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成龙电影剧情「解说」

2022-03-18 00:29 作者:旅法师营地 围观:

武打电影一直是中国电影中一个重要的类别,而其中成龙的电影又是尤为关键的一个分支。和美国的西部电影以及日本的剑戟片一样,武打电影的背后是中国历史最重要的节点,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我们的民族精神。

提到西部片和武打片,我一直觉得这两类电影之间有一种巧合:或许是出于观众们的反叛心理,比起美国西部片中那种把西部开拓歌颂为伟大胜利的美式主旋律,他们更喜欢意大利导演们的“意面西部片”中特有的寂寥;而大概也是出于同样的理由,陈真和黄飞鸿们抗击外国列强,弘扬民族精神的壮举固然令人感动,但是大多数的观众更喜欢的还是成龙的功夫喜剧。

「怀旧脑」成龙的游戏

虽然个人最喜欢的成龙电影一点也不喜剧

总而言之,成龙的作品远渡重洋,在全世界都收获了超高的人气。虽然近些年大哥的电影里有些作品让人无话可说,不过彼时“双周一成”(周星驰、周润发、成龙)绝对算得上是香港电影含金量最高的金字招牌。既然是金字招牌,那自然是要拿出来四处亮相的。成龙似乎尤为热心于此,比如,他非常热心地参与到了电子游戏事业之中,与游戏渊源颇深。成龙不光曾为大陆最有名的国产主机小霸王代言,在上个世纪的日本,他还向三家不同公司授权,允许他们开发成龙题材的游戏。这些游戏也就是我们今天将要介绍的主角。

「怀旧脑」成龙的游戏

许多人心中最经典的春丽cos

先从我没玩过的游戏开始介绍吧。

《功夫大师成龙》是一款来自KANEKO的格斗游戏。KANEKO并不是非常有名的公司,不过他们也出过一些有名作品,比如国内称为《天蚕变》的《Gals Panic》系列。

「怀旧脑」成龙的游戏

光看天蚕变这个标题,谁能想得到这游戏是干这个的呢

这家公司也做过格斗游戏,他们曾经参考了《真人快打》系列的成功经验,结合了真人演出+血腥画面的特点,推出了自己的《大江户格斗》,这个游戏在当时也给不少不小心的小朋友留下了面积不小于真人快打的阴影。

没想到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竟然真的能成功。在成功地复制了别人的成功之后,KANEKO决定在接下来的作品里复制自己的成功,这就是我们上面提到的《功夫大师成龙》及其升级版《成龙传说》。

「怀旧脑」成龙的游戏

这款游戏和《大江户格斗》类似,也是真人演出,也有血腥暴力,只不过演员阵容迎来了一次大升级:原本在《大江户格斗》里贡献演出的是江户主题公园“日光江户城”里的群众演员,而到了《功夫大师成龙》里,所有演员都是来自成龙的团队,成龙本人也亲自出演——出演了三个角色。

当然,这三个角色全都是成龙本人。或许是为了充分发挥成龙的号召力,KANEKO决定使用一些成龙经典电影里的形象,在精挑细选之后,选出了《醉拳》、《蛇形刁手》、《A计划2》中的三位主角,并将这三个成龙形象设置为了游戏的BOSS。

「怀旧脑」成龙的游戏

「怀旧脑」成龙的游戏

之前我们提到,本作中有血腥元素,或许有的朋友会觉得这与成龙的风格多少有些不符,巧的是,KANEKO也是这么想的。他们在游戏里加入了真人快打式的血腥处决技,但是处决技唯独对成龙不能生效。可见人火了确实是有点实质性的好处。

接下来介绍的两款游戏来自大家更熟悉的FC平台,我相信玩过的朋友肯定不少。

1984年由IREM开发的成龙踢馆,原名为《斯巴达X》,即《快餐车》的日版标题,讲述了电影主角托马士为了拯救被反派大boss Mr.X掳走的女主角而进行的一系列战斗。在IREM开发的街机版大获成功之后,任天堂为本作制作并发行了FC版本,这也是中国玩家更熟悉的版本。

「怀旧脑」成龙的游戏

如果你玩过成龙踢馆,并且也看过快餐车的话,大概是绝对想不到他们之间的关系的。游研社曾经做过一期讲解本作的视频,提出了一个设想,即本作原本其实是李小龙《死亡游戏》的改编作品,只不过没能拿到李小龙的授权,后来拿到了成龙的授权之后,直接就拿原来的游戏套上了《快餐车》的一层皮就拿出来卖了。不少玩家虽然也很喜欢这部游戏,但是对于其挂羊头卖狗肉、与电影原作缺乏关联的问题上有些微词。只不过他们也没想到,这个游戏还能跟电影更加地没有关系。

