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关于写作好处的散文(散文儿童视角写作的好处)

2022-05-30 12:04 作者:老谢语文堂 围观:
小说阅读:分析概括人物形象作用

对点题型

1.文中用不少笔墨写“副经理”,这与所写主人公“老头”有什么关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是对比写法。作者用“副经理”在小店里所受到的每天都有双倍的炮肉的优待,与同为老顾客的老人所受到的连一口免费的面汤都没有的冷落作对比,意在揭示出对自己有用的则被亲近、恭维,无用的则被忽略、冷落的残酷现实,从而突显老人艰难、孤独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环境,于无声处表达出作者对老人的同情。

2.第四段中,出现了“一个小伙子”,这一次要人物在小说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衬托“捡烂纸的老头”,因为小伙子“看了他一眼,跟同伴小声说了句什么”这种随意的言行,或许是不尊重老人的表现,小伙子的随意衬托出老人拥有“自尊”。②推动情节发展,掀起波澜。这一段是小说描写主要人物最有特色的段落。主要人物的言行举止,是由“一个小伙子”引起的,这一人物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还掀起了情节发展过程中矛盾激化的波澜。③点明主旨,通过刻画“一个小伙子”的形象,点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人们对生活在底层和社会边缘的人物要多一些同情、理解和尊重。

3.你认为作者刻画“捡烂纸的老头”这一人物有什么用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作者刻画这个“老头”,意在揭示:即使是看似微贱、遭人轻视的小人物,也有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和自己的尊严。②作者以深切的人文关怀,呼唤人们关注那些处于生活底层和社会边缘的小人物,给予他们更多同情、理解和尊重。

分析次要人物的作用,首先要关注其自身作用。即他不只是一个线索或情节上的关联人物,有的自身还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其具有的作用首先是其自身的作用。其次,要关注他在情节、人物、主题、环境等方面的作用:

(1)“情节作用”主要是线索作用,推动(串起)故事情节的发展。

(2)“衬托主要人物”是其主要作用,衬托有正衬和反衬两种,要指明是哪种衬托,是怎样衬托的。

(3)“主题作用”是指次要人物与主要人物一起丰富、深化了主题。

(4)暗示或交代社会环境。次要人物往往是社会环境的体现者和代表者。

另外,主要人物的作用虽然高考中不常考,但其作用也不容忽视:

(1)对情节的作用。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考虑其对情节的推进作用。如果人物性格发生了变化,就要考虑情节是否发生了变化。

(2)对主题的作用。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性,考虑其对文章主题的作用,也就是作者塑造人物的用意:反映社会现实和寄托情感。

(3)对社会的作用。也就是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结合社会现实深切理解人物对当代社会的思想指导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分析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给人们带来的某种启示,这也是作品的真正写作意图。

“我”——小说中的特殊人物和特殊作用

在小说中,“我”是个值得关注的角色。首先,同散文中的“我”是作者本身不同,小说中的“我”就是作品中的角色,根本不是作者自己。其次,小说中的“我”主要是文本中的人物,有时也可能拟人化为作品中的一个动物。再次,小说中的“我”既可以是主角,又可以是配角,更多的时候是配角,只有这样,“我”才意蕴丰富,效果最佳。

高考对“我”的考查主要是两点:形象特点和作用。分析概括“我”的形象特点同分析概括其他人物的形象特点一样,重点是分析作用。“我”有四重作用,当认真体会和把握。①叙述者:起线索作用,作为“有限视角”。作为“有限视角”的好处是“我”既是故事情节的讲述者,又是其中的参与者、见证者,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拉近了小说与读者的距离,便于抒情。缺点是只能局限于叙述者的所见所闻,是“有限的讲述”。②亲历者: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③参与者:一般作为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有时也是主要人物。④代言者(体验者):代替作者议论、抒情,表达主旨和情感倾向。

小说中的物象是小说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人物形象一同构成了小说的艺术世界。虽说物象在小说中处于从属地位,但其意蕴和作用绝不可小觑。小说中的物象种类很多,就其内容而言,有事物、景物、动物,个别的还有体现大环境的村镇等地域;就其地位而言,有主体物象(贯串全文的)和次要物象(只出现在文中某处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逝 川

