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皇家将电影剧情「分析」

2022-03-12 11:44 作者:奇闻观察室 围观:

1918年12月,瑞典皇家科学院将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一个刚被列入一战战犯名单的德国人。

这个消息在科学界掀起了轩然大波,消息传出,一片哗然。

要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大规模使用化学毒气的战争,造成一百多万人的伤亡。

而将毒气应用于战场之人,正是这位获奖的德国人,为何他能获得这化学领域的最高荣誉,因为他除了举起过屠刀,也曾制造了面包。

二战时,他制造的毒气造成近百万人伤亡,其妻儿最终因他而死

弗里茨.哈伯(Fritz Haber)

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犹太裔德国化学家,弗里茨.哈伯(Fritz Haber)

他究竟是“降临人间的天使”还是“来自地狱的魔鬼”,是非功过到底如何?

就让我们穿越回1868年,回顾弗里茨.哈伯饱受争议的一生。

1868年·人物简介

1868年12月9日,弗里茨.哈伯(Fritz Haber)出生在德国布雷斯劳(现为波兰的弗罗茨瓦夫)一个富裕的犹太人家庭,他的母亲因分娩并发症,在他出生三周后就去世了。

他的父亲是当地一位非常有名望的犹太裔德国商人,开办了多家化工企业,主要经营染料,油漆和药品。

二战时,他制造的毒气造成近百万人伤亡,其妻儿最终因他而死

化工企业

或许是父亲将妻子的去世,归咎在刚出生的哈伯身上,所以哈伯一出生,他就将孩子交给妹妹一家照顾,自己则一心扑在事业上,很少回家。

哈伯6岁时,他的父亲再婚,之后,哈伯就多了三个同父异母的妹妹。除了和父亲的关系差了点,他和家里其他人相处得还不错。

二战时,他制造的毒气造成近百万人伤亡,其妻儿最终因他而死

小时候的哈伯

作为富二代的哈伯,从小就聪明好学,家里又是经营化工生意的,耳濡目染的他从小就对化学知识感兴趣。

1886 年,哈伯高中毕业后,父亲想让他在自家染料厂帮忙,以后也可以继承家业,但他并不愿意,还想继续上学,他先去了威廉大学(今柏林洪堡大学),

半个学期后,又转到了海德堡大学,师从发现元素铯(1860年)和铷(1861年)的化学家罗伯特·本生(Robert Bunsen)

二战时,他制造的毒气造成近百万人伤亡,其妻儿最终因他而死

海德堡大学

最后他又去了夏洛滕堡理工学院(今柏林工业大学),成为化学家卡尔·利伯曼(Carl Liebermann)的学生。

在学校期间,他做了大量的化学实验,对有机合成领域非常懂。

1891年5月,23岁的哈伯在导师利伯曼的指导下,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博士学位。

二战时,他制造的毒气造成近百万人伤亡,其妻儿最终因他而死

年轻时的哈伯

获得学位后,哈伯回到自家化工企业从事染料技术相关的工作,还没干几天,就总跟父亲闹矛盾,正常相处都难,更别提和谐共事了。

自己家厂干不下去,他就去别人家厂实习。

都说实践出真知,通过一段时间的实习,他认为自己在技术流程上还很欠缺,所以又去了拜了苏黎世理工学院(现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的技术化学教授乔治·隆格(Georg Lunge)为师。

二战时,他制造的毒气造成近百万人伤亡,其妻儿最终因他而死

乔治·隆格(Georg Lunge)

半年后,哈伯回到家,这次直接跟父亲闹掰了,一直想要在化学界有所建树的哈伯,决定离开家族企业,自谋出路,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1892年,哈伯在耶拿大学给首席教授路德维希·克诺尔(Ludwig Knorr)担任助手,两年后,经过克诺尔的牵线搭桥,哈伯成为了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的汉斯·邦特( Hans Bunte)教授的助理研究员。

