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秦腔的传统绝技,秦腔的绝活

2023-11-13 04:41 作者:岑岑 围观:

秦腔舞台上的表演

最吸引大家眼球

也能引起大家好奇心的

那一定是“绝技”表演

它相比一般程式的表演

更为精到、也更具特色

秦腔表演中的绝技内容很丰富

今天小编就和大家来聊聊

现在常见的一些传统绝技

你都见过几个

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三尻子

《拆书》一戏当中有用到。伍员得知父兄被害,肝胆欲裂,大骂平王:“伍老爷为了你家江山,东挡西杀,南征北战,渴饮九头血,倦了马上眠。伍老爷未必与儿肯死乎!”即在“擂锤”中,左手搂须,右手扎“单膀”式,身向左斜,向左看,右手搂须,左手扎“单膀”式,身向右斜,向右看,起三锤左手抓蟒袖,右手握拳,身体侧左墩坐,再向前直立墩坐,双手端椅前进一步,面向左侧,左手翻袖,右手握拳蹲于右膝盖,摆须瞪眼,亮相。

三鞭子

一种展示挥鞭策马的表演技巧。多用于战事吃紧、纵马腾飞的场面。《火焰驹》艾谦传达室信就用了它:一声马嘶,艾谦使“三锤而上,收势挥鞭,马头一绕一鞭,放一火,马腰里幌一鞭,放一火,马屁股抽一鞭,放一火。三鞭三火,火随鞭而发,马随火而行,既表现出艾谦心如火燎的情绪,又映衬出火焰驹日行千里的神速,同时还为整个剧情染上一层浓烈的传奇色彩。

耍伞

传统秦腔《清风亭》一剧就有此表演。剧中人周桂英行路之中,天降大雨,演员用耍伞特技,将观众带人风雨交加的境地。雨的大小,风力的强弱,上山、下坡、走羊肠小道等一系列情节,不用一句台词,全凭一把雨伞表演就交待得清清楚楚。《珍珠塔》 中“跌雪”一折也有“耍伞”的表演。

抱火柱

系传统秦腔《闯宫抱斗·梅伯炮烙》一场专用。演法是:舞台右角置一苇火柱席卷成的“火柱”,上置一个瓷盆,内盛白酒数斤。施刑时,检场一把烟火,盆中白酒熊熊燃烧,梅伯脱去上衣,下穿红色裤子,赤身由两名武士用绳子强拉抱柱炮烙。第一次抱柱,三把烟火中,梅伯挽起长须,由检场喷一口“血丽脂”,以示胡须烧焦:第二次抱柱,三把烟火中,则将两把“灰丽脂”,一手撒面部,一手撒胸部,然后左手撒右臂,右手撒左臂;第三次抱柱,三把烟火中,由检场向梅伯面部、胸部喷上“血丽脂”,口 中含上“血丽脂”和白粉水,一串爆竹声中,抱住火柱,血丽脂和白粉水顺口角徐徐流下,身躯也从上溜下,蜷缩于火柱底部,以示被烧焦烧死。

三杆子

以身段功和靶子功组合而成的一种表演技巧。它的用场虽多(如《王岳图》张奎的对打、《灭方腊》宋江的激战等处),却以《潞安州》陆登盘枪救火的表演最具典型。金兀术攻破潞安州城池,火化仓库,守将陆登先将半面身子“亮”给观众,忽闻家将急报校场粮草起火,陆登急忙调转马头,直奔校场,即穿手了“三杆子”表演:先用“刺枪” 向中间一扎,以示挑开拦路火堆,再分别“盘枪”向左右两拔,以示扑救熊熊燃烧的马草,皮一刺两拔即为“三杆子”。其间紧相配合着漂亮的劈、刺,盘,挑、捅、扎着靶子功招范,和弓、蹲、俯、爷、臣翻等身段表演。同时,又配合着甘肃秦腔特有双唢“勾腔”牌子曲伴秦,再增添了悲壮激越的战斗气氛。

朝天蹬

是以腿功赢人的演技。演法为,左腿“金鸡独立”,右腿高跷过头,左右两腿与整个身躯竖成一条直线,并以手势,变脸辅佐,以此构成富有雕塑美的“亮相”选型,三起三落、朝天蹬搓步极富看点。

溜凳子

即在大擂锤中,演员从凳子上溜下来,跃坐在地上,摇头、摆须、浑身颤抖,就势亮相,如《法门寺》中,赵廉从流沙并中捞人头,突然听到衙役禀告“并内还有一付尸首”时,赵廉用右手水袖遮住面部,站在左边的衙役将含在口中的清水,喷在赵廉的脸上(水丽子),然后就使用溜凳子的动作,以表现他的惊慌失态,惊汗淋漓的心态。

