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假结婚电影剧情英文版「详解」

2022-03-14 13:40 作者:May玉梅 围观:

浅浅笑容里,淡淡的泪痕,苏联电影《合法婚姻》

闺蜜要我给她介绍几部好看的电影,以打发寒假时光,那些耳熟能详的经典电影,不必再提,都看过,即便没看过,也都知道。现在的电影市场越来越商业化,哪部大片出炉,媒体不是鼓足了劲来宣传,我们的眼睛也就跟着宣传走,好像现在的孩子吃零食也是跟着电视广告走一样,出来一部看一部,往往是失望大于希望。我给她介绍什么呢?

我是个影迷,自小就是。上学时遇到不喜欢的数理化,会逃课跑去看电影,想我这样的乖乖女,也经历过青春期的叛逆,不要说那些男孩子了。那时经常和达尔文去看电影,溜冰。她是个皮肤白白,眼睛小小的女孩子,剪的短短的叔叔头,性格象男孩。她从家里带来苹果或香蕉,我们躲到学校的操场上,你一口我一口啃完了,就商量着去干嘛。

我那时的溜冰技术已经很高超了,可以倒着溜,遇到前面有晃晃悠悠要摔倒的生手,看他不顺眼,就故意从边上轻轻给他一脚,再若无其事地开溜,那家伙呛呀呛的,轰然倒地,我们强忍着不笑,到个没人的地方,笑得喘不过来气。

那天下午,很好的一个天气,晴空万里,走到校园外的电影海报墙,看到上面贴着《合法婚姻》的海报,苏联的,我说,去吧,我喜欢看老外的片子。电影院里人很少,我们两个跑到最前面,还没开场,坐我们前面的一个男孩子老是回头看,害得两个女孩子都不敢说说隐秘的话题,达尔文说:“这家伙真讨厌!”电影开始了,他终于不回头了。渐渐,我们都被故事情节吸引住了,达尔文说:“哎,那家伙怎么不回头了,你相不相信,我叫他回头他就回头!”我笑:“我不相信,他会听你话吗?”她说:“你不信啊!看好了!”她运了运嗓子,故意大声说:“哎呀,这女主角可真像你啊!”那男孩刷地回头,我们哈哈哈大笑起来。之后也依然在笑,是被电影里的情节逗笑了,看到电影结束,却再也笑不出,因为感动和忧伤。

这么一晃,相隔近二十年了吧!我依然记得带着鸭舌帽的伊戈尔和大眼睛的奥里亚,在我的记忆里,这部黑白的老电影并不比《魂断蓝桥》差,尽管它的男女主角没有费雯丽和罗伯特泰勒漂亮。

那是发生在苏联卫国战争时的故事,演员伊戈尔遇到了得了疟疾又孤苦无依的奥里亚,为了能把她带到莫斯科,换个环境养好身体,善良的伊戈尔冒充奥里亚的未婚夫和她领了结婚证,有了这桩合法婚姻,奥里亚就可以回到莫斯科。半路上,伊戈尔因为下车买东西而误了火车,奥里亚见他没带证件又没穿多少衣服,不放心,也跳下了火车,两个人只好骑了毛驴一路追赶。

好不容易回到莫斯科,奥里亚的家却被德军炸毁了,伊戈尔把自己的住处让给她,自己却横穿半个莫斯科,住到姐姐家。本来两人约好,回到莫斯科就办离婚手续,而在这患难与共的时光里,两人却产生了真正的爱情。于是,又各自寻找借口和理由不去离婚。

等到他们终于明白各自都深爱着对方,决定做真正的夫妻时,伊戈尔却接到部队的通知,被派往前线。

清晨,莫斯科上空响着坦克大炮的轰鸣,薄雾里,伊戈尔紧紧搂着“妻子”奥里亚,一边亲吻着她,一边与她低声道别,没有战争的场景,没有一丝硝烟,甚至,背景音乐也是抒情优美的,而奥里亚直到伊戈尔踏上电车才慢慢睁开朦胧的泪眼,呆呆地看着渐渐驰去的车窗里伊戈尔那牵强的浅浅的笑容。

