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一部电影剧情里有动物农庄「梳理」

2022-03-12 17:54 作者:酷科普 围观:

《动物农场》(Animal Farm,又译“动物庄园”)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创作的中篇小说,1945年首次出版,该作被公认为反乌托邦政治讽喻寓言。

看完这部《动物农场》,发现自己只配做只羊

小说的情节很简单。农场的一群动物成功地进行了一场“革命”,将压榨他们的人类东家赶出农场,建立起一个平等的动物社会。然而,动物领袖,那些聪明的猪们最终却篡夺了革命的果实,成为比人类东家更加独裁和极权的统治者。

故事情节

英格兰威灵登附近经营不善的庄园农场,由于农场主琼斯先生的酗酒和疏忽,正酝酿着动物们的的反叛。一天晚上,尊贵的野猪老少校召开了一次会议,在会议上他呼吁推翻人类并教会动物们一首名为《英格兰的生灵》的歌曲。

看完这部《动物农场》,发现自己只配做只羊

老少校死后,两只猪雪球和拿破仑接过指挥权,发动了一场起义,将琼斯先生赶出了农场,并将农场重命名为“动物农场”。

动物们都赞同猪们总结的动物主义七诫,其中最重要的是“凡动物一律平等”。法令用大字写在谷仓的一侧。农场运转顺利,食物充足。猪们将自己提升到领导地位,并给自己分配了额外的食物。雪球教动物们读书写字,而拿破仑私养了九只小狗。

看完这部《动物农场》,发现自己只配做只羊

在琼斯先生和他的帮手们试图夺回农场的“牛棚战役”失败后,雪球宣布了一个通过建造风车来使农场现代化的计划。拿破仑对这个计划提出异议,引发了激烈冲突。最终拿破仑养的狗驱逐了雪球。

看完这部《动物农场》,发现自己只配做只羊

拿破仑宣布以后不再召开碰头会,而是由一个猪组成的委员会来管理农场,他担任主席。借胖猪吱嘎之口,拿破仑宣称建造风车是自己的计划,而雪球是危险的角色。他承诺如果动物们更加努力地工作,在风车的帮助下将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为了获得口粮,动物们更辛苦地劳作,风车的建造工程也在猪的指挥下开始了。拿破仑又宣布要和人类开展贸易,并要求其他动物做出牺牲。猪们还住进了农场主的住宅,开始享有晚起等特权。

风车被狂风吹塌,拿破仑声称是雪球搞的破坏,要判处其死刑并悬赏捉拿。风车需要重建,又面临粮食短缺。拿破仑强迫鸡上缴鸡蛋以出售购粮,遭到反对后无情镇压还杀死了一些鸡。拿破仑把农场出现的问题都归咎于雪球的破坏,不仅认定雪球是琼斯的特务,还以雪球同党的名义清算其他动物。此后《英格兰的生灵》被当作造反之歌禁止演唱。

拿破仑成为领袖,诗人作诗歌颂他的伟大,终于建成的风车也被命名为拿破仑风车。

因为和人类贸易的产生纠纷,附近的农民弗雷德里克带人袭击了农场,用炸药炸毁了修复后的风车。尽管动物们赢得了战斗,但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包括大马拳击手在内的许多动物都受伤了。

动物农场成立了共和国,拿破仑毫无异议地成为总统,和他的后代小猪们获得了更多的特权。其他动物不得不更加辛苦地劳作,来重建风车和给小猪们盖教室。

拳击手在工作时受伤倒下,后来被一辆大篷车拉走。他的朋友驴子本杰明发现是屠马兼熬胶厂的车却无法阻拦。但胖猪吱嘎很快就说服动物们相信这辆大篷车是动物医院的,并说拳击手临终前还感谢领袖。实际上,拿破仑用出卖拳击手的钱买了威士忌,和核心圈子喝酒庆祝。

看完这部《动物农场》,发现自己只配做只羊

几年后,风车最终重建完成,还增添了一些农用机械,农场更加富裕了。但除了猪和狗等少数动物,多数动物的生活还是老样子。老动物带着对昔日荣光的回忆逐渐去世。

猪开始像人类一样,直立行走、携带鞭子、喝酒和穿衣服。七诫最后只剩下“凡动物一律平等,但是有些动物比别的动物更加平等”。拿破仑和猪们像人类一样生活,并和人类农场主进一步合作,猪和人已经不再容易区分了。

作者生平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 ),埃里克·阿瑟·布莱尔( Eric Arthur Blair)的笔名,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和评论家。

