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团体炒股组织形式

2022-02-21 01:24 作者:FishRoad 围观:

招商证券有一份研报系统总结了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从2006年以来形成的抱团模式,分析了抱团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推动抱团形成和瓦解的宏观和中观变量,理解了会对大家投资基金或者作为独立交易者参与A股的趋势大票投资有指导意义。这里我会结合自己的理解把核心观点提炼出来,当然,也建议大家去把它找出来系统地学习学习,一起交流进步。

研报总结了A股在2007年后形成地4次非常著名地“抱团“,不过截止时间是2017年,2018年之后也有几次抱团结构,如果能理解前面4次,那么后面的几次以及未来的很多很多次,都会很好理解。

对于“抱团”,我们给出一个定义,持续加仓并持有一个板块接近甚至超过30%。而抱团的发生是当前中国资本市场制度下的必然结果,原因在于机构投资者通常拥有相似的决策框架、考核机制、信息渠道、行为模式。定期业绩考核机制、排名压力、产品发行运作机制以及相似的价值投资理念,驱动机构投资者总是会识别发现业绩增速最高的板块并逐渐调整到集中持股。

之所以板块抱团能够形成是有适应当时的经济条件的,2007年后形成的4次抱团都是业绩推动,而这背后是自有其原因和逻辑,2007年一季度到2010年一季度,抱团金融,而货币超发和信贷放量是金融板块业绩改善并大幅回升的动力;2009年三季度到2012年三季度,抱团消费,而通胀升温是消费板块业绩大幅改善的动力;2013年一季度到2016年一季度,抱团信息科技,而新技术和并购趋势是信息科技板块业绩大幅改善的动力。

抱团能够形成,自然就会瓦解,而每次抱团真正瓦解前,会有1-2次假摔,但之后评估了业绩趋势后又会重新抱团,并比上一次更加坚定,因此,抱团板块的超额收益每一次假摔后都是加速上行的。

到了后期,真正抱团瓦解的时候,又会误以为又是假摔,于是,很多投资者就有了“该板块永远会涨,永远会跑赢”的信念,于是对信息和变化失去敏感度,也不会去调仓,结果就是套牢。

抱团,对于前期重仓抱团板块而成功的基金管理人而言,每当到了假摔时刻,也是面临两难,越想要业绩好,就越要重仓那个抱团板块,而且必须最坚定最持久,但是越坚定也就越难在风格和行业发生变化时,进行适时的调整。想想,坤坤,想想,葛兰。

抱团过程中会出现经典的“抱团-申购-买入抱团板块-抱团板块继续跑赢-吸引更多存量资金加入抱团”这个正反馈,这种经典正反馈会总引发估值溢价,但往往估值溢价的出现这一波行情是最精彩的一波。在做短线角度看,这段就是作为的加速段。本质上是新基金在接盘旧基金,当募集不到更多增量的时候,就难以为继了,比如今年2022年,募集到的资金不足去年的六分之一,于是杀赛道股就是必然。

对于机构风格的交易者,每一次“抱团”的切换,成为决胜相对收益的关键契机。抱团瓦解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出现了业绩更好的板块,这点就是我们去做切换的抓手了。

以上是研报抱团启示录的几条核心观点,接下来几篇我会,整理历史上的几次抱团,基于此给你们分析下明星基金,理性看待基金,不用神话他们。可以关注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