因:

1. 地缘政治层面:

巴尔干半岛位于亚洲、欧洲、非洲三大地区文明的交汇点,对于西欧、西亚、北非以及俄国势力范围来说,这里都是前线。

所以,谁能控制这个地区,谁就能遏制其他势力的推进。

正是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巴尔干半岛在历史的发展中无法独善其身。

只要半岛内部一乱,周围的大国就过来乱中取栗,趁机扶植倾向自己的势力,把战略前沿向前推进。

巴尔干半岛乱局,先天就带有大国干涉的必要条件。

以冷战为例,英国首相丘吉尔有一句关于冷战的名言“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其中所说的亚得里亚海,就在巴尔干半岛西侧,而的里雅斯特也是西方与东方对峙前线的终点。的里雅斯特,正位于巴尔干半岛与欧洲大陆的连接点。

电影中所展现的交战方,半岛内部是塞尔维亚警察和阿尔巴尼亚恐怖分子,大国势力是俄罗斯和美国为首的北约。

电影中加拿大特工以医生的身份作掩护,和阿尔巴尼亚恐怖分子暗中勾结的桥段,可以说是对大国干预巴尔干事务的管中窥豹。

战斗民族硬刚美国的战争爽片《巴尔干边界》深度解析

巴尔干地区被欧、亚、非三大洲环抱

2. 经济基础层面: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真理套到巴尔干半岛的结论就是:穷所以乱。

巴尔干半岛地形70%以上都是山地,没有大面积适合种植粮食的耕地。

即便是有耕地,土地也不肥沃,这里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适合种植的土地被散碎的地貌分割。

这种自然环境,导致挤在这个狭小空间内的各族人,整天为了吃饭问题相互争抢。

而且,巴尔干地区在历史上不断被大国侵略,一次次失去经济发展的稳定环境,一次次错过经济发展的时机。

持续贫困,是巴尔干地区局势持续动荡的根本原因。

时至今日,巴尔干地区依然是欧洲最不发达国家扎堆的地区。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2017年欧洲人均GDP排名中,绿色越深地区表明人均GDP越高,也就是越富有;而黄色越深,则代表越贫穷。

战斗民族硬刚美国的战争爽片《巴尔干边界》深度解析

2017欧洲人均GDP排名

从图中可以看出,东南欧(巴尔干地区)、东欧和高加索地区构成了欧洲最穷朋友圈,其中科索沃地区、阿尔巴尼亚共和国等更是贫困线的下限。

3. 民族矛盾层面:

巴尔干半岛面积大约55万平方公里,比四川省稍微大一点。

在这样一个多山、生活空间支离破碎的地区,挤着塞尔维亚、黑山、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斯洛文尼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克罗地亚、阿尔巴尼亚、马其顿、希腊10个国家,以及科索沃地区和土耳其欧洲部分。

可以想象,在四川省这么大面积的地方,有10个相互独立的主权国家,矛盾很难避免。

然而,国家多还不是最大问题,最大的麻烦在于:这10个国家,并不是由单一民族组成。

各民族杂居在一起,有些地区某一民族的人口居多,但行政划分却被划在另外一个国家。

比如科索沃,由于历史原因,这一地区阿尔巴尼亚族人比例占绝对多数,但主权上却是塞尔维亚的一个省。

所以,阿尔巴尼亚母国一直支持科索沃阿族人把科索沃分裂出来,其他大国也利用这一民族问题牵制塞尔维亚坐大。

巴尔干地区各民族之间不共戴天的仇恨,是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积累、不断激化的结果。

总体规律是:

某一时期某个大国统治巴尔干或巴尔干某部分地区,和这个大国亲近的种族就会得到统治者的优待和同化,其他民族则会受到奴役、驱逐,甚至屠杀。

导致在各个历史时期,巴尔干半岛上的各族人既当过区域内的优等种族,又当过被其他民族残害过的受害者。自己民族得势的时候就占领原来民族生活居住的空间,自己民族失势的时候就逃亡或者被宰割。

