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为什么李嘉诚投资汕头

2022-11-08 20:21 作者:担扑 围观:

李嘉诚除了汕头大学,他还捐助非常多项目,不过许多人不知道而已,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担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为什么李嘉诚投资汕头1

2012年开始,李嘉诚陆续在中国抛售了这些房地产物业,还因此引起了许多媒体人别让李嘉诚跑了言论。

这几年在大中华已经累计抛售了1600多亿的资产,相反的是他在欧洲的巨额投入,至少已经在欧洲投入了数千亿元。因此李嘉诚也被带上了资产转移的帽子。

其实这已经不是李嘉诚第一次被带上帽子,在70年代,当时大陆的每天就攻击李嘉诚是资本主义的吸血家。不过在1978年,他还是成为了第一个登上饿了天安门城楼观看阅兵的香港商人,之后李嘉诚率先在大陆投资,兴办教育,做公益事业等等。

李嘉诚的此举是有历史意义的,当时大陆积贫积弱,李嘉诚率先的投资,坚定了许多香港澳门、外海华人企业家的信心。在这些资本的帮助下才有今天的中国。

许多人喜欢拿马云跟李嘉诚对比,许多人总是说马云改变中国,李嘉诚不过是一个房地产商人。李嘉诚是商人没错,商人的本质肯定是逐利的,不过这个商人已经在做人方面做到了极致。

有人会说马云干了什么什么事情,李嘉诚做过什么好事,他没看到过。有些事情不是一定每次做之前都要搞发布会,通知大家。那么李嘉诚这些年在中国究竟做了多少的公益事业呢?

首先,我们来看到李嘉诚这些在慈善方面花了多少钱。答案是200亿港币。这200亿港币是从李嘉诚基金会花出去的真金白银,而不是李嘉诚捐给李嘉诚基金会的资产。

现在许多每天总喜欢用股权捐款来混淆概念,比如说马云捐出100多亿。其实这100多亿就是马云把自己的阿里巴巴股权捐给马云慈善基金而已,而不是从基金会真正花出去的钱。

从规模上看,李嘉诚基金会在整个大中华区无人能比。因为大部分的企业家,都是股权捐款而已,论真实捐出去的钱,其实没多少。

如果算上李嘉诚捐给李嘉诚基金会的资产,那至少超过了2000亿人民币,仅仅Facebook的股份就价值200亿美元。李嘉诚现在每天都把自己持有三分之一的家族信托基金的收益权都捐出来。

其实就算是算上股权捐款,目前华人界超过100亿的也只有三个人。李嘉诚、马云、还有扎克伯格的老婆。

那么李嘉诚捐掉了这么多年,都花到了哪里去了呢。其中有87%都是花在了中国,只有13%花在世界其他国家。

其中有一大部分是花在了汕头大学身上。汕头大学是国内唯一一所由私人基金会捐助运作的学校,李嘉诚在基金会成立了专项基金,保证汕头大学的正常运作。这些年李嘉诚在汕头大学已经至少花掉了50亿元。李嘉诚对于汕头大学不仅是出钱这么简单,李嘉诚说了汕头大学是超越生命的承诺。当年为了建成这所学校,他就不知道奔走了多少次,后来他还请来了莫言等人在学校任教。

除了汕头大学之外,长江商学院,还有正在建设的以色列学院,都是李嘉诚捐助的教育事业,还有西 部 教 育 医 疗 计 划、长 江 学 者 奖 励 计 划、香港大学等等。

除了教育事业,另外还非常多的钱都花在医疗方面,一方面是医疗扶贫,另外一方面就是医疗科研。在中国许多地方免费给老人家提供白内障手术的就是李嘉诚基金会。

汕头医院跟潮州医院都是当年由李嘉诚全资捐建而成的。当然李嘉诚不仅仅是造福乡里,他在全国各地有多个医疗扶贫计划。

包括给癌症晚期病人提供帮助的人间有情宁养计划,目前每年提供20000个名额。还有每年为20000个兔唇儿童提供康复的重生行动,每年花费是1个亿。还有在陕西跟海南的卫生建设计划等等。这些不管是李嘉诚基金会每年在中国的部分项目而已。