「怀旧脑」成龙的游戏

这段剧情里的还有早期FC游戏里难得一见的笑声音效

1990年,《成龙踢馆》的GB移植版发售。游戏的大反派从Mr.X变成了谜之富豪萨普·摩根,主角托马士的任务也从拯救女主角变成了阻止BOSS的阴谋,整个游戏离电影的距离又远了一步。1991年,IREM在FC平台上推出了续作《成龙踢馆2》,主角从原来成龙饰演的托马士变成了一个名字叫做乔尼·斯巴达的警察,这部作品里的敌人则是贩毒组织,这下这个游戏跟电影是一丝一毫的关系都没有了。再加上本作的版权相关信息中也没有提到电影,不少人猜测这时IREM已经没有了电影的授权,所以才搞出了这么一个既无成龙,也不踢馆,更非2的续作。或许也是不甘心,IREM留下了一个小彩蛋。在最后一关的剧情里,IREM借Boss之口揭示了乔尼的真实身份:其实他正是前作中的托马士。如果是对前作有感情的玩家,看到这里想必会十分激动,只不过这位玩家必须得是熟悉前作剧情设定的深度粉丝,又得愿意为看似换了主角与前作毫无关联的续作付费,想来这个条件还是蛮苛刻的。

「怀旧脑」成龙的游戏

成龙踢馆2封面上的主角也很难让人想到成龙

除了《成龙踢馆》之外,FC上还有另一款成龙题材游戏:《成龙之龙》。它来自任天堂早期的合作企业之一Hudson。虽然中文译名《成龙之龙》这个标题听起来像是一个蹭热度的山寨作品,它的原名其实就是《Jackie Chan》,可以说是根正苗红的成龙个人游戏。

「怀旧脑」成龙的游戏

能挂出成龙的头像代表它确实有授权

本作的故事大概是这样的:跟随仙人修行的成龙,为了拯救被反派boss妖术师“无常童子”抓走的恋人“明铃”而开始了漫长的战斗之旅。如果把标准放宽松一点的话,这个故事跟成龙踢馆可以说是一毛一样,可见在当初那个年代游戏剧情确实是不受重视,也难怪约翰卡马克(FPS之父,代表作有德军总部3D、毁灭战士等)会觉得剧情在非RPG游戏和色情电影里的地位差不多。

从这个剧情设定上,玩家也能感受到《成龙之龙》和成龙的电影作品不太搭调:这是一款武侠风格的横版动作游戏。可能日本人对此不太敏感,不过我相信每个中国人都能感受到武侠和功夫两种题材之间的微妙差异。在《成龙之龙》里,主角甚至能发射气功波。成龙向来以真打闻名,动作戏里也很少加入特效,更别提气功波了。如此一来,本作也荣获今天的“和成龙画风区别最大的成龙游戏大奖”。毕竟《成龙踢馆》再怎么像《死亡游戏》,李小龙和成龙之间差异再大,那也比成龙和古龙关系更近一点吧。

而且日本人其实也发现问题不对了,毕竟在本作发售的1990年前后,成龙出演的是《警察故事》、《飞鹰计划》、《火烧岛》等现代题材的作品,他们就算是搞不懂武侠和功夫的区别,至少还是能明白武侠和警匪是两回事的。所以日本玩家当时也很好奇,究竟是开发商活在过去,还是压根没看过电影?

「怀旧脑」成龙的游戏

成龙大战蜘蛛怪是只能在《神探蒲松龄》这类电影里看到的场面

如果抛去以上的问题,只关注游戏本身的话,会发现本作的质量其实很不错。《成龙之龙》最初是PC-Engine平台的游戏,这个平台性能优于FC,画面表现自然也能做到更好的水平,这样一来PCE移植的FC游戏就难免变成原作的劣化版。本作的开发者们则想到了一个优秀的解决办法。他们在FC版上使用了更加Q版、更加漫画风格的画面,这样一来大大减少了画面细节,满足了性能的限制,并且也让FC版的画面效果看起来完成度更高。

「怀旧脑」成龙的游戏

PCE版大概是这个画面效果

而在游戏内容上,本作的移植版还做出了许多改进。虽然发售时期只比PCE版晚了一周,但是FC版却把PCE版上一些颇受诟病的问题修改了个七七八八。在FC版里,主角的移动速度略微下调,操作性比原版更强了一些,减少了移动速度比反应速度快,导致撞到卷轴尽头刚刷新出来的敌人的情况。另外在攻击生命值比较高的敌人时,PCE版里只会让敌人产生短暂的停滞,有时敌人移动速度过快,或者玩家方向键指令没有来得及调整,会导致主角因为敌人的冲撞判定而受伤。而FC版则加入了新的设定,让敌人在停滞时不会产生撞击判定,有些Boss还加入了受击时会远离主角的AI设定,让本作的难度和粪度一同降低了许多。

以上就是成龙题材的三款游戏。在广告代言方面,成龙被称为“代言毒药”,开头提到的小霸王据说也是毒药的受害者之一,相比之下在游戏方面成龙就没有那么毒了,他参与的作品大多质量尚可,逃脱了FC平台IP改编多粪作的魔咒。其实这些或魔咒或毒药的理论,背后的道理也没有那么玄学。有时,艺人为了生活百无禁忌,什么样的工作都接,难免就被其中的一些自身质量不足的厂商连带着损伤了形象;有些版权方授权游戏公司时,只重视经济利益而忽视对方的开发资质,自然就会让那些实力不强的公司做出来质量不够的游戏。

成龙虽然近些年的电影中少有令人印象深刻的佳作,也没有人去责怪他演的烂片,最多就是在心里算算数量,想着欠成龙的几十张电影票是不是快还完了。倘若成龙也来者不拒地去做直播,搞带货,那他的辈分也难免从“龙叔”变成“龙子”。可能,有的时候,赚钱也未必是好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