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电影剧情发展「梳理」

2022-03-12 19:20 作者:深蓝pro 围观:

《长津湖》票房一路绝尘,据猫眼预测,将会突破53亿,今后如密钥延长,或许还可以冲击《战狼2》的地位。而关于影片的评议,也热闹不已,褒褒贬贬都有。我向来认为,讨论分析一件事情,只盯着事情本身是不够,需要对历史回顾并加以比对,世间万物,知其所来,方知其所在;知其所在,方知其所往。于是,我抽空梳理一下我国军事电影的发展,写成这篇跟大家分享下,希望对大家讨论军事电影有所帮助。限于篇幅,计划分期推出。

我个人认为(非官方学术),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军事电影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大的时段,分别是历史的时代、政治的时代、市场的时代和产业的时代,这几个发展时代,我国的军事电影分别表现出不同的艺术特征和思想特征。而每个不同时代中,又可分为若干标志性阶段,军事电影在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形态、相应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一、历史的时代--新中国成立后到文革前夕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万物更新,电影作为一种艺术,自觉地步入了整个中国社会蓬勃发展的历史更新,在这十七年里,重现历史胜利构成了军事电影的叙事主题。这一时代,可以分为四个不同阶段。

(一)第一阶段是建国最初的三年。其时,国民经济处于恢复时期,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等运动先后到来,极大地冲击了创作者的思想和作品面貌。这时候,中国军事电影迎来了最初的辉煌,新中国的电影创作者站在胜利者立场喜悦的描述昨天,努力颂扬人民军队的功绩,这个创作主题主要是由革命历史战争影片来完成。1952年上映的影片《南征北战》就是一个最重要的代表。

重现军魂——回顾我国军事电影的发展

《南征北战》以严密构思创造了一种战争片的经典叙事形态,即以某个局部的战斗经历,与ー个较大规模的战役相联系,从局部透视全局,当中有整个战役态势概览,又有局部战场战况透视,有我方将领的部署,又有敌人指挥机关的决策。在有条不紊的叙述中,多处显示着对比的意义。影片不以精细的人物个性塑造为基点,不强调以人物性格冲突展开戏剧性情节,而是在叙事格局中完成着一个重大主题的展示。这种叙事形态和能力达到了当时所能达到的高水平,并对后来的战争影片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创作模式。(就叙事能力而言,这部影片可以甩开《长津湖》几条大街)

重现军魂——回顾我国军事电影的发展

建国初期的军事电影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银幕上并非是单一工农兵形象。那时,所谓非主流形象的主角也存在于影片中。电影《关连长》就塑造了一个个性鲜明、富有立体感的大老粗军人形象。可惜影片上映不久就受到批判,此后十七年里军事影片中“非主流”面貌的军人形象基本绝迹。

(二)第二阶段从1953年到1955年,是我国军事电影初步发展的阶段。当时发展的动力是文艺界领导对创作概念化、公式化的批评,我国军事电影因此呈现出新的风貌,新的战争影片样式诞生,军事题材进一步扩大,英雄战士形象塑造达到一个高峰。《智取华山》(1953)、《渡江侦察记》(1954)、《鸡毛信》(1954)、《平原游击队》(1955)等影片就以新的形式新的题材呈现在观众面前,而《董存瑞》(1955)则将英雄形象推向一个高峰。

《智取华山》以很多篇幅表现勇士们如何克服各种自然天险,《渡江侦察记》则更加注意在与敌人一次次接触中,我军与对方的斗智斗勇,引人入胜。虽然,它们还不是严格的类型电影,但惊险片作为一个片种已初步形成。

《鸡毛信》、《平原游击队》则讲述了民兵和游击队故事,“民兵、游击队片”这种有中国特色的军事影片由此形成。

重现军魂——回顾我国军事电影的发展

影片《董存瑞》则是塑造英雄形象的突出代表。与以往定型化的英雄形象不同,影片在一系列事件和人物关系中,塑造了一个成长者的英雄形象。而表现董存瑞牺牲时,也很有层次感,他几次安装炸药包不成功,在我军冲锋号响起后,为了避免战友的牺牲,毅然手托炸药包拉响导火索,喊出“为了新中国,前进”,这个活生生的形象具有永久的魅力,其意义不仅折射着人民军队的时代面貌,而且给予英雄形象塑造以宝贵的启示。

(三)第三阶段从1956年到1959年,军事电影呈现继续发展的势头。当时,毛主席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对电影工作者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影片题材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拓宽,人物形象更具有真实性,还诞生了第一部战争爱情片《柳堡的故事》,相信年纪大一点的朋友,都会哼《九九艳阳天》这个曲子,它就是《柳堡的故事》的插曲。这个阶段出现的《铁道游击队》、《英雄虎胆》、《上甘岭》、《战上海》等一批军事题材影片受到观众普遍欢迎。

