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孩子王电影好看吗

2022-02-25 03:36 作者:毒舌电影 围观:

如何成为一位顶级演员?

如何让各大电影节颁奖礼看不爽你,还要排着队把奖颁给你?

圈内总有那么几个“异类”让人着迷。

比如今天主角:

天才出道,26岁提名奥斯卡;青年陨落,36岁决定退圈,去玩说唱,喝醉从舞台上摔下来;中年醒悟,回归后几乎部部封神,连连得奖,但他领奖时总一脸不屑,甚至出口大骂,然后来年继续……

谁?

银幕里可能认不出来。

他可以是意气风发又野心勃勃的罗马王子;

可以是孤独社恐的疲惫打工人;

也可以是骨瘦如柴,诡异渗人的“恐怖分子”……

顶级表演看的从来不是“脸”,他为了演好“叔叔”,增重到150斤

顶级表演看的从来不是“脸”,他为了演好“叔叔”,增重到150斤

顶级表演看的从来不是“脸”,他为了演好“叔叔”,增重到150斤

这次,又会变成哪副面孔?

别急。

顶级表演,看的从来不是最表面的那张“脸”。

《呼朋引伴》

C'mon C'mon

顶级表演看的从来不是“脸”,他为了演好“叔叔”,增重到150斤

海报“剧透”电影气质

清淡、干净、松弛。

且准确。

两位主演:

华金·菲尼克斯。

将“孤独”二字刻入骨髓的演员,为了演绎好“叔叔”,在《小丑》时怒减47斤后,又用6个月增重到150斤。

顶级表演看的从来不是“脸”,他为了演好“叔叔”,增重到150斤

顶级表演看的从来不是“脸”,他为了演好“叔叔”,增重到150斤

△ 橡皮人上线,克里斯蒂安·贝尔直呼内行

伍迪·诺曼。

极富灵性的小演员,《悲惨世界》里的小马吕斯,《白公主》里的小哈里王子。这次他的表演,甚至被预测为下一个可能荣获奥斯卡的童星。

顶级表演看的从来不是“脸”,他为了演好“叔叔”,增重到150斤

顶级表演看的从来不是“脸”,他为了演好“叔叔”,增重到150斤

烂番茄新鲜度94%,豆瓣8.0,独立电影公司A24的冲奥力作。

但比起两位。

Sir更佩服导演的“演技”。

表面上,这是一个单身叔叔带他9岁侄子,在德彪西的《月光》下漫游城市的抒情散文。

顶级表演看的从来不是“脸”,他为了演好“叔叔”,增重到150斤

实则藏着一根尖锐的银针——在“扎你”和“挠你”之间疯狂试探。

恍惚间。

它已经引导你暴露出心里最柔软的角落,完成治愈。

不信?

电影的“三张脸”,Sir逐个带你看。

01

男主约翰尼(华金·菲尼克斯 饰)的工作,电台记者。

采访不同年轻阶段的孩子,记录下他们对于生活、生命、未来城市的看法和猜想。

顶级表演看的从来不是“脸”,他为了演好“叔叔”,增重到150斤

一个和蔼可亲的孩子王?

大魔王将在0.01秒后抵达战场。

约翰尼被妹妹紧急召唤到洛杉矶,妹妹家有变故,需要约翰尼帮她照顾9岁的侄子杰西(伍迪·诺曼 饰)。

这是电影的第一张面孔——叔与侄。

叔叔是好叔叔,可侄子可不是普通小孩。

漂亮,聪明,早熟,按照妈妈的描述,还有点古怪。

吃饭时,他会告诉叔叔,树木是如何彼此交流的,学霸相表露无疑。

喜欢玩角色扮演,想象妈妈有早夭的孩子,抑或是扮作“孤儿”,在自己家“留宿”。

绝对社交牛逼。

顶级表演看的从来不是“脸”,他为了演好“叔叔”,增重到150斤

顶级表演看的从来不是“脸”,他为了演好“叔叔”,增重到150斤

相比于侄子的早熟和聪慧,“老油条”约翰尼竟显得有点笨拙。

两个人熟络后开始“交心”

叔叔与孩子的相处中沾有工作习气,显得十分“较真”。

玩角色扮演,他被侄子批评演技差。

顶级表演看的从来不是“脸”,他为了演好“叔叔”,增重到150斤

△ 影帝:这段我演不来

讨饶或者顺从都可以,偏偏约翰尼要问:咱能玩点儿正常人的东西吗?

侄子眉毛一挑。

那,什么叫正常,谁又来定义正常?

大叔彻底被问住。

晚间童话时间,侄子插嘴追问他感情问题。

约翰就算再努力保持风度,也不免破防。

-“才到了这个奇怪的地方——”

-你还爱她吗?

