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电影山二好看吗

2022-02-25 13:51 作者:玲玲曰 围观:

《山2》是一部土耳其电影,这部电影当年也收获着外界不少的目光,第一部比较成功的,第二部延续着第一部的作风,继续着特种部队的拯救任务,这一次要拯救的是一名反战记者,而且让人称奇的是在IMDB网站上这部电影的评分依然高达9分,和此剧差不多的美国电影《拯救大兵瑞恩》Imdb的得分才8.6分。

前者太过于小众,所以评分的人并不多仅10万人,可能有土耳其的水军在内所以分数奇高,而后者的评分是百万人,评分的人越多,变数越大,《山2》得分有点虚高,不过综合观影下来,双叙事线索下的场面虽然比大兵瑞恩差点,情怀一点也不少。

小众电影《山2》:拯救与考验的双线叙事技巧

为什么要救这名记者?她的职业生涯,是以批评我们为基础的记者。这是拯救小队出发前提出的疑问。

老大拿出一张纸,上面写着(应该是此名记者曾经报道过的文字):除了所有的责任,我们士兵更有道义上的责任,为了我们全体人民的利益,把我们的生命和存在放置一旁,和人民站在一起对抗任何敌人。

老大最后总结道:她可以恨我们或者爱我们,并没有区别,我们只对人民绝对负责,这个责任就是你存在的原因。

那么就开始拯救吧,《山2》电影正是讲述拯救与被拯救,同时也是关于责任和寻找的故事。

小众电影《山2》:拯救与考验的双线叙事技巧

双线叙事:拯救与考验

《山2》采用双线来叙事,其中一条是随着拯救人质的成功,特种小队带着女记者一起撤退,原本能快速撤退到基地,但是面对村庄中的无辜居民可能面对恐怖分子的血洗,是留还是以完成拯救任务,小队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小众电影《山2》:拯救与考验的双线叙事技巧

另一条叙事则是通过闪回的方式,讲述这个团队中的各个成员是如何历经各种考验才走到一起的艰苦历程,其中对于军人的荣誉、天职、坚毅以及每个人面对考验的反应表现得淋漓尽致,人性经受着来自灵魂深处的不断质问,最终成就团队中的每一个精英分子。

这两条叙事并不是完全独立开的,属于DNA双螺旋结构,彼此互补。战争中的士兵是机器还是人?这个问题在这部电影中给出的答案是不仅仅是人,而且是有血有肉,也有会情感、取舍、困惑和退缩的人,而这些人能够真正走到一起则是经历了各自的内心寻找,才勇敢面对曾经和现在的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

当面对拯救过程中的困难时,队员问队长应该如何办时,画面就切换到他们在加入小队前经历过和种种考验,那就是面对困难及诱惑永远不要放弃最后的坚持和希望,也永远不会背叛队友,最终他们收获长官们的评价是:这些人经受火之锻造,他们不会放弃的。

小众电影《山2》:拯救与考验的双线叙事技巧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正是在日常的训练和考验中,才让小队成员面对实际困难时如何运用聪明才智及技能做出最正确的反应。

虽然是一场拯救行动,同时也是一场更为现实的生存考验,在第二条叙事线索中是训练的考验但是不会有生命危险,而在实际战场上的考验则是以生命为代价的,所以需要有所取有所舍,这也是这部电影的魅力所在。

最终小队的成员面对是救一人完成任务可以安全撤退不会有生命的危险,还是救村庄里的民众这额外的任务而可能以生命为代价的两难选择。

当队长咨询手下的时候,手下说,我的脑袋我们需要出去,但是心不依啊。这就是所有人挣扎的所在,也是所有人性挣扎的所在。

小众电影《山2》:拯救与考验的双线叙事技巧

最终他们的选择是:和人民站在一起对抗任何敌人。

战争的残酷之美

《山2》的拍摄成本是60万美金,却拍出了好莱坞式的视觉感和情怀,远程坦克炮火的打击以及突击射击中真实感、狙击及爆头、近身搏斗等等,充满了小规模战斗的真实感,此外好莱坞电影的另一个特色是战争中对于人性的刻画及纠结、个人英雄主义展现等,这部电影可以看作是对好莱坞影视的对标,换一种方式来说是女版的《拯救大兵瑞恩》,有了点好莱坞大片的精髓所在。

小众电影《山2》:拯救与考验的双线叙事技巧

《拯救大兵瑞恩》中开篇及最终战役的场景确实比这个宏大,预算高达7千万美金,本片的预算和它不属于一个重量级别,有些人认为这部电影的场景还是弱了些,不过考虑到成本的问题,能够拍出这样的效果属于小成本中的精品,并没有多少灌水的嫌疑,把战争的残酷性及暴力美学展示出来。

