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人间戾事,我愿成魔,一路独行《圣殇》用亲情救赎 为人间照明

2023-12-10 04:01 作者:岑岑 围观:

钟江影评

影片简介:

李江道是一个冷血无情的人,他的工作就是替高利贷收款,遇到那些无力偿还高额利息的人们,他就将其致残,通过申领保险金来拿到余款,那些致残的人们对他恨之入骨又敢怒不敢言;一天一个自称是三十年前抛弃李江道的母亲的女人江美善来到了李江道面前,通过相处李江道信了中年女人就是他的母亲而且疯狂的依赖着这个女人,开始了一段超越伦理和道德禁忌的“母子关系”。

其实江美善不过是一个被李江道致残而自杀男孩的母亲,她只是想让江道也尝到失去亲人的滋味而为儿子报仇,最后她自己导演了被劫持,最后跳楼死在江道面前,当李江道知道了事实真相后,在悲伤和忏悔中自杀……

《圣殇》是金基德自编自导,由李廷镇 / 赵敏修 / 伍基洪 / 姜恩珍领衔主演的惊悚剧情片,于2012年09月04日在威尼斯电影节首映,2012年09月06日在韩国上映。《圣殇》获得第69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也是韩国电影首次“擒狮”之作,整部电影弥漫着阴晦黑暗之气,展现了韩国贫民窟小手工业者们的悲惨生活,为了更好的生活和坚守自己的事业去借高利贷,而只有凄惨结局的无奈;讨论着人与钱之间的微妙关系,人们为了金钱不择手段、失去尊严的无耻嘴脸和人性的泯灭!

《圣殇》在思想内涵和艺术欣赏角度都达到了平衡,影片中冷静考究的镜头语言和情节节奏控制力极强,超越了去迎合观众获得支持的庸俗追求,它更像一把锋利无比的尖刀,剖开高利贷款阴暗病态的一面,让那种金钱至上,缺乏彼此温情善意的冷酷透彻心扉,让人对人性的泯灭滋生出更多的哀叹和怜惜。。片中李江道为了收账而犯下种种恶行的情节,强调了“金钱是罪恶之源”的道理,此外,电影还表达了对于社会建设进程混乱、新旧交替过快的担忧。

何为“圣殇”?意大利语“Pietà”,意为“圣母哀痛耶稣之死”。导演金基德当初创作的灵感,来源于米开朗基罗著名雕塑作品——“圣母怜子像”。“透过圣母的姿态,我被她哀伤、痛苦的情绪中所蕴含的人性深深的打动了。”导演金基德在获得2012威尼斯影展金狮奖后道出了创作原因,也道出了本片的核心,即“母与子”。

圣殇,是一种情感的失落,是一种信仰的沦陷,是一种人性的毁灭,“母与子”的主题,隐含的是新生的意义,即使是因为复仇而替代的母亲,即使是自我命名的儿子,在这个畸形的关系里,其实最后需要的是某种救赎之后的复活,复活一种不罪恶的死亡,复活一种不肮脏的毁灭,复活一种人性的爱,尽管残缺,却也是一道微弱的光。

影片获奖后,根据剧情,在各大网络报刊中,对《圣殇》都简单粗暴的灌上“乱伦”这一刺眼的定语。其实这样的定位和评价有事偏颇,《圣殇》讲述的其实是复仇和救赎的故事:

在清溪川这个工业基地,高楼大厦的边缘,是大量靠着机器为生的工人,他们即将被淘汰,挣扎度日,无法生活时只能借高利贷。

李江道就是一个高利贷服务的收账人,独居、冷漠、残忍。对那些欠债人来说,他是一个真正十恶不赦的魔鬼。

剧中李江道共收债五人,其中两人在李江道到来之前以为对他的惧怕而选择了自杀;

勋哲因为借了三百万,不想加上利息要还三千万,三千万对于他和妻子明子来说,就像是一个天文数字,女人想用自己的身体作为代价换取宽限的日期,李江道却狠狠剥下她的内衣在她身上鞭打,极尽羞辱明子后,勋哲的手还是被李江道强行推进了机器,混合着机器油污和鲜血的液体从机器上留下来;

启松也是借了高利贷,他用信封将钱包好,李江道却说还有利息,还不起钱的启松在告别了慈祥而哭泣的母亲,被李江道拉到了那幢建筑的楼上,然后将他推了下去——不是为了让他死,而是让他活,痛苦地活,伤残地活,因为只有致残才可以拿到三千万元的保险赔偿;

致残不致死,是李江道要债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诈出高额保险金,以此还债。

每一个被他伤害过后的人,都对他恨之入骨。一个被他致残的欠债人的老婆咬牙切齿地对他说:“如果没有法律,你这种人渣,我恨不得杀个千百遍。”

剧中那个下个月就要当爸爸的工人,一方面是生活给他初为人父的惊喜,另一方面却是逼向身体伤残的痛苦,当李江道走进来逼债的时候,他起先的害怕最终变成了一种自我的主动选择,“一只手三千万,两只手就是六千万,你帮我砍掉吧,我就能获赔六千万。”李江道仅有的良知终于决定不对这个喜欢吉他、热爱音乐的工人下手,但是当李江道让他弹完一首曲子最终在那一句“一定要留给你的孩子听”的话中走出屋子的时候,工人却自己开动了按钮,李江道的身后传来了熟悉的惨叫……