吊帽盖和耍帽盖

“帽盖”即男性小辫。《时迁偷鸡》一戏有用。表演前,演员先将头发浸入水中冲洗,然后梳展,用绳扎紧,并事先将绳子一端系于舞台正梁上。当演至时迁从树上不慎失足掉下,被树枝挂住头发时,即借原先系好的绳子,将身体悬于空中,表演穿衣、脱衣、腋下夹鸡蛋、打小红拳等技巧。此技即为“吊帽盖”。“耍帽盖”则是用头发加铁丝,编成小辫,用头绳扎紧,套在头上,再戴上帽子,小辫根部用绳系住,顺领口、袖管 穿下,捏于手中,牵动绳子,小辫即可做上、下、卷、展、摇、抖等诸多动作。在许多丑角戏中,如《教学》,《算卦》、《白先生看病》等,均用此技。

背旦

秦腔表演特技。演员利用假形扎扮一人饰演二人进行各种舞台表演,如秦腔《双明珠》《哑女告状》《混元桥》等剧有用。舞台上旦角之头脸、上身、声嗓均作女旦表演,台步、身段则是男人身架。

吹火

吹火是秦腔特有的传统表演技法。制作方法是净松香研成粉末,用麻纸包小包。演员表演时将松香包含在口内,包口向外,控制气息,将包内松香吹向火把,即起火焰。如:《游西湖》中李慧娘与刺客廖寅展开搏斗时,即运用了“吹火”特技。技 法有直吹、斜吹、仰吹、俯吹、上下吹、翻身吹,吹出的“火”有连火、一条龙、蘑菇云火、团火、串子火、天雨散花等多种。80年代后,此技又有新的发展,如前桥吹火、下腰吹火、探海转身吹火等。秦腔演员何振中、李正敏、杨金凤、马蓝鱼、崔惠芳及李梅等均有此技。

顶灯

顶灯是秦腔丑角的一种特技。《三进士》中常天保因赌被其妻罚顶灯。常天保顶着灯,还要做行走、跑地、转身、钻凳子、钻桌子、上桌了等表演动作,最后还要将灯在头顶吹灭。此功全凭演员脖子和头顶掌握平衡。秦腔演员刘省三、亚福长、孙存碟及张波均擅长此技。

击碗

秦腔、同州梆子、西府秦腔及汉调二黄有此特技。《太和城》中孙武子净角和须生亦用此技。表演时,将一只碗掷于空中飞转,用另一只碗飞出击打,两只碗在空中粉碎。击法又分平击和斜击两种。秦腔演员陆顺子、和家彦、刘立志等擅长此技。

耍牙

秦腔《王魁负义》的判官、《淤泥河》的盖苏文与《八件衣》中的判官、《罗通扫北》的王伯超等均用此技巧。演员将特制的两颗或四颗长猪牙,用铅或黄蜡封住根孔。再用丝线或纤丝缠在根部。表演时演员将牙含在口内,以舌调整牙齿,或露在嘴巴两则,或向上翘起,或向下弯曲,或左牙向上右牙向下,或右牙向上左牙向下,或将牙插入鼻孔,或耍弄四根牙,两上两下,自由吐出收回,以此刻画人物性格,增强演出效果。

耍佛珠

佛珠,是用木镟制成核桃大小的数十颗珠子,再用油漆使其光亮美观,然后用绳子串起即成。如《双下山》中的小和尚本无逃出寺院后,情不自禁地旋转顶上佛珠,由慢惭快,又由快渐慢,并随着佛珠的旋转节奏走碎步、矮子步以及抛、接、臂转、腿转、腰转等技巧,表现出人物如出牢笼的欢快心情。

打麻鞭

麻鞭系用大麻搓成,长约一丈余,柄粗、尖细,顶端留有三四寸长的鞭梢。表演者不但要用气力,而且要善使技巧,打出后,既要发出响亮的鞭声,还要缠在被打者的腰身,如传统秦腔《太湖城·收殷夫人》一剧,剧中人孙武子鞭打殷梨花,即用此特技。被打者,要用善于 挨打的功夫,与麻鞭成反方向,左打右转身,右打左转身,同时一要防护自己面部,二要不阴挡鞭路,三要表演戏剧动作。二人配合得当,演出效果才能更佳。

踩跷

踩跷是秦腔中旦角所用的特技。跷子是木制脚垫,尖而小,约三寸长,外面套绣花小鞋。演员只能用两个脚指穿假鞋,而且要将鞋绑在脚指上,因此,称之为扎跷。扎跷之后,演员只能凭两个脚的脚指行走,脚跟高高提起,行走、舞蹈、像跳“芭蕾”一样。不同的是芭蕾演员有时还可以脚跟着地,而跷演员则始终都得用二指着地。戏演完后方可解跷休息。更难的是,不仅要求模仿三寸金莲的步子和形态,还有特为扎跷设计的高难动作,如踩跷走凳、踩跷踢石子等,沿低上高,蹦跳不止,才可以显示出演员的踩跷技巧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