李嘉诚先生说过李嘉诚基金会是他的第三个儿子,他会把三分之一的资产全部放到基金会名下,规定李家的后人都不能动用基金会的资产。如果基金会的运作有严格 的规定,如果第一年基金会的本金捐出了10亿,李嘉诚第二年就再投入10亿元补足本金。目前基金的本金已经越来越多,每年捐出的钱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收益李嘉诚基金会。

不可否认,李嘉诚在商业上有一些有失偏颇的地方,但是对于公益事业,当代李嘉诚说第二,没有人敢说第一。

为什么李嘉诚投资汕头2

李嘉诚,虽说是华人世界里首屈一指的大慈善家,但因其低调、泰然的处世态度,真正做到了“做善事不留名”,致使许多后生晚辈们对他的慈善事迹感到陌生。

▲李嘉诚先生


  随着时间的流逝,如今,某一小撮90后、00后的年轻人,不识历史、不作考证,竟想当然地指责李嘉诚先生没有贡献、没做过慈善……不得不说,令人唏嘘。

  李嘉诚先生作为海外华商的杰出代表,自1980年起,在全球各地都留下了慈善足迹。

  在内地做好事从来不冠名

▲上世纪80年代,李嘉诚先生捐建潮安医院


  在中国大陆,李嘉诚先生同样也是慷慨解囊,曾获颁代表中国大陆慈善最高荣誉的“中华慈善奖终身荣誉奖”。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李嘉诚有一个习惯,或者是原则,那就是在内地做好事从来不冠名。比如说李嘉诚在老家捐了体育馆、大桥、学校、医院等等也都是没有用李嘉诚的名字来命名的。

  当年的汶川地震,李嘉诚是捐款额最大的个人捐赠者;李嘉诚还捐建了汕头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潮安医院、潮州医院、汕一医院、汕二医院,以及北大图书馆、清华大学未来互联网技术研究中心、甘肃残疾人康复中心等等无数公益项目,而且李嘉诚还一律拒绝“冠名”,可谓是真正的“做善事不留名”。据悉,李嘉诚老家的人肯定都知道,潮州当地的医院本来叫李嘉诚医院,可是现在也没有叫李嘉诚医院了,公开的名字也是叫做潮州医院了,只有一些老人还会叫做李嘉诚医院。

  当年汕头大学前校董会副主席黄丽松博士曾经在1998年采访的时候提到,整个汕头大学都是李嘉诚创办的,就算大学名字不叫李嘉诚大学,至少也可以把学校礼堂叫做嘉诚堂,可是他们多次提了,李嘉诚都不同意,最初他们打算把礼堂先叫未名堂,等李嘉诚同意了再说,可是李嘉诚连未名堂都不同意,坚持只能叫大礼堂。

▲2000年,李嘉诚先生向清华大学捐千万美元


  李嘉诚为汕头大学投入百亿,他曾说如果自己破产,就卖楼继续办学  

  1939年11岁的李嘉诚跟着家里人去了香港,从此就离开了潮汕老家。李嘉诚出生于潮州北门,父亲是一个小学老师,家里算是书香门第。李嘉诚从小就非常聪明,可惜日军侵华,让他们一家人不得不背井离乡去了香港。

  不幸中的万幸是李嘉诚有一个舅舅庄静庵在香港,而且当时庄静庵在香港已经发展起来了。李嘉诚一家人去了香港,得到了舅舅的诸多的照顾。李嘉诚后来在香港发展起来,成为了一代富商。1979年,李嘉诚刚刚跻身香港顶级华人富豪不久,他回到了阔别40年的家乡。

  一年之前,李嘉诚刚刚收购了和记黄埔公司,实力大大增加。同一年李嘉诚受到霍英东的邀请,一起去了北京。一年之后李嘉诚回到了老家潮汕,李嘉诚后来回忆当时看到衣衫褴褛的老乡夹道欢迎自己,自己眼泪不自觉就流下来了。