重现军魂——回顾我国军事电影的发展

而当中的《上甘岭》标志着有史诗因素的战争影片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影片将镜头聚焦于上甘岭战役中的某师某部八连和八连驻守的坑道,让观众在官兵们的一举一动中深深感受到志愿军作为整体坚不可摧的意志和力量。影片节奏流畅、急缓得当,战士形象充满战场质感,细节生动。最后的大反攻,气势宏大,又辅之以生动的局部刻画,其情状令山河动容。电影音乐也极其出彩,一曲《我的祖国》情感浓烈,表达了浓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唱出志愿军战士对祖国、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之情和英雄主义的气概。

重现军魂——回顾我国军事电影的发展

另外一部值得说说的影片是《战上海》,它标志着革命历史战争影片的逐步成熟。影片主要表现1949年春,我军解放上海的过程,将我党领导的革命战争性质表现得比较鲜明。《战上海》是继《南征北战》之后又一部有一定规模的带有某些史诗因素的革命战争历史片。影片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国军军长刘义的形象。编导者对这个蒋军非嫡系将领复杂的心态给予了细致的刻画,使之成为十七年军事电影画廊中少有的真实的敌人高级将领形象之一。

(四)从1960年到1966年文革前夕,可算第四阶段,这是我国军事电影在曲折中发展直到停滞的阶段。主要是以阶级斗争为主导的意识形态严重地干扰了影片的创作,电影工作者比较拘谨,不求有功但求政治上无过。但他们毕竟目睹新中国的成长,胸怀激情,不自觉在作品中努力的表现革命的历史和时代的变革。但由于左的思想路线制约,创作存在的问题也是很明显,主要表现为禁忌重重,如内部矛盾、人性人情、英雄形象、敌人形象的表现,都有很多成文或不成文的禁忌,银幕上历史的全面性和深刻性,由此受到了相当的损害。

总的来说,这个阶段,军事电影创作仍有所发展,并保留了阶段性的进步。这段时间的很多军事电影,至今依然脍炙人口,深受观众的喜爱。主要有《红色娘子军》、《林海雪原》、《小兵张嘎》、《冰山上的来客》、《红日》、《白求恩大夫》、《英雄儿女》、《地道战》等等。

重现军魂——回顾我国军事电影的发展

这里必须提到《红色娘子军》,它表现了吴琼花从奴隶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的经历和海南红色娘子军的战斗故事。影片吴琼花从最初单纯的报仇雪恨,最后升华到一个胸怀天下受苦人的革命战士。这种升华的故事内核,让影片成为了报仇主题片的经典。影片在1964年改编成革命现代芭蕾舞剧,1994年被评为“中华民族二十世纪舞蹈经典作品”,截止2019年,中央芭蕾舞团大型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在国内外演出已经超过3000场次,写下了中国芭蕾舞史上的一段传奇。

重现军魂——回顾我国军事电影的发展

《冰山上的来客》是我国第一部“反特惊险抒情片”,在抒发情感方面尤下功夫。片中杨排长与一班长、全排战友与侦察员卡拉之间的革命友情,最后凝聚在一曲《怀念战友》中,片中插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更是经典中的经典,这里就不再赘述了。最后,阿米尔与古兰丹姆历经劫难重逢的一刻,杨排长对阿米尔那一声“冲”,给一代观众以深深的感动。

二、政治的时代---“文革”十年的军事电影

“文革”开始后,绝大部分的军事影片遭禁映,军事电影创作队伍受到严重破坏。从1966年到1973年,7年期间全国不生产故事片,全国观众看得最多就是那八个“样板戏”。情况直到1973年后才稍有好转,从1973年到1976年全国共拍了76部故事片,其中就有一部分是军事题材影片,而在这一部分中又有个别影片由于创作者的努力,在不同程度上摆脱“四人帮”极左的桎梏,受到观众的欢迎,在长时间里仍然有影响。比如《海霞》、《闪闪的红星》等。

但是,很多影片,尤其是重拍的《渡江侦察记》、《南征北战》、《平原游击队》等,在“三突出”原则笼罩下,(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最主要的中心人物。),一味追求高、大、全,直接导致人物概念化、符号化,敌人像草包,共军似天神的模式化,彻底的摧毁了多年以来形成的富有生活实感的现实主义风貌。

应该说,“文革”期间军事影片的创作者是有艺术经验的,但当一切都以路线斗争的派别划分立场时,艺术本身就失去了立场,艺术创作也就不可能遵循艺术规律了。

但是大众的观赏欲望是不可能永远被压抑的,根据黎汝清小说《海岛女民兵》改编的影片《海霞》(1975)就成了独特的一例,该片讲述了讲述了渔家孤女李海霞在党的抚育下,在与敌人的斗争中,逐渐成长为一名成熟的革命女战士的故事,影片突破了极左的约束,出现了美丽的海岛风光、漂亮活泼健康的渔家姑娘、浓厚的渔家生活味道,在当时电影饥渴的年代,是送给观众的一份大礼。

重现军魂——回顾我国军事电影的发展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