迟子建

大约是每年的九月底或者十月初吧,一种被当地人称为“泪鱼”的鱼就从逝川上游哭着下来了。

泪鱼是逝川独有的一种鱼。每年只在第一场雪降临之后才出现,它们到来时整条逝川便发出呜呜呜的声音。

当晚秋的风在林间放肆地撕扯失去水分的树叶时,敏感的老渔妇吉喜就把捕捞泪鱼的工具准备好了。吉喜七十八岁了,干瘦而驼背,喜欢吃风干的浆果和蘑菇,常常自言自语。如果你乘着小船从逝川的上游经过这个叫阿甲的小渔村,想喝一碗喷香的茶,就请到吉喜家去吧。她还常年备着男人喜欢抽的烟叶,几杆铜质的烟锅齐刷刷地横躺在柜上,你只需享用就是了。

要认识吉喜并不困难。在阿甲,你走在充满新鲜鱼腥气的土路上,突然看见一个丰腴挺拔有着高高鼻梁和鲜艳嘴唇的姑娘,她就是吉喜,年轻时的吉喜,时光倒流五十年的吉喜。她发髻高绾,明眸皓齿,夏天总是穿着曳地的灰布长裙,吃起生鱼来是那么惹人喜爱。而现在你若想相逢吉喜,也是件很容易的事。在阿甲渔村,你看哪一个驼背的老渔妇在突然抬头的一瞬眼睛里迸射出雪亮的鱼鳞般的光芒,那个人便是吉喜,老吉喜。

雪是从凌晨五时悄然来临的。不用说,雪花来了,泪鱼也就要从逝川经过了。

吉喜的木屋就面对着逝川。

吉喜是被敲门声惊醒的,来人是胡会的孙子胡刀。

胡刀懊丧地连连说:“吉喜大妈,这可怎么好,这小东西真不会挑日子,爱莲说感觉身体不对了,挺不过今天了,唉,泪鱼也要来了,这可怎么好,多么不是时候。”

在阿甲渔村有一种传说,泪鱼下来的时候,如果哪户没有捕到它,一无所获,那么这家的主人就会遭灾。泪鱼不同于其他鱼类,它被网挂上时百分之百都活着,大约都是一斤左右重,体态匀称玲珑。将这些蓝幽幽的鱼投入注满水的木盆中,次日凌晨时再将它们放回逝川,它们再次入水时便不再发出呜呜呜的声音了。

吉喜打发胡刀回家去烧一锅热水。她吃了个土豆,喝了碗热茶,把捕鱼工具一一归置好,关好火炉的门,戴上银灰色的头巾便出门了。

吉喜望了望逝川,她想起了胡刀的祖父胡会,他就被葬在逝川对岸的松树林中。那时的吉喜不但能捕鱼,能吃生鱼,还会刺绣、裁剪、酿酒。胡会那时常常到吉喜这儿来讨烟吃,吉喜的木屋也是胡会帮忙张罗盖起来的。那时的吉喜有个天真的想法,认定百里挑一的她会成为胡会的妻子。

胡刀的妻子挺直地躺在炕上,因为阵痛而挥汗如雨。吉喜洗了洗手,询问反应有多长时间了,有什么感觉不对的地方。

时光倒回五十年。吉喜正站在屋檐前挑干草。吉喜乌黑的头发上落着干草屑,褐绿色的草屑还有一股草香气。落日掉进逝川对岸的莽莽丛林中了,吉喜这时看见胡会从逝川的上游走来。他远远蠕动的形象恍若一只蚂蚁,而渐近时则如一只笨拙的青蛙,走到近前就是一只摇着尾巴的可爱的巴儿狗了。吉喜笑着将她体味到的类似蚂蚁、青蛙、巴儿狗的三种不同形象说与胡会。胡会也笑了,现出很满意的神态。吉喜在那个难忘的黄昏尽头想,胡会一定会娶了她的。然而胡会却娶了另一个女人做他的妻子。