整个巴尔干半岛上的各民族,世世代代形成的民族仇恨无法调和,此消彼长,都恨不得把对方碎尸万段。

4. 宗教矛盾层面:

除了地缘、经济、种族方面的矛盾,宗教信仰差异也是这个地区持续动乱的主要原因,而且很大程度上统领了以上几点问题。

通过信仰不同宗教,各族人将自己与对方明确区分,矛盾又加深了一层。

电影里有这样一段剧情:男主安德烈乘坐大巴车来到科索沃边界,遭遇阿族反派率领的“科索沃解放军”袭击和拦截。

大巴车上有一位东正教神父,这位神父成了阿族恐怖分子的主要打击对象。

神父请求反派尊重自己的基督教信仰,而反派头目则逼神父说“除了真主,没有上帝”。

神父当然不会改口,立刻被爆头。

战斗民族硬刚美国的战争爽片《巴尔干边界》深度解析

战斗民族硬刚美国的战争爽片《巴尔干边界》深度解析

战斗民族硬刚美国的战争爽片《巴尔干边界》深度解析

《巴尔干边界》展现的宗教矛盾

这段内容非常鲜明地突出了半岛上各民族水火不容的宗教矛盾。

仅基督教本身,就分为新教、天主教、东正教等几大分支,而且每个分支内部还有不同派别、不同教会,本来就派系林立且矛盾重重。

而崛起后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征服巴尔干的同时,又把自己信仰的伊斯兰教引入到这里。给这一地区又增加了一种外来宗教,使局面更加混乱。

土耳其人来之前,半岛上绝大多数阿尔巴尼亚人和塞族人一样,都信基督教,矛盾还不尖锐。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为了统治方便,没有强行要求巴尔干各族改信伊斯兰教,但出了一个损招:

对非伊斯兰教徒征收高额的人头税,通过经济手段压制其他宗教,并迫使不堪税收重负的人最终改信伊斯兰教。

就这样,虽然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互相认为对方是“异教”,但它们在巴尔干地区却痛苦地共存下来。

面对巴尔干复杂的民族状况,奥斯曼帝国对塞尔维亚人、保加利亚人等采取残酷镇压的政策,而桀骜不驯且聚居在山区的阿尔巴尼亚人很难打服,土耳其人就采取同化、扶持等怀柔政策。

这种对待不同民族的双重标准,和现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做法一样。

奥斯曼帝国通过民族宗教政策的分化,使越来越多阿族人改信伊斯兰教,从宗教信仰上与塞尔维亚人彻底对立。

时至今日,这种宗教对立就像电影里呈现的一样尖锐。

同样是在这一时期,不愿改宗的塞族人沦为二等民族,大量从科索沃逃亡。

统治者鼓励阿族人从原始的山里出来,在原来塞族人的家园定居。

科索沃——这个原塞尔维亚人的核心地区,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时期开始,逐渐阿族人越来越多,塞族人越来越少。

最终形成地理区划属于塞尔维亚,但实际人口却是阿族人占多数的尴尬局面,为后来科索沃多次动乱埋下祸根。

从时间线上梳理,巴尔干半岛的历史从罗马帝国时期、拜占庭时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时期、沙俄及欧洲列强争夺时期、一战时期、二战时期、铁托南斯拉夫与冷战时期、后冷战及东欧剧变时期,最终到美国为首的北约插手,空气始终在颤抖,天空一直在燃烧。

这一地区之所以成为“火药桶”,可以总结出一个公式化的原因:

XX时期,XX统治了巴尔干半岛,虽然在半岛上推行了XX政策,但仍然没有解决半岛深层存在的矛盾,反而加剧了这些矛盾,XX几大势力再次介入,半岛一次又一次陷入战乱。

俄罗斯为什么要闪击普里什蒂纳机场

二十世纪末东欧剧变,原苏联控制下东欧各国相继改变社会制度,其中一些国家正好借此机会独立。

这股风潮很快就波及到南斯拉夫,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和马其顿相继退出南斯拉夫群,成为独立国家。

