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利剑出鞘电影好看吗

2022-02-27 16:38 作者:迷楼 围观:
《利剑出鞘》:没揭示出“傻白甜”背后的“骷髅”

万万想不到,我连看一场电影的体力都没有了头晕,腰疼的坐不住,吸口气,前胸后背之间就像吹过了一股穿堂风……最丢人的是,我到中途给睡着了,某人非常气愤,你居然看电影能睡着?你居然看这部电影能睡着?!是啊,对于一个专业“观看”的人,我怎么好意思睡着?!而且还是这样一部大咖云集、星光璀璨的电影?!

我们原本打算去看《海上钢琴师》, 因为场次不对,顺手挑了《利刃出鞘》,因为前007和前美队,以为是大秀拳脚和肌肉的动作片……卡司误我。

《利剑出鞘》:没揭示出“傻白甜”背后的“骷髅”

ps:后来补了《海上钢琴师》,世移情不再,它没有了年轻时的高光,贯穿始终的旁白也令我出戏,但邮轮在琴声中颠沛起伏那场戏依然动人,极致的、蚀骨的浪漫!却又抵不过一场大势已去、轰然倒塌。当一种优雅的、繁盛的文明被新兴工业文明全面碾碎,一出罗曼蒂克消亡史的背后,挽歌即是进化论的序曲,就像1900终于决定下船,却又把帽子抛进海里,转身走回舷梯。曾经的扼腕,只剩下了讨厌的怜悯,什么时候,我变成了这样世故的中年人!而朱塞佩·托纳多雷,从《天堂电影院》、《海上钢琴师》到《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拍的始终都是青春少艾,这是何等奢侈!

今年看了两部复古大片,《唐顿庄园》和《利刃出鞘》,前者是英国人用来输出“贵族精神”价值观的产物,那些气派、作派、楼上楼下两重天……被变本加厉地强调,使得观看本身,也有了几分“慕强”的穷亲戚心态。

《利剑出鞘》:没揭示出“傻白甜”背后的“骷髅”

实用主义的大当家Lady Mary对庄园的张致张做一直心存疑虑,维持这种过时的生活方式,还有必要吗?为此,老夫人给出了与世俱进的解答:“我们的祖先过着不同的生活,我们的后代也会过上不同的生活,但唐顿庄园永远属于其中。”说到底,复古就是一桶装修涂料,但如果工艺过硬,钢筋水泥也能乱真成大理石的效果。

《利刃出鞘》cos了一栋维多利亚时代的奢华大屋,人物衣着装扮像是二战后勉力维持光鲜的破落户,手里拿的又是最新款的水果机。对我们身处的高科技鉴证手段视而不见,却生造出一个圈椅上的大侦探打嘴炮解谜题。正应了李蛋那句话:“远看着是清明上河图,仔细一看,画的是北京二环堵车,还是用2B铅笔画的!”

《利剑出鞘》:没揭示出“傻白甜”背后的“骷髅”

是的,这就是《利刃出鞘》令我昏昏欲睡的原因——无处不在的赝品感。它被称为“年度最佳悬疑推理片”,“最接近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佳作。”这个定语颇可推敲。首先,本格推理的式微已是不争的事实,能与《利刃出鞘》比较的类型片本就寥寥无己;其次,现代法医鉴定技术已经敲响了那些圈椅上的大侦探的丧钟,DNA比对使得福尔摩斯式的“高智商肉搏”成了故弄玄虚,它们简洁、高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把实验室风暴演化成了另一种职业性感,所以我才欲罢不能地追完了九季的《犯罪现场调查》,以及纽约、迈阿密两条副线又及《海军犯罪现场调查》。观众的预存经验已经被高科技冲刷,就很难对这种泥古的推理买账,更何况它的背景又没做到完全的架空。

《利剑出鞘》:没揭示出“傻白甜”背后的“骷髅”

即使从故事计,《利刃出鞘》的成色也是不合格的,哈兰被小保姆误操作注入过量玛啡,小保姆不断强调“十分钟内你就会死亡”,“你会逐渐失去知觉”……但是老爷子从迅速稳定、快速布局、飞速善后……怎么也过去了十几、二十分钟,状态始终奕奕,其间小保姆还下了一次楼;更奇怪的是,哈兰居然一点求生欲望也无,加上遗产修改,我一度以为他是幕后大boss,下了一盘很大的棋,搞不好会弄一出《无人生还》中法官复活的戏码,因为片中这条逻辑线完全神隐,我又盲猜小保姆是与人做局,扮猪吃下大象,以她为前美队打掩护的种种行迹来看,我以为她是贪恋美队美色的恋爱脑……事实证明,我高估了编剧,包袱抖翻,竟是一记哑炮,彼时我还心存侥幸,也许美队会以美色为饵拿下她,曲线救国遗产……更何况,哈兰是写推理小说的,他难道没想过,警方如果验出血液中的玛啡,他所有的苦心经营都是沙上之塔。

