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那年花开电影剧情「分析」

2022-03-15 17:41 作者:朗读者 围观:

随着吴聘下线、吴家大老爷下线、周莹被浸猪笼等虐心情节的上演,《那年花开月正圆》进入女主角第二个成长阶段:

必须经历苦难才能升级打怪。

因为腻烦了各种大女主戏,一开始大家对《那年花开月正圆》并没有怀着多大的热忱,菌菌一开始也是抱着极挑剔的眼光去看,好在,这部剧并没有让大家失望,二十几集过后,豆瓣评分依然维稳在8.5分。

网上关于剧的评论很多,好评主要集中在几位主角的演技上。

其中有几场戏尤其出彩:

比如孙俪饰演的女主角抱棺材的一场哭戏;

比如张晨光饰演的吴家大老爷在经历了儿子死掉,又得知儿媳怀孕时的一场独角戏;

比如刘佩奇饰演的周爹以“过客说”劝周莹的一场戏,等等。

菌菌就不重复演技了,今天来说说剧中颇受好评的几场戏。

为什么说《那年花开》的剧情值得回味?不信你看这几个高水准细节

《那年花开月正圆》细节的好评不仅体现在服饰道具的讲究,演员对于台词、动作、情绪的微处理,还体现在情节上细节的作用力。

细节一,周莹躲进吴聘的轿子逃出沈家一幕。

躲进轿子这一出戏,这次编剧没把观众当笨蛋。

以前类似的情节,都是直接主角光环,旁人不可能发现女主,更不会给出轿子吃重的这些真实细节。

为什么说《那年花开》的剧情值得回味?不信你看这几个高水准细节

沈星移和沈月生两兄弟都发现了轿子的蹊跷。

为什么说《那年花开》的剧情值得回味?不信你看这几个高水准细节

但观大局的沈月生选择不说破,还及时阻止了弟弟的莽撞。而吴聘则气定神闲的带走了周莹。

一场简单的戏却把三位少爷的不同个性尽显。

而周莹在沈家与吴家之间的周转,并不是简单的情节拍摄,而是以一个小丫头的归属权暗示着两家的实力与明争暗斗。

后来在军需订单一事里,吴聘和沈大少爷推杯换盏之间提到要了周莹时,两方言语间的一番较量就可见。

细节二,周莹提议用杜鹃花叶子代替血竭被拒。

吴家和沈家正在抢一笔军需单,因为订单中有一味血竭的药很贵重,吴家的报价没法往低了报,刚好周莹也在场,于是说出了“杜鹃花叶子代替血竭”的方法。

按照往日的“女主角光环”,这个时候吴家老爷听到此提议照理应该要对女主角大加赞赏,然后喊人家起来应允其要求,然而并不是,吴家老爷直接给了句“滚出去”,不仅把男主女主和在场的人吓了一跳,看剧的观众也是一脸懵逼。

为什么说《那年花开》的剧情值得回味?不信你看这几个高水准细节

为什么说《那年花开》的剧情值得回味?不信你看这几个高水准细节

就问你们意外不意外,惊喜不惊喜!

看到后面,大家也就明白了这场戏的作用,它不仅彰显了吴家老爷作为一代儒商的风范(吴家能做到泾阳第一是有原因的,家风正,从上到下都正),也为女主角以后经商会将“诚信”作为第一要义作了铺垫。

细节三,吴家东院办喜事。

吴家决定用冲喜的方式救吴聘。

周莹进门之后,导演并不是只专注于女主角和男主角的互动,而是加拍了一段大场景的戏:吴家其他院的孩子在跑在闹,而坐在人群中的吴聘娘却因为记挂着生死未卜的儿子在人群中显得格外的悲伤与孤独。

为什么说《那年花开》的剧情值得回味?不信你看这几个高水准细节

菌菌对这场戏很深刻,这场戏不仅第一次将吴家整个家族构成展现在观众面前,而且用烘托和暗喻的艺术手法表现了人物情感和人物命运。

导演用烘托的手法,以喜衬悲、以群演衬个人,用大家的热闹烘托出个人的冷清,一闹一静,一悲一喜,耐人寻味,有没有人和菌菌一样看这段的时候想起了《红楼梦》贾宝玉娶薛宝钗的戏?

为什么说《那年花开》的剧情值得回味?不信你看这几个高水准细节

此外,还有那天晚上划过天空的流星,这颗流星不仅暗示了“吴聘命不久矣”,也为后来女主角招致祸端作了“宿命”解释。

细节四,吴聘的葬礼。

吴聘的葬礼也是一场重头戏。孙俪抱棺材殉情时的演技不用多说,看这段的时候菌菌哭掉了一包纸,此外有些小细节也值得玩味。

比如在出殡的路上有一个镜头扫过了所有人,每个人都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人物和情境:

周莹的一路无泪,菌菌认为,孙俪不哭反而比哭天抢地更加高明,人在大悲痛之下没有表情比大哭大闹更加具有表现力;

吴母失去儿子的悲痛欲绝,白发的母亲送黑发的儿子大概是这世界上最残忍的事情,吴母在家仆的搀扶下走着,一路上几近昏厥,隔着屏幕都是绝望;

为什么说《那年花开》的剧情值得回味?不信你看这几个高水准细节

吴老爷的隐忍,作为家族的头号人物,吴蔚文在失子的大悲之下仍然要操持大局,得有多大的内心才能这样。

还有一边伤心一边顾着少奶奶的春杏,在养女身边照看着的周老爹,以及各怀心思的众人......

这场葬礼大戏,没有一个多余的镜头,也没有一个演员不在状态,至于网上吐槽的“父母给儿子戴孝不符常理”也是有解释的,“父母给儿子戴孝”在中国的古代礼制里的确有。

为什么说《那年花开》的剧情值得回味?不信你看这几个高水准细节

《那年花开月正圆》还有很多细节可说,没有一一列举,我们且往后看着。

一部电视剧的成功必然是集体的努力,导演、编剧、演员、摄影、剪辑、服装道具等缺一不可,就目前该剧二十几集的质量和观众的反应而言,的确称得上良心,期待后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