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三变电影剧情评价「梳理」

2022-03-26 06:30 作者:快电影 围观:

编剧干货(五)|浅析小说改编成影视剧的“三变”

小说和影视剧都是文学艺术中的瑰宝,都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自从电影电视产生以后,便与小说结下了不解之缘,小说名著几乎都被改编拍过电影,有的还多次被编拍。那么,小说与影视到底有怎样的联系与变化,它们互动结缘的规律在哪里?

一、主题的变化

小说作为一种艺术创造,它是社会生活在作者头脑中的一种反应,作者根据已有的社会经验,对这种反应进行一种再解构,融入自己理想的、可控制的元素,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社会现实、社会现象。这个过程是作者审美体验的过程,这个过程来源于社会生活,又高于社会生活。影视剧的改编就是对小说的再创造,小说成了编剧的第一社会生活。编导运用自己的艺术水平、知识结构、审美价值对小说进行一种再创造。

在创造的过程中必然会对小说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取舍,有些内容可以在小说的基础上再丰富,而有些只能够进行删减,重构一个全新的故事内容与框架。看过电影《闪闪的红星》的人一定多于读小说原著的人,李心田的中篇小说《闪闪的红星》写作于1961-1966年,1971年修改后于次年5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编剧干货(五)|浅析小说改编成影视剧的“三变”

小说的原主题是“闪闪的红星”如何照耀潘冬子在群众斗争中成长。而剧本到电影则进行了所谓的“创作”,突出了“路线斗争”,影片的主题成为“一曲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赞歌,一曲在阶级斗争、路线斗争中茁壮成长的‘儿童团’的赞歌”。

为此剧本对小说作了几个方面的修改,突出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来设置英雄人物潘冬子活动的典型环境。在电影中,潘冬子的其他自然属性都不存在,他在一个既定的“政治秩序”中长大:潘冬子生长在一个世世代代受地主压迫、剥削的贫苦农民家庭里。地主胡汉三逼死他的爷爷,他与地主老财有世代冤仇。残酷的阶级压迫,决定了潘冬子从小就有反抗阶级压迫的可贵本质。

同时,潘冬子又是生长在一个革命的家庭里,从小就受到父母革命英雄主义的熏陶,有一颗强烈向往革命的心。激烈曲折的斗争道路,磨炼了潘冬子的勇敢、灵活、不怕苦、不怕死的顽强革命意志。正反两条路线所带来的不同结果,使潘冬子无比地热爱毛主席。党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辛勤的培育,指引着潘冬子在革命的不平坦的道路上勇敢战斗,从来没有后退一步这样,潘冬子就成了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人物,他的行为活动带上了鲜明的时代政治特征。

二、故事情节的变化

情节是文学和影视的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情节特别强调因果联系,即动作的推进性和目的性。故事本身已经定型化了,对于同一故事,小说具有容量大、时空跨越的优越性,而影视剧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对故事的叙述,这就决定了导演和编剧要从小说故事中提取题材,重新加工,使之成为新的情节。

《闪闪的红星》剧本对小说中的情节作了重新设计。譬如关于打土豪分田地,在小说中是发生在潘冬子5岁时,剧本则将其挪后两年,让潘亲眼见到,亲身参加,亲手牵着胡游街。胡汉三逃走的细节也改为潘冬子在做“打土豪”游戏时发现的,并设计了投枪刺敌、拳打逃敌、口咬敌人等面对面的斗争。

编剧干货(五)|浅析小说改编成影视剧的“三变”

小说中一些体现民间日常生活的情节也被重新设计,如潘冬子在茂源米号的斗争,小说描写的是潘冬子学徒受欺凌和揭露米号老板囤积居奇、牟取暴利。这样的描写在改编中被认为游离于潘与胡斗争这条主线之外,影响了潘冬子英雄形象的塑造和主题的挖掘。修改后的茂源米号既囤积居奇、牟取暴利,而且还是一个专为胡汉三搜山筹办军粮的罪恶地方。

处于激烈的矛盾冲突中的潘冬子当然不会自发地成长,因此剧本比小说更突出、强化了一个“他者”,即红军吴大叔。潘冬子父亲受伤取子弹的情节,在小说里是由父亲对潘冬子讲述,要潘冬子记住这子弹和子弹上的血,剧本改为由吴大叔对潘冬子讲述,对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潘摆脱狭隘的个人复仇观念。

三、内容娱乐通俗的变化

影视毕竟是一种大众文化,而文学有高雅文学与通俗文学之分,在改编的过程中这两者都在向娱乐化、通俗化方向发展。前苏联影片《白痴》仅仅改编了原著的第一部分,被舍弃的内容达三分之二。

女主角娜斯塔霞·菲利波夫娜在25岁的生日那天将宣布自己嫁给谁,所有相关的人都邀到场了。商人罗果仁突然闯进来,拿出十万卢布要买走她。她把十万卢布丢进壁炉,客厅里一片哗然。罗果仁得胜似的呼啸着带走了她。梅诗金公爵在“白痴!白痴!”的阵阵叫骂声中冲出门外失望地看着马车消失在夜雪茫茫之中。

影片到此戛然而止,留给观众一个很大的悬念——娜斯塔霞最后命运究竟如何?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小说里是写明白的,她最终被罗果仁杀了。

刘震云的小说《手机》用反讽式的白描表达了对现代社会的思考。北京大学陈晓明教授认为这部小说“是对当代社会中信息异化情感生活的洞穿”。

编剧干货(五)|浅析小说改编成影视剧的“三变”

作为同名电影的导演,冯小刚的看法吸引了媒体最多的关注,也颇令人意外:“其实刘震云对‘手机’本身根本没兴趣,他最感兴趣的是小说的第三部分,而这一部分在电影中没有一点儿影儿,因此,电影和小说是两回事。”冯小刚的话也透露出导演有意使作品娱乐化。

总之,小说向影视剧发展是一个良好的方向,但如何把好这个舵,就得靠导演和编剧的把握,对艺术的领悟。

来源:《电影文学》

本期推荐:小说《东周闲话》影视改编权出售

分为《春秋家话》和《战国夜话》两卷。作者从新的角度讲述了一个个有趣而又耐人寻味的故事。全书46万字。丰富详实的历史资料、平实质朴的语言、风趣幽默的文字、明快的节奏、独特新颖的视角、历史和现实的巧妙穿联、知识性趣味性和文学性的融汇贯通,都是本书独有的亮点和卖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