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城南旧事的电影好看吗

2022-02-27 17:55 作者:月半薇薇 围观:
看《城南旧事》:童年小英子,为何能撑起一部豆瓣评分9.1的影片

主人公:小英子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是电影《城南旧事》的主题曲,歌词朦胧的意境和忧伤的旋律,给人营造出一种无法言说的离愁别绪,很契合这部影片的主题。

电影改编自林海音的自传体同名小说,拍摄于80年代初,讲述的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北京老胡同的故事,主人公小英子随父母从台湾来到北京城南,并在这里渡过了她的童年时光。电影通过童年英子的眼睛,记录了发生在胡同里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和事件,惠安馆的疯子秀贞、井窝子旁的妞儿、供养弟弟上学的偷儿、离开自己的孩子在英子家当佣人的宋妈等,随着她和他们短暂的相遇、同行和分离,小英子也慢慢长大了。

不思量,自难忘,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是多想念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而今,或许已物异人非了,可是,随着岁月的荡涤,在我,一个远方游子的心头,却日渐清晰起来。我所经历的大事也不算少了,可都被时间磨蚀了,然而这些童年的琐事,无论是酸的、甜的、苦的、辣的,却永久、永久地刻印在我的心头。每个人的童年不都是这样的余霭而神圣吗?

电影开头是成年英子的独白,像一位慈祥的奶奶在用她温暖的声音给我们讲述一个久远的故事,有欢笑,也有眼泪,在她的讲述中,北京老胡同里的市井生活,如画卷一般徐徐展开,熟悉的童谣、玩具和一起玩耍的小伙伴,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离别,是每个人都会面对的主题,而成长,就是由一场一场的离别串连而成的,疫情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分离的残酷和无奈,期间看这部电影,更让人心中多了一份惆怅。

电影唤醒了每个人心头沉睡的童年,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美好,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不管是哪个年龄段的人,都能与之产生共鸣。所以,电影受众很广,就像热评中所呈现的那样,有五年级的小学生,有大学生,还有如我一样的成年人。基于此,影片获得豆瓣9.1高分就不足为奇了,但它的深意远不止于此。

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谈谈,电影中那些底层百姓,在艰难的生活境遇下,为什么还能保持人性的美好?以及为什么小小的英子能抚慰这么多人的心灵?从而进一步领略高分电影的魅力。

看《城南旧事》:童年小英子,为何能撑起一部豆瓣评分9.1的影片

英子和她的小伙伴妞儿(小桂子)

一、人性之美,是从苦难中开出的花儿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社会动荡不安,危机四伏,百姓生活清苦,精神压抑,电影围绕英子的生活半径,出现了几个生活在底层且极具争议性的人物,每个人都有不同寻常的故事,他们在各自的命运里颠沛起伏,但终究掩盖不住人性中的美好。

古语说:”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为什么他们能在衣食不足的情况依然呈现出人性之美呢?

01 人人都有成为更好的自己的需要和潜能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性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人天生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和潜能,这种潜能相当于本能。所以,每个人都走在一条成为更好的自己的路上,外在条件只会促进或阻碍它的发展,但不会让它消失。

秀贞和思康是一对相爱的年轻人,思康被抓后,秀贞生下司康的孩子,因为怕影响名声,孩子被三婶和妈妈裹吧裹吧丢到了齐化门下,导致秀贞精神失常。

电影利用街坊邻里的闲言碎语向观众交待了秀贞的故事背景,同时,也示范了它压倒性的力量。让观众感受到,在那个时代,在强大的封建世俗压迫下,个人的幸福根本抵不过邻里间的流言蜚语。

但秀贞对司康和孩子念念不忘,她珍藏着司康的衣服和皮箱,不时拿出来晒晒,她算着司康离开的时间,一会儿六年,一会儿个数月,她为小桂子做很多衣服等她回来,在和小桂子(妞儿)相认后,她决绝地拉起女儿去找她的父亲。

秀贞坚持着她的爱情,向往着一家三口团聚后幸福的生活。时代发展到今天,一家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依然是每个人孜孜不倦的追求,是我们努力拼搏的动力。