这个有着音乐梦想的男人,这个喜欢弹吉他的男人,伸出手的时候是放弃一种理想而接近一种现实,而唯有这样流血的现实才能帮住他,“我必须成为废人,这样才能无愧于孩子。”自戕的选择背后是现实的最大罪恶,用自己身体的残疾换来赔偿,用这些赔偿才能让生活继续,这样的罪恶是时代的罪恶,却也是李江道为代表的讨债者的罪恶。

法律可以限制一个人的自由,但对残酷、极端的恶魔来说,他们的内心却没有得到真正有力的审判,在面对同样的情感失去时,他们才能真正在人性的拷问中受到应有的惩罚。

于是“母亲”江善美出现了,对于江善美来说,这个蓄谋已久的报复行动,并不只是为了让制造罪恶的人死去,如果以一种轮回的方式,让死回归死,就像用铁链砸死高利贷社长一样,在她内心来说会有一瞬间的满足,但却并不能让人永远痛苦,永远遭受煎熬。她对李江道的复仇计划是:“我要死在他的面前,他会因为失去亲人而行尸走肉。”所以她的复仇逃离了一般意义对于身体的伤害和报复,而变成对于灵魂的折磨,所以在高楼的生死之间,她没有在李江道的忏悔中以一个“母亲”的身份去救赎,也没有用手上的工具和武器将李江道置于死地,而是以一种自我死亡的方式让李江道看见世界的残酷,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善意世界,却又以如此脆弱而无情的方式坍塌,在李江道来说,才是一种真正的、彻底的毁灭。

所谓的“母亲”江善美却也不是李江道的救赎者,只是为了复仇而接近他,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从精神上彻底摧毁江道。不过“母亲”江善美最终用死完成她的复仇我却并不觉得对于李江道和她来说是一个完全悲剧性的结局。“母亲”江善美虽然还是没能宽恕李江道,可是她和李江道之间所产生的感情实际上也填补了部分她失去儿子的痛苦,她尽管最终还是坚持自己的计划,以“死"来向李江道复仇,可是她在世间留下的并不全然是仇恨和痛苦,她在李江道心中种下了爱和救赎的种子。

李江道尽管失去了他的“母亲”,又回到了孤独一个人的世界,可是他的人性和感情能力觉醒了,他最终以死来完成自己的救赎。他的死并不是无意义的,因为觉醒后的他不是以一个野兽而是以一个人的身份离开这个世界的。

让李江道最后崩溃的,是母亲复仇计划的最终目的,而李江道却在被惩罚的世界里,又变成了一个自我否定意义上的救赎者,而这种救赎的意义比单纯的报复更让人刻骨铭心,当他在小树底下的坑里发现了事情的真相,并没有选择另一种报复,他已经完全变成了江善美真正的儿子,一个有过母爱的孩子,穿上她织好的毛衣,躺在母亲身边,就是一次真正的回归,然后将他们埋葬,给树苗浇水,完成了母亲曾经立下的“遗嘱”,而在这曾经的自我毁灭之际,在醒来的爱失去之际,李江道以最后的救赎方式偿还对这个世界欠下的债,他把铁链绑在自己身上,用铁钩挂在货车的底部,当明子的货车在清晨启动开出的时候,他没有挣扎,没有呻吟,只有那长长的道路上留下的血印,越行越远,画出生命最后的轨迹……

而对于李江道来说,死亡不是重点,而是归途。片尾那条绵延的红线似乎通往的是希望,虽然依旧是残酷的寄托,但是诛心之后,这种肉体的献祭救赎又算什么呢。“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人性本善,可恶是现实对人的改造和迫害,撒旦和耶稣的区别也只是在于一念之间,没有永恒的罪恶,不变的只有人性的复杂,这是一种善意的姿态,或许这种充满敌意的善意姿态才能让世间的众人更加冷静的去思考,去鞭挞。

曾经有人问孔子是否应该以德报怨。孔子回答道:“如果用德来报怨了,那么该用什么来报德呢?”

《圣殇》中有这样一幕,因为江善美的失踪,李江道四处寻找江美善,来到一个之前被他弄的腿部致残的欠债人家中,这个欠债人对他只有诅咒,他说他每天都将仇恨传递给他尚且年幼的儿子。

而当欠债人的的儿子看着提着自己父亲衣领的李江道,于是拿着铅笔狠狠刺进了李江道的后背…

我从这个不到十岁的孩子的眼神中看到的是滔滔的仇恨与想要捍卫尊严的渴望。

一个人所受的屈辱,将会在至爱之人那里转换成极端的仇恨,而仇恨的种子一旦种下,就像使命般无法拒绝。这样的悲剧令人心痛…

李江道和“母亲”江善美最终的结局都是选择赴死,可是导演金基德在这里展现了世界相对温情的一面,虽然是死,但是两人之间以爱为联系,实际上还是治愈了他们在残忍世界中所受的伤痛。

导演金基德通过影片表达出对于人与人之间的爱,仍然有着一丝信任和期待,他还是相信爱对于人的拯救是有一定意义的,就像致残后沉迷酒精的勋哲,尽管他的灵魂和肉体都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可是他仍有一个可以拥抱的妻子明子,明子轻轻搭在他背上的那只手时刻在告诉他,有了人与人之间爱的联系,对生活还有乐观的理由,而每个残缺的人仍然有着被救赎的可能。

任何攻击的外表其实都是在呼求爱,生活的每个危机都在祈求治愈……

——费里尼《宽恕就是爱》

预知更多引人入胜之电影评论和最新电影推荐,请关注微信号:zhongjiangyingping。原创文章,未经作者同意,严禁转载!(小编:自由的射手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