看完这部《动物农场》,发现自己只配做只羊

乔治·奥威尔1903年6月25日出生于印度孟加拉邦莫蒂哈里,属于贵族阶层。他的父亲是印度公务员体系中的一名小英国官员;他的母亲是法国血统,是缅甸一位小柚木商人的女儿。他们对社会地位的自负与家庭的可怜的收入形成巨大反差,奥威尔就这样在这样的氛围中长大。

1911年,他随父母返回英国后,被送到苏塞克斯海岸的一所寄宿预科学校。在那里,聪明却贫穷的他极不合群,造成了他忧郁、孤僻、古怪的性格。

奥威尔获得了惠灵顿和伊顿两所英国一流学校的奖学金,他先是选择了惠灵顿短暂就读,然后1917年至1921年期间又去了伊顿继续学习。在伊顿期间,他产生了写作的兴趣,并在大学期刊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文章。

奥威尔决定遵循家庭传统,于1922年前往印度属缅甸担任帝国警察的助理地区主管。他曾在多个警察局任职,看起来像是一名模范的皇家警察。然而,他从小就想成为一名作家,当他意识到缅甸人被英国统治是多么违背他们的意愿时,他越来越为自己作为殖民地警察的角色感到羞耻。

1927年,奥威尔在英国休假期间,决定不回缅甸,并于1928年1月1日,迈出了辞去皇家警察职务的决定性一步。早在1927年秋天,他就开始着手塑造自己作为作家的特征。

种族和种姓的障碍阻止了奥威尔与缅甸人的交往,这让他感到不安,他认为他可以通过深入欧洲贫苦人民的生活中来减轻他的一些内疚。他穿着破烂的衣服,来到伦敦东区,住在劳工和乞丐出没的廉价旅馆里。他在巴黎的贫民窟度过了一段时间并在法国酒店和餐厅担任洗碗工;他与职业流浪者一起在英格兰的道路上行走,并与伦敦贫民窟的人一起去外地农场帮工。

这些生活经验后来被写入《巴黎伦敦落魄记》。这本书在1933年出版,为他赢得了一些初步的文学认可。

奥威尔于1934年出版了第一部小说《缅甸岁月》,确立了他随后小说的模式,描绘敏感、认真、情感孤立的个体,与压迫和虚伪的社会环境格格不入。《缅甸岁月》的主角是一个小行政官,他试图摆脱沉闷和狭隘的沙文主义他在缅甸的英国殖民者同胞。然而,他对缅甸人的同情以一场无法预料的个人悲剧告终。这本书一开始没有一家英国出版社愿意出版,最后还是先在美国出版了。

1935年他出版了小说《牧师的女儿》,主角是一个不幸的老处女,她在一些农业劳工的经历中获得了短暂而意外的人性解放。

1936年出版的《让叶兰在风中飞舞》讲述了一个书商的助手,他鄙视中产阶级生活空洞的商业主义和物质主义,但最终通过与他所爱的女孩的强迫婚姻而与资产阶级的繁荣和解。

奥威尔对帝国主义的厌恶不仅导致了他个人对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拒绝,还让其在政治上重新自我定位。从缅甸回来后,他立即称自己为无政府主义者,并持续了几年。此后,他又开始认为自己是社会主义者。

奥威尔的第一部社会主义著作是一部原创的、非正统的政治论文,题为《去维冈码头之路》。它首先描述了他在英格兰北部贫困和失业的矿工中生活的经历,分享和观察他们的生活;它以对现有社会主义运动的一系列尖锐批评而告终。它结合了辛辣的报道和慷慨的愤怒语气,这是奥威尔随后写作的特点。

当《去维冈码头之路》出版时,奥威尔正在西班牙报道那里的内战。他留下来参加了由西班牙共产党领导的共和军,在阿拉贡和特鲁埃尔前线服役,并晋升为少尉。他在特鲁埃尔受了重伤,喉咙的损伤永久地影响了他的声音,让他的讲话有一种奇怪的、令人信服的安静感。

1937年5月,他在巴塞罗那经历了政治派系的内斗和清洗,并因人身安全受到威胁而被迫逃离西班牙,这段经历让他对极权义产生了终生的恐惧。他在西班牙的经历后来出现在1938年出版的《向加泰罗尼亚致敬》一书中,许多人认为这是他最好的作品之一。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多次报名参军,皆因体检不合格遭拒。1941年,他为英国BBC主持对印度广播,后于1943年离开 BBC,成为工党刊物《论坛》的文学编辑。在此期间,奥威尔是一位多产的记者,撰写了许多报纸文章和评论,以及严肃的批评。

