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哀乐中年电影剧情「介绍」

2022-04-16 18:45 作者:毒药君 围观:

作者:安宕宕

张爱玲(1920.09.30 ——1995.09.08)

今天是张爱玲96岁冥寿

张爱玲与《哀乐中年》导演的不了情

时代的车轰轰地往前开,我们坐在车上,经过的也许不过是几条熟悉的街衢,可在漫天的火光中也自惊心动魄。可惜我们只顾忙着在一瞥即逝的店铺橱窗里,找寻我们自己的影子——我们只看见自己的脸苍白渺小,我们的自私与空虚,我们恬不知耻的愚蠢。谁都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

——张爱玲

张爱玲最为出名的婚姻,就是和胡兰成那段“色戒"一般的爱情了。她不顾胡兰成的政治身份和人们的非议,毅然决然嫁给他,只为了那句“愿现世安稳,岁月静好”,就倾覆了一世的感情,最后酿成悲剧。

张爱玲与《哀乐中年》导演的不了情

但是,与张爱玲擦身而过的感情经历中,有这么短暂的一段,就在她离开大陆之前发生的。尽管二人相处的短暂却默契十足,他们同样都是土生土长上海人,并且在艺术上情投意合。

他就是从上海电影界走出的喜剧大师,新中国的喜剧巨匠——桑弧。

张爱玲与《哀乐中年》导演的不了情

假设没有他,我们也许不知道,张爱玲还能写出那么精彩的剧本。所以,电影史上,你千万不要错过桑弧+张爱玲。

张爱玲与《哀乐中年》导演的不了情

《太太万岁》

可以说,他们互相成就了彼此。桑弧导演凭借张爱玲的编剧作品初入影坛,张爱玲则与桑弧合作《太太万岁》重新回到文艺界,摆脱了长时间的沉寂而再度走红。

张爱玲与《哀乐中年》导演的不了情

《太太万岁》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秀外慧中的好媳妇陈思珍(蒋天流 饰)自与丈夫唐志远(张伐 饰)结婚后,便把家里的人际关系处理得很好,持家有道。

这是典型的中国好儿媳,识大体懂规矩,在父亲、婆婆、丈夫和弟弟妹妹之间周璇有度,把家里关系处理得体贴得当。

张爱玲与《哀乐中年》导演的不了情

思珍巧舌如簧并且会察言观色,丈夫想找投资办工厂,希望得到岳父的资助,岳父不肯掏钱,思珍就施展妙计说服爸爸投资给丈夫,谎称唐家存有金条美钞,陈父才同意资助志远办起公司。

张爱玲与《哀乐中年》导演的不了情

不料发迹致富的志远却有了外遇,与姨太太(上官云珠饰)有染。思珍为了顾全丈夫名誉,只得委曲求全。未几,志远破产,谎言败露,两家人也因此闹翻。

张爱玲与《哀乐中年》导演的不了情

最后,隐忍的思珍最终赢得了丈夫的心,拆穿了丈夫外遇的庐山真面目,她是一个常年混迹情场的交际花,终于使得丈夫浪子回头,最后皆大欢喜。

这里,张爱玲的女性意识可见一斑。正如她自己曾写道:“一见到他,便低到尘埃里。”

张爱玲与《哀乐中年》导演的不了情

如果张爱玲的小说是悲观的,那么张爱玲的电影简直是为她打开了一片新天地,将她的情绪从小说中跳脱出来,从容而乐观地对待市民生活。

张爱玲与《哀乐中年》导演的不了情

1946年,张爱玲和桑弧接连合作了《太太万岁》、《哀乐中年》、《不了情》等一系列市民轻喜剧片。并在1945-1949年这段仓促的时代转换时期,称霸影坛。没错,当时最赚钱的低成本喜剧公司——上海文华影业,全靠了张爱玲和桑弧,才赚得盆满钵满。

张爱玲与《哀乐中年》导演的不了情

而这对银幕情侣的“琴瑟和鸣”,在新中国成立后,很快就分道扬镳。历史总是这么吊诡,据说,1946年因柯灵介绍,张爱玲认识了桑弧。两人合作了多部电影而产生感情,他们是知己,合作伙伴,彼此的贵人。但暧昧的是,两人从未对外透露过这种情感,多年以来也讳莫如深。

