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小丑噤声,无声的小丑

2023-11-05 20:19 作者:岑岑 围观:

2020年奥斯卡获奖影片中,唯一让我看完就哭的是《小丑》。虽然眼泪不能作为判断一部电影成功与否的标准,也可能说明我受不了一点点感动,但不得不说小丑比其他电影更值得称赞。

小丑的故事很简单,基本上就是一个人诠释了一个悲惨的世界。小丑是英雄的职业。他从小就和母亲生活在一起。因为他患有精神疾病,一旦生病就笑个不停,所以很难找到工作,只能靠政府救济和打零工为生。不幸的是,他在给人打零工的时候,也会遭到街头流氓的嘲笑和责骂,导致他被顾客投诉,丢了工作。小丑去坐地铁时,遇到三个衣着光鲜的精英,却因为恶心大笑,被误会为互相嘲讽,被三人殴打。愤怒的小丑用他同伴给他的自卫用的枪打死了那三个人。这是电影情节的转折点。本来就被不良情绪堵塞的小丑生活,终于有了出口。虽然这个退场看起来很残忍,但是从人性的角度,或许从同情弱者的角度,大部分观众都会对小丑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同情。

小丑的社会背景,贫富悬殊,可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小丑这种极端的发泄方式被神化为穷人对富人的反抗和攻击。不但没有被批判,反而像小丑一样赢得了很多底层民众的支持。

压垮小丑的最后一根稻草将他引向了崩溃的边缘。他一直认为,把他照顾得很好的母亲是一位慈爱的母亲。没想到,通过对他的调查,他的身世之谜被揭开了——他是一名弃婴,从小被养父毒打。养母患有妄想症,只记得小丑是个开朗的孩子,不管小丑童年的生死。得知真相的小丑绝望了。先是亲手结束了养母的生命,然后又杀了嘲笑他的同事兼电视节目主持人。但他放过唯一一个对他好的同事的设定,似乎是影片为了向观众传递积极的价值观而做出的刻意保留。

最动情的一幕是小丑崩溃前的那一刻。他发现了隐藏在自己身上的秘密,了解了自己的人生经历;他曾经认为对他有好感的邻居都是他妄想的画面;他尊敬并爱戴电视主持人,主持人公开播放了他出丑的视频。那一刻,他终于明白,没有人在乎他的存在和生死,他的存在只是一个笑话。所以,他彻底崩溃了。他一丝不挂,在一个凌乱的房间里放纵自己。他把头发染成夸张的绿色,他给自己画了一张永远开心的小丑脸。他对着镜子里的自己笑个不停,仿佛在嘲笑自己,嘲笑社会,嘲笑全人类。他扭曲着伤痕累累的四肢,在颓废中走向毁灭,在失落中走向深渊。他没有依靠,没有牵挂,就像空空气中漂浮的一粒尘埃,他是微不足道的,更不用说他是否存在。相信所有的观众都会被小丑对着镜头快要哭出来的一幕震惊,充满绝望,突然爆发出一阵笑声。那种扭曲的心态和难以承受的悲伤,会化作利爪,紧紧抓住每个人的心,让人窒息。

影片中小丑的台词少得可怜,大部分情绪都是通过肢体动作和表情来传达的。这种表演需要很多演员。把情绪由浅入深一层一层的展现出来是非常必要的,真正展现到位恐怕还需要一些简历。比喻性很强的情节是,当小丑乔装成剧院工作人员,准备认亲戚的时候(***妈告诉他,她是一个竞选高谭市长的有钱人的私生子,其实是***妈的错觉),剧院里正在上演卓别林主演的《摩登时代》。众所周知,卓别林是喜剧大师,无声喜剧的鼻祖。《摩登时代》里所有的人物都活在痛苦和烦恼中,但在卓别林的演绎下,这些人物和所有的细节都变成了喜剧。小丑心里也恍然大悟,这与他在剧中所说的不谋而合:“我原以为我的人生是一场悲剧,现在才发现是一场喜剧。”

周星驰的电影一直有“催人泪下的喜剧”这个表达。从《喜剧之王》到《大话西游》,毫无意义却充满人间温情的故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前一分钟观众还在笑,下一分钟就会热泪盈眶。不管是卓别林还是周星驰,他们都是带着眼泪在笑,但小丑几乎从影片一开始就让人哭了,不忍心让小丑受到哪怕一点点伤害。

伤无声,对应剧中小丑的场景。如果关掉所有的音乐,你依然可以感受到小丑内心的痛苦,他对世界的无奈和冷漠。在卓别林的黑白世界里,我们常常会感受到来自沉默的紧张。用夸张的动作,观众似乎获得了快乐,但总是在单薄的身影转身的瞬间,孤独寂寞的气息蔓延开来。就像小丑开头的那一幕,小丑在镜子前努力练习微笑,却只能拼命用手抠嘴才能达到。然后,一滴黑色的眼泪从小丑的脸颊滑落。那一刻,所有人都和小丑融为一体,随着他的经历和不断被揭开的伤疤,感到了难以言喻的痛苦。可以说,光是这个镜头就足以牢牢抓住所有观众。这一刻,小丑不需要说什么,因为沉默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

(作者简介:王国良,《青岛文学》主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