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虎头要塞系列电影剧情「解说」

2022-03-13 17:45 作者:飞花逐月大帝 围观:

我们都知道,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但有这样一支日军因为深藏地下堡垒,并不知道外部消息,被发现后企图负隅顽抗而被歼灭。这既是二战最后一战,也是一场极其残酷的战斗,作战双方损失都极为惨重。

东北猎户无意中发现日军地下部队,揭秘虎头要塞之战

这场艰苦战斗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

在1945年二战快结束的时候,一名东北猎户进入深山打猎,不经意间发现了许多的日军尸体。这名猎户凭借多年的打猎经验,感觉其中必有蹊跷,循着尸体留下的痕迹,很快就找到了一个被伪装的通气孔,进而发现了一处地下要塞的入口。

这事非同小可,他不敢停留,也没有打草惊蛇,而是连忙向驻扎在当地的苏军报道此事。

那么,这个日军的地下要塞的怎么回事呢?

原来,1934年至1945年,日本关东军历时10余年,在东起吉林省珲春,中部经黑龙江省中苏边境,西至海拉尔和阿尔山5000公里边境地带,共修筑17处要塞,要塞群相加约1700公里,共有8万个永备工事,号称“东方马奇诺防线”。被猎虎发现的地下要塞就是其中之一的虎头堡垒。

东北猎户无意中发现日军地下部队,揭秘虎头要塞之战

日军修建这条防线,不过并不是由防守方中国建立的,而是穷途末路的日本为了避免苏联的进攻修筑的防御性工事,绝非大家心中所认为的防线就是一堵墙,而是根据地形采用坑道式修建,其内部结构的复杂程度让人难以想象。在外部观看,这道防线并不起眼,但是一旦进入其内部,就会发现这实际上就是一座位于地下的城市,其规模巨大,安排有自己的循环系统,足够日本在这里安排数万名士兵。地下堡垒内部空间很大,里面储备了大量的粮食和武器以供长期作战使用。

侵华日军为了修筑要塞,强征和奴役中国劳工、战俘320多万人,这些劳工和战俘没有足够的食物和衣物,加上天气寒冷,很多人生病死了,日本人就把他们尸体弃尸荒野,让他们的尸体被狼啃咬,十分悲惨。造成了100多万劳工的死亡;同时强征、骗征中、朝两国妇女为慰安妇,为日军充当性奴隶。

东北猎户无意中发现日军地下部队,揭秘虎头要塞之战

日本兵自己有足够的食物,可就是不给中国农民和战俘吃饱,加上天气寒冷,很多人生病死了,日本人就把他们尸体弃尸荒野,那里经常有虎狼野兽出没,他们的尸体被狼啃虎咬,只留下了累累白骨,十分悲惨。

虎头要塞的位置很重要,它扼住远东乌苏里铁路的咽喉,主阵地猛虎山由中猛虎山、东猛虎山、西猛虎山三个丘陵组成,周围是沼泽地带,形成难以通行的天然屏障。

在要塞修建成功以后,日军把俘虏和劳工集中在猛虎山西麓(猛虎谷)的洼地里,欺骗他们说是举行完工酒宴,用酒菜酬劳他们,当大家正在吃饭的时候,突然,日军的重机枪对人群开始扫射,这些劳工全部被残忍杀害。

东北猎户无意中发现日军地下部队,揭秘虎头要塞之战

随后,日军对堡垒进行了一系列的加强,并且加大了储备的力度,仓库里存储了够一千名士兵吃三个月的的粮食、弹药、燃料,企图凭借地下堡垒对抗进攻。

得到消息的苏军远东第一方面军,并没有想到这里居然还有日军,当天即派出部队进行搜查,发现这是一处地下要塞,也找到了外面分布这么多日军尸体的原因,原来因地下堡垒比较潮湿,细菌比较多,因此许多日军生病大量死去,这些尸体就被运出洞外,结果被中国猎虎发现,最终暴露了目标。

发现日军的苏军开始并没有直接发动进攻,而是先劝说让日军投降,不过这些日军宁死也不投降,而且凭借堡垒的地形优势进行反抗。

苏军派出49架轰炸机和50架歼击机对日军阵地进行了两个小时的轰炸。但地面进攻遭到了日军激烈的反抗,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但由于攻上来的苏军较为分散,只好退下阵来,苏军的第一次总攻击失利。

东北猎户无意中发现日军地下部队,揭秘虎头要塞之战

随后苏军总结经验教训,改变了策略,采取穿插分割、逐步压缩和各个击破的战术,进行了系列进攻,包围并逐步占领了许多要塞关键高地。

苏军为了减少伤亡,就把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通过广播和传单发送给顽抗的日军,但这些日军并不相信,并将苏军派去劝降的日军投降将领也杀害了。

苏军看这些日本军人不肯投降,又在坑道堡垒里面放冷枪,造成自己一方伤亡惨重,随不再客气,毒气弹、手榴弹和汽油等等一切能用于地下作战的武器都用上,地下的日军有窒息死的,有烧死的,有炸死的,最后只剩下53人眼看没有希望了,就举着白旗投降,才算保着了性命。

东北猎户无意中发现日军地下部队,揭秘虎头要塞之战

经过17天的激战日军后,苏军在清点日军尸体的时候,都惊呆了,这个看似不起眼的防线里面竟然藏有足足2000多人的日军士兵和其他人员,其中军人被消灭1378人,投降53人。

这些在中国土地上肆意杀戮的侵略者,终于付出了应有的代价。而虎头战役也因为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战而名流青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