似乎这样编剧也依然没有自圆其说的能力,这部皮相上非常高仿阿婆招牌式的“完美密室杀人案”,并没能成功营造对每个人物的有罪推定——哈兰的寄生虫儿女没有一个有杀人的胆色,所谓的密室在前半部分已经揭晓,编剧几乎是搞笑似的设计了小保姆一说谎就会呕吐的bug,以及一切尽出眼底的老奶奶,案情也确实是在这两个人物身上攻破的,她们的戏码也确实提供了全片的轻松谐趣。

以前的侦探电影对观众的智力不放心,坏人藏身在窗帘后,银幕上就会出现一个闪光箭头提醒观众:看这里!坏人在这里!小保姆和老太太,就是《利刃出鞘》里的两个闪光箭头。已经9012年了,观众好歹也是经过福尔摩斯、波洛、柯南、金田一、古田任一郎……洗礼过的人,是不是太不把我们当回事了!

悬疑推理具有的唯二要素:犯罪手段的可行性与动机的合理性,前者如炫技上天的岛田庄司的《占星术杀人事件》,六具尸体拼出七个受害者,让真正的被害者隐匿了,既恐怖又忍不住要献上膝盖,后者如东野大神的《恶意》(我的最爱,超过《白夜行》与《嫌疑人X的献身》),将一点不起眼的动机放大为长期的、计划周密的犯罪,令人在盛夏的夜晚,仍然脊背发凉。

《利剑出鞘》:没揭示出“傻白甜”背后的“骷髅”

《利刃出鞘》的动机,集结到遗产上。写推理小说的人,都对人性有着最深刻的洞察,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哈兰放弃了子女,而把遗产全给了小保姆呢?仅仅是因为她的真(sha)善(bai)美(tian)吗?我一直在想,阿婆会怎么办?她的小说中从未出现过傻白甜,人性是复杂的,一个普通人也会燃起杀机,“每个人都有谋杀的欲望,”“看似平静的生活下面,都藏着一具柜中骷髅”,她解剖人性,却并不高高在上审判他们,而是带着淡淡的讽剌与怜悯。克制与体面,将人性中的兽系上辔头,在她看来,觊觎遗产的子女们固然可厌,但就此遗弃他们同样罪无可赦。

阿婆的小说有大量围绕遗产作的道场,没有人性极端对立,只有普通人各怀鬼胎,罪不可赦,又情有可愿。有一件案子,女家庭教师色诱刚继承妻子遗产的男主人,她走孩子路线,让孩子对她极为依赖,在得知所有遗产都将归于孩子,她在一次游泳时溺死了孩子,阿婆借老小姐马普尔之口评论说:“可怜的小东西,她太性急了,出身如此。”傻白甜在阿婆小说中总难得善终,另一起杀妻夺产案,马普尔评价死者:“她看男人的眼光配不上她的财产。”

《利剑出鞘》:没揭示出“傻白甜”背后的“骷髅”

哈兰不懂爱,不懂人伦之道,只知用金钱的逻辑把子女豢养成寄生虫,但当他们的胃口越来越大时,他又突然厌弃自己捏出的丑陋玩具,打碎了事,可他连母亲都不养了吗?小保姆仅仅因为善良就躺赢,难道不是用最低等的东西去对人性光辉最下乘的奖掖吗?那又能接出什么善果,结尾小保姆有黑化的苗头,站在阳台上捧着杯子,上书“my house”!本片卡司亮瞎人眼,表演出彩,出演长女的杰米·李·蔻蒂斯,《真实的谎言》过去多少年了,她还那么迷人!希望我也能成为这么酷的老太太!相较之下,前007虚张声势,咋咋乎乎,前美队邪恶不足,蠢笨有余。我唯一可惜的是,这么优秀的快撑破西装的大臂肌肉,竟然没亮出来秀一下。

本片豆瓣评分8.3,嗯,以后改掉豆瓣依赖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