后来所谓的“南斯拉夫联盟”,仅剩下塞尔维亚和黑山两国抱团。

南斯拉夫解体过程中,波黑建国的过程最曲折。

电影开始,是一段激烈的林间作战。

这场战斗大量使用慢镜头制造出震撼的视觉效果,同时通过对主要人物的逐一剪辑,交代了战斗小组的各个成员的身份。

这段内容发生在波黑战争期间。

波黑是个国土仅有5.1万平方公里(比我国宁夏回族自治区小一些)的小国,由于历史成因,这里生活着三个主要民族。

波黑战争是国内穆斯林族、克罗地亚族和塞尔维亚族三族,围绕独立建国分歧打起来的。

上文提到,巴尔干半岛内部民族杂居与行政区划不一致,波黑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波黑穆斯林族和克罗地亚族希望脱离南斯拉夫,因为南斯拉夫的核心是塞尔维亚,但两族对国家体制有分歧。

而塞族则强烈反对波黑独立,他们当然支持自己的民族,希望继续留在塞族主导的南联盟里。

这三族人口比例都不占绝对优势,谁也控制不了谁,而且素来有深仇大恨,结果波黑战争爆发。

令各方和全世界都没想到的是,这一打,新仇旧恨、内外矛盾总体爆发,战争竟在这样一个小国持续了近4年。

期间签署了35次停火协议,但每次协议签完立刻战火又起。据统计波黑内战死亡约20万人,当时波黑总人口才四百多万。

波黑战争让美国、俄罗斯、欧盟、北约、联合国等大国和国际组织操碎了心。

最终在美国的积极撮合下,1995年11月1日穆族总统伊泽特贝戈、克族总统图季曼和塞尔维亚总统米洛舍维奇三方首脑,在美国俄亥俄州代顿空军基地进行紧张的闭门会谈。

经过艰苦谈判,三方于1995年11月17日签署了波黑内战的第36份和平协议,即《代顿协议》。

电影一开始,字幕交代了《代顿协议》签署,波黑战争停火。

战斗民族硬刚美国的战争爽片《巴尔干边界》深度解析

《代顿协议》签字仪式

为了保护这份停火协议的成果,美国决定武力震慑各方,立刻派出北约维和部队取代联合国维和部队。

为了体现虚假的公正性,美国邀请俄罗斯参加这新一轮的维和,但俄军需要在北约的统一指挥下行动。

最终,俄罗斯不同意受北约管理,但同意具体行动可以在美军指挥之下进行,俄军派出一位将军任美军指挥官的副手,具体负责俄军派去的2000名官兵。

所以,电影中俄军战斗小组把俘虏抓上直升机后,一位美军军官对他们下命令,俄罗斯指挥官也无可奈何。

主角安德烈忍不住为战友报仇,把俘虏扔下飞机,进而导致整个小组抗命被遣散。

电影中所表现的从波黑秘密行军赶往普里什蒂纳机场的空降兵车队,就隶属于俄军波黑维和部队。

波黑战事暂停,科索沃阿族人又坐不住了。

其实早在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和马其顿4国宣布退群时,科索沃阿族也单方面宣布了独立,并在地下议会选出了自己的“总统”易卜拉欣·鲁戈瓦,只不过始终没有得到国际承认。

眼看来文的不行,科索沃阿族激进派“科索沃解放军”准备以武力推动科索沃独立。

“科索沃解放军”英文缩写是KLA,即Kosovo Liberation Army,其阿尔巴尼亚语的缩写则是UÇK,即Ushtria Çlirimtare e Kosovës。

电影中反派佩戴的臂章可以看出,他们就是“科索沃解放军”。

战斗民族硬刚美国的战争爽片《巴尔干边界》深度解析

科索沃解放军(UÇK)