从秀贞的身上,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看《城南旧事》:童年小英子,为何能撑起一部豆瓣评分9.1的影片

惠安馆的秀贞,痴痴地等待男人和孩子回家

偷儿,是英子家搬到新帘子胡同后遇到的另一个人物。偷儿家境贫寒,为了供养弟弟上学,他瞒着妈妈和弟弟当起了贼,他希望自己这个当哥哥能够托起弟弟的梦想。

这让我想起媒体曾经报道过的一对“兄弟”,21岁的“哥哥”因为偷东西被抓,警方审讯时得知,他还有一个非亲生弟弟,他不让“弟弟”去偷,他说这样不好,他督促“弟弟”喝牛奶,说这样才能长得壮。

他们的行为让人不齿,但说实话,这样偷儿一点都让我们恨不起来,作为哥哥的担当和责任感让我们感动,也让我们看到了他们人性中美好的一面。

秀贞和偷儿这两个人物,哪怕是放到现在,也极具争议性,正是这种争议性和他们身上呈现出的美好形成的落差,让我们看到生而为人那种向好、向善的天性,那种不畏强权,不畏困苦,哪怕是底到尘埃里,也要从尘埃里开出花来的韧性,或许这也是导演的用意所在。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同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思想认知或许会有差异,但人性中的光辉却世代相传,别无二致,这是本能,是天性,是人类得以延续的根本。

看《城南旧事》:童年小英子,为何能撑起一部豆瓣评分9.1的影片

供养弟弟上学的偷儿和小英子

02 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和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能够激发并看到人性之美

投射是精神分析学派一个概念,意思是个体会把自己内在的想法、观念投射到外界,认为外界就如他所想的那个样子。如果你内心是美好的,那么你看到的世界也是美好的,如果你内心是扭曲的,那么你看到世界也是扭曲的。

在椿树胡同,所有的父母都告诉孩子秀贞是个疯子,不能靠近她,而孩子们也都绕着她走,只有英子不怕她,她们目光相遇,她对英子笑,英子也对她笑;英子喜欢她,她也喜欢英子;没人愿听秀贞说疯话,但英子喜欢听;秀贞说别人都叫她疯子,但英子说她不是。

在英子心目中,秀贞只是一个想念孩子的妈妈,是一个爱孩子父亲的女人,她和她见到的所有人没有区别。

偷儿是个人人喊打的角色,他给英子讲他的母亲,讲他弟弟的学习和梦想,讲他为什么干这一路。

在英子的心目中,偷儿是一个孝顺的儿子,是一个有担当的哥哥。

看《城南旧事》:童年小英子,为何能撑起一部豆瓣评分9.1的影片

秀贞教英子认指甲草,给英子染红指甲

倾诉和倾听是通向美妙的必经之路。

秀贞的疯话和偷儿的说辞,有谁会听呢?除了英子,没有人愿意听。正是英子愿意倾听,让他们有了说出心里话的机会,而在他们的倾诉中,这种人性的美才有机会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黑格尔说:“假如你不缺少发现美的眼光,那么,你在每个人、每件事物身上,都可以发现美,在受到美的吸引的同时,感受到很大的快乐。”

英子内心是纯净善良的,她把自己的纯净善良投射到秀贞和偷儿身上,所以她能看到同样的品质,这种品质也吸引着她没事就找秀贞玩,找偷儿聊天,在并从中感受着乐趣。

不得不说,英子的童年是一段丰满的时光,她温暖了别人,别人也在无形中给予了她宝贵有财富。

电影把不暗世事的小英子和极具有争议性的人物安排在一起,并让他们发生连接和互动,在观众心里制造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正是由这种反差里产生的美好,才让故事如此打动人心。

张德芬说: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所以,我们怎么样看待这个世界取决我们自己的内心,如果你觉得外界充满危险、恶意和欺骗,请不要急着去责怪谁,可以反观一下自己,看看自己的内心发生了什么?