看完这部《动物农场》,发现自己只配做只羊

1943年,奥威尔开始《动物农场》的写作,1944年完成了这部政治寓言。起初,奥威尔很难为这部作品找到出版商,直到1945年《动物庄园》才得以出版,一下子引起轰动。《动物农场》的版税收入颇丰,奥威尔生活开始宽裕,就迁到苏格兰西海岸的一个小岛上生活,继续为《论坛》等报刊写稿,并开始写《一九八四》。

《一九八四》后来被认为是奥威尔最伟大的作品。书中奥威尔对极权主义潜在危险的警告给他的同时代人和后来的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本书的标题和它的许多创新词语如“老大哥在看着你”在现代政治文章中被大量使用。

由于历史上东西方的对峙,乔治·奥威尔的作品经常被视为反苏和反共的代名词,因而在苏联、东欧一些国家遭到封杀。根据2007年9月4日英国国家档案馆解密的资料,因被怀疑是共产主义者的关系,奥威尔被英国军情五处和伦敦警察厅特别科自1929年起一直严密监视。

1950年1月,奥威尔因患肺病在英国伦敦的一家医院去世,年仅47岁。

书评精选

《动物农场》作为一部寓言小说,作者所真切感受到的是,所谓的平等、自由实在是有限的、相对的、短暂的,世上没有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时代。一群动物带着对理想的憧憬,力图打破旧秩序,本应冲出牢笼,但又跳入了另一个陷阱,他们依然被欺骗,被奴役,被统治,不平等是不变的结局。唯一的区别在于人类农场是人类管理动物,动物农场是动物管理动物,仅此而已。

《动物农场》里最令人恐惧的还是那句话,那被篡改的只剩下一条的戒律:所有动物一律平等,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加平等。当“平等”也有高低贵贱之分时,所谓的平等不过是一句自欺的谎言,所谓的自由也就成为了彻头彻后的笑话,微贱的平民唯有在困境中沉默挣扎。

小说中关于动物们性格中的贪婪、自私、懦弱、虚荣和愚蠢的描写,明显可以解释为人性中的黑暗面,然而,民众中的主体还是驯服的和不知反抗的,沉默隐忍似乎成为了他们唯一的生存之道,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拳击手和本杰明。

奥威尔用一个寓言告诉人们:一个革命后的政权,如果没有民主监督,没有法治,必定异化,必定走向他的反面。革命总是以反专制开始,就像老少校启蒙动物们时所说的:“万恶之源完全在于人类的专制统治”,但专制并不会被革命被打破,甚至相反,革命往往会建立起更强的专制。《动物农场》这个故事的深刻之处,在于他揭示了动物农场革命的悲剧,被压迫奋起革命后,由于缺乏对民主和法制的深刻认识,又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权力制约制度,最终迎来了个人独裁,生活又倒退回了革命前甚至更差。

论《动物农场》中极权主义背景下平民的生存困境 毕素珍 - 《青年文学家》- 2014年24期

寓言也是一种叙述方式,一种绝对普遍的表达方式和观察世界的模式。寓言不受时间和地域条件的限制,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中的读者在面对寓言作品时都极易产生共鸣。文学作品的意义从来就不是单一固化的,优秀的小说应有更深远普遍的意义。奥威尔借助寓言的叙述方式,通过简单易懂的故事体现人类的普遍理解力。《动物农场》出版于二战刚刚结束的1945年,两极格局初露端倪因而它反映了奥威尔对两大阵营的相同不满。小说的意义绝不仅仅限于影射斯大林时期的政治极权,而应将其置于更为广阔的社会政治背景中来理解。因而小说有更为复杂深远的喻指——反对一切形式的极权主义,追求民主与公正。

演奏会上的枪鸣——谈《动物农场》的政治寓言性并兼及“极权主义” 李欣 - 《环球人文地理》- 2014年16期

动画电影

1954年,《动物庄园》动画电影上映。这是一部英国制作的电影,由Joy Batchelor、John Halas联合执导,Gordon Heath、Maurice Denham配音。

看完这部《动物农场》,发现自己只配做只羊

实际上,这部电影的制作有美国中情局的大力推动。中情局在奥威尔去世后,从奥威尔的遗孀索尼娅手中获得了《动物农场》的电影版权,并暗中资助了这部影片,当时的目的是用于和苏联冷战期间的反共宣传。

这部电影在英国的大部分发行宣传都强调它是一部英国电影,和好莱坞无关。

相比小说,电影的结局更加乐观,可能是为了迎合更大市场的妥协,又或许是电影人积极的艺术处理。

1954年首次上映时,英国电影委员会认为这部电影不适合儿童观看,并给予禁止18岁以下观看的评级。此后评级被修改为通用评级,表明这部电影适合所有年龄段的观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