产妇再一次呻吟起来,吉喜用毛巾擦了擦产妇额上的汗。

产妇朝她歉意地笑了:“吉喜大妈,您去捕泪鱼吧。没有您在逝川,人们就觉得捕泪鱼没有意思了。”

的确,每年在初雪的逝川岸边,吉喜总能打上几十条甚至上百条活蹦乱跳的泪鱼。吉喜用来装泪鱼的木盆就能惹来所有人的目光。

大约午夜十一时,产妇再一次被阵痛包围。羊水破裂之后,吉喜终于看见了一个婴孩的脑袋像只熟透的苹果一样微微显露出来,那颗猩红的果实终于从母体垂落下来,那生动的啼哭声就像果实的甜香气一样四处弥漫。

“吉喜大妈,兴许还来得及,您快去逝川吧。”产妇疲乏地说。

吉喜听着逝川发出的那种轻微的呜咽声,不禁泪滚双颊。她再也咬不动生鱼了,那有质感的鳞片当年在她的齿间是怎样发出畅快的叫声啊。她的牙齿可怕地脱落了,牙床不再是鲜红色的,而是青紫色的,像是一面旷日持久被烟熏火燎的老墙。她的头发稀疏而且斑白,极像是冬日山洞口旁的一簇孤寂的荒草。

吉喜就这么流着泪回到她的木屋,她将渔网搭在苍老的肩头,手里提着木盆,吃力地朝逝川走去。逝川的篝火玲珑剔透,许多渔妇站在盛着泪鱼的木盆前朝吉喜张望。吉喜将网下到江里,又艰难地给木盆注上水,然后呆呆地站在岸边等待泪鱼上网。天有些冷了,吉喜将头巾的边角努力朝胸部拉下,她开始起第一片网。网从水面上刷刷地走过,那种轻飘飘的感觉使她的心一阵阵下沉。一条泪鱼也没捕到,是个空网。又过了一段时间,曙色已经微微呈现的时候,吉喜开始起第二片网。她小心翼翼地拉着第二片网上岸,被收上来的网都是雪白雪白的,她什么也没看见。

放完泪鱼的渔民们陆陆续续地回家了。吉喜慢慢地站起来,将两片渔网拢在一起,站在空荡荡的河岸上,回身去取她的那个木盆。她艰难地靠近木盆,这时她惊讶地发现木盆的清水里竟游着十几条美丽的蓝色泪鱼!它们那么悠闲地舞蹈着,吉喜的眼泪不由弥漫下来了。

一抹绯红的霞光出现在天际,使阿甲渔村沉浸在受孕般的和平之中。(有删改)

1.小说中的“泪鱼”具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以“泪鱼”为线索,使小说结构严谨,情节一波三折。②以“泪鱼”隐喻吉喜的不幸,有利于刻画典型人物的形象。③以“泪鱼”为中心讲述故事,通过泪鱼的捕和放,有力地表现了对生命的崇拜、对苦难的消化以及对新生的希冀的主题。

解析 从小说结构看,“泪鱼”作为线索贯串全文。故事开始的时候,正是泪鱼即将到来的时候,偏巧胡会的孙子胡刀之妻临产了,吉喜几乎整晚守在这个将要生孩子的女人身边,帮她接生,等她拖着疲惫的身体前往逝川捕捞泪鱼时,已没有发出呜呜声的泪鱼。然而,在她身后的木盆里却游动着十几条美丽的蓝色泪鱼。写泪鱼的来和去,构成首尾呼应,使全文情节和结构更完整。从小说人物看,泪鱼出现时,仿佛充满了悲伤,被打捞上来再被放入逝川后,它们便会欢快地向逝川的下游游去。泪鱼这一意象未尝不是一种人生的隐喻,犹如吉喜那欢畅而又充满忧伤的人生,有利于刻画吉喜热情善良却又命途多舛的形象。从小说主题看,“她艰难地靠近木盆,这时她惊讶地发现木盆的清水里竟游着十几条美丽的蓝色泪鱼!它们那么悠闲地舞蹈着,吉喜的眼泪不由弥漫下来了”“阿甲渔村沉浸在受孕般的和平之中”,吉喜的付出得到了村民们的回报,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乐。文章赞美了人性之美,表现了对生命的崇拜、对苦难的消化以及对新生的希冀的主题。

