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肚脐电影好看吗

2022-03-07 22:43 作者:马庆云 围观:

文/马庆云

电影在大方向跟戏剧一样,分喜剧和悲剧两种。而喜剧又因为元素的不同,分出了不少样式。有喜剧加动作的,有喜剧加剧情的,有喜剧加冒险的,甚至有喜剧加悬疑的等等。内地在喜剧电影的奔突上,做了不少工作。但我们至今还有一项喜剧品类涉及的不多,那就是性加喜剧。这部性喜剧版的欢乐颂,笑着把明星家族的私生活嘲讽了

在国内,性加喜剧,面临着价值观正确与否的问题。去年的票房小黑马《情圣》,实则便是这种类型的一次小尝试。故事讲的是一个广告公司的经理幻想韩国小嫩模的事儿。不过,这个故事最终被掰正了,成了要以家庭为重的黄粱一梦,味道尚显不够。

喜剧最大魅力实际在于一种强有力的嘲讽感。如果性加喜剧变成没有嘲讽价值的影视内容的话,就与简单地贩卖颜色视频没有两样了,离艺术太远,离猥琐咫尺。2013年,香港上映过一部名为《偷食家族》的电影,该片未在国内院线上映,但剪辑版本被国内不少正版视频网站购买,名字变为《肚脐》。这是一部性加喜剧非常有代表性的作品。

《肚脐》的故事视角选在一个富人家庭。刚刚在夫妻生活上有心无力的父亲,是某大学的教授,一位女学生转学到他的专业下,教授与女学生生出情愫,最终酿成一个小生命的恶果。这位父亲却选择跟女学生分手。

而此时的母亲,虽然跟父亲假装恩爱,却逐渐被摄影培训班的帅气男老师迷倒。这位中年妇女大显御姐本领,竟然也怀上了一个小生命。

酒店工作的女儿,在跟医生结婚之前,却跟酒店的DJ乱来,最终也是带着孩子让医生喜当爹。更为有趣的,那位结婚的医生,正是检查出母亲有身孕的大夫。

最为嘲讽的,是儿子爱上了父亲的女学生,并且与之结婚,不仅喜当爹,而且让本应该是父亲的人,成了爷爷。就这么混乱的明星家庭,最终要拍摄一副全家照,摄影师竟然是跟御姐胡搞的那位。一出皆大欢喜的性喜剧,就这么到来了。

《肚脐》的好处就是用性喜剧的方式,笑着嘲讽这个明星家庭混乱不堪的私生活。喜剧的魅力,也正在于拿着本应该大力抨击的事物开涮。这种开涮起到的嘲讽力度,远比正剧带来的效果强烈。

国内在性喜剧方面,以嘲讽为主的,目前通篇为之的,还很少。但也有些许的苗头,比如,前几年王朔编剧冯小刚导演的《私人订制》,李小璐色诱范伟那段,就是对某个批次的人群给予冷嘲热讽,至于是哪个批次的,影迷自有各自说法。但是,我们国内暂时没有整部戏都致力于性喜剧的讽刺电影。

有讽刺,必有伤害,有伤害,必有不高兴。在国内目前的院线尺度上,点到为止的性桥段,还是可以有的。所以,性不是问题,喜剧也不是问题,性和喜剧遇到一起,一旦讽刺,就容易产生问题了。

中国的喜剧电影,目前有“做到头了”的尴尬处境。如果说去年春节期间的喜剧片还能算是卖座爆款的话,那今年的无论是《西游伏妖篇》还是《大闹天竺》,都远远没有实现票房预期。特效加喜剧,动作加喜剧,这些惯常的元素,已经无法满足影迷日益增长的审美娱乐需求。冯小刚导演见长的台词加喜剧的模式,其实早几年就已经市场前景不大了。

我们目前的喜剧电影,需要一些没有加进来的元素调和进来起化学反应。《肚脐》这部笑着把明星家庭私生活混乱进行调侃的影片,属于喜剧、性与剧情的调和品。我们未来,应该先在网络院线上做一些尝试,在合理的范畴内展示性桥段,并操起讽刺的创作手法。

讽刺的最根本性的好处就是现实主义,剧作不能讽刺无根的东西,拿着凭空说物的玩意搞讽刺,大伙也不信啊。《肚脐》讽刺的是那些外表光鲜内部腐朽的明星家庭,大伙对他们的私生活混乱早已司空见惯,用各种喜当爹的桥段来嘲弄一下,影迷容易产生共鸣。

不过,我们最近国内的态势,有点把喜剧往悲剧做的嫌疑。比如,《欢乐颂》第一部的时候,喜剧色彩颇浓,尤其最后的剧情,曲筱绡跟赵医生闹矛盾,大过节地滚个床单就合家欢了。轻松俚俗,不失幽默。可到了第二部里边,真是各种悲苦闹剧堆砌。做喜剧需要本事,笑着把过往说出来,需要足够的阅历。《肚脐》这部性喜剧版的欢乐颂,值得国内同行借鉴一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