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电影出云战记好看吗

2022-02-25 03:52 作者:诗意世界 围观:

“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中央航空学校校训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历经百年劫难的华夏民族虚弱不堪,经过明治维新强大起来的日本1937年决定对中国发起“灭国之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当时的中国,正如蒋介石所言:“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教育训练不如人,机器不如人,工厂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打仗呢?若抵抗日本,顶多三天就亡国了。”

对一个国家、民族落后的痛苦体味最深的,莫过于她的军队。抗战爆发(1931年)的时候,中国空军还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也就是属于一个新型兵种。当时的中国全国所有能上天的飞机也只有300架,战斗机更少,还都是列强们一战时淘汰后卖给我们的老式飞机。我们的飞机不仅性能落后,而且型号不一,属于万国牌。

相比而言,日本空军仅战斗机就超过3000余架,不仅性能先进,质量领先世界,而且最重要的是日本能源源不断地进行生产和维修。战场的制空权牢牢掌握在日军手里,中国的飞机“打落一架”就少“一架”,日军空军的飞机则“像癌细胞一样可以无穷无尽地繁殖!”

76年前,1700名年轻人以必死之心搏击日军空军!无一生还,铭记

当时的世界是绥靖主义盛行的时代,世界各大强国为了自身利益,坐视法西斯势力一步步强大。小国被吞并,弱国被蹂躏,很多国家干脆放弃了抵抗,选择了投降。

捷克,世界第七强国,二战爆发之前即宣告灭亡;法国,欧洲第二强国。在德国进攻下,不到两月,宣告投降。就连苏联这等战斗民族也一度被德意志打得喘不过气来,若非上帝及时伸出援手,胜负真的很难说。

同是弱国的中国选择了抵抗,从1931年到1941年,中国凭借一己之力牢牢拖住了大部分日军(这10年,中国基本上没有获得实质性的援助),创造了二战时的战争奇迹,令世界各国刮目相看。

76年前,1700名年轻人以必死之心搏击日军空军!无一生还,铭记

都说中国地大物博,尤其是人多,所以抗战得以持久。但是当时中国空军却并没有这方面的优势,不仅武器落后,而且飞行员人数远少于日本空军。当时中国的空军在一个无奈的年代,注定要书写一个十分悲壮的时代。

抗战仅仅一年,当时中国空军主力全部打光。当时中国飞行员从航校毕业到为国捐躯大多用不了半年。换言之,每一个飞行员,从他毕业开始,他的生命只有六个月。而他们殉国时,平均年龄尚未超过23岁。

虽然悲壮,但是却不窝囊。他们用生命打出了震惊世界的战绩,1700名年轻人,当时中国第一代战斗机飞行员!一群可歌可泣的爱国军人!他们浴血,不但是要让后代活下去,而是要活得幸福,活出尊严。

以必死之心搏击日军空军,集体赴死,无人生还!

76年前,1700名年轻人以必死之心搏击日军空军!无一生还,铭记

国民党中央航空学校第十二期毕业生合影。抗战胜利后,仅仅存活两人。

绝不苟活,从容赴死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当时的中国第一代战斗机飞行员,他们个个都不是普通人,有的出身名门望族、有的是归国华侨、有的毕业于名校……无论是来自哪里,都有一个共同的标签:社会各界精英。

这些年轻人前程似锦,人生本应荣华富贵。但他们选择了向死而生,自愿作为“人肉炮弹”,让本该绚烂绽放的人生永远定格在了“23岁”。他们比谁都清楚,抗战时期加入中国空军意味着什么?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牺牲时任)空军第4航空大队飞行员陈怀民(后改名陈天民),陈怀民生前曾说:“每次飞机起飞的时候,我都当作是最后的飞行,与日本人作战,我从来没想着回来!”

1938年4月28日,陈怀民得知第二天要参加“4.29战役”(日军偷袭的情报被事先截获),当晚,他写下了一篇日记,没成想最后成了遗书,内容如下:

“在家中,我很想把自己的心情向父母亲讲讲。我怕他们难受,又怕他们为我的安全担心,故话到嘴边又咽下去了。我常与日机在空中作战。打仗就有牺牲,说不定哪一天,我的飞机被日机击落,如果真的出现了那种事情,你们不要悲伤,也不要难过。我是为国家和广大老百姓而死,死得有价值。如果我牺牲了,切望父母节哀,也希望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继续投身抗日,直到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

76年前,1700名年轻人以必死之心搏击日军空军!无一生还,铭记

4月29日,侵华日军海军航空兵佐世保航空队出动近50架战机空袭武汉,欲以空中大捷作为献给天皇生日"天长节"的寿礼。陈怀民和队员驾驶数十架战机升空搏击。陈怀民凭借娴熟的技巧和高超的作战技术,迅速击落一架敌机。

日军调整部署,使用5架战机围攻陈怀民,陈怀民战机中弹起火,他本可以跳伞逃生,但他选择了驾机撞向五架敌机中最具战斗力的一架。两架战机在空中爆炸,同归于尽。一个月后,陈怀民和日军飞行员高桥的尸体才被从长江中打捞出来。

