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关于廉颇的散文

2022-05-30 07:39 作者:悠悠行云 围观:

作者/何松涛

拜读北固山 缅怀辛弃疾(镇江游之四)

北固山,你是一部历史书,今日登山,我来拜读你了!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这是南宋大词人辛弃疾的流传千古的词《南乡子》,也是这首词把我们引上北固山。

北固山是座英雄的山。千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登临此山,对景抒怀,豪情激越,留下了无数气呑山河的壮丽诗篇。我以为这些壮怀激烈的篇章里,辛弃疾的词章最是雄浑沉郁。他是中国文学史上少有的文武全才,一位不按文人套路写作的将军诗人。据说年轻的辛弃疾相貌堂堂,武艺高强,尤其精通刀、戈、枪。20世纪末专家学者们排出中国十大词人排行榜,辛弃疾独占鳌头,排在大诗人苏轼前面。我认为就豪放诗人而言,能跟辛弃疾并肩而立的唯有另一位将军诗人岳飞,只可惜他英年早逝,没有留下多少诗句。

散文:拜读北固山,缅怀辛弃疾(镇江游之四)

在江南做诗人的辛弃疾,在北方是一位令今人丧胆的少年将军。他的老家是在山东济南一个叫四凤闸的地方,他出生的时候,北宋已经被金人灭掉了十几年,用今天的话来说他出生在沦陷区。公元1161年夏秋之间,金军大举南侵,后方空虚。22岁的辛弃疾拉起一支2000人的队伍,投奔义军领袖耿京,进入济南南部山区打游击,为掌书记,负责保管义军的帅印。

投入耿京义军不久,辛弃疾的战友花和尚义端吃不了山里的苦,偷走了耿京的帅印,向金兵营寨跑去,要叛变投敌。辛弃疾率领一支人马疾追。义端逃进敌营,以为辛弃疾不敢再追,哪知不要命的白马锦袍小将,一骑突进,浑身是胆,奋勇杀退拦阻的金军猛将,硬是从敌营中生擒叛徒义端和尚。义端跪地求饶,小将军不容分说,手起刀落,将叛徒一挥两段。少年将军辛弃疾,一身英雄气 ,吓得敌人闻风丧胆,金兵眼睁睁看着他提着人头,从容而去。

散文:拜读北固山,缅怀辛弃疾(镇江游之四)

到了绍兴三十二年正月 ,辛弃疾受耿京指派奉表归宋,南下建康(今南京),决心将起义军与南宋朝廷的正规军联合起来抗击金军。宋高宗赵构接见了辛弃疾,委任他为承务郎。在其北归途中,听到一个惊天霹雳般的消息:叛徒张安国暗杀了耿京,带领大批义军投降了金兵。此时,辛弃疾身边只有与他同行的山寨二号头领贾瑞,少年小将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与贾瑞一起拍马飞奔,直趋山东,火速联系了一支小股义军,带领五十人,袭入五万之众的敌营,将张安国劫出济州城,并号召耿京旧部反正。随后,辛弃疾带领万余义军“渴不暇饮,饥不暇食”,长驱渡淮,押解叛徒张安国至南宋都城建康斩首。时人洪迈记述曰:“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

追忆当年,辛弃疾曾作了如下诗句: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当时的少年小将是多么英姿飒爽,雄奇豪迈,而一句“可怜白发生”又唱出晚年的多少惆怅与无奈。南下后的辛弃疾,原本是要驰骋疆场,收复万里河山的,但是,他冒死投靠的却是懦弱无能的南宋朝廷。一世豪杰,一位英雄,不能马上杀敌,却不得不过着闲散的生活;不能在北固山的刀光剑影里高唱《大风歌》,却不得不寄居在妩媚的江南,听那翠巾红袖浅吟低唱,将一身英雄气耗尽。杀敌无路,报国无门,怎能不让他心生郁闷?

散文:拜读北固山,缅怀辛弃疾(镇江游之四)

公正地说,南宋朝廷并没有亏待这位以气节自负,功业自许的英雄。朝廷不许他北伐抗金,跃马中原,却许给他锦衣玉食,美女阮梦,高官厚禄。32岁的他任滁州太守,35岁担任江西提点刑狱,掌一路司法,节制诸路军队,相当于几个军区的总司令。南下的几十年里,他几次出任地方行政首长,官也越做越大,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然而,“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盼青云睡眼开”。心在中原,身在江南,怎能不让他痛苦万分。

公元1104年,辛弃疾来到京口,也就是现在的镇江,他在镇江担任了知府。自从宋金划淮水为界,镇江就成为长江下游抗金的军事重镇。辛弃疾在镇江任上多次登上北固山,在北固山楼上遥望沦陷的北国失地,发出北伐中原的呼喊。此前,他曾多次向朝廷递交北伐军事计划,却都如泥牛入海,无人理睬。激愤之下,他只能填词造句,抒发心中的不平与愤懣。除了前面那首《南乡子》,在镇江66 岁的辛弃疾,还写下了另一首荡气回肠的词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散文:拜读北固山,缅怀辛弃疾(镇江游之四)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呑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值得我们后辈缅怀的是:辛弃疾写下此词两年后,公元1207年9月10日长眠于江西上饶铅山。这位将军诗人至死都没能实现自己北伐中原、收复失地的抱负,只留下登高眺望,怀古忆昔,心潮澎湃,感慨万千,让后人千古传诵的词句。北固山,你有缘,你沾染了将军诗人的英雄灵气啊!

散文:拜读北固山,缅怀辛弃疾(镇江游之四)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当年大诗人杜甫为诸葛亮没能一统天下而惋惜,但诸葛亮毕竟辅助刘备下荆州,建蜀汉,拓疆开土,六出祁连山。辛弃疾一代文武全才,却连率军北伐的机会都没有,空怀一腔热血,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终老江南,身后留下的不是赫赫有名武功,却是悲愤伤感的诗篇。这怎不让后人游览北固山为之扼腕叹息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