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饥饿站台这部电影好看吗

2022-03-10 09:06 作者:Ywan说 围观:

最近看了去年火热的《饥饿站台》,影片一开始就不禁让我联想到那个天堂和地狱用长勺子喂粥的寓言,后来才发现影片远比那个寓言还绝望。比起《寄生虫》,阶级问题表现得更加“赤果果”。

简单来说——直观、生猛,重口味、大尺度。

《饥饿站台》比《寄生虫》还绝望,这部电影才是真正的极致

《饥饿站台》设置了一个极度简化的处境——垂直堆叠牢房,将众多重要的社会资源压缩到一桌食物里,将复杂多变的阶级变成直观的上下楼层,更将享有资源的优先级序列变成绝对的数字表征。

在有限的社会资源下,监狱坑的上层可以吃饱喝足,中层人还能勉强维持体面,而下层人却连残羹冷炙都舔不到,为了生存所有只能人吃人。而故事则随着主角格伦,一个带着《堂吉诃德》书自愿走入监狱坑的小白兔而展开。

《饥饿站台》比《寄生虫》还绝望,这部电影才是真正的极致

戏剧应该是人生的镜子,风俗的榜样,真理的造象。

——《堂·吉诃德》

拥有类似极端环境设定的电影很多,但更多是将故事的处境剥离出当代文明,放置进社会停摆的僵局里,或者直接扔进农耕甚至是原始处境中。前者有丧尸、灾难电影那般的极端情况,后者有《迷失》那样的世外之地。他们离开通行的法则和秩序,进入更野蛮的丛林法则。

很显然,故事中的监狱坑不是遁世的伊甸园,更不是所谓的“垂直自我管理中心”,而是一座为生存而挣扎的决斗场。

《饥饿站台》比《寄生虫》还绝望,这部电影才是真正的极致

导演在电影一开始就已暗示——给那本《堂吉诃德》的特写。就如《肖申克的救赎》中所说:救赎之道全在书中(圣经)。而格伦注定成为监狱坑版的堂吉诃德。

故事中的每一个人都代表着一种社会角色:

带武士刀plus的老头——一个利己主义者。虽不是大奸大恶之徒,却随着大流走。

监狱坑工作女——制度的帮凶,无形的加害者。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带绳子的黑人大汉——改变局面的先锋代表,现实生活中想要跨越阶层的积极分子。

亚裔女人——一腔孤勇,执着地下降,努力地寻求生存,

智者——倡导和平而非暴力手段的秩序变革者。

小女孩——是一种人性的存在与希望。

《饥饿站台》比《寄生虫》还绝望,这部电影才是真正的极致

这些角色又在影射现实社会的残酷,泰戈尔曾在《红夹竹桃》中有一句话:老虎并不吃老虎,只有人才用人来养肥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究竟什么是“兽性”,什么是“人性”呢?那我们该如何面对呢?

取道于“等等”之路,走进去的只能是“永不”之室

——《堂·吉诃德》

媒介革命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人们都史无前例地深入参与社会准则的构建当中。人们生产着言论和见解,但是这个世界依旧没有变好。人们无节制地消费信息,任由自己淹没其中,信息的洪流反而钝化了人们的感官。媒体上报道的各种暴行和悲惨,往往只会得来短暂的惊叹或者泪水,然后慢慢淡化和接受,最终沦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牛顿曾告诉我们:一切物体没有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饥饿站台》比《寄生虫》还绝望,这部电影才是真正的极致

那么,我们需要一些反常识的外力。它能提供一些陌生化的场景和语言,把我们从日以继夜在自身周围垒砌起来的思维监牢中解救出去。安图稳定,源自于我们身体里的惰性,满足于安逸让我们自愿杀死改变的勇气。

堂吉诃德在某些人眼中看来是愚蠢的甚至是滑稽的,但是这种错误依旧蕴含着打破常规戳破假象的力量。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堂吉诃德呢?是嘲笑,是恶言相向,还是嗤之以鼻?

细细想来,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但是我们必须去追求公平,这才能使一些人免于成为被奴役和被牺牲的那部分。堂吉诃德们从来不是代表个人的意识,他们只是通过一种方式提醒人们那些被遗忘和搁置的议程而已。

《饥饿站台》比《寄生虫》还绝望,这部电影才是真正的极致

纵观人类历史,能洞见社会问题的人不在少数,但并非每一个“先知”都能掌握变革的钥匙。只有通过不断地积累,等待那难以捉摸的“东风”来临,那时一切才会发生变革。所以,变革永远不会一蹴而就,格伦的革命也注定失败。因为变革的钥匙并不在他的手里,它始终掌握在那些目睹他行为的人们手中,而他们尚未参与。

有白天就有黑夜,有黑夜又会有白天,不会长夜漫漫永不天亮的。

——《堂·吉诃德》

影片的最后,格伦和小黑终于来到了第333层,而且发现了一个孩子,似乎是那个几乎贯穿整个影片的“女侠”都在寻找的孩子,但区别在于她要找的是儿子,而他们发现的是女孩。或许,这孩子根本不存在。这个“孩子”是女侠的幻想,后来也成了格伦和小黑二人的幻想。

《饥饿站台》比《寄生虫》还绝望,这部电影才是真正的极致

那为什么导演要安排这样一个幻想?

那是因为极权制度统治必须依靠强迫力量,而专制恐怖只有对那些相互隔离孤立的人才能实施绝对统治,所以,一切专制政府主要关注的事情之一就是造成这种孤立。影片中的这种隔绝孤立感无处不在,囚犯都过着原子化的生活,只关心自己的处境,对周边漠然无闻,这种状态是最容易被极权统治所利用,使个体丧失了本应拥有的自我创新——再组织能力,无法团结起来抵御共同的困境;“

而能与之抗衡的唯一力量就是“创新”的能力,而创新能力“必然由每一次新生来保证,人的出生使生命成为一种新的开端,在某种意义上也使世界开始更新。由此可见,影片中无论是“女侠”的“儿子”还是格伦看到的“女孩”,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一种新生的希望。他们以自己的“殉道”的教训作为新生力量的“前车之鉴”,希冀成为觉醒的开端。

汉娜·阿伦特在《极权主义的起源》也曾说“历史的每一次终结必然包含着一个新的开端,这种开端就是一种希望,是终结所能够产生的唯一‘神示’”。

《饥饿站台》比《寄生虫》还绝望,这部电影才是真正的极致

而当格伦把传递信息的奶冻让小女孩吃了后,并随之降落到监狱的最深层。虽然四周死一般孤寂无光,但头顶的一道光仿佛直达天界,照亮人心。仿佛在指引格伦内心去选择一个寄托,一份希望,这是宗教的救赎,也是信仰永恒的救世主情结。

历史孕育了真理,它能和时间抗衡,把疑闻旧事保存下来。它是往昔的迹象,当代的鉴戒,后世的教训。

——《堂·吉诃德》

从古至今从不缺人类之间的相互挣扎和伤害,也不缺如何改善被压迫者处境的探讨,然而团结总还是一种美好的望景。连在当下疫情中,各国都尚有空空荡荡的货架和相互推诿责任的政客。回过头来,原来《饥饿站台》离我们并不遥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