后来,1951年桑弧娶了一个圈外女子,1952年,张爱玲离开上海去了香港。此后,张爱玲与桑弧再未见过面。后来,在张爱玲的《小团圆》中隐约出现的电影导演,可能就是桑弧的影子。

张爱玲与《哀乐中年》导演的不了情

设想,这段感情如果没有像这样无疾而终,假如张爱玲留在大陆,亦或者桑弧跟着去了香港,是不是电影史上会有张爱玲浓重的一笔?而据说,桑弧一生牵挂张爱玲。

张爱玲与《哀乐中年》导演的不了情

桑弧张爱玲合作《哀乐中年》

但历史不能假设,一切命中注定。

但今天我想说的重点不在张爱玲,而其实桑弧是个喜剧天才,无论跟谁合作,在哪里创作,都会发光。咱们先搁置下张爱玲,单独谈谈桑弧。

张爱玲与《哀乐中年》导演的不了情

桑弧,1916年12月22日出生于上海,1935年结识周信芳与朱石麟两位艺术家,在他们的提携尝试文艺写作。

张爱玲与《哀乐中年》导演的不了情

1946年8月,卡尔登戏院老板吴性栽成立了文华电影公司,桑弧负责公司的艺术创作,打响文华电影公司“第一炮”的作品,皆来自张爱玲的编剧作品。

文华的绝大部分影片比较注重艺术性,被认为是一家“文艺片”影业公司。

张爱玲与《哀乐中年》导演的不了情

因为在上海文华影业的喜剧基础,桑弧在建国后拍了最精彩的一部戏曲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据说火爆了整个中国。

张爱玲与《哀乐中年》导演的不了情

大陆版《梁山伯与祝英台》

而这部电影的热映状况传到香港邵逸夫的耳中,坚持拍一部邵氏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并且断定一定会热卖。于是,李翰祥带着胡金铨,在匆忙之中拍了邵氏的戏曲电影版本,果不其然,票房大卖。

张爱玲与《哀乐中年》导演的不了情

邵氏版《梁山伯与祝英台》

可以说,桑弧算是胡金铨的“启蒙老师”。

但是,真正能看到桑弧功力的,是拍摄于文革后的一部喜剧片。在经历了文革的批斗和非议之后,桑弧还能保持如此纯真的创作初心,并且把意识形态的东西巧妙地规避了,也是实属难得。

张爱玲与《哀乐中年》导演的不了情

《他俩和她俩》

这部经典喜剧绝对被低估了——《他俩与她俩》。这部诞生于1979年的市民戏剧符合桑弧一贯的风格,这点可以参见《太太万岁》和《哀乐中年》。

难怪桑弧和张爱玲默契十足,因为桑弧最擅长描写上海普通市民的生活,他把时代背景和革命意识放至远景,更乐于从平淡的生活中挖掘细节,人物也描摹得精妙绝伦,喜剧冲突强烈。

张爱玲与《哀乐中年》导演的不了情

《他俩和她俩》是两对双胞胎的故事,这个人物设定就充满喜剧张力。大林和小林是一对孪生兄弟,方方和圆圆是一对孪生姐妹。他们都是新中国的好青年,大林在做研究人员,方方也是一名科研工作者,小林在百货公司做售货员,圆圆在工厂做工人。

张爱玲与《哀乐中年》导演的不了情

从职业上讲,他们的身份符合主流意识形态,但是抛开“政治正确”,放在任何背景下,双胞胎情侣的故事,都是一出好戏。

小林和圆圆经人介绍认识,这也蛮符合当时的风格,恋爱自由但是需要人牵红线。他们在百货商场一见钟情,开始恋爱。

张爱玲与《哀乐中年》导演的不了情

另外插一句,从这个百货商场还可以窥见70年代末中国的景观,整个市场都是配给制,所有商品都只能从这家国营厂售卖,所以,作为售货员的小林自然有着独特的优越感。

影片中一处细节让人印象深刻,前来购物(可能是约会)圆圆需要一份证明信,才能买到奶粉。

张爱玲与《哀乐中年》导演的不了情

再说远一点,小林拥有的这份体面工作,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身份的象征,哥哥大林是上海某科研机构的研究员,他们的爸爸是工厂的厂长,下基层是开的吉普车。这样看来,这个家庭是高知和国企职工构成,在当时也属于中产。

