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葬花吟龚玥单曲,龚月葬花吟

2023-12-11 09:50 作者:岑岑 围观:

安吉四贤本遁入山林,归于隐士,因为好友高崇力邀重出江湖,与五湖盟一同匡扶正道,对抗鬼谷,抢回琉璃甲。

温客行散布的假琉璃甲之一,率先被裴大贤夺得,还没交给高崇,就被武林贪众寻腥而至。江湖几大门派,丐帮,华山派,桃红绿柳,封晓峰等一众人,赶到安吉四贤居住的仁义坊,合力围攻之下,经过一番苦搏,四贤相继殒命。

白沙汀上,温客行手把断剑,一曲《葬花》吟得无声无息......

一.温客行“葬花”动机

隐居十五载,陶然已忘忧。

十五载的相濡以沫,只因一场义气,一朝化为泡影。

安吉四贤,本可以偕老山林,终隐一生,为“知己”佳话成就最后的圆满,却因一块琉璃甲身陷囹圄,斯人断肠绝命于岳阳城。这四贤的死,第一次撼动了温客行的“鬼性”,是其“人性”觉醒的关键。在“葬花”名场面前,有必要先说一说四贤之死。

1.1温客行心态:开棺曝尸

不过蚍蜉撼大树,在他冰冷的心棺内,种不下任何种子,同门夫妻和独行大盗三贤的死,至多让温客行感到一点点错愕和惋惜罢了。

他对此抱之嗤之以鼻,或许是这么想的:几个老家伙不好好在山林里养老过神仙日子,为了一块琉璃甲重出江湖,助纣为虐(帮高崇),同那些江湖败类也没什么区别,活该丢性命。

他全无惜命之心,稍有悲悯之念乍起,不过转瞬即逝。直到最后一贤的死——

一把瑶琴祭知音,一腔热血照肝胆。

当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士杜四贤断琴自刎,以血酬知己,温客行方受到极大的震动,根深蒂固的“人性至恶论”发生了明显的动摇:这世间,难道还真有不为贪欲,只为义气赴死的人?这知己二字,难道并非只是对月酌酒,琴棋书画,终老山林,而更合着“知音不在,琴断人亡”的生死相随?

当年子期死,伯牙碎瑶琴。高山流水长,知音难觅处。

温客行的内心,经历了一番滔天巨浪,重归于平静后,他忽然觉得,也许自己真的错了。他以前认同的知己,是与周子舒谈情喝酒晒太阳,走走江湖,终老一生,他理解的侠义,也只是五湖盟与整个江湖的假仁假义,和将一己贪欲置于人命之上的伪善。

可是,为什么还会有如此的义气和至情至性?

心的棺门逐渐开启——棺内被羁押已久的另一个灵魂慢慢睁开了双眼,不断向他发出问诘:父母之仇不共戴天,但是不是为了复仇,好人就活该被伤害,是不是这个该毁灭的江湖,就都是非死不可的恶人、坏人?

可能他并没想通前者,却默认了后者:江湖,并非都是大奸大恶之人。

这种意外到来的认知,成为解答周子舒“没想到你是真疯”的钥匙。

这就引出了下一集的“手把断剑掘坟墓,阶前愁煞葬花人”的名场面。

二.温客行“葬花”

院落内的地上落满了金黄的银杏叶,四贤尸体被整齐排列着。远处桃花依旧吐露着灿烂的笑靥,书幡在风中袅袅飘荡着。

萧瑟中,温客行一袭深浅青绿的袍子,一层裹着一层,胸前露出半截红,一头长发披散在背后,头上斜插着一根白玉簪。

他瑟瑟的,不似从前的意气风发,游刃有余。

此时的他就像一个做了错事的孩子,耷拉着脑袋,只顾专心挖土,连那身极其名贵的衣袍也顾不得了,他半跪着,手中握着一柄不知从哪里拣来的剑。

挖了几下,那剑就断了,想必已经挖太久,不堪重负,白沙被翻出来的一层泥土掩盖掉,墓穴还远未成型,这样挖下去,也不知要等到何时才能让魂灵安息。

他兀自把断剑插入土中,一向白皙干净的手背,沾满了泥土,脏兮兮的。

那楚楚可怜的样子,我见尤怜,配上他花花绿绿的衣服,如果不是面前的尸体和汀上白沙血染的痕迹,提示着这里刚刚发生过一场惨烈的杀戮,那这一画面的唯美,的确堪比《葬花吟》。

残酷的美,亦是死亡的美,美超越了善恶本身,在幻灭中得到了升华,正像温客行的美,同样超越了善恶正邪。他兴风作浪,拨乱江湖,是恶,却又从恶中生发出善,从残忍中抽离出的天真,葬花也是葬魂,不仅是对逝者的祭奠,也是为自己不安的灵魂以慰藉。

这一幕情绪的推演又如何呢?