在这里工作期间,哈伯展现出他在化学方面的惊人天赋,邦特建议他研究碳氢化合物的热分解。

二战时,他制造的毒气造成近百万人伤亡,其妻儿最终因他而死

化学方面的惊人天赋

没多久,他就发表了论文《碳氢化合物分解的实验研究》,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哈伯因此成为该校的化学系编外讲师(Privatdozent)。

1898年,30岁的哈伯被提升为学校的副教授,但他并不满足于现状,继续钻研,不断提升。

“空气中的面包”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多,人们对粮食的需求越来越大,除了在有限的耕地上增加农作物种植,还急需提高作物产量。

二战时,他制造的毒气造成近百万人伤亡,其妻儿最终因他而死

粮食

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所以当时的人对化肥的需求非常迫切。

19世纪,农业科学有了一定的发展,英国率先从工业炼焦中回收硫酸铵,可以用于作物的基肥,德国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钾,治疗作物的“软骨病”

有着“肥料工业之父”之称的斯图斯·冯· 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发现氮(N)可以促进植物生长,提高农作物产量。

二战时,他制造的毒气造成近百万人伤亡,其妻儿最终因他而死

斯图斯·冯· 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

而空气中有78%都是氮气(N2),可是这么多的氮都处于游离状态,不能被绝大部分生物直接吸收利用,想要农作物吸收氮元素,就需要把空气中的氮固定下来,把它转化为容易吸收的含氮化合物。

比如,合成活性非常高的氨气,氨NH3是氮(N)+和氢H的化合物,氨气NH3极易溶于水,产生铵根离子(NH4+),铵根离子可以直接被农作物吸收,成为农作物的肥料。

通过大量实验表明,合成氨,是唯一可以把氮元素固定下来的方法,也是最有希望被做成,既经济又能广泛应用到农业生产中的肥料,所以合成氨就成为了当时科学界非常热门的一个研究课题。

二战时,他制造的毒气造成近百万人伤亡,其妻儿最终因他而死

合成氨

其实合成氨并不难,难就难在,要同时满足大规模生产和经济性这两个指标的情况下合成。

1895年,世界上第一个固定氮气的商业工艺诞生了,在大约1000℃的条件下,电石与氮气反应合成氰氨化钙(CaCN2),但是这个工艺成本大,所以科学家们仍在积极探索更为先进的制氨工艺。

当时科学界普遍认同一个理论:

一个氮气和3个氢气可以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条件下产生反应,获得2个氨气。

二战时,他制造的毒气造成近百万人伤亡,其妻儿最终因他而死

合成公式

但到底用什么样的设备,多高的温度,多大的压力和什么催化剂,都是处于未知的,人们试过无数的方法,却没有一个人取得成功,一直对化学抱有热情的哈伯也加入了研究合成氨的行列。

1908年,哈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成功研发出了,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的化学工艺,他利用的自己发明的设备,用200个大气压、500°C的温度和铁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获得高浓度的氨气,这项发明攻克了经济固氮这项难题。

二战时,他制造的毒气造成近百万人伤亡,其妻儿最终因他而死

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的化学工艺

实际上在哈伯成功之前,法国化学家亨利·路易·勒夏特列(Henri Louis Châtelier)差点就成功了,当时他准备在200个大气压、600°C的温度和铁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将氮气和氢气合成氨。

结果在操作过程中,钢制反应釜中混入了氧气,导致设备发生爆炸,差点让一位技术员丧命,鉴于实验的危险性,他的研究就止步于此了。

二战时,他制造的毒气造成近百万人伤亡,其妻儿最终因他而死

反应釜

也让他和成功失之交臂,勒夏特列后来也说:

“我让合成氨的发现从我手边溜走,这是我科研生涯中最大的疏忽”。

经济固氮虽然已经实现了,但想把这种制氨工艺从实验室搬到工厂,进行大规模生产合成氨,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因此,哈伯和德国一家大型化工厂巴斯夫公司的科学家卡尔·博施(Carl Bosch)合作,为了更好提高氨气的转化率,把氨气从合成反应后的气体中分离出来,实现新量产,他们在原有的工艺基础上不断的改良和创新。

1911年,哈伯和博施两人,经过成千上万次的实验,终于将人工制氨实现了工业化生产,人们将他们这套制氨方法称为“哈伯-博施法”。

二战时,他制造的毒气造成近百万人伤亡,其妻儿最终因他而死

哈伯-博施法

有了氨气就可以轻易地从空气中获得肥料,从而摆脱了只能依靠天然氮肥的窘况,极大推动了化肥的量产和推广,粮食的产量大幅度增加的同时也伴随着人口的增加。

目前世界上仍然在用这个方法,生产合成氮肥超过1亿吨,全球人口从 1900 年的16亿增加到2018年11月的77亿。

因此,哈伯也被人们称为“从空气中创造面包”的人,养活世界上一半的人口。

二战时,他制造的毒气造成近百万人伤亡,其妻儿最终因他而死

哈伯

如果没有之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那么哈伯将会是一个受世人称赞的伟大科学家,而不是一个饱受争议的科学家。

毒气战之父

制氨成功后的哈伯,被任命为柏林的威廉物理和电化学研究所所长兼柏林大学教授。

合成氨对德国来说实在太重要了,氨不仅在农业上可以被制成氮肥,在军事上,还可以氧化为硝酸盐(NO3−),是制作炸药的重要原料。

在没有实现人工制氨前,想获得大量肥料和炸药原料,只能从日积月累的鸟粪矿和硝石等天然产物中提取。

二战时,他制造的毒气造成近百万人伤亡,其妻儿最终因他而死

在秘鲁中部海岸的钦查群岛开采的海鸟粪矿。拍摄于1860年。

十九世纪下半叶,南美洲的智利通过发动南美太平洋战争,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也是最主要的硝石和鸟粪矿出口国,德国每年都要花费巨大的精力,千里迢迢去智利进口这两种矿物。

如今有了哈伯发明的制氨法,德国人在家里就可以造化肥和造炮弹了。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哈伯狂热的爱国主义细胞被激发,他积极支持自己的国家发起战争,开战后不久,哈伯被任命为化学兵工厂厂长,负责研制、生产氯[lǜ]气、芥子气等毒气。

虽然早在几年前,海牙公约规定禁止在战争中使用毒气武器。

二战时,他制造的毒气造成近百万人伤亡,其妻儿最终因他而死

禁止在战争中使用毒气武器

但当时,德军与协约国英法等国的地面战场陷入胶着状态,有人分析,造成这样持久战局面的原因是,前线那一道道不可逾越的堑壕缘故。

为了实现速战速决,德军决定使用化学武器,不费一枪一弹迅速清空战壕,于是,哈伯提出利用重于空气的氯气发动军事进攻。

二战时,他制造的毒气造成近百万人伤亡,其妻儿最终因他而死

毒气战

氯气,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气体,可以刺激人体的呼吸道黏膜,轻则引起胸部灼热、疼痛和咳嗽,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1915年4月22日,德军在和协约国英法联军争夺比利时西部伊普尔(Ypres)地区时,哈伯亲自上阵,将6000个装满氯气的钢罐部署在前线,利用风力将毒气吹向协约国军队的阵地。

二战时,他制造的毒气造成近百万人伤亡,其妻儿最终因他而死

哈伯亲自指挥战争

刹那间,联军士兵们觉得眼睛、鼻子和喉咙像被什么酸性物质烧灼了一样,纷纷倒地或四散奔逃。

德军不费一兵一卒就迅速在对方阵地上撕开了,一个正面10公里、纵深7公里无人防守的突破口,这次战役,开了人类历史第一次使用化学武器进攻的先河,毒气造成了协约国军队1万5千人中毒,其中有5000人直接被毒死。