类题延读

本文多次提到“板凳”,这是富有意味的细节。请分析这里“板凳”的用意。[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Ⅱ《大师(节选)》第8题]

答案 ①细节真实:板凳作为家常用品,与父亲形象、身份及街头下棋场景相符,写出了日常生活气息。②以板凳反映心理:“我”给父亲背着板凳跟他去下棋,既是儿子又像徒弟,包含着“我”对父亲的跟从心理。③含有一定寓意:雪夜学棋之后背着两个板凳出去,意味着“我”得到了父亲认可。

(1)把握小说中物象的基本作用。

①对人物的作用:交代人物背景,烘托人物情感,衬托人物性格,暗示人物命运。

②对情节的作用:预示情节走势,推动情节发展;显示线索,做铺垫,构成对比;(开头)引起下文,(结尾)总结上文,前后呼应。

③对环境的作用:营造氛围,创造美感,创造意境,衬托环境,暗示社会环境。

④对主题的作用:暗示主题,揭示主题,深化主题,触发情思,寄托情感,象征意义。

(2)精准答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根据物象种类与特征判断其作用。像“太阳”“雪”“竹”“梅”等物象属于自然环境中的一部分,本身就具有环境描写的作用,应特别注意它在渲染气氛、铺设背景中的作用。与人物密切相关的物象,如人使用的器物、伴随于身的动物等,要特别注意它在表现人物方面的作用。主体物象要特别注意它在结构、主题方面的作用,次要物象要特别注意它在环境和人物方面的作用。

②注意物象出现的位置,尤其是反复出现的位置,要紧紧结合其上下文分析。

③联系意蕴答作用。如答表现人物性格(或情感)或揭示主题,一定要答出表现出人物什么样的情感(意蕴),揭示了什么样的主题(主题意蕴),只有这样,才不空泛笼统。

④结合文本的特殊性答出其特殊作用。如运用了技巧,则要兼及其技巧效果,有的还有调动、激发读者的效果。

⑤自身的作用。自身的作用指的是它作为小说形象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它自身的独到特点、作用和审美价值。要求答出某方面的作用,应特别注意与情节联系在一起,答题要具体、全面。如答表现人物的作用,先要结合情节把物象与人物的关系分成若干片段,再看它对哪些人物(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起衬托作用,其衬托作用到底是正衬还是反衬。

2.小说中的逝川有着怎样的意蕴?请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逝川对于吉喜来说,是她的人生之河,象征着她充满生机却不乏辛酸的人生,象征着她从青春走向衰老。

②逝川对于村民来讲是一条生命之河,它以泪鱼哺育村民,给村民带去祈祷、希望和幸福。

③逝川对于作品主题来讲,是一条传统文化之河,既表达了中国人“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的传统时空观,又代表了像吉喜那样做善事不求回报的“上善若水”的文化观。

物象的意蕴有很多,有实指义、指代义、双关义、象征义、主题义,一般要结合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和主题来思考。首先,看文中有无揭示意蕴的提示性词语、句子。如果有,找出来,这样既准又快;然而更多的情况下是没有,要靠读者品读、感悟。可以循着以下思路思考、概括:

(1)由外到内。由物象的外在特征到其内在精神气质。

(2)由实及虚。由物象的自身意思到附着在其身的虚指意思,如象征义、比喻义、情感义。

(3)由表入里。先由该物象最表层的意思入手再到其语境义,尤其是深层含义。

(4)多方挖掘。有时,小说中的物象对于小说中不同的人们有着不同的意蕴,所以应依据不同人物挖掘其丰富意蕴。

一、对点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仁 慧

汪曾祺

小时候,我的母亲盼我能长命百岁,让我在观音庵里寄了名。庵里的住持我已经记不得她的法名,我的祖母叫她二师父。

二师父是个面色微黄的胖胖的中年尼姑,是个很忠厚的人,一天只是潜心念佛,对庵里的事不大过问。在她当家的这几年,弄得庵里佛事稀少,香火冷落,房屋漏雨,院子里长满了荒草,一片败落景象。庵里的尼姑背后管她叫“二无用”。