2.1第一层情绪:慌乱掩饰

周子舒立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他。

温客行没想到他会来,瞥了他一眼,飞快低下头,眨了眨眼睫。他惶恐不安的目光游移不定,扯了扯嘴角,露出一抹苦笑,连与他片刻的凝视都做不到。

“满城尽带琉璃甲”之后,他或许明白了周子舒的愤怒,但为时已晚,四贤在眼皮底下逐个死去,他心内有愧,自不敢与他四目相接。

“阿絮啊,你看你的杀孽多重,怎么每次见你,不是杀人,就是埋尸的?”

他慌乱地笑着,舔了舔给发干的嘴唇,身体摇晃着,仿佛被掏空似的,似乎是说给对方听,也是说给自己听,假作谈笑着,把这眼前的一切归于“杀孽”。

这样的"强词夺理",好笑又可悲。

天窗之主的杀孽,对于鬼谷谷主只能有过之而不及。再见周子舒,温客行就像溺水之人抓到一根最后的救命稻草,潜意识里,并不想把安吉四贤的死归咎于己,而是归咎到他们每次杀气腾腾的相遇,归咎于因缘际会,命中注定。

断剑挖坟细节分析:

真想挖坟,以温客行的武功,炸个坑出来就好了,何必费此周章呢?首先,四贤的死,使他生平第一次品尝了内疚和悔恨的滋味,在这样的震动下,他被情绪主宰,根本无暇理性思考。其次,四贤之死由他间接造成,死者为大,出于对这一武林中唯一清流和高洁品格的尊重,手工活,一定比巧取更加有赎罪的诚意。或有三种猜测,挖坟是小,赎罪是大,坟挖不挖成功,不重要,赎罪的仪式感是一定要有的,葬过花,对得起花,也对得起自己,心上的愧疚就会减轻些。

2.2 第二层情绪:忏悔

送魂魄上路,他亏欠地向四具尸体好一番叮咛:

“江湖风波恶,人间行路难……”——江湖必定是恶的,人间的尔虞我诈,又比阴间好在哪里?

“下回做人,别太实在了,交朋友也得擦亮眼睛。”——为了朋友义气,丢了性命,朋友走前都不给收尸体,死得其所吗?这里也有一语双关用,自嘲周交他这个朋友没有“擦亮眼睛”,乃至让自己破坏了他向往的美好生活——这份卑微即便已经低到尘埃里了,凭他的骄傲,仍会说这种山路十八弯的暗门话,果然温客行特色。

“虽说这死亦何苦吧,你们这死得委实有点冤。”

“生亦何欢,死亦何苦”这句话,出自庄子《庄子.至乐》。

庄子妻亡,惠子吊唁,庄子鼓盆而歌,惠子就谴责他为何不悲哀。庄子就说了一套生即是死,死即是生,生死循环,不灭不尽的辩证论,来解释自己不必哀伤的原因。

温客行以为自己同庄子一样,早看透了生死,他本从地狱中来,自然对死亡司空见惯,可惜这头一次到人间走一趟,就感受到了只属于人的“死之哀”和“哀之痛”。

他边挖着坟墓,边倾诉着,虽然出口的话,三分玩笑,七分认真,可他清楚,这是他向死者忏悔的方式,无关周子舒在与不在场,归根结底,都是说给自己听的。

此时镜头,从远景拉至了中景,温客行的面容,苦。

2.3第三层情绪:愤怒:外表多佯狂,内心多悲凉

苍白的辩解,显然无法换来周子舒的谅解:

“温客行,现在你满意了吗?”

“你说世人做法自毙,我姑且不与你争,但这安吉四贤,委实不能算作坏人。如今遭受这无妄之灾,一并殒命,温客行,你开心吗,觉得心里畅快吗?这就是你要的结果吗?”

在他的声声质问中,他自责,懊恼,悔恨,凄苦,绝望,孤独,无助,愤慨,焦灼……百般情绪,如同一只只地狱业火的手,将他焚遍。

为了维护自己认为正确的复仇信念,他笑了又笑,气息也仿佛继续不上,他用力摔开周子舒的手,转过头,直视他的双眼,一股浓重的悲凉刹那鼓胀着眼球,他反问道:“是,他们不算坏人,可周首领你敢说,你平生所杀的都是坏人?”

外表多佯狂,内心就有多悲凉。

那早已七零八落,被碾碎成尘的自尊,和着从前的血泪被搅拌在泥土里。

从儿时就经历的那些非人的过往,自己的平生又岂堪一问?

在他们相识之前,甚至连质问他的人都没有,没人关心他是如何活下来的,没人关心他的父母如何惨死,没人关心他被如何虐待,如何孤苦无依地长大,没人关心他身边只有一个小阿湘跟着,只有她在最黑暗的时光,给他活下去一点点力量……

温客行说着言不由衷的话,浑身上下,却无不被惶恐和恐惧以及悲哀支配着,愤怒只是他的保护色,悲凉才是他的底色,最后一点尊严,他不希望跟着死去的安吉四贤一起入土埋葬,于是,他想反击了。

全镜头怼脸大特写后,“你必须一根睫毛,一处酒窝,一条皱纹都要会演戏。”