  为了支持家乡发展,李嘉诚做了两个事情,第一个是建设医院,第二个是发展教育。如今潮州在使用的三个主要医院都是李嘉诚一个人捐资兴建的。1980年,李嘉诚捐款2200万兴建了潮安县医院和潮州市医院,在那个人均月薪几十元的年代,2200万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

▲1980年,汕头大学校址原貌


  除了潮州,在汕头也有李嘉诚的捐资,他给汕头大学附属医学院捐款累计超过了1个亿。李嘉诚说一个人如果没有好的身体,那就无法好好工作,很多家庭也会因此变穷。

  有了好的身体,还必须有好的教育,于是李嘉诚找到了香港南洋银行董事长庄世平一起商量,在潮汕办一所大学。庄世平是潮汕人,他跟北京的关系非常密切,他本来就是北京派到香港的。两个人很快就决定推动这个事情落地。

  不久之后,北京就批复了这个申请,李嘉诚跟庄世平开始选址。当时李嘉诚的生意远不如今天强大,甚至一度还面临巨大的挑战。1983年汕头大学开始建设的时候,全球发生了金融危机,李嘉诚的长江集团一度亏损严重。

▲1980年12月,李嘉诚先生与吴南生、蚁美厚、庄世平等人组成的汕大筹委会,到汕头勘察校址。


▲李嘉诚先生和庄世平先生


  很多人奉劝李嘉诚放弃,不过李嘉诚却说即使卖掉公司总部大楼,我也要把汕头大学办好。这句话真的是振聋发聩。多年之后,有人曾经怀疑李嘉诚要从汕头大学撤资,不过李嘉诚说汕头大学是超越生命的承诺。很多年轻人可能无法理解,不过李嘉诚绝对不是说说而已。

  在汕头大学的兴建过程中,李嘉诚不仅仅出钱这么简单,他多次亲自到汕头,到广州,到北京,为学校争取资源跟支持。经过了3年的努力,1986年汕头大学的第一期工程终于建成。

  不过没人知道李嘉诚这3年经历了多少的困难。李嘉诚说我的公司可以破产,但是为国家的四化建设培养人才一定要做,汕头大学一定要办好。

  同时李嘉诚还给汕头大学定下了办全球一流大学的目标。李嘉诚的努力也开始得到了更多人的支持。1986年全国8个著名大学开始往汕头大学输送人才。同一年邓公在北京接见了李嘉诚,这成为了李嘉诚人生的巅峰时刻。

▲1986年6月20日,邓小平接见李嘉诚。


  李嘉诚承诺汕头大学的事情我随叫随到,而且汕头大学始终是我事业的第一位。1990年汕头大学终于全部落成,随后李嘉诚又不停出资扩建。

▲1990年2月8日,汕头大学举行落成庆典仪式,图为李嘉诚与国务院兼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为汕大新校门揭牌。


  李嘉诚对汕头大学的投入不只有金钱,在汕头大学创办的最初10年,李嘉诚每次到汕大都工作至凌晨两三点。为了为支持学校发展,他还动用了自己的海外关系和资源,聘请李政道、丁肇中、杨振宁等诺贝尔奖得主和陈省身、丘成桐等世界级大师到汕头大学担任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

  2018年6月29日,90岁高龄的“超人”李嘉诚参加了汕头大学的毕业典礼。这是李嘉诚第17年连续参加该校的毕业典礼,但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李嘉诚“退休”了,而在此次毕业典礼之后,他辞去汕头大学校董会名誉主席的职务,其次子李泽楷将接棒。