二无用也知道自己无用,就退居下来,由仁慧来当家。

仁慧是个能干人。

二师父大门不出,仁慧对施主家走动很勤。谁家老太太生日,她要去拜寿。谁家小少爷满月,她去送长命锁。每到年下,她就会带一个小尼姑,提了食盒,用小瓷坛装了四色咸菜给我的祖母送去。别的施主家想来也是如此。观音庵的咸菜非常好吃,是风过了再腌的,吃起来不是苦咸苦咸,带点甜味。祖母收了咸菜,道一声:“叫你费心。”随即取十块钱放在食盒里。仁慧再三推辞,祖母说:“就算是这一年的灯油钱。”

仁慧到年底,用咸菜总能换了百十块钱。

她请瓦匠来检了漏,请木匠修理了窗槅。窗槅上尘土堆积的槅扇纸全都撕下来,换了新的。而且把庵里的全部亮槅都打开,说:“干嘛弄得这样暗无天日!”院子里的杂草全锄了,养了四大缸荷花。正殿前种了两棵玉兰。她说:“施主到庵堂寺庙,图个幽静。荒荒凉凉的,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谁还愿意来烧香拜佛?”

我的祖母隔一阵就要到观音庵看看,她的散生日都是在观音庵过的。每次都是由我陪她去。祖母的散生日总要在观音庵吃一顿素斋。素斋最好吃的是香蕈(即冬菇)饺子。荠菜、香干末作馅,包成薄皮小饺子,油炸透酥,倾入滚开的香蕈汤,嗤啦有声,以勺舀食,香美无比。

仁慧募化到一笔重款,把正殿修缮油漆了一下,焕然一新,给三世佛重新装了金。在正殿对面盖了一个高敞的过厅。正殿完工,菩萨“开光”之日,请赞助施主都来参与盛典。这一天观音庵气象庄严,香烟缭绕,花木灼灼,佛日增辉。施主们全都盛装而来,长裙曳地。礼赞拜佛之后,在过厅里设了四桌素筵。素鸡、素鸭、素鱼、素火腿……使这些吃长斋的施主们最不能忘的是香蕈饺子。她们吃了之后,把仁慧叫来,问:“这是怎么做的?怎么这么鲜?没有放虾籽么?”仁慧忙答:“不能不能,怎能放虾籽呢!就是香蕈!——黄豆芽吊的汤。”

观音庵的素斋于是出了名。

于是就有人来找仁慧商量,请她办几桌素席。仁慧说可以,但要三天前预订,因为竹荪、玉兰片、猴头,都要事先发好。来赴斋的有女施主,也有男性的居士。也可以用酒,但限于木瓜酒、豨莶酒这样的淡酒,不预备烧酒。

二师父对仁慧这样的做法很不以为然,说:“这叫做什么?观音庵是清静佛地,现在成了一个素菜馆!”但是合庵尼僧都支持她。赴斋的人多,收入的香钱就多,大家都能沾惠。佛前“乐助”的钱柜里的香钱,一个月一结,仁慧都是按比例分给大家的。至少,办斋的日子她们也能吃点有滋味的东西,不是每天白水煮豆腐。

尤其使二师父不能容忍的,是仁慧学会了放焰口[注]。放焰口本是和尚的事,从来没有尼姑放焰口的。仁慧想:一天老是敲木鱼念那几本经有什么意思?为什么尼姑就不能放焰口?哪本戒律里有过这样的规定?她要学。善因寺常做水陆道场,她去看了几次,大体能够记住。她去请教了善因寺的方丈铁桥。这铁桥是个风流和尚,听说一个尼姑想学放焰口,很惊奇,就一字一句地教了她。 她对经卷、唱腔、仪注都了然在心了,就找了本庵几个聪明尼姑和别的庵里的也不大守本分的年轻尼姑,学起放焰口来。起初只是在本庵演习,在正殿上摆开桌子凳子唱诵。咳,还真像那么回事。尼姑放焰口,这是新鲜事。于是招来一些善男信女、浮浪子弟参观。你别说,这十几个尼姑的声音真是又甜又脆,比起和尚的癞猫嗓子要好听得多。仁慧正座,穿金蓝大红袈裟,戴八瓣莲花毗卢帽,两边两条杏黄飘带,美极了!于是渐渐有人家请仁慧等一班尼姑去放焰口,不再有人议论。