-……我现在也很爱

-那为什么你们分开了

顶级表演看的从来不是“脸”,他为了演好“叔叔”,增重到150斤

他回答不出,两个相爱的人,为什么不结婚,为什么要分手……

他没想到,侄子比他更“较真”。

较真的背后,是不愿糊弄。

电影至此也露出第一层锋利

约翰尼的工作和生活,就是提问与倾听别人的感受与想法,甚至每晚还会复盘总结。

可自己的家庭关系和生活隐痛,他选择忽视、麻痹和遗忘。

侄子童言无忌,刺破了那层窗户纸。

当我们不愿花费时间去倾听自己,也终将丧失表达内心的能力。

02

开始一切都尽在约翰尼掌控之内。

他充分尊重侄子,甚至让他参与采访,教他怎么听耳机,怎么用录音机和毛杆……

两人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漂泊,游荡。

漫步在洛杉矶的黄金海滩,纪录着海鸥与浪花翻滚的声音。

在纽约布鲁克林大桥下,聆听轨道之上,地铁穿行而过的呼啸声。

穿梭在新奥尔良街头,在炽热阳光下与歌队一起大游行,纵情欢笑。

顶级表演看的从来不是“脸”,他为了演好“叔叔”,增重到150斤

顶级表演看的从来不是“脸”,他为了演好“叔叔”,增重到150斤

顶级表演看的从来不是“脸”,他为了演好“叔叔”,增重到150斤

尽管因为工作来到不同城市,但对孩子来说,城市只是城市,情感才是纽带。

连约翰尼的同事们都挺喜欢侄子。

毕竟,谁能不喜欢一个开口闭口聊“阴谋论”,还能跟你有说有笑,聊基金股票的9岁孩子呢?

顶级表演看的从来不是“脸”,他为了演好“叔叔”,增重到150斤

越往后相处越发现,控制这段情感的人从不是约翰尼。

约翰尼和杰西有三次情感上的“捉迷藏”。

第一次,超市里。

约翰尼拒绝了侄子的购物请求,还补充一段自以为是的说教。

作为回应,侄子玩“消失”。

侄子只想看约翰尼寻找自己时惊慌失措的脸。

顶级表演看的从来不是“脸”,他为了演好“叔叔”,增重到150斤

第二次,纽约唐人街。

约翰尼和同事打了很久的电话,侄子等得不耐烦了。

汹涌人流中,再度“消失”。

好不容易找到,侄子却说,是约翰尼把自己弄丢了。

顶级表演看的从来不是“脸”,他为了演好“叔叔”,增重到150斤

这一出之后。

电影逐渐露出第二张面孔——“父与子”。

两个长久孤独的人,结成“临时父子”。

他们都要重新修复一段并不熟悉的关系。

之于侄子。

他害怕失去关注,害怕被抛之脑后,可他的性格又不会让他轻易示弱。

愤怒平息后,人会变得冷静,也会变得冷酷。

我和你不熟

我也从来没有选择的权力

顶级表演看的从来不是“脸”,他为了演好“叔叔”,增重到150斤

之于约翰尼,怎么破局?

他也拿不准。

摘掉眼镜,几番嗫嚅,在杰西的鼓励下,终于开口道歉。

顶级表演看的从来不是“脸”,他为了演好“叔叔”,增重到150斤

顶级表演看的从来不是“脸”,他为了演好“叔叔”,增重到150斤

也意外收获了杰西的道歉。

孩子是家长的镜子。

对视时,会映出自己的软弱和幽微,映出自己的过去和未来。

每一次的争执,都会让两人的情感进入更深层的扭结。

还有第三次,去机场的出租车上。

工作原因,约翰尼要把侄子送回洛杉矶,时间紧,后者却突然闹肚子,要上厕所。

对,再次“战术性逃避”。

他不想离开约翰尼,不想回家给妈妈添麻烦。

而在战略上,他不再压抑,第一次主动开诚布公,袒露心迹:

对不起 约翰尼 对不起

我不想回家

我妈妈只会为我爸爸伤心难过

而我爸爸根本不在

顶级表演看的从来不是“脸”,他为了演好“叔叔”,增重到150斤

父亲的病导致的家庭混乱,同样是他的心结。

杰西用猛烈的直觉和感受力,戳破约翰尼郁结内心的那层窗户纸。

而约翰尼也在用成年人的理智和认真,逐渐攻破杰西外热内冷的心门。

孩子和大人的关系,从来不应该只是控制和被控制。

而是两段生命的双向探索。

03

导演迈克·米尔斯,多部电影提名奥斯卡。

如果说电影在一个向度里最大魅力就是造梦致幻,那么米尔斯显然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贴近平淡,贴近生活,贴近真实。

他善于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描摹出生活的肌肤和纹理,进而影射整个时代的焦虑。

《20世纪女性》根据他母亲抚养他长大的经历改编,《初学者》是为了纪念他的父亲,《吮拇指的人》聚焦于青少年焦虑。

他关注每一个在我们生命中打下烙印的亲人。

《呼朋引伴》的灵感也来自于他和儿子在拍摄纪录片时的生活经历。

一个要展现底特律、纽约、洛杉矶、新奥尔良等多个城市风光的影片,为什么选择用黑白影像处理?