二战时,他制造的毒气造成近百万人伤亡,其妻儿最终因他而死

人类历史第一次使用化学武器进攻

你敢做初一,我就敢做十五,潘多拉魔盒一旦被打开,各国也不再讲什么武德了,从起初发射了一些非致命性的化学武器催泪弹,直接变成取人性命的毒气。

最后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从某种意义上,成为了交战各国的化学家们放毒大战。

一战期间,交战各国互相使用的毒气主要有,可以造成皮肤灼伤的芥子气、窒息性的光气以及氯气,最后导致,因毒气伤亡的人有一百多万,其中有数万人是直接死于哈伯之手。

二战时,他制造的毒气造成近百万人伤亡,其妻儿最终因他而死

相关报道

1915年5月2日,哈伯因战功卓越被提升为上尉,他从战场回到柏林,准备为自己举办一个庆功宴。

而就在他与同僚们推杯换盏间,与他结婚14年的发妻克拉拉·伊默瓦尔(Clara Immerwahr)在家饮弹自尽。

二战时,他制造的毒气造成近百万人伤亡,其妻儿最终因他而死

克拉拉·伊默瓦尔(Clara Immerwahr)

而他13岁的儿子赫尔曼·哈伯 (Hermann Haber)在听到枪声后,立即赶到了现场,紧紧把母亲搂在怀里。

哈伯的妻子克拉拉是当时少有的女性化学博士,她和哈伯结为连理,本是非常令人羡慕的一对。

但克拉拉是一位和平主义者,她一直认为哈伯“误解了科学”,坚决反对把杀伤性的化学武器应用到战争。

二战时,他制造的毒气造成近百万人伤亡,其妻儿最终因他而死

毒气战

结果哈伯还是造成了上万人因毒气死亡,克拉克看着此时如恶魔般的丈夫,她在无尽的自责中选择了自我了断。

但她的去世并没有对丈夫产生任何影响,哈伯依旧对使用化学武器充满热忱,在克拉拉去世隔天一大早,他就留下儿子赫尔曼,出发去了东部战区,督导德军对俄罗斯帝国的军队使用毒气。

1917 年 10 月 25 日,哈伯再婚,他和第二任妻子之间有两个孩子,女儿伊娃(Eva)和儿子路德维希·哈伯 (Ludwig Haber),这段婚姻维持了10年。

1918年,哈伯的一腔“爱国主义”热血,并没有让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取得胜利。

二战时,他制造的毒气造成近百万人伤亡,其妻儿最终因他而死

哈伯的诺贝尔化学奖

硝烟散尽后,鉴于哈伯实现了合成氨的工业化生产,使数百万人口在战后免于饥饿,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把这一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他。

可哈伯在一战期间,积极推进德军使用不人道的毒气战,有着“毒气之父”的骂名,很多人都反对把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他。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哈伯只是被帝国主义利用而受制于政治,无可厚非。

因此,他成为历史上最具有争议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二战时,他制造的毒气造成近百万人伤亡,其妻儿最终因他而死

诺贝尔奖

而哈伯曾经的合作伙伴博施,也因改进了高压合成氨的催化方法,在发展高压化学方面取得突出成就。于1931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人生终点

面对指责,哈伯做出了这样的辩解:

在和平时期,一个科学家是属于全世界的,但是,在战争时期,他是属于自己国家的。

而且死亡就是死亡,不管是用什么手段造成的,气体武器一点也不比飞行的铁块更残酷,而他只是想让战争尽早地结束。

战争结束后,过度爱国的哈伯不仅继续参与德国政府秘密组织的化学武器研究,还为德国面临战后的巨额赔款操碎了心。

二战时,他制造的毒气造成近百万人伤亡,其妻儿最终因他而死

哈伯

1920年,52岁的哈伯提出了“点水成金”研究项目,希望从海水中提取黄金,为德国偿还这笔战争赔款。

但溶解在水中的金浓度,要比预估的低很多,经过多年的研究,也没有取得成功。

但是,他作为德皇威廉物理和电化学研究所所长,带领同事们在另一个领域里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研发出了齐克隆 (Zyklon) ,它是一种有毒的氰化物化学药剂,是一种新型的杀虫剂。