陈怀民之前已经多次经历劫后余生,只是这次他不愿逃生。他少年的时候看到日本的飞机时常有恃无恐地飞入家乡一带的上空耀武扬威,心里感到十分愤怒。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16岁的他毅然投笔从戎,加入学生义勇军。1933年1月,中国首家(国民党)中央航空学校在杭州创办,他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空军。

76年前,1700名年轻人以必死之心搏击日军空军!无一生还,铭记

每一名学员都知道(国民党)中央航空学校石碑上的校训:“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他们也是做好了随时赴死的准备,所以才毅然报名参加空军。

陈怀民1916年12月25日出生于江苏镇江,父亲是早期同盟会成员陈子祥,在当地经营着一家最大的武校,颇有影响力。母亲从事丝绸生意,家境十分优渥。陈怀民还有一个妹妹,参军前有十分相爱的恋人。两人本打算结婚,却因为陈怀民参军而推迟(当时空军规定,未满28周岁不得结婚),谁想到最终却是“阴阳相隔”。

“我和我的战机就是最后一发子弹”

陈怀民牺牲后,父亲陈子祥悲痛地说:“怀民之死,颇得其所,惜其为国,尽力太少。”正因为有“舍小家,为大家”的博大胸怀,中国第一代战斗机飞行员中才能英雄辈出,为中国的持久抗战贡献出巨大的贡献。

76年前,1700名年轻人以必死之心搏击日军空军!无一生还,铭记

国民党中央航空学校第十二期毕业生在抗战胜利后,仅仅存活两人。中国空军王牌飞行员中的四大天王全部殉国……

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的沈崇诲,拿今天的话来讲绝对是“钻石王老五”,不仅是官二代,还是富二代。父亲沈家彝担任过晚清刑部官吏,宣统继位后他赴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中华民国司法院大法官。母亲陈氏出身于贵州名门望族,其父曾任广东布政使。沈崇诲是含着金汤勺出生的阔少爷,自带贵族气质。

谁的年少不热血,但并不是谁的青春都有更多美好的选择。沈崇诲是想参加抗战,直面生死,但她的母亲不断劝他说:“我怕你……还没想好要怎么过好这一生,命就没了……”沈崇诲一度动摇,选择了到内蒙开发塞外,但是“九一八”事变后,沈崇诲禁不住“良心”的拷问:“如果国家亡了,那塞外建设还有什么意义?”

76年前,1700名年轻人以必死之心搏击日军空军!无一生还,铭记

沈崇诲

他放弃了“家人在内蒙安排的工作”,报名成为(国民党)中央航空学校第三期轰炸科学员,入校时就写下遗诗:“从来征战无归日,两鬓斑斑血染红。”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日军大举进攻上海。8月19日,沈崇诲奉命和陈锡纯同乘一架战机执行轰炸日军军舰任务,途中与袭击南京、杭州的日军战机相遇,与沈崇诲同行负责护航的战机被迫迎战,沈崇诲和陈锡纯继续执行轰炸任务。

当飞机飞临日军旗舰“出云号”上空时,战机出现故障,两人决定破釜沉舟,高喊着校训,驾驶战机义无反顾撞向“出云号”,壮烈牺牲,沈崇诲时年二十七岁,陈锡纯时年二十二岁。

76年前,1700名年轻人以必死之心搏击日军空军!无一生还,铭记

以沈崇诲为原型拍摄的电影《无问西东》中有这么一句台词:“不是华北之大容不下一张平静的课桌,而是整个国家都危亡了,我们要去当兵。”

在云南昆明西南联大昔日的校园旧址内有一块石碑,上面雕刻着西南联大,自抗战以来832名从军学生的名字,其中14名为国捐躯。而西南联大8年来,累积学生人数不过8000人,也就是说每十个学生里就有一位投笔从戎。在清华西大的操场南,在校河与山之间有一块黑色的黄岗岩石碑,上面刻有闻一多、沈崇诲在内的43位清华校友烈士姓名。

……

整个抗战时期,牺牲了1700名年轻飞行员(空军飞行员几乎全军覆没)。他们出身优渥,毕业于各大名校,原本本有“更好的选择”,如果他们没有选择“冲天”(同名纪录片《冲天》再现了他们的英雄事迹),他们大概率会是某些人的儿子、丈夫、兄弟……苟活于世,富贵余生,但国难当头,只问敢勇,无问西东。他们集体冲锋,集体牺牲,集体赴死,无一生还,平均年龄只有23岁。

76年前,1700名年轻人以必死之心搏击日军空军!无一生还,铭记

高志航:第四大队大队长。曾于“814”空战中,率领第四大队,创造6比0的战果。殉国时年29岁。

我们应该深思他们究竟是为了什么而选择了一场激烈悲壮的空中厮杀?和平年代,我们在如洪水汹涌的社会浪潮中,如何才能坚守本真?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他们的名字,他们的故事应该被每一个中国人所铭记!

76年前,1700名年轻人以必死之心搏击日军空军!无一生还,铭记

国民党中央航空学校航空班第一期毕业学生合影

结语

最后,我以岳飞的词作《满江红》作为结尾,致敬所有为了祖国奉献生命与岁月的英雄!

怒髪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