因为色彩维度的极简,才能让观众聚焦于人物情感的极繁。

普通的中型超市,孩子突然不见,镜子让自己屡屡碰壁,电话和门铃同时响起,声音越来越大,就像警铃一样刺耳。

约翰尼的慌张、无措,在这样的嘈杂中被无限放大。

这才将他发现这是个恶作剧时的怒气,推到了顶峰。

顶级表演看的从来不是“脸”,他为了演好“叔叔”,增重到150斤

而演员,无论是说话时的语态神气,还是肢体动作,都像是从生活的碎片中抠下来,又以一种了无痕迹的方式缝在了一起。

当杰西和约翰尼第一次吵架,杰西问起父亲到底怎么了时,约翰尼身体轻微晃动,摸胡子,回避杰西的目光。

犹豫,纠结,嗫嚅。

不知道怎么说出真相,又不想撒谎。

顶级表演看的从来不是“脸”,他为了演好“叔叔”,增重到150斤

约翰尼没说一句,但杰西捕捉了他所有的身体信息。

他沉默,低头,在约翰尼问要不要给薇薇打电话时,下意识摇头。

可他身体的颤抖,喉咙的哽咽,积压已久的情绪,在顷刻间破防。

顶级表演看的从来不是“脸”,他为了演好“叔叔”,增重到150斤

这一切的自然真实,离不开演员的表演,更离不开导演的调度。

新奥尔良的游行场景涉及 400 名临时演员,而在纽约,约翰尼在拥挤的街道上失去了杰西,需要 300 名临时演员、两台摄像机和一辆城市公交车。

——MIKE MILLS ON HIS DRAMA FOR THE TENDER-HEARTED ‘C’MON C’MON’

顶级表演看的从来不是“脸”,他为了演好“叔叔”,增重到150斤

这是新时代的“特技”。

相对于眩目超感的飞船宇宙、太空科幻,导演抓住了幽微的情绪变化。

而这样的“小”,也跟千万个孩子的心声进行呼应。

影片里所有的采访,都是真实而没有剧本的。

顶级表演看的从来不是“脸”,他为了演好“叔叔”,增重到150斤

△ 图源:PopMatters.com

采访在现代化进程中,走向衰败的汽车城底特律里居住的土著。

采访蓬勃发展的大城市纽约,来自各国的移民。

他们说你来自底特律 那里什么都很烂

我会说 你知道什么 你又没住在那 也没在那上学

我可是从小到大都在那里生活的

顶级表演看的从来不是“脸”,他为了演好“叔叔”,增重到150斤

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种族性向的歧视,阶层倾轧和难以逾越……这些严肃的议题,在孩子们眼中有千奇百怪的打开方式。

但他们永远从自己的生活出发,而不是高谈阔论。

这些采访也被编织进影片里,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合声。

最终混合成电影最后一张面孔——自处。

成年人太容易封闭自己的情绪。

是侄子的出现打破了这道藩篱。

约翰尼刚开始和侄子相处,觉得娃聪明懂事,还挺好带。

还反过来教导妹妹遇到孩子的烦心事要“习惯”。

妹妹表示:我爱他,但我永远习惯不了他。

顶级表演看的从来不是“脸”,他为了演好“叔叔”,增重到150斤

直到后面约翰尼遭此一劫,啪啪打脸。

妹妹也直接坦诚地告诉过侄子。

即使我们再相爱

我们也永远无法了解彼此的全部

顶级表演看的从来不是“脸”,他为了演好“叔叔”,增重到150斤

孩子既是生命的延续,也会加速生命的消耗。

呼朋引伴,也许该呼引的不只是朋友,不只是家人。

而是我们自己的内心。

我们应该认真对待自己的情绪。

人应该如何与自己的情绪相处,如何与时代的情绪相处。

开始,当杰西话筒对准约翰尼,问他是否孤独时,约翰尼轻蔑一笑。

谁会真正在乎我说了什么

巴拉巴拉巴拉……说什么都一样

顶级表演看的从来不是“脸”,他为了演好“叔叔”,增重到150斤

可在后来,约翰尼改变了自己的方式。

在约翰尼要把侄子送回家的前一天。

侄子不舍难过茫然,化为了对母亲电话的拒绝,在树林中苦闷行走,对约翰尼的坏脾气和一句“我很好”。

可是要知道,你不好,也没关系。

你伤心难过,愤怒委屈,通通都没关系。

顶级表演看的从来不是“脸”,他为了演好“叔叔”,增重到150斤

现代生活中,语言是利刃,是利益互博的工具,自我保护的武器。

但却忘了它最基本的功能,抒发和释放。

不一定要是功利性的,甚至不一定要被别人接收。

它可以只是情感的自然流淌,只是巴拉巴拉巴拉。

因为只有释放身体。

才能解放灵魂。

顶级表演看的从来不是“脸”,他为了演好“叔叔”,增重到150斤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西贝偏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