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房抵贷炒股怎么样(网贷炒股怎么样不会被发现)

2022-01-13 03:54 作者:蓝白观楼市 围观:

首付贷,死灰复燃了。

12月16日,时代周报报道,记者以购房者的名义走访北京楼市,本应首付40%的房子,项目销售人员却表示,可先缴纳20%首付,“实在凑不齐就到售楼处,帮你找机构办理贷款(解决首付不够问题)。”

所谓“首付贷”,即是通过相关机构,以不同科目、名义的贷款方式,向购房者提供首付阶段的“贷款”,从而使支付能力不足,或需资金周转的购房者,达到按揭贷款首付比例,继而达到银行按揭贷款放款要求,完成贷款购房行为的一种金融产品。

2016年的时候,房价普涨,监管也有漏洞,部分房地产中介自办金融业务,为购房者提供贷款作为首付款,部分P2P网贷机构也曾参与其中,一度助推房价并埋下风险隐患。

死灰复燃?实体贷款绕道流入楼市,央媒再发文:中介勾连银行作弊

还有经营贷、消费贷凑首付,银行睁只眼闭只眼,中介、房企、购房者合伙打起歪算盘:比如经营贷,名下注册公司,找过桥资金,全款买房,把房子抵押出去,把高利率的房贷给置换掉,换成低利率、长期限的经营贷。或者直接把名下全款房抵押,拿到低息经营贷后,把这笔钱充当首付去买房,进一步抬高购房杠杆。

这种套路,以前用得比较多,最近这几年,整治力度非常大,银保监会多次发通报、发文,基本已经销声匿迹了。

但今年的市场泥沙俱下,开发商接连爆雷,极度渴望融资和回款的房企,加上二手房业务日益下滑的中介们,已经顾不了那么多,开始重走老路。

北京只是缩影。

在广州,为了抢客,白云、番禺、南沙、增城等部分项目又开始打出“分期首付”的招牌,吸引购房者。有的首付可在3个月付清,有的最长接受2.5年内分期付清。

天津一个单价4万的楼盘,大户型总价甚至能达到900万,即便如此标榜自己高端的楼盘,也无奈推出了首付分期,100平方米的两居室首付只需39万元,还有两个中字头楼盘也是一样的操作。

郑州也是过去几年房价一路阴跌的北方大城,今年还有暴雨因素影响,下半年首付10%的项目遍地都是,最近甚至还有开发商“买一套送一套”,低首付不说,交完之后开发商再返给你,有楼盘10%的首付都不用做分期,开发商直接做高评估价,违规高评高贷,剩余房款全算在月供里。

乱象再生,亟需正本清源。

央媒《经济日报》12月18日发了评论文章,点名了首付分期、实体贷款流入楼市的现象,

文中提到:经过近几年的严格整治,以上“首付贷”业务已整体消除,但违规行为却又换了个马甲出现——房地产中介机构联合个别商业银行,为购房者申请消费贷款、经营贷款,再用这笔资金作为首付款或首付款的一部分,即信贷资金违规入楼市。

说白了,就是中介勾连银行作弊,让本应该支持实体经济的贷款,违规流入的房地产,助推房价上涨和投机气氛。

死灰复燃?实体贷款绕道流入楼市,央媒再发文:中介勾连银行作弊

等待他们的,是监管的重锤。

现在,多个地区的银保监局,已对银行启动了调查取证工作,经过大数据筛查、台账分析、查阅档案、流水追踪、人员访谈等方式,已发现多起经营贷款、消费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相关银行也已按照监管要求整改,并对存在违规问题的内部员工开展了警示告诫、通报批评、经济处罚等问责。

至于那些骗贷的购房者,下场会更惨。

抽贷,断贷,写入征信记录,骗贷触碰银行利益的甚至会“入罪”。

这是有根据的。

按《民法典》的规定,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的,贷款人可以停止发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者解除合同。

比如,在北京严查通知下发后,已经有部分购房者接到银行电话,要求立即归还信用贷,或在办理按揭贷款转换为房抵经营贷时被拒贷。

一位银行业内人士表示,由于个人贷款的详细情况会在征信记录上有所体现,尤其是现在这样的敏感时期,以新的借款用于提前归还旧贷款将被识别为异常动作,未来再贷款时,银行会对有这类记录的贷款人重点进行贷前审查。

事实上,这是最近一段时间,央媒第二次针对这种乱象发声了。

在12月8号,也是《经济日报》的报道,提到“严控支持实体经济贷款违规入楼市”。

死灰复燃?实体贷款绕道流入楼市,央媒再发文:中介勾连银行作弊

并且还告诫开发商: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而言,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整个行业高杠杆、高负债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一旦吃紧的资金链获得改善,应该用于提高产品力和维持健康良性运转,并将降杠杆、降负债、避免踩到“三条红线”作为长期坚持的原则,不应再试图盲目扩张。

频繁的表态,就是密集的信号。

房地产融资确实松了,房贷利率也在下降,开发贷和房贷的审批速度确实加快了,降准也来了。

但是,不要用惯性思维去看待当下的房地产市场,2021年的“铁锤”已经证明,房价能控制住,房企爆雷也是家常便饭,打击炒房客更会不遗余力。

2022的楼市,不会有奇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