为了避免科索沃成为第二个波黑,同时也是为了铲除米洛舍维奇这个心腹大患,彻底打垮塞尔维亚,美国为首的北约开始轰炸南联盟。

美国在轰炸中不仅炸军事设施,还炸村、炸桥、炸医院、炸难民车队、炸路、炸我国大使馆、炸电厂、炸人道主义救援……

强人米洛舍维奇再强,最终也顶不住了,被迫于1999年6月9日签署从科索沃撤出南联盟军警的协议,科索沃战争结束。

和波黑一样,战争结束,国际社会该派维和部队过去监督托管了。

这次,俄罗斯吸取了在波黑的教训,和美国、北约没什么好谈的,还不如谁先占了地方谁占主动权,不能让北约单独占领科索沃。

于是俄罗斯决定一剑封喉,控制科索沃的心脏,也就是首府普里什蒂纳最重要的军事设施斯利季奇机场。

电影中,俄军战斗小组与2名塞尔维亚警察共同打击“科索沃解放军”,防守待援的情节,与俄军实际军事行动还是有很大出入的。

虚构这样一个战斗小组,只是为了电影观赏性考虑。俄军的行动,实际上是由电影中处于陪衬角色的那队空降兵车队完成的。

根据协议,科索沃的南联盟军警将于6月12日撤走,驻扎在波黑图兹拉(Tuzla)附近的俄军维和部队6月11日突然得到命令,让他们前去占领500多公里外的科索沃普里什蒂纳机场。

战斗民族硬刚美国的战争爽片《巴尔干边界》深度解析

俄军驻地距机场约500公里

接到命令后,指挥官挑选了200精兵(约一个加强连)组成15辆装甲车和三十多辆卡车的车队,赶在英军抵达前占领机场。

此前的谈判中,这座机场应该是由英军接管。

执行这次任务的部队,是俄军王牌的空降兵76师。这支英雄部队参加过第二次车臣战争,作战实力强悍。

俄空降兵车队一路奔袭,克服重重困难,早于英军抵达机场。

沿途,俄军受到塞尔维亚人的热烈欢迎,被美国炸绝望的塞尔维亚人民终于盼来了他们的老大哥,这一幕在电影中也所有体现。

据报道,当时任俄安全会议秘书的普京非常支持这一行动。

空降兵76师参加过车臣平叛,而普京是当时车臣平叛的实际总指挥。这次这支部队再次承担科索沃任务,有一种说法是普京实际负责了这次抢占机场的行动,只不过行动属于机密,这种说法无法证实。

战斗民族硬刚美国的战争爽片《巴尔干边界》深度解析

俄军士兵在机场留影

当远在科索沃的俄军完成占领机场任务时,西方世界一片震惊,赶紧询问。

可是,从叶利钦到国防部长、总参谋长、外交部长、普京、科索沃问题特使、驻北约代表,俄罗斯高层从上到下统一口径否认三连: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

后来俄军占领机场已成事实,大家才明白这次行动是叶利钦总统与幕僚决策下的一次风骚走位。

上有叶利钦、普京等人的明智决断,执行这次突袭行动的指挥官也不简单:尤努斯-贝克·叶夫库罗夫(Yunus-bek Yevkurov)。

从名字可以看出,电影中尤里·库琴科(Yuriy Kutsenko)饰演的指挥官贝克(Bek),原型就是这位俄军政界传奇人士。

战斗民族硬刚美国的战争爽片《巴尔干边界》深度解析

电影中的指挥官贝克

尤努斯-贝克是印古什人,科索沃维和行动后,他又屡立战功,获得“俄罗斯英雄”称号和金星勋章。

由于他在军事政治上的出色表现,深得普京和梅德韦杰夫信任。

2008年10月30日,梅德韦杰夫任命尤努斯-贝克替换反恐不力的前任,担任俄罗斯印古什共和国总统。

这位军官早已脱下戎装,成为地方政府首脑,至今仍然在任。

战斗民族硬刚美国的战争爽片《巴尔干边界》深度解析

印古什共和国总统尤努斯-贝克·叶夫库罗夫

教科书式的俄罗斯主旋律电影

除了以上历史背景,作为俄罗斯和塞尔维亚合拍片,和美国正面刚的宣传目的在电影中必不可少。

传播学奠基人哈罗德·拉斯韦尔在他所著的《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一书中,针对不同类型受众,总结过相应的宣传原则:

1. 对“我们”国内的受众:强调我方战争的正义性;

2. 对“我们”的敌人:强调敌人战争的不义性并瓦解敌方斗志;

3. 对“我们”(或他们的)盟友:巩固维护自己和盟友的伙伴关系,离间敌人和他们的盟友;

4. 对中立者:争取中立者的支持自己;

1. 对“我们”国内的受众:

电影整体就是对俄罗斯科索沃维和的一次精彩宣传,虚构的战斗小组不多说了,看过电影就知道,这个小组和其他好莱坞大片里的战斗小组一样,个个都是以一敌百,不死光环附体。

举一个其他例子:电影中每当俄罗斯维和部队和装甲车出现时,背景音乐立刻响起激动人心的俄式摇滚,让人以为导演在电影中断插播了一段俄军征兵广告。

战斗民族硬刚美国的战争爽片《巴尔干边界》深度解析

2. 对“我们”的敌人:

对敌人的形象,一定要揭露其惨无人道的邪恶形象。电影中的敌人“科索沃解放军”,其形象被塑造地极坏、非常坏。

不仅敌人很坏,电影还通过阿族激进分子对儿童的荼毒,揭露他们仇恨制造者的形象。

机场大战前,阿族恐怖分子派了一个小孩前往机场侦察。

孩子脸上毫无童真,有的只是仇恨凶狠的表情,还对战斗小组做出杀戮的动作。

家族世仇,是阿尔巴尼亚人的一种传统,这种仇恨一代一代在阿族人中传承下去,成为巴尔干边界永无宁日的重要因素之一。

战斗民族硬刚美国的战争爽片《巴尔干边界》深度解析

童年就被仇恨洗脑的阿族儿童

3. 对“我们”(或他们的)盟友:

电影中表现互为盟友的俄罗斯和塞尔维亚的情节很多,台词也出现如“俄罗斯和塞尔维亚人并肩作战”,“塞尔维亚人离不开俄罗斯人”等直接表白。

其中有几个比较明显的细节:

强调塞尔维亚内部团结:

虽然大部分阿族人倾向于独立,但并不可能100%的阿族人都认同独立,也不可能100%的阿族人都希望打仗。

电影中设置的两位塞尔维亚警察角色,关系十分微妙。这两位警察一个是塞族人、一个是阿族人,他们共同承担着维护科索沃安全的重任,而科索沃乱局正是阿族与塞族矛盾导致的。

但最终,两族警察还是携手抗击阿族激进分子的攻击。

战斗民族硬刚美国的战争爽片《巴尔干边界》深度解析

阿族警察Fadilj亲自手刃本族恐怖分子头目

强调俄罗斯与塞尔维亚人的牢固盟友关系:

在两族警察加入战斗后,战斗小组中的成员吉雷伊说,我们这个团队很特殊,有塔塔尔人(自己)、有印古什人(指挥官贝克)、有白俄罗斯人、有塞尔维亚人(警察Vuk)、有阿尔巴尼亚人(警察Fadilj)、乌兹别克斯坦人(美丽的女狙击手维拉,演员本人也是乌兹别克斯坦人)。

战斗民族硬刚美国的战争爽片《巴尔干边界》深度解析

电影借角色之口,再次强调并整合了一遍俄罗斯盟友。

结语

巴尔干半岛,因横亘于保加利亚的巴尔干山得名。古罗马称此地为“赫穆斯”,希腊语是“血”的意思,所以巴尔干山又被成为“血山”。

正如其名,这里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伤痕累累,流血不断的地区。

科索沃战乱平息20周年,希望这个美丽的半岛从此走向和平安宁,巴尔干边界战火不再复燃。

-E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