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高铁孕妇霸座,怼完超解气:只要我“混蛋”,就不怕你的混蛋逻辑

2023-12-14 08:57 作者:岑岑 围观:

《君氏大词典》精读已放入网上词条2031/2000。

今天是第3509天精读伴你终身成长。

01

知乎上有个热门话题:你的座位被一个买了高铁无座票的孕妇占了。你会怎么做?

回答@粥六讲了一个亲身经历,被赞3.6万。

“有一次在成都到重庆的高铁上,我被一位女士占了。

其实从成都到重庆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是背着双肩包站在过道里拿东西不方便。我以为她坐错了,就拿票提醒她,可是她看了我一眼后说,我怀孕了。

她的语气没什么特别,但完全没有回答我的问题……我没想到,也措手不及,于是脱口而出:我也是。

有一段时间,场面相当尴尬...

我旁边的人坐立不安,不知所措。他迅速收拾好杯子和包,给我让座。我挥挥手说,不不,肚子不大,年轻力壮。

嗯,然后,坐在我位置上的那位女士突然站起来,起身走向其他车厢..."

这句话明显是在暗示女士老了,她想弥补,表达自己也很年轻。结果她头也没转,说:“你肚子也不大。”

这时候,那位女士走得更快了。

回答说他不是故意要去拜访一个孕妇,但是当他问对方是不是看错座位号的时候,对方突然说了一句“我怀孕了”,让她不知如何接电话。

大概就是这种从道德制高点绑架别人让座的态度,让回答很不舒服,所以他本能的撒了个谎。

虽然是骗人的,但网友们似乎并没有任何不适。评论都是赞,表示回答“做得好”。

照顾老弱病残是天经地义的。只要你是真心的,我想没有人会故意为难一个孕妇。

如果有人提醒女士坐错了位置,她会说:

“不好意思,我急着出门,没买票,又怀孕了。不知道你能不能方便。我们交替坐吧。”

大多数人,尤其是女性,都知道怀孕的艰辛,所以这么说基本可以接受。

但是,你不能以自己的脆弱为借口,强行剥夺别人的行为自主权,要求别人牺牲自己来保护你。

一上来就被道德绑架,“我怀孕了”这句话谁都听着不舒服。

主的回答似乎印证了一个道理:只要我是“混蛋”,就不怕你的混蛋逻辑。

但实际上,这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02

很多人会开始急着澄清,告诉别人不是。

就像《让子弹飞》里的老刘,当万虎指责自己吃了两碗粉的时候,他不惜重金证明自己只吃了一碗粉。

但其实这种自证是极其愚蠢的。除了让自己陷入内耗,得不到任何好处,甚至会被对方伤害。

作家蔡讲过一个关于让座的故事:

有一次,他去宁波出差,发现那里的地铁不挤不干净,车厢里的乘客素质也很高,给他带来了很好的乘车体验。

然而,前一秒,他还在想,下一秒,地铁到站,打在他脸上,就出事了。

随着人流的上上下下,一个10岁左右的孩子走上前去,抢了刚刚空不到2秒的座位坐下。

孩子进来的时候,还有一个看起来70岁左右的老爷爷。他和孩子走的方向一样,看到没有座位就站在他旁边。

本来也没什么,可就在这个时候,站在旁边的中年大妈和大金链大叔开始调侃了。

大妈:“现在的孩子正好好动,抢座位真的很快。”

之后就不满意了。我转向孩子旁边的爷爷说:“现在来世凶,你抢不到。”

附近的空 gas顿时尴尬起来,大家不约而同地看着孩子。

此时,孩子旁边的年轻女子想起身让座,孩子却红着脸站了起来。

不到一分钟,下一站就要到了。一名乘客拉了拉孩子的袖子,示意他坐下。

但孩子不理会,固执地走到蔡站的那一头,眼里满是迷茫和无奈。

这时候,刚刚叔叔和婶婶还在窃窃私语:

“这孩子脾气很大,还挺会耍花招的。”

“这孩子不好对付,会长大的。”

……

大叔大妈之所以会表达这种想法,一方面可能是不满没抢到座位,另一方面是出于一种道德优越感。

在他们眼里,孩子先坐下是不道德的,所以他们大胆地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孩子指指点点。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孩子也是乘客中的一员,享有同样的权利。

大家花一样的钱,坐一样的车,座位在那里。谁先抢到谁就拿。

孩子愿意让座,这是他额外的美德,不让座是完全正确的。

他们只是把对道德的高要求作为最低尺度,试图用个人标准绑架道德。

如果一定要说不道德的话,这种行为确实是不道德的。

对于这种人来说,澄清和自证是最没用的。

因为他们的逻辑本身就是一种莫须有的“屁眼逻辑”。

无论你怎么证明,都无法走出他们的陷阱。

03

拾遗微信官方账号曾经提到过一个观点:

当别人贬低我们,诋毁我们的时候,不要急于证明自己不是这样,而要马上肯定对方贬低我们的一点,然后把这一点放大十倍让他反感。

这样你不仅会开心很多,还会因为内伤而生对方的气。

比如你路过一个水果摊,准备买一斤李子。结果摊主奇怪的说:“买这么少?”买不起?你过着贫穷的生活!"

与其对摊主死板,不如反其道而行之:

“是的,我很穷。我还是个单亲妈妈,一个人养了五个宝宝。本来想买半斤的,但是咬咬牙还是买了一斤。你不应该缺钱,或者你可以给我这个李子。”

摊主马上就要闭嘴了。

比如婚宴上,亲戚假装关心的问你“你上xx大学了吗?”“再好的两个学校,我女儿xx考了一个。”

如果你这么说:

“是啊阿姨,两个学校的毕业生都很难找到好工作。我对现在的工作很不满意。早就听说xx发展的很好。回家跟xx说,让她帮我找个好工作。不要拒绝!”

这个亲戚马上就不说了。

说了这么多,当然不是让你拿自己和别人比混蛋,比无赖,比下限。

用自己的“屁眼”去打败别人的“屁眼逻辑”,不是很聪明。

因为这种方法用多了,容易造成原则性的大问题。

我们真正要做的是提高认知,用对方的逻辑,站在更高的维度去和对方斗争。

策略之一是“给别人应得的”。

愿你我都有这份智慧和机智,去应对生活中遇到的“混蛋逻辑”。

互相鼓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