观音庵气象兴旺,生机蓬勃。

解放。

土改。

土改工作队没收了观音庵的田产,征用了观音庵的房屋。

观音庵的尼姑大部分还了俗,有的嫁了人。

有的尼姑劝仁慧还俗。

“还俗?嫁人?”

仁慧摇头。

她离开了本地,云游四方,行踪不定。西湖住几天,邓尉住几天,峨眉住几天,九华山住几天。

有许多关于仁慧的谣言,说仁慧有情人,生过私孩子……

有些谣言仁慧也听到了,一笑置之。

仁慧后来在镇江北固山开了一家菜根香素菜馆,卖素菜、素面、素包子,生意很好。菜根香的名菜是香蕈饺子。

菜根香站稳了脚,仁慧把它交给别人经管,她又去云游四方。西湖住几天,邓尉住几天,峨眉住几天,九华山住几天。

仁慧六十开外了,望之如四十许人。

(原载一九九三年第六期《小说家》,有删改)

 放焰口:旧指人死后请和尚做佛事,和尚向口吐火焰的饿鬼施食,以使亡灵不受伤害。

3.小说三次写到仁慧的手艺,一次写四色咸菜,两次写素斋和香蕈饺子,每次的用意各不相同。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四色咸菜非常好吃,仁慧把咸菜送到施主家,既让施主尝到了美味,也感受到了仁慧的善良、热心与能干,密切了与各位施主的关系。这是观音庵恢复生机的基础。②祖母过散生日时,仁慧为“我们”做好吃的香蕈饺子,这是祖母来观音庵的缘由,表明观音庵已经恢复生机,香火兴旺。③仁慧请赞助施主参与盛典时,做了四桌素筵,让各位施主对香蕈饺子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表明观音庵已经得到众多施主的认可,已经变得气象兴旺,生机蓬勃。

4.小说塑造了“二师父”的形象,这样写有何用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二师父因“无用”退居下来,由仁慧来当家,为主人公仁慧的出场做了铺垫,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②二师父的“无能”“无用”、守旧封闭和仁慧的精明能干、灵活变通形成对比,更突出了主人公仁慧的人物形象。③二师父潜心念佛却让寺院衰败,而仁慧深谙世事,善于经营,不仅广结佛缘,更是超脱豁达,两相比照,引起读者深思。

5.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到香蕈饺子,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丰富小说内容,增强小说的可读性。作者用简洁准确的语言,从视觉、听觉、味觉多角度展现了香蕈饺子的制作过程,引人垂涎。②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香蕈饺子的鲜美为观音庵吸引了更多的香客,增加了庵内收入,使观音庵发展得更兴盛。也为观音庵被没收后,仁慧成功开了一家素菜馆做铺垫。③进一步表现仁慧的能干。香蕈饺子的鲜美令施主们惊叹,也使仁慧在观音庵做素筵以及后来在镇江开办素菜馆获得成功。

二、综合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人到中年(节选)

谌 容

仿佛是星儿在太空中闪烁,仿佛是船儿在水面上摇荡。眼科大夫陆文婷仰卧在病床上,不知身处何方。她想喊,喊不出声来;她想看,什么也看不见。只觉得眼前有无数的光环,忽暗忽明,变幻无常。只觉得身子被一片浮云托起,时沉时浮,飘游不定。

这是在迷惘的梦中,还是在死亡的门前?