张爱玲与《哀乐中年》导演的不了情

当然,出于意识形态的考虑,影片设定这些人物归根结底,都是“为人民服务”的。但是,本片开场展示的都市生活空间,公共汽车、高级洋房、外滩远景和车流不息,和主人公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都可以成为桑弧擅长描摹市民生活的佐证。

张爱玲与《哀乐中年》导演的不了情

这要是搁在文革或者改革开放前,一定会被批斗的。还好这部影片诞生于改革开放时期。

小林圆圆这对情侣有着一些小毛病,但绝不是政治问题,只是小林服务态度比较差,圆圆比较贪玩懒惰。相比之下,哥哥大林和姐姐方方则是积极上进,努力为人民服务的好青年。

张爱玲与《哀乐中年》导演的不了情

张爱玲与《哀乐中年》导演的不了情

由于双胞胎相貌相似,小林惹的祸被误认为是大林干的,也阴错阳差闹出不少笑话。并且,全片不停在抖包袱,一连串的误会使得大家哭笑不得。小林不认识岳父,岳父竟然同是商场的售货员,他在买东西的时候得罪了岳父,后来岳父却错把大林当小林,对他拒之门外。

张爱玲与《哀乐中年》导演的不了情

这样类似的桥段贯穿影片始终,并且恰到好处地作为情节推动故事发展,绝不拖沓。无论从叙事还是剪辑,这绝对是高水准的故事片,与波德维尔所分析的“好莱坞叙事法则”不差分毫。

最后一定是皆大欢喜的结局,在见证了大林和方方的努力进步后,小林和圆圆也不甘落后努力工作,全片就这样润物细无声地把进步意识灌注进主角的行动中。

张爱玲与《哀乐中年》导演的不了情

令人惊叹的是,本片不断展现出上海市民的生活细节,练习芭蕾舞、约会听歌剧、时髦的女装和包包,跟着电视机学习法语......其实,这些都市生活碎片充满着现代性。比之精于描摹物质细节的张爱玲,亦不相伯仲,桑弧可谓颇具匠心。

并且,一人分饰两角扮演双胞胎,更是考技术和表演功底。

这部电影在网络上有成片,大家不妨去看看。关于张爱玲的编剧作品,我们下次再详细谈谈吧。

附:张爱玲银幕情缘

张爱玲编剧的电影:

《不了情》编剧:张爱玲 导演:’桑弧 1946年 上海

《太太万岁》编剧:张爱玲 导演: 桑弧 1946年 上海

《哀乐中年》编剧:张爱玲 导演:桑弧 1949年 上海

《情场如战场》编剧:张爱玲 导演:岳枫 1957年 香港

《人财两得》编剧:张爱玲 导演:岳枫 1958年 香港

《桃花运》编剧:张爱玲 导演:岳枫 1959年 香港

《六月新娘》编剧:张爱玲 导演:唐煌 1960年 香港

《南北一家亲》编剧:张爱玲 导演:王天林 1962年 香港

《小儿女》 编剧:张爱玲 导演:王天林 1963年 香港

《南北喜相逢》 编剧:张爱玲 导演:王天林 1964年 香港

《一曲难忘》编剧:张爱玲 导演:钟启文 1964年 香港

《魂归离恨天》编剧:张爱玲 1964年 未拍

张爱玲小说改编的电影:

《倾城之恋》 导演:许鞍华 1984年 香港

《怨女》导演:但汉章 1988年 台湾

《红玫瑰与白玫瑰》 导演:关锦鹏 1994年 香港

《半生缘》导演:许鞍华 1997年 香港

《色戒》导演:李安 2007年 台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