二战时,他制造的毒气造成近百万人伤亡,其妻儿最终因他而死

齐克隆

1933年8月,德国前纳粹党领袖阿道夫·希特勒上台后,开始驱逐犹太科学家。

讽刺的是,一直对国家忠心耿耿,认为自己的纯正德国人的哈伯也未能幸免于难,他因不愿意按照上级指令,迫害研究所里的犹太人,被迫辞去一切职务流亡海外,辗转于法国,西班牙和瑞士。

1934年1月29日,65岁的哈伯因突发心脏病,在瑞士巴塞尔的一家酒店去世。

二战时,他制造的毒气造成近百万人伤亡,其妻儿最终因他而死

哈伯的墓碑

根据他的遗愿,他的骨灰和第一任妻子克拉拉葬在了一起,结束了他充满争议的一生,关于他与德国的关系,科学家爱因斯坦曾总结道:

“哈伯的一生是德国犹太人的悲剧——单恋的悲剧。”

后 续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哈伯研制的齐克隆被升级为齐克隆 B( Zyklon-B),而齐克隆 B在德国纳粹党执政期间,被当成种族灭绝的工具,数百万犹太人因此丧命。

二战时,他制造的毒气造成近百万人伤亡,其妻儿最终因他而死

齐克隆 B( Zyklon-B)

而哈伯家就有好几位亲戚,在纳粹集中营死于这种杀虫剂之下。

哈伯的大儿子赫尔曼一家为了躲避战乱,几经周折逃到了美国,不过在二战结束后不久,他就在家中自寻短见了。

关于原因,有人说,他是因为父亲的研究让无数人受害,受不了内心的谴责。不过也有人说,他可能是因为妻子在二战时不幸去世而痛心不已。

在赫尔曼去世的第三年,哈伯的孙女克莱尔(Claire)也选择了和他父亲赫尔曼一样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克莱尔也是一位化学家,一直致力于研究氯气解毒剂方面的项目。

二战时,他制造的毒气造成近百万人伤亡,其妻儿最终因他而死

哈伯的大女儿伊娃,因为战争移居到了肯尼亚,在那里生活了许多年后去了英国,2015年去世。

而哈伯的二儿子路德维希,成为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工业化学历史学家,他撰写了一部关于一战中化学战的历史书籍《毒云》。

要评判哈伯的功过并非易事,他的发明解决了粮食危机,却也成了战争“帮凶”。

二战时,他制造的毒气造成近百万人伤亡,其妻儿最终因他而死

参与毒气战的人

虽说科学无善恶,人心不可量,但实际上哈伯最引人争议的并不是他制造了毒气,而是他主张让毒气用于战争,或许他一开始的初衷就错了。

化学武器并不能快速结束战争,不过是将战火延伸到了实验室罢了,了却君王天下事的哈伯,却并没有赢得生前身后名,反而落得骂名无数。

好了,以上就是最具争议的科学家弗里茨.哈伯的故事,你帮忙分享一下就对我最大的鼓励,我是长风,我们下期见!

参考资料: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ritz_Haber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chemistry/1918/haber/biographical/

https://www.theguardian.com/science/2013/nov/03/fritz-haber-fertiliser-ammonia-centenary

https://baike.baidu.com/item/弗里茨·哈伯/872219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哈柏法 https://zh.wikipedia.org/wiki/固氮作用

https://zh.wikipedia.org/wiki/亨利·路易·勒夏特列

作者:奇闻观察室

文章中的观点仅代表个人

文字版权归奇闻观察室所有

转载/引用请联系我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