她记得,好像她刚来上班,刚进手术室,刚换上手术衣。对,她的好友姜亚芬是主动要求给她当助手的。她记得,已经上了手术台……啊!手术,手术,一个接着一个,今天上午怎么安排了三个手术呢?焦副部长的白内障摘除,王小媪的斜视矫正,张老汉的角膜移植。从八点到十二点半,整整四个半小时,她坐在高高的手术凳上,俯身在明亮的灯下,聚精会神地操作。剪开,缝合;再剪开,再缝合。当她缝完最后一针,给病人眼睛盖上纱布时,她站起身来,腿僵了,腰硬了,迈不开步了。紧接着,手软了,腿软了,整个身子好像都不是自己的了。眼睛累了,睁不开了。嘴唇干了,动不了了。渴啊,渴啊,到哪里去找一点水喝?

她那干枯的嘴唇颤动了一下。眼科主任孙逸民俯视着面色苍白的陆文婷大夫,只见她双目紧闭,鼻息微弱,干裂的唇动了一下,闭上了,又歙动了一下。“心肌梗塞”四个字把他吓住了。陆文婷大夫才四十二岁,自称没病没灾,怎么突然心肌梗塞?

孙逸民盯着床头的心电监视仪,QRS波有规律地闪现着。这时一个面目英俊、有些秃顶的四十多岁的男同志跑了进来。他是陆文婷的爱人傅家杰。从昨天晚上开始他就守在床边,没有合过眼。

傅家杰过来,俯身在陆文婷的枕边,紧张地盯着这张曾经那么熟悉,现在又变得那么陌生的白纸一样的脸。

陆文婷的嘴唇又微微动了一下。这无声的语言,没有任何人能听懂,只有她的爱人明白了:“快拿水来!她说她渴!”

姜亚芬赶忙递过床头柜上的小瓷壶。傅家杰接过来,把壶嘴挨在那像两片枯叶似的唇边,一滴一滴的清水流进了这垂危病人的口中。

眼睛,眼睛,眼睛……

一双双眼睛纷至沓来,在陆文婷紧闭的双眸前飞掠而过。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大的,小的;明亮的,浑浊的,千差万别,各不相同,在她四周闪着,闪着……

这是一双眼底出血的病眼,

这是一双患白内障的浊眼,

这是一双眼球脱落的伤眼。

这,这……啊!这是家杰的眼睛!喜悦和忧虑,烦恼和欢欣,痛苦和希望,全在这双眼睛中闪现。不用眼底灯,不用裂隙镜,就可以看到他的眼底,看到他的心底。

是他的声音,家杰的声音!那么亲切,那么温柔,却又那么遥远,好似从九天之外的另一个世界飘来:

我愿意是激流,

……

只要我的爱人,

是一条小鱼,

在我的浪花中,

快乐地游来游去。

这是什么地方?啊,是在一片银白色的天地中。冰冻的湖面,水晶一般透明,她和他手拉着手,穿梭在人流里。他们并肩滑翔着,旋转着,嬉笑着,那是多么快乐的日子啊!

她没有幻想过飞来的爱情和超出常人的幸福。从小,她就是个孤苦伶仃的女孩子,是母亲在困苦中把她抚养成人。进了医学院,天不亮,她就起床背外语单词。铃声响,她夹着书本去听课,大课小课,密密麻麻的笔记。接着是晚自习,然后在解剖室待到深夜,她把青春慷慨地奉献给一堂接着一堂的课程,一次接着一次的考试。爱情似乎与她无缘。

当她和姜亚芬一起被分配到这所著名的百年大医院时,医院订了一条规定:医学院的毕业生分配到本院先当四年住院医生,而且必须二十四小时待在医院,并且不能结婚。

二十四小时待在医院,这算什么?她恨不得一天有四十八小时献给医院!四年之内不能结婚,这又算得了什么?医学上有成就的人,不是晚婚就是独身,这样的范例还少吗?小陆大夫把自己全身的精力投入了工作,兢兢业业地在医学的大山上登攀。

然而,生活总是出人意料的,傅家杰忽然闯进了她那宁静的、甚至是刻板的生活中来。

他因为突然的眼病来住院,她为他治好了眼睛。也许,就在她认真细巧的治疗中,唤起了他的另一种感情。

北国冬天多冷啊!那年的冬天对她又是多么温暖!她从来不曾想到,爱情竟是这样的令人心醉!