电影不能让人接受的是最后,竟然在屏幕上打出一行字,伊戈尔在几个月后阵亡。有人说缺憾是一种美,可我说,缺憾是一种残忍和残酷。如果没有这行字,我们多少还怀揣一丝幻想,而连这最渺茫的一丝希望,导演也不肯给。固然,影片的主题即歌颂了美好的爱情,也控诉了战争,战争是可怕的,令我们失去家园,失去亲人,失去一切美好的东西。而同时,何尝不是告诉我们一个人生的道理:如果能够拥抱,就不要只是牵手;如果能够相爱,就不要只是喜欢。没有谁的人生能够重新来过,我们都只此一生!而人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两心相知,却永远走不到一起!

电影的画面始终都是朴实真实而又纯净的,乱糟糟的车站,供应站前,人们排着长龙,用供应卡购买日常用品和粮食。被炮火轰炸过的破烂的街道和楼房,医院里,东倒西歪的伤病员,都从侧面让我们领略到战争的残酷。影片中男女主角的服饰都是很简单的,奥里亚在前半部分几乎一直裹在旧军大衣里,一个毫不起眼的女孩子,而伊戈尔经常是一件短袖汗衫,一顶鸭舌帽。

在这样动荡不安,战火纷飞的环境里,人们的内心更加渴望安宁和平的生活。在列车上,伊戈尔的同事们为两个年轻人庆祝婚礼,吉他声低沉奏响,人们轻轻哼唱着俄罗斯民谣,歌声使人暂时忘记了战争带来的创伤。整部电影都萦绕在优美酣畅的音乐声中,有钢琴,有吉他,也有竖琴和长笛。

而最令人感动的还是男女主人公渐生的情愫,含蓄委婉深情,导演在细节上表达的非常好。两个人去结婚登记处登记假结婚,伊戈尔当着“妻子”的面向登记员调情,这时的奥里亚还无动于衷。滞留站台后被一个小女兵抓到车站,伊戈尔又调戏女兵说:“我愿跟着你到天涯海角”,奥里亚此刻的表情有一点点的不对劲了。当奥里亚回到莫斯科,在大街上像个小姑娘一样玩着跳房子的游戏时,伊戈尔看她的眼神分明已是完全不同了。

两个人约好回到莫斯科就离婚,一边写离婚协议,一边又找借口往后拖延,奥里亚去倒茶,伊戈尔立马把协议揉成一团,狠狠给扔了。而伊戈尔离开时,奥里亚又跑到窗户那,痴情地望着他离去的背影,自己在家里把同事们送的小婴儿的衣服摆来摆去。奥里亚把伊戈尔的衣服烫好了,给他穿上,发现扣子没有订好,于是取来针线给他缝上,两个人离得那么近,彼此听得到对方的呼吸。伊戈尔说,他好像真的有个妻子了,他感觉有个家了。战争让两个颠沛流离的年轻人心越来越近了。然而,谁也没有捅破那层窗户纸。

最后,当他们明白谁也离不开谁时,伊戈尔问奥里亚,肯不肯做一个士兵的妻子,奥里亚把那张离婚协议使劲地撕了。有一个情节即好笑,又让人心酸。伊戈尔一语双关地告诉值夜班的奥里亚,说晚上值班后他在家等着她。伊戈尔在家里那张小床上试来试去,又搬来凳子架到床边,看能不能容下两个人,结果,噗咚一声掉到了地上。奥里亚一直值班到清晨,而伊戈尔又收到提前去前线的通知,“妻子”和“丈夫”只好在莫斯科的灰蒙蒙的晨雾里拥别,而这一别就是永远。

影片自始至终都是采用了轻松幽默诙谐的笔调,让人忍俊不禁地笑,而笑后又忍不住满脸泪痕。

隔着漫长的岁月,我还记得从电影院出来,我和达尔文的脸上都有泪痕,阳光照的我们都不好意思抬头,再也顾不上那个小男孩是不是还在回头看我们了。

青葱的岁月里总有一些感动令我们终身难忘,总有一些人始终留在我们的记忆深处,永不会逝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