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泥之河电影剧情「解析」

2022-03-15 04:50 作者:何心读书会 围观:

有些电影,看似没有表达什么,却又表达了很多;没有刻意刻画什么,却又让人印象深刻。@妖妖的微笑

《泥之河》,是日本导演小栗康平的处女作,一经出世,便一鸣惊人。连续斩获1981年莫斯科国际电影节银质奖,1982年日本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摄影奖,1982年美国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电影旬报》年度10佳第1名、影史百大第13名等荣誉。

这部电影,改编自日本作家宫本辉的同名获奖小说,导演通过一个孩童的视角,间接呈现战后人们生活的艰难,同时,寄托了对童年、成长与人生的观察与哀思。这部电影,之所以能让当年初出茅庐的小栗导演脱颖而出,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其呈现出来的无与伦比的感染力,看似平淡克制的镜头背后,让人的心灵产生强烈的震撼。

关于这部经典影片,很多朋友是从故事本身以及情绪角度解读,我换种方式,结合电影情节、导演的电影编排手法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进一步解读他通过电影艺术传达出的对命运的思考。在文章第三部分,我会结合对电影的理解,分享两点现实思考与启示。

豆瓣8.7《泥之河》:孩童视角的快乐童年,隐藏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小栗康平式简练客观的电影编排手法,反而突出角色内心无法言及的矛盾挣扎

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文学系的小栗康平,深知语言对于文学作品的重要性,但他觉得,“拍电影跟写小说不一样,拍电影不一定要用语言来表达”,他希望自己电影中的人物,最好都是静止的、寡言的,重要的是把感受传达出来。

所以,小栗康平首次操刀独立导演的这部电影,没有过多地用花哨的语言、奇巧的镜头去吸引人,而是多用慢节奏、长镜头地展现角色的日常生活,就像一个客观冷静的旁观者,将普通人的生存状态一一展示出来,引导观众从自己的心态角度观看,至于收获,取决于观众自己当时怀着什么样的感情、有过什么触动,相比之下,这种方式,更能让观众接近角色的内心。

1、以纯真的孩童视角,反观成人世界的苦痛

电影开端,观众便被引入了男孩小西的视角,他坐在窗前拖个腮帮,看着泥河上的居民生活、来往过客的悲欢。没有画外音、不用内心独白,就是一种孩童的毫无偏见的视角,注视着这个世界。

小栗康平导演的这个叙事策略,尽可能地避免成人世界的杂质,展现孩童视角里的纯真美好、残酷冷漠,亦或是简单的英雄和坏人,无论怎样,都是不被任何思想体系左右的观念,由观众来评判,只有这样,观众看到的才是生活的本来面目。

随着影片的展开,小西看到的越来越多:

方才微笑着跟他分食物的大叔,转眼就被碾死在马车下;前一秒还在船上采沙蚕的老人,一眨眼就掉进河里不见了,警察对待这条生命却很冷漠;小西新交的朋友小龙,家里破破烂烂,没钱上学,在街头游荡,同学们都不愿跟他玩,小西却跟他玩的很开心……

在我看来,通过孩童视角,孩子越是觉得不合逻辑、不可思议,越发体现成人世界的阴晦复杂,而这种复杂,更多是更大的社会背景所造成。反过来也说明,这种社会背景,正一步步通过伤害成人的方式,逐渐侵蚀到孩子。孩子在这个年龄,轻而易举就看到了他们本不该过早接触的生死离别、暴力、歧视和性,这样一个社会肯定是压抑的,最能发人深省。

所有这些,都归功于导演把话语权给了一个孩子,用他的眼睛和心灵、渴望和伤感,呈现出一个个人生故事、社会状态,让观众借由孩子的视角,体味一段深痛的个体成长。在童真里表现沧桑,在短暂的快乐中描绘永恒的不幸,构成该影片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和冲击力。

豆瓣8.7《泥之河》:孩童视角的快乐童年,隐藏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2、用自然流淌的影像,呈现时光里的悲凉

才不过八九岁的小西,第一次在家里听男食客们说起“妓女”两字,配上他们那猥琐丑陋的表情,小西便明白,这应该是不好、肮脏的事情,虽然,他并不知道这两个字实际意味着什么。

他在朋友小龙家,见到小龙妈妈的第一面,脱口而出的是“你好漂亮,比我的妈妈好看……”见到如此美丽的人物,小西很开心,他欢快地跟小龙分享,我刚才跟***妈聊天了!他跟小龙、小凤的友谊都很好,他以为可以一直这样无忧无虑地玩下去。直到那一晚,小西无意中看到小龙美丽的妈妈在接客,他转身一路哭着跑回了家。

那一刻,小西对美好事物的一切幻想,在脑中砰然崩塌,小小孩童难掩内心巨大的打击,他什么都没说,只是哭着跑开了,谁都不理。那可以说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他突然看到了现实的残酷、成人的丑陋,懂得了小凤一直沉默寡言的原因,也慢慢触碰到小龙小凤内心深处的悲哀与绝望。

这一段,影片似乎什么都没说,但观众能感觉到,其中有太多信息和情感在无言中表达,观众随着小西的情绪,共同悲欢。镜头自始至终都很平静,却产生出巨大的感染力。

在我看来,整个影片很多处都有这种操作手法的痕迹,情节没有设置太大的起伏,只是用慢慢流淌的画面,展现童年那蒙昧混沌的时光里,流淌出来的一首首悲歌,平淡却又刺痛人心。只是那一首首悲歌,囊括了贫穷、死亡、卖淫等无数个黑暗因素,构成童年的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豆瓣8.7《泥之河》:孩童视角的快乐童年,隐藏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克制的镜头语言下,隐藏导演对生活的哲思,平静的角色情绪反而引发最大的共鸣