看《城南旧事》:童年小英子,为何能撑起一部豆瓣评分9.1的影片

英子在读《我们看海去》,她分不清天和海,也不清好人和坏人

二、懂得和看见,是抚慰心灵的良方,给苦难中的他们向善、向好的力量

影片如行云流水,讲的都是普通百姓的喜怒哀乐、家长里短,却能让观影的人感动落泪。其中有几个最打动人心的镜头都和小英子有关,英子用一颗童心,不仅温暖了剧中几个苦命人,也温暖了观影的我们,从这一方面说,这堪称一部治愈系影片。

惠安馆的秀贞,人人都说她是个疯子,她对这个污名感到疑惑。

她问英子:“人人都说我得了疯病,你说我是不是疯子?人家疯子都满地捡东西吃,还乱打人,我怎么会是疯子呢?你说我疯不疯?”

英子摇摇头说:“不。”

一个“不”字,让秀贞泪流满面,她把脸贴在英子的手上摩挲着,哭着,英子用另一手抚摸着秀贞的头,一大一小两个人流泪的场景令人动容。

从古至今,秀贞这样的女人都是街坊邻居茶余饭后的谈资,遭遇无数的歧视、冷眼和嘲笑,她尝尽人间百味,却唯独没有理解和同情,直到遇见英子。

偷儿和英子有一段关于好人和坏人的对话,偷儿问英子:“我是好人还是坏人?”英子摇头;

“不是好人?”英子再摇头;

“不是坏人?”英子又摇头。听完英子的回答,偷儿低头掩面而泣。

在这个“确定”的坏人面前,英子不确定的态度,对偷儿来说,就是一种肯定。

看《城南旧事》:童年小英子,为何能撑起一部豆瓣评分9.1的影片

英子分不清海跟天,也分不清好人跟坏人

人际沟通心理学认为:人天生是好的,虽然行为可能是不好的,但作为人的本质还是好的。

柴静也说:世界上没有好人跟坏人,只有做了错事的人和做了好事的人。

但这个社会往往会拿行为来定义一个人,比如他们会说秀贞是疯子,偷儿是个贼,如果不是英子给了她们澄清和确认,他们可能从此就带着个标签活下去了,这对一个人来说是毁灭性的。

英子的懂得和同情,对秀贞和偷儿来说,就像是一个药引子,也许会引导秀贞慢慢回归正常,引导偷儿走上正道。

宋妈已经四年没见到栓子了,一直盼着丈夫能带来给她看看,丈夫却带来两个坏消息,栓子两年前就去世了,小丫头子也被送人不知去向。

宋妈的苦英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来到宋妈和丈夫所在的火房,宋妈正坐在锅台边难过,英子走过去,俯下身,把头深深地埋在宋妈的怀里,宋妈也紧紧地搂住了她,电影中寂静无声,但能感受到悲伤在两个人的心中流淌。

拥抱是一种具有疗愈性的肢体语言,孩子需要父母的拥抱,成人也需要,尤其是在受伤的时候,此时此刻,英子无声的拥抱胜过千言万语。

看《城南旧事》:童年小英子,为何能撑起一部豆瓣评分9.1的影片

宋妈失去了两个孩子,英子趴在宋妈怀里给她安慰

这同样是催人泪下的一幕,让我想起我们中国的一句老话:女儿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英子不就是一个小棉袄吗?

英子看见了宋妈的悲伤并给予温暖的回应,让这悲伤有了安放之处,这对宋妈那颗受伤的心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抚慰。

最温柔也最有力量。英子的善良,让她小小身躯迸发出巨大的能量,也让她对人间疾苦有一种超越同龄人的感受力,她愿意接近他们,去交流,去感受,去用生命温暖生命,这几个苦命人,也因了英子懂得、看见和同情,拥有了向好、向善的力量。

写在最后:这部影片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一颗善意的心,美好就处处可见,这善意,会温暖那些身处困苦中的人,让他们拥有从人生的泥沼中走出来的勇气和力量,而这善意也是相互的,你在给予的同时,也会收获来自他人的友善。

--END--

关于影片:导演吴贻弓,曾荣获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鹰奖,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最佳音乐奖等多项大奖。

更多心理成长文章,欢迎关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