  李嘉诚在自己的基金会里面,预留了非常多的资金用于支持汕头大学的发展。多年来李嘉诚在汕头大学上的捐款已经超过了120亿。

  如今在汕头大学读书,学费也是李嘉诚负责的,学生是不需要支付学费的。其他事情我们不知道,但是至今在办汕头大学这件事情上李嘉诚绝对值得肯定。

  但值得注意的是,李嘉诚在宣布退休时也同时强调,李嘉诚基金会对于汕头大学的投资将会继续。李嘉诚再一次做出了“超越生命的承诺”说:“基金会对汕头大学的支持(时间)会比我长。”

▲李嘉诚先生、汕大医学院顾问罗敏洁医生、执行院长边军辉教授以及一众医学生于新医学院教育中心合照。


  有人质疑李嘉诚建这样重要的一所大学,却不放在老家潮州,而是放在汕头。不过李嘉诚跟庄世平早就说了,汕头大学不仅仅是为汕头或者潮汕地区服务,而是为了整个国家民族的事业。李嘉诚说希望汕头大学是一个起点而已,未来为国家输送众多的人才,推动国家的发展。

▲汕头大学航拍图,来源:汕头大学官网


  2006年李嘉诚捐出三分之一财产!

  2006年,李嘉诚希望名下的基金会能永续奉献社会,便萌生了一个念头:把当时除了上市公司“长和系”股权外的全部私人储蓄悉数拨入基金会。

  要下这个决心,谈何容易?

  2006年的一个晚上,李嘉诚辗转反侧无法入眠,内心十分纠结:为什么要把五十多年来的积蓄拿出来给那些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而不留给自己的儿子?

▲图片来源:图片截取自“香港电台RTHK”于2007年制作的《杰出华人系列之李嘉诚》修订版。


  想到凌晨四五点钟,李嘉诚终于想通了:如果自己不仅仅只有李泽钜、李泽楷这两个儿子,就当多一个儿子,不也要留一份财产给他吗?

  所以,李嘉诚决定把“李嘉诚基金会”看作自己的第三个儿子。这一念之变,让李嘉诚豁然开朗,毫无顾忌地把当时自己全部的现金都拨入了基金会,从此把基金会看作自己的第三个儿子。

▲图片来源:图片截取自“香港电台RTHK”于2007年制作的《杰出华人系列之李嘉诚》修订版。


  至于2006年李嘉诚究竟向基金会拨入了多少钱,之后的十多年他都守口如瓶、不曾透露,李嘉诚曾讲做公益事业但求问心无愧、不在乎虚名,故此不会透露具体数字让媒体去大肆宣传。

  2018年3月份,李嘉诚退休前夕,接受了来自中国大陆的《财新》传媒专访。或许是出于即将退休的轻松心态,在那次专访中,李嘉诚竟罕见地透露了2006年拨入基金会的金额。我们来看看2018年3月份的采访内容:

▲2018年3月采访稿截图


  130亿美元!

  2006年的那个晚上,李嘉诚彻夜未眠最终决定拨入基金会的那笔巨款,竟高达130亿美元,这可是2006年时的130亿美元。

  这同时也意外地曝光了李氏家族的真实财富,早在2006年之时,李嘉诚除了坐拥数千亿港币的上市公司“长和系”股权,还手握130亿美金的私人财产,这还尚且不计李嘉诚次子李泽楷的财产,李嘉诚家族是否是世界级首富,一切尽在不言中。

▲2018年3月专访 现场照片


  自2006年开始,李嘉诚基金会的资产已独立运作,李嘉诚曾在由他捐资创办的汕头大学对此进行过解释:

  基金会已有既定章程,每年固定捐出现金收益的35%,李家后人不得从基金会中获取分毫。

  这几年,李嘉诚虽然不在江湖,但基金会以他的名义“做事”,仅2022年上半年就有五六笔捐款,包括捐给医院两千万、慈善食堂四百万、人工智能素食四百二十万等,加上6月份向香港中文大学捐赠1.5亿,基金会今年捐款接近两个亿港币。