《泥之河》中,那条河对人们的生活很重要,无论是清洁盥洗,还是打渔捕捞,亦或是沿河生存,人们都理所当然地靠近它,电影故事也就以这种贴近生活的方式展开。小栗康平说,

“泥之河”这个片名,表明河由水和泥构成,守着它,小孩子们一方面享受到如水般清澈的快乐时光,另一方面,却要面对包围他们的沉重粘稠、甩也甩不掉的泥沼般的现实,在这种痛苦的环境下滋养成长。

所以,在画面的处理上,小栗导演出乎意外地使用了朴实凝重的黑白色调,用冷静沉缓的节奏,演绎起泥之河边上的悲欢离合。

1、独特的影像构图,呈现生活苦痛的本来面目

影片画面中,常常有一边是墙、门框或者桥栏杆等,它们静静处于那里,或是供角色依靠,或是给人压迫感,或是把人隔开,把单纯的快乐和难以理喻的人生分隔开。影片中,这种分隔的最大化身,就是那条河。

这种构图方式,实际是一种隐喻象征,导演用镜头,将成人世界里的酸甜苦辣揉进孩童的岁月。孩子看似单纯快乐的童年里,却隐藏着他们不能理解却又如影随形的生活苦难。

影片中三个当兵人的命运,不是作为战后背景铺垫,而是作为事件渗透到孩子们的世界中。

小西亲自感受到,原来自己的亲生母亲不是现在的“妈妈”,而是一位即将重症离世的女子,她和爸爸当年因为战争被分离;他亲眼看到,拉马车的大叔对失去一只耳朵这件事毫不掩饰,又目睹大叔不幸被碾死在马车下;朋友小龙漂亮的妈妈,丈夫在前线阵亡,原本富足的家庭,如今只能靠卖身度日。

这些都被小西看到眼里,一件件敲击着他幼小的心灵,他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这些苦难,无论是别人的还是自己的,都成为他童年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导演还多处使用固定长镜头,将人物置于生活化场景,增加画面表达信息的同时,便于展现人物的情绪。这才是真实的生活,现实中,每个人不一定总是主角,他随时可能面临困难、逆境,跟生活斗争,与生活共存。生活,有时给你带来快乐,有时却带来无尽的痛苦。

在我看来,这样一种画面和镜头,都是站在表达人物内心的角度上,促使观众主动去探索角色,体会角色的感受,增加思考的角度。

豆瓣8.7《泥之河》:孩童视角的快乐童年,隐藏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2、看似平静无波澜的角色情绪,却能引起观众极大的情感共鸣

影片在表现人物的过程中,不过分掺杂喜与悲,比如,对小凤小龙姐弟俩心中的创伤,并未进行夸大描绘以博取同情,也没有特别偏重于任何人物的立场,镜头只是随着他们的生活过程,引发观众情感上的共鸣。

同样,影片里也没有悲伤的哭丧场面,没有血淋淋的战争镜头,只记录简单的小人物们艰难的生活,却让人切切实实地感受到战争带来的伤害,以及小人物们心灵上的创伤。

在我看来,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心处看人生,所得到的触动才是最打动人心的,因为,这样的共鸣不局限于导演的设定,而是观众结合自身的情绪,有自己的感悟,才能延伸出更多东西,增加回味的绵长。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看完这部电影,都觉得里面的故事好像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每个人似乎都经历过,感觉离自己很近。

豆瓣8.7《泥之河》:孩童视角的快乐童年,隐藏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基于电影《泥之河》,我结合现实生活,谈谈对人生的几点感悟

《泥之河》是一部能让人回味很久的电影,它的故事里有很多人童年的影子。

那些曾朝夕相处的小伙伴,转眼就失联了,相伴而来的,是我们童年的结束;很多人,小时候恨不得穿一条裤子,长大后再见,已是只停留于寒暄的陌生人;那艘远去的船,就像我们的童年,无论怎么呼唤,再也回不来……

1、人生总是在不断失去中,收获成长

影片最后,小西沿着河流一路小跑,不舍地追赶小龙家的房船,我们能感受到,他想追回的,是逝去的友情、遗失的童年,但最终,友情没跟他告别、童年也没有再回来,无尽的哀伤之后,换来的是小西一夜之间的成长。

成长当然是珍贵的,但是,总会伴随阵痛,那是对人生那种失去的惋惜和怀念。

永远不要去计算人生的失去与获得,因为相比之下,失去总是会比获得多得多,要学会接受,轻装上阵,不论在财富、爱情、工作还是其他方面,无畏失去,只要坚守心中那片清澈与宁静,你将会收获最宝贵的成长。

豆瓣8.7《泥之河》:孩童视角的快乐童年,隐藏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2、人生无常,珍惜当下,珍惜眼前人

影片中,在战争中失去一只耳朵的大叔,没死在战场上,本以为会长命百岁,还打算换掉马车买个二手货车,对未来还有很多期许,没想到,下一刻就死在了马车下。

生命无常,有时候,人生真的不需要有多么完美,懂得珍惜才是最重要的,珍惜当下的时光,珍惜眼前人,过好每一天,善待每个人,尤其对爱的人好点,让人生少一些遗憾,多一些快乐。

我们不能改变过去,也无法预知未来,我们能做的,就是珍惜当下,活在当下。

结语:

《泥之河》总体来说,是一部非常令人感怀的电影,让人百看不厌,它寄托了导演对人生的思考、呵护与尊重,耐人寻味,每个人都能从中引发触动和思考,这是整部电影的真正魅力所在。

在我看来,看完这部电影对人生又有了更为完整和深入的思考。生命难免伤痕和苦痛,很多人都在负重前行,但重要的是,不能忽略人生中那些美好,愿这些人都被温柔以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