牛掰的人生不需要任何解释,以7人为主力的特种兵对抗200人,而且对方还有坦克(事先并不知道)的基础上,即使以往训练得再精英,这样的对抗注定是血战,战斗的场面壮怀激烈,特别以人盾当狙击确实感觉让人刺痛,总得要有人牺牲,总得要有人存活。

小众电影《山2》:拯救与考验的双线叙事技巧

战斗前队长还一本正经的说,这不是一部美国电影。在美国战争影片中,经常会有空中战机的支援,搞不定一次战机就能消灭百来号敌人,没有空中支持,他们得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来硬拼敌人200号人。

其中也是情怀满满,充满了爱国主义教育元素,哪怕是平民,受到迫害那就要反抗,帮助小队运送弹药,战斗前还不忘把随身带的国旗竖起来,当土耳其国旗飘扬在山头的房顶时,这一场爱国主义情怀的小规模战争就此打响了,一场为保卫人民而战的战争。

小众电影《山2》:拯救与考验的双线叙事技巧

村庄保卫战在电影中篇幅达到了半个多小时,抛开正义与邪恶之分外,可以说是经典的战斗场景,每一个人都在其中不仅仅为了正义,更是为了战友而战,这也同前面的第二条叙事线中关于队友们如何合作、如何互相依靠、鼓励并团结在一起的训练有关,正是在日常的训练中培养出来的团结和友爱让小队中的人与人之间如同兄弟情一般。

小众电影《山2》:拯救与考验的双线叙事技巧

英雄不仅仅是为国捐躯,同时也是为了战友们的生存而战,这是真正遇到战争的情况下去面对的,美国电影《我们曾是战士》中主人公说了这样一段话:"我们因为国家的命令而去战斗,但最后,我们并不仅仅为国家去战斗,而是为彼此去战斗……因为我们曾是战士,而且年轻。"

土耳其风景秀丽的野外和战争的残酷在这半小时当中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让人热血沸腾,自爆、血刃,还有当自己被对方狙击手击中时,用身躯当作盾牌为战友指引对方狙击手所在,反狙击前还不忘记再秀一把台词的瘾,中了第二枪还冷静的告诉对方所在方位,看得让人窝心,这就是战争中许多战士的简单述求,死并不可怕,但是要死得有价值。

小众电影《山2》:拯救与考验的双线叙事技巧

人性的选择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普通人如此,士兵同样也是如此,士兵也是普通人,只不过是经受过特殊训练,可能比普通人的坚韧性更强,但就人性来说他们都是普通的人。

当第一次解救女主时,面对女主的责问,为什么只救她一个人时,队长的回复就属于正常的回复,他们的任务就是要营救她一个人,若是把营救的人数扩大化,队员可能就有生命的危险,他不能冒这个险。

小众电影《山2》:拯救与考验的双线叙事技巧

不谈其中涉及的民族内部矛盾冲突之类,只谈关于选择的问题,小队与女记者关于救援的不同理解是其中一直存在的矛盾之处,对于女记者来说,她是站在普世的价值立场上,不管这里的人是什么样的民族,面对暴力的伤害都应该救,而对于小队来说,救额外的人会带来一个致命的问题:自己队伍中的人如何取舍,为之付出生命的代价是否值得?

最终打动队员们的不仅仅是女记者的话,而是当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被恐怖分子无辜杀害及伤害时,每个人都要面对这种来自人性的拷问和冲击,这些无辜的百性有没有权利活下去,他们的生存与否只在于战士们的选择,世上最普世的是同理、同情心,面对残暴却是激起了队员们的义愤之心,这也是最后为什么让那些妇女儿童们先上直升机撤退回基地,而小队则留下来继续保卫剩下的人,等着下一次撤退的到来。

这样才有了这部电影最激烈的战争场景,战争不是让人性走开,而是让人性留下来,哪怕可能留下来的是自己的生命,这就是这支队伍的选择。

在电影《角斗士》中田野中的麦田在片头和片尾都出现,一方面是主角想要回归家园,另一方面也是通过麦子这种植物寓意着希望、美好与新生。

小众电影《山2》:拯救与考验的双线叙事技巧

这部电影的最后有一个镜头是定格染血的麦穗,这种希望虽然带着血,不过终究还是迎接来新的一天,以暴制暴虽然不是最终的解决方案,但在某些时候,所有人都没办法去选择。

同样在一片麦田中,老奶奶送来了茶水,这是对于特种小队的安慰,暴力也许不美,但是来自老奶奶的祝福很美,拯救与被拯救的,最终一起面对生的希望,战士们可以无愧,这就是他们存在的价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