  媒体2022年6月22日报道,香港首富李嘉诚罕见露面,“李超人”一身西装笑容满面,93岁的他非常精神,风趣幽默不减当年。

  李嘉诚这次露面是宣布基金会向香港中文大学捐赠1.5亿港元(大约1.28亿人民币),将为中大医学院成立一项3亿元的教育资金,支持生物医学科技的科研发展。实际上,早在2005年的时候,李嘉诚就已经向香港中文大学捐出了上亿港元,目的就是为了我国的临床科学以及健康科学的研究

  港媒详细报道了李嘉诚捐钱的过程,李嘉诚宣布捐钱之后,中大校长亲自拜会,然后准备了一张道具支票,李嘉诚贵人事忙,还跟身边的财务负责人确认已把1.5亿转给了中大,然后才笑着说:“你们应该准备收据,不是支票喔。”随即引起哄堂大笑。

  李嘉诚先生有无善举和贡献,事实摆在眼前,不会因个人的好恶而改变。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差不多先生”在人群中是很多的,“三人成虎”的谣言传播力也是很强的。

  无视史实、讹传李嘉诚没做过什么慈善事业,甚至把明明由吴多泰、霍英东在1953年香港蟾宫大厦上始创的公摊面积的脏水泼在李嘉诚身上,确实可以误导不少人。

  关于公摊的事情,事实上不能说是谁发明的,如果要追溯到最早在香港使用的企业家,那应该是霍英东。那个时候香港房地产可是发展,过去房子是一栋一栋卖,很多人买不起。

  为了让更多人买起房子,于是霍英东等早起的地产商人就开始使用分层销售,后来更是分套销售。因为分套销售了,于是就有公摊面积出现,为了推动分套销售顺利进行,于是就有了公摊面积,方便大家计算。

  也就是说最初公摊的出现,是为了购房者好的。事实上公摊这个事情并不能说是坏事,还是好事,这本身就是一种计算方式而已,它的出现跟消失都不会影响房子的总价。可惜很多人看不懂这些事情,一直被带节奏了。

  李嘉诚自己曾经说,有些杂志跟报纸就是以黑他来赚钱的,因为他们不这样写没人看,那就赚不到钱。显然李嘉诚自己倒是看得很开,这种心态也是值得我们学习,也值得内地其他富豪学习。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李嘉诚已经94岁了,所以他看得明白,一些后辈可能就看不明白。其实堵住众人的悠悠之口是很难的。就算是做到像霍英东一样,还是被人质疑,一样有人质疑他投资南沙是为了家族,而不是为了国家发展经济。

  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疫情期间,捐款中总有他的身影。据李嘉诚基金会官网数据显示,自1980年以来,李嘉诚先生在推动教育、医疗、公益扶贫项目已逾300亿港元。

▲图片来源:李嘉诚基金会官网


  但,假的终究是假的,铁一般的事实真相是永远也改变不了的,这就像乌云偶尔可以遮住阳光,但阳光却不曾消失,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天下潮商综合编辑

来源:拉阔财经、李嘉诚基金会官网、汕头大学官网、百度号-张老师说事、商业评说、腾讯一线等

【编者声明】

本公众号部分素材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编者收集整理,旨在与大家分享学习。如您认为某些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核实后将采取相应措施。

为什么李嘉诚投资汕头3


每个地产投资者,都听过李嘉诚的经典名言:


“决定房地产价值的因素,第一是地段,第二是地段,第三还是地段。”


然而他没有明说的是,在地段的基础上,时间才是财富增值的真正神器。


地产商如何利用时间?在他这里,直接翻译便是——捂盘、捂盘、捂盘


这些天,李嘉诚成都项目捂盘的事,在社会上炸开了锅。


不过,锅可不止成都这一个。李嘉诚囤地不开发的行为,在内地早已遍地开花。包括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惠州、东莞、中山等。根据金角财经不完全统计,李嘉诚的长实集团及和记黄埔在内地开发的项目,极具代表性的十多个楼盘,开发时间全都超过10年。