三.一个侧面,阳关三叠

看这场戏的时候,我时时感喟着龚俊优秀的五官轮廓,从哪一个角度拍过去,都能毫无保留地传达这一戏三叠的情绪。而导演,便选了他的这一个侧角。

他低目时,只看到宽阔的额头,高耸的眉骨上一对剑山眉如秋鸿孤鹜展翅入鬓,眉骨下,深陷的眼窝若是眼睑垂下,长而浓密微微卷曲的眼睫犹如一双蝶翅翕动震颤,撩拨着心头的敏感处,很容易,情感就跟着起来了。

在笑与不笑之间,他拿捏得极有分寸。葬花之前,温客行从未有过连呼吸都不稳的时候,他总是那么气定神闲,泰然自若地出现在周子舒面前,这里是他情感的第一次爆发,也是真我(甄)的第一次灵魂出窍。

自责时始终保持低垂的头势,忏悔时气息时而急促,时而舒长,慌乱如小鹿被追捕时生怯绝望的眼神,愤怒时,又是圆目望断,狠戾乖张中含着点点泪光。其实字字锥血的控诉,都不如他将眼神戏发挥到极致,幸好台词并不冗余,无碍发挥。

这个侧角,完美展现了龚俊美好的轮廓,只能说,导演有眼光,龚俊也很会长。

“花飞花谢花满天,红绡香断有谁怜”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浊陷渠沟。”

四.美学隐喻

这一场戏的隐喻特别多。

这一座有松树掩映着的小小院落,一间古朴的木庐,一地白沙在汀,一林金黄银杏,几株桃花树,一排排书墨白幡。

松树:松竹梅被誉为岁寒三友,是士文化的精神写照。松的坚忍不拔,竹的刚直不阿,梅的凌寒傲骨,都成为君子的高风亮节。松和竹,都是四贤的品格象征。

白沙:《荀子·劝学》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会变得和土一样黑。地上的白沙,一代表着文士的高洁,哪怕死,也不零落成泥,污了本色。二,白色的美学意境:汀上白沙看不见,三,白色与血色对照。

染血的书幡:既表达着四贤的生活雅事,文人品格,染血后,也化身为招魂幡,对悲怆情感的烘托,有着强烈渲染的作用。

银杏:“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柑橘可为奴。谁令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李清照的《瑞鹧鸪·双银杏》这样歌颂银杏。银杏古代又称白果,鸭掌,是高雅圣洁品格的象征:玉骨冰肌。

琴:嵇康临死之前,要过琴来,最后弹了一曲广陵散。曲调时而激烈,时而缓和,时而如涓涓细流,时而如惊涛骇浪。听得人们如醉如痴。忘了这是刑场,一曲终了,嵇康从容赴死,死时四十岁。一代真性情的精神领袖从此消失。所以琴,既是高山流水,知音的象征,也是古代文人坚韧高洁品格的象征。“琴棋书画诗酒茶”,在雅事中,琴是排在第一位的。断琴,如断骨断魂,魂不在,人自是不在了。

服装:四贤的素白与黑,与温客行花花绿绿的服装,形成鲜明对比。穿得花哨漂亮些,体内的真我,就不会轻易逃逸出本体,也更能显示他“蛊惑人心”的鬼主身份。当然,也成就了这一场《葬花》的艺术之美。(关于温客行的服装,会在后面的温客行画像系列展开细说)

一场侠义文化的光辉场面

整部剧中,笔者以为,最能体现我中华武侠精神和文士品格的光辉场面,除后一场武林大会高崇舍生取义之外,就是这一场士为知己者死了。

这一幕很经典,经典在于,它既说明白了什么是武侠精神,又将中国传统的“知己文化”融入侠义之中,将儒家思想“士为知己者死”的至善人格,立于纸上。

没有任何刻板说教,在众多老戏骨的倾情演绎下,正与邪,仁与义,善与恶,生与死……融入于一座小小的院落之中,展开一幅“壮怀激烈”的悲怆画卷。

重温与肯定“知己文化”,其实是为温周日后的情感发展提前作出了示范:侠为仁义生,士为知己者死。升华了作品的精神内核。而未来的温周,尽管在完全理解彼此之前,经历了许多坎坷,许多不信任和许多不理解,但终还是在无悔中,以各自的方式,成为这一段知己之情的殉道者。

树林间,问周子舒当自己是什么。

蹙起的眉头,下垂的眉尾,微微张开的双目,对知己之情的无限向往......

悦樊楼上,看到现实版的知己融融图,心中认定,这也是想和周子舒一起过的神仙日子。

知己出处小考: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出自《诗经•邶风·击鼓》这是一篇典型的战争诗,战士间的互相勉励、同生共死更是令人感动。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自此成为誓言的代表。不过最初这四句说的是生死与共的战友,而非相濡以沫的夫妻。但无论怎样,在这样的誓言下,已经全然消散了死亡的惨烈与悲凉。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出自《楚辞》《越人歌》。

《越人歌》是《楚辞》的一个艺术源头,是舟子对楚国王子所吟唱的诗歌。“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本就是男性之间的情感告白,倒是表里合一。

发帖集合请在这里查看:

山河令专组发帖合集(温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