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当童真的眼睛和苦难的世界相遇——十部最值得看的儿童视角电影

2023-11-09 12:22 作者:岑岑 围观:

十部最值得看的儿童视角电影

在世界各国的电影中,有大量的儿童视角的电影。这些人用儿童的眼光和观点去观察和描述故事过程,用儿童的眼光作为观察孔,去窥探和记录我们周围那么大的世界里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一些让我们绝望的事情。它以微观的方式切入宏观,通过局部细胞探索整个世界的身体。很多电影大师都拍过这样的电影,在电影史上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经典。

为什么用孩子的视角观察世界会有特殊的效果?因为两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和尖锐的矛盾,纯真的眼睛和苦难的世界是极其对立的。碰撞后产生的艺术效果震撼人心。在这里,我试着给朋友们推荐十部近年来在世界上产生巨大影响的电影。从这些影片中,我可以看到这种类型电影的独特风格和超强的艺术感染力。

这十部电影分别是《马楚卡》、《香料共和国》、《追风筝的人》、《牛仔的春天》、《乌龟会飞》、《流浪狗》、《小鞋》、《充满真爱》、《听见天堂》和《八月的爱》。它们的创作者来自美国、法国、伊朗、德国、希腊、意大利等国家,反映的内容更是与战争、贫穷、动乱、疾病带来的苦难以及第一世界到第三世界的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有关。这些故事,或者像石头一样,压抑着观众的心;或如胡椒或柠檬,以刺激观众的感知;或者像鱼钩一样,刺痛观众灵魂最柔软的部分。这些相互冲突的看法和感觉是由两个相互冲突和对立的因素“天真”和“痛苦”的中和形成的。

下面,我们通过对具体电影的分析,来看看那些精彩的震撼是如何形成的。

人类最大的苦难是战争造成的苦难。在我列举的十部电影中,有三分之一与此有关,其中《乌龟会飞》和《流浪狗》最为典型。

《乌龟会飞》讲述了被战火追杀的人们在伊拉克边境挣扎求生的故事。本文以一群靠拆矿卖废铁为生的孩子的经历为基础,讲述了一个悲伤的故事:一个10岁的女孩被伊拉克军队强奸,生下一个小男孩。她带着孩子和胳膊被地雷炸掉的哥哥四处流浪,靠哥哥用脚拆地雷为生。她可爱的儿子时刻唤醒她心中的噩梦。她一直在默默做的事情,就是把儿子扔掉,甚至杀掉,而他的哥哥、儿童之王“卫星”则在不断地把孩子从危险中解救出来。几经气喘吁吁的挣扎,小女孩终于将儿子沉入深潭,纵身跳下悬崖,给观众留下了无尽的痛苦和悲伤。

与其悲伤相比,《流浪狗》更阴暗,更幽默。这有点像儿童版的《警察与赞美诗》,讲的是阿富汗一对小兄妹因为父母入狱而四处流浪的故事。整部电影都围绕着他们试图进监狱展开,因为只有进了监狱,他们才能有地方睡觉,才能和母亲在一起。但这个小小的愿望总是得不到上帝的满足,每次进监狱的机会都输在了错误的地方。最后,他们通过看电影《偷自行车的贼》被指示去偷自行车,最后如愿进了监狱,但可悲的是,这个监狱并不是他们希望的有母亲的监狱...

这两部电影,以战争为背景,没有战斗场景,却刻画了战争对人类的伤害到骨子里。除了战争本身提供的生动素材和导演们悲悯的人道主义情怀,最打动我的是他们从纯真角度的表达。没有那些眼神清澈得容不下一丝浑浊的小演员,影片的冲击力和感染力肯定会大打折扣。

除了战争,国家的政治动荡和社会阶级之间的冲突与孤立也是造成人类苦难悲剧的重要因素。在我要介绍的电影中,《马楚卡》《香料共和国》《追风筝的人》就属于这种类型。智利电影《马楚卡》以皮诺切特军事政变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富家子弟与一个穷人家子弟之间的友谊。本来在一个社会阶层分明的社会里,他们是没有任何机会互相认识,建立友谊的。但由于执政的左翼政府推行教育平等,所有穷人家的孩子和富人家的孩子都在同一所学校学习,这样他们就有机会互相认识,进入彼此的生活。发现在同一片蓝天下,人与人之间的生活是如此的不同,生活的不同使得他们的思想意识和好恶也大相径庭。

与马丘卡相比,香料共和国更加温和。它讲述了一个出生在伊斯坦布尔的希腊孩子,在土耳其当局要求他们在宗教信仰和生存权之间做出选择的政策背景下,离开了他生活多年的伊斯坦布尔,并对它充满了一生的怀念。这位影评人称之为一部美丽的电影,是天使艾米丽和天堂电影院的混合体。以香料和食物为线索,从胃到灵魂的独特叙事方式,让人在美中感受到无尽的乡愁。错过的美好越多,错过的心碎越多。导演很好地把握了这个原则。

《追风筝的人》讲述了一个富有的阿富汗家庭的年轻主人和他仆人的儿子之间的世仇。阿富汗,一个被太多符号和标记蒙蔽了双眼的世界,不仅仅是本拉登的兵库,也不像史泰龙的电影那样总是充满了鲜血和弹壳。这里的大多数人也是吃五谷杂粮的普通人,有喜怒哀乐。这部电影及其同名畅销书在西方世界的受欢迎程度暗示了一种交流的欲望。大家可能都在寻找影片主角也在寻找的答案:一个富家少爷和一个穷帮工的孩子,通过哪些方式可以到达对方的内心,感受到对方的苦与乐?这似乎是一个比喻,可以用来概括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还有另一类人类痛苦,是由贫困造成的。这样的苦难在不发达国家的电影人手中比比皆是,包括曾经尝试过的中国导演陈凯歌。几年前他拍过《和你在一起》,讲的是一个在贫困环境中长大的音乐神童,但不知道是观众对音乐的不认同,还是钱学勤没有几万块钱的苦难,反响平平。相反,伊朗电影《小鞋》以一个穷人家的孩子围绕着一双小鞋的故事震撼了人们的心灵。那个因失去姐姐唯一的一双旧鞋而痛苦的可怜的孩子,经历了各种可笑的苦难和烦恼,而在这些苦难和烦恼中,我们看到了世界上真正纯洁的亲情和爱情,那些被贫穷折磨的生命,因为爱而充满了力量和活力。

除了战争、社会动荡和贫困,还有社会制度和意识冲突带来的困惑和痛苦。最典型的是《牛仔的春天》和《真爱至上》,两部来自法国的电影。他们的导演对人类的苦难有着更加形而上的理解,已经超越了物质层面,进入了精神层面。《放牛班的春天》讲述了一群顽童在工读学校的成长故事。对于他们,我们是应该用僵化严厉的惩罚制度以暴制