其中,囤地捂盘最长的广州黄埔御湖名邸,25年过去了,项目还没开发销售完。


囤地等升值,似乎是李嘉诚在内地近30年来秉承的经营理念。


捂盘多了,也是可以成超人的。


李嘉诚被拉黑


李嘉诚应该早就想到,自己有一天会被成都拉黑。


9月23日,成都高新区财政金融局发布了一则关于和记黄埔地产成都公司的函,称因和记黄埔地产(成都)有限公司存在捂地、捂盘行为,严重影响区域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经研究,禁止高新区金融机构向和记黄埔地产(成都)有限公司及其项目公司提供新增融资、贷款、禁止高新区内金融机构向和记黄埔地产(成都)有限公司进行重大资产重组提供帮助。


翻译一下就是:你,李嘉诚,买了我的地,又不开发,扰乱我的市场,我生气了。现在,我要拉黑你,不借你钱、不给你融资,让你在这里断粮。


李嘉诚当然是不怕的。因为他在成都高新区的项目,在这之前就已经卖掉了。


7月23日,长实集团将旗下持有的南城都汇项目打包出售给禹州集团,交易总额为10.1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71亿元。



光是这一个项目,长实就可获得38.11亿港元的收益,这笔收入相当于查长实集团去年核心利润约13%。


卖一个项目贡献全年13%的利润,钱来得容不容易?


非常容易。这简直是空手套白狼的典范。


这块地是李嘉诚在2004年花了21.35亿拿的,首富一出手,直接把这块地造就成了当时的地王。这块地就是现在的南城都汇项目。


当初买地的时候,内地房价还没起飞,李嘉诚的拿地价只有1030元/平方米。尽管当时算高价,但16年过去,当地房价早已飞涨。


现在成都楼面价已经拉高至2万时代,南城都汇所在的高新区新川板块楼面价已经高达20700元/平方米。涨幅接近20倍,平均每年的涨幅就差不多接近125%。现在还有哪家房企能做到这样的资产增值率?


2004年至今,南城都汇龟速销售6期,已售出16503套房子,总价约180亿。剩余7、8两期6750套房子,一直未对外销售,已是准现房状态,如今一次性出售获利38亿。


21.35亿,16年时间翻了232%,变成了71亿,利润还有38亿。


什么叫价值投资?这才是价值投资,巴菲特来了也只能甘拜下风。难怪都说地产暴利。



可在商言商,开发商卖一个项目本身很正常,可以买当然也就可以卖,成都高新区为何如此生气?


问题的关键不是李嘉诚卖了一个项目,而是在经过了16年的开发之后,这块地现在还没开发完。而李嘉诚,则拍拍屁股走人了。


当初成都把地卖给你,可不是为了让你转手赚差价的啊——这,才是成都生气真实原因。


但首富想必也是不会在乎的。


2004年,已经76岁的李嘉诚,才刚当了4年首富。这年6月,他去汕头大学给毕业生们做演讲,看着台下年轻的面孔,他问他们:当你们梦想伟大成功的时候,你有没有刻苦的准备?


不知道台下的毕业生心中作何感想。现在看来,首富的赚钱之路,早就不需要刻苦的准备了。


只需要两个步骤:买一块地,十几年后再卖掉。


把这个财富密码无限复制,就可以成就一个前无古人的华人首富。


是的,捂地捂盘的行为,并不只是成都这一个盘,而是在国内其他城市遍地开花。


独特的生财之道


李嘉诚登顶华人首富的路,就是这样铺出来的。


专业一点说,李嘉诚的财富密码,叫做“捂地”,就是开发商拿着手里的地块不卖,就等着地价一个劲的上涨,价格高了之后,卖出手里的地块。


这种路数,李嘉诚早就在香港屡试不爽,来到内地之后,更是如鱼得水。



尽管开发商捂地的行为一直以来都被监管部门所打击。


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中就有规定:


土地闲置满两年、依法应当无偿收回的,坚决无偿收回,重新安排使用;不符合法定收回条件的,也应采取改变用途、等价置换、安排临时使用、纳入政府储备等途径及时处置、充分利用。