我愿意是荒林,

……

只要我的爱人,

是一只小鸟,

在我的稠密的,

树林间做窝,鸣叫……

这简直不可思议。傅家杰是学冶金,研制新材料的。他有点傻气,有点呆气,可是,这个书呆子会念诗,而且念得那么好!

“你喜欢诗吗?”他问她。

“我?我不懂诗。”她微笑着,“我们眼科是手术科,一针一剪都严格得很,不能有半点儿歪想的……”

“不,你的工作就是一首最美的诗。”傅家杰打断她的话,热切地说,“你使千千万万人重获光明……”

他微笑着挨近她,脸对着脸,靠得那么近……

我愿意是废墟,

……

只要我的爱人,

是青春的常春藤,

沿着我荒凉的额,

亲密地攀援上升。

多好啊,生活!多美啊,爱情!垂危中的她似乎有了生的活力,她的眼睛微微启开了一下。

朦胧之中,她觉得自己走在一条漫长的路上,没有边际,没有尽头。

这不是崎岖山路,也不是田间小道。这是一步一坑的沙滩,这是举步难行的泥潭,这是无边无沿的荒原。极目远眺,人迹渺无,只有死一般的沉寂。啊!多么难走的路,多么累人的路!

歇下来吧,躺下来吧!让大地温暖你冰冷的身躯,让春光抚摸你劳累的筋骨。她好像听见死神在冥冥之中低声轻唤着她的名字:“安歇吧,陆大夫!”

啊!这么歇下来多么好,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知道,没有烦恼,没有悲伤,没有劳累。

可是,不行啊!在那漫长道路的尽头,她好像看见了,那病人正因双目刺痛辗转不安。她好像看见了,那病人在面临失明的威胁而暗自饮泣。她看见了,看见了一双双焦急的眼睛,在等着她的来临。她只听见病人在绝望中呼喊:“陆大夫!陆大夫!”(有删改)

6.概括小说主人公陆文婷这一形象的主要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热爱医学,勤奋好学;②医术精湛,一丝不苟;③热爱工作,兢兢业业;④恪尽职守,默默奉献;⑤关爱病人,无怨无悔;⑥有崇高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⑦热爱生活,珍惜爱情。(答出四点即可)

7.小说中多次出现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著名诗歌《我愿意是激流》,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以此表现生活和爱情的美好,使小说呈现出浓郁的诗意美,深深地感染读者;②将浪漫温馨的爱情与现实生活的压力构成对比,展现陆文婷真实而丰富的内心世界;③对美好爱情的回忆使陆文婷的意识继续流动,推动情节的发展;④在小说紧张、沉重的叙述基调中现出轻松和喜悦,使情节张弛有度;⑤《我愿意是激流》对陆文婷而言是一首爱情之歌,更是一曲对工作对病人的奉献之歌,深化了小说的主题。(答出两点即可)

8.简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兼用反复、排比(写出一个即可)的修辞方法,写出陆文婷昏迷中的各种幻觉,真实地再现了她这个眼科医生的日常工作状态。②运用了大量的名词,简洁而精准的动词、形容词,展现了陆文婷忙碌、纷乱的工作状态以及迷迷糊糊中见到丈夫时的惊喜和激动。③句式上长短相间、整散交错,而以短句、整句为主,十分契合陆文婷昏迷中凌乱、快速、闪现的意识特点。④节奏由急促而缓慢,形象地显示出陆文婷的意识由急剧流动而缓慢聚焦的过程。⑤短句单独分行成段,让“病眼”“浊眼”“伤眼”清晰地交替闪现,呈现出蒙太奇的变幻效果。(答出三点即可)

9.本篇小说情节构思采用了虚实两种时空反复切换的手法,试分析其艺术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打破了按人物活动的时间顺序架构故事的传统写法,使情节内容更丰富,又具有如电影镜头般切换(或蒙太奇)的效果;②丰富了陆文婷的形象,使读者清晰而真实地看到她丰富、深沉、高尚的灵魂;③虚实交错,更全面地揭示了当时中年知识分子的压力与困境,使小说的主题表达更为含蓄、深刻。(意思对即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