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关于铁的散文

2022-05-13 19:56 作者:潮头文学 围观:
散文:西部铁路:三代人的火车头

作者:(甘肃)穆学仁

秋高气爽,我家祖孙三代一道登上了兰新线的高铁列车。“呵,时速200多公里啊?”列车疾驰着,九十岁的老父亲来到了车厢显示时速的屏幕下,抹着眼角的泪水说,“开了一辈子火车头,今天才知道什么叫速度?”

我一家三代都是火车司机,分别驾驶三种机型见证了西部铁路的发展……1979年底,我参加工作上了火车头。从那天开始,我感受到了父辈们跑车的艰辛!那时使用的是蒸汽机车,平均时速达不到30公里,跑一趟车要将十几吨煤投到锅炉里,以保证汽水供应,还有最头疼的就是过山洞,要饱尝“烟熏火燎”的滋味。记得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天,我驾驶着蒸汽机车,牵引一列600吨的油龙以20几公里的时速,爬行在千分之二十的坡道上。当时,机车咯吱吱咯吱吱如履冰床,在山沟沟里哐吃哐吃地运行着。当列车慢腾腾驶进乌鞘岭山顶的一个长隧洞时,时速已降低到了10公里。机车冒出的黑烟涌了进来,司机室的灯光变成了小红点,什么也看不见了。浓烟肆无忌惮地蔓延,我用毛巾捂着嘴不敢喘气,一分钟一分钟地煎熬,好不容易才将列车驶出隧洞。我大口大口喘着气,一扭头,见两个伙计都蹶着屁股趴在司机室地板上、脸贴着机车与煤水车结合部、在缝隙中寻找呼吸呢!

“远看是要饭的,近看是烧炭的,仔细一看是机务段的。”一首打油诗,诉说着火车司机工作的艰辛。那时的旅客列车晚点是家常便饭,有时还能“晚天”,货物积压、旅客滞留,铁路运输成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我是幸运者,经历了机车换型的喜悦。1992年,我们机务段接来了第一台内燃机车。那天,段上像过节一样热闹,来看内燃机车的人络绎不绝。接着,便淘汰了被称为“历史功臣”的蒸汽机车。经过培训,我得到了一蓝皮的内然机车驾驶证。内燃机车能牵引2000多吨,比蒸汽机车牵引吨数提高了一倍多。内燃机车工作环境干净、宽敞,时速达到了70公里。

父亲当时已经退休,可还是蹬上了内然机车。他这里摸摸那里看看,一个劲念叨着:“今非昔比,今非昔比!”是啊,开上内燃机车那心气可足着呢,记得,我那时经常与伙计们开玩笑说,山下如果能打一个长山洞就好了,直接穿过乌鞘岭,咱开的是内然机车呀,煤烟想熏也熏不上了!

西部铁路在飞跃发展。1994年9月,兰新铁路复线开通了,上下行列车分道运行,速度再次提高。2001年,兰新铁路又上马了自动闭塞信号,这无疑为机车插上了双翅,使兰新铁路年运量从1000万吨,上升到5000万吨,又达到如今的3亿多吨。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2006年7月,兰新线电气化开通。电力机车牵引4000吨货物,时速达到120公里。2011年,儿子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了机务段,当了一名电力机车乘务员。可以这样说,我们爷孙仨以不同年代,分别驾驶着机车一直在与祁连山对话。

列车与往事一起飞驰。当列车掠过“乌鞘岭长隧”时,这座2006年竣工、双线通车的20.05公里长的隧洞,正恢弘壮观妙不可言地审视着祁连山。2015年初,儿子因为技术水平较高,被选为客运机车司机。就在当年,父亲便央求他的孙子,希望能上电力机车体会体会滋味。为此,我便找了一个晴朗的日子,陪着父亲蹬上了儿子驾驶的新型电力机车。当列车驶出乌鞘岭长隧洞时,父亲惊呆了:“我的个天啊,当年跑车需要3个多小时才能爬到山顶,可现在却仅用了10几分钟,就穿越了乌鞘岭!”望着笑眯了眼的父亲,我感慨万端,想不到自己曾经说过的玩笑话,竟然在短短的几年间成为了事实!

今天,兰新铁路直通国门,电力机车穿梭往返,高铁直达舒适快捷,特别是近五年来,欧亚班列风雨兼程,已由过去的隔日运行,倍增为每天开行十余对。疾驰的古道长廊,每5分钟便有交会列车嘶鸣掠过,铁马奔腾的辉煌愿景,与一带一路交相辉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