土地闲置满一年不满两年的,按出让或划拨土地价款的20%征收土地闲置费。


2010年,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国土资源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的通知》中提到,严格执行每宗地开发建设时间原则上不超过三年的规定。严格合同管理,防止产生新的闲置土地,防范开发企业“圈占”土地。


2012年国土资源部出台《闲置土地处置办法》规定:“未动工开发满一年的,按照土地出让或者划拨价款的20%征缴土地闲置费。未动工开发满两年的,无偿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


可以看出,国家对于开发商捂盘、捂地的行为打击实属严厉,但是,如此严格监管之下,李嘉诚家族旗下企业,仍然能够“慢周转”,通过土地升值而不是卖房子来赚取财富,原因何在?


秘密就在于,李嘉诚旗下的公司并不是没有开发。


只要开发了一点,剩下的慢慢动,政府部门就没有理由收回土地。你拿他没办法。


而李嘉诚,也就有了足够的时间等待土地升值后,转手卖掉。


从2013年至今,七年时间里李嘉诚频繁出售内地的地产项目。卖掉的地从北京到上海,再到广州,从大连到南京,再到重庆、成都……



2015年,瞭望智库发表一篇文章《别让李嘉诚跑了》,其背景就是李嘉诚旗下企业在内地大举抛售,传言称其要从内地撤资。


现在看来,大家可能误会了李超人。人家未必想要马上撤资,只是作为一个地主,在经过了漫长的等待之后,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


但他的收获不是像别的房企。其他房企像是农夫,对他们来说,房子就像是土地上长出的麦子,他们卖的是长出来的这些麦子。李嘉诚就不一样了,他把土地本身,当作麦子。


比如长实进入广州之后的第一个高端商住项目,也是2013年以来卖掉的第一个项目,广州西城都荟。



这块地的拿地时间是1994年,那时,历史的车轮驶到了攻坚关键路口,这一年,中国住房制度改革进入新阶段,房子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商品。这一年,“恒大”这个名字还没出现,许家印刚刚从深圳来到广州,自己下海干起了房地产。


这个门外汉还在房地产的大门外摸索的时候,李嘉诚功成名就,已是广州当地政府的座上宾。


西城都荟项目位于广州黄沙,自从1994年被和记黄埔拿下之后,搁置了近11年之久,直到2005年11月,才开始动工建设逸翠湾项目。


如果这块地在许家印手中,他绝对不会让它白白风吹日晒这么多年。


但首富的眼光还不是这些后来者能比的。


把一块地开发到天荒地老


一般来说,一个新的区域往往是无人消费、也没有相应配套的,第一个拿地和开发的企业,不仅需要做的前期工作非常之多,即便开发了,往往也卖不上高价。


但最后一个开发的企业,则可以采众家之所长,任意超过前面的所有项目。


李嘉诚则更绝,他常常是第一个拿地、最后一个开发。


和记黄埔拿地时,广州地铁一号线还在规划之中,一切规划都只存在于纸上,贸然开发,万一政策变动,开发商或许就会面临损失。1999年6月,广州地铁一号线正式开通运营。又过了6年,李嘉诚才开始着手开发。



等到2008年逸翠湾项目入市销售,价格已经高达12000元/㎡。


对于当时的广州而言,这个价格已经不便宜了。可见,李嘉诚才是真正的和时间做朋友


时间,才是李嘉诚财富增值的利器。


住宅项目开发完了之后,作为商业配套的西城都荟则进展缓慢,直到2012年底才开业。然而,开业第二年和记黄埔就将其以5.78亿元的价格转让给基汇资本及摩根士丹利房地产基金,从而顺利脱身。


从那之后,李嘉诚开启了内地卖卖卖的旅途。


而2020年以来,长实以及和记黄埔旗下项目,已有多处传出即将出售的传闻。


早前,还曾传出长实试图出售其在北京和上海的两处项目。分别是北京市朝阳区逸翠园二期项目和上海普陀区高尚领域综合体项目。


逸翠园项目是和记黄埔2001年拿的地,整体费用约7亿元,项目一期已经在2005年开盘,到现在为止售罄,但是15年过去了,二期项目仍然遥遥无期。


然而,这个项目的房价已经由最初拿地时的折合楼面价约1750元/平方米,涨到现在的约84085元/平方米。涨了47倍!


上海普陀项目也是如此。2006年底,长实以底价22亿元竞得,当时平均楼面价仅3055元/平方米,如今,该项目仍未作出售,该项目的估值已经接近200亿。升值8倍!



这两个项目打包一共500亿。可以想见,如果这两个项目一旦出售,李嘉诚的钱包又要更鼓一点。


这7年来,李嘉诚从内地和香港套现超过2500亿元。如果京沪这两处物业被卖掉,这个数字大概就得上升到3000亿。


这几块地,无一例外,全都是拿地时间非常早,持有时间非常长,与此同时,房价涨幅非常高。


祖师爷还是祖师爷,站着就把钱挣了,根本不需要费尽心思地搞开发,搞得自己一脸灰。


被李嘉诚拿到手的地,往往就会一朝飞升,拥有了长长久久的寿命,可以自由自在地晒太阳。


只要给李嘉诚足够的时间,理论上来说,他有可能把一块地开发到天荒地老。


剩余50块地,一年一个还能卖50年


这几年,李嘉诚总是被怀疑要从内地撤资,而长实和和记黄埔又从不承认。


今年在传出将要出售内地物业的消息后,李嘉诚家族又出来辟谣,说自己在内地还有50多个项目,不会撤资。


金角财经查询发现,在长实官网上,其公布了目前的地产项目状况。


在经过了7年来的卖卖卖之后,长实集团在内地目前的确还有约50个地产项目。不仅如此,2020年,他们还有10个物业将要完成建设。


比如,位于广州黄埔区的御湖名邸,第3期;位于上海的高逸尚城,第2期标段3、第3期标段2及第4期标段2,还有重庆南岸区杨家山片区的御峰14号地块(第十四栋)……



这些分布在广州、上海、重庆、惠州、东莞、中山的地产项目,几乎全部都标明了,完成的只是其中的某一期,甚至是某一栋。


换句话说,这些项目,距离正式建设完成,还有着很长的距离。


御湖名邸就是这样的一个“长寿”项目。


1995年,李嘉诚继在广州黄沙拿地之后,又在黄埔区拿下了一块地,后来开发了御湖名邸。


然而,25年时间过去了,这个项目现在还没开发完。其中有些物业是今年才拿到预售证的。


在广州增城,李嘉诚家族还于2005年12月拿下一块地,用以开发逸翠庄园项目。花了15年时间去建设,部分物业是2019年9月方竣工,到2020年才领取预售证。


李嘉诚不急。和成都的南城都汇项目一样,李嘉诚在这里赚的钱,并不完全是房子,更主要的,还是土地增值。


而且,长实以及和记黄埔的现金流相比内地企业要更加丰裕。内地房地产企业的开发模式,大多是通过地块抵押获得贷款,用贷款缴纳土地出让金,然后迅速开发、出售以回笼资金,一部分用来还贷款,一部分用来继续买地,如此循环往复。


李嘉诚丰厚的家底,让他们即便是持有大量地皮也毫无压力。更何况,当年李嘉诚买地的时候,内地对于这个华人首富还是很给面子的,通过一定的政策倾斜后,这些地的地价对他来说简直是白菜价。



李嘉诚的地产项目跟他本人一样,超长待机,耗得起。


如果按照他们这样的开发节奏,一个项目花几年时间才建一栋楼,或许等到李嘉诚的孙辈们掌权了,这些地都还没开发完。


当然,更大的可能是,在那之前,他们已经把地都卖出去了。50个项目,就算一年卖一个,也足够卖50年了。


到时候,李嘉诚如果还健在就应该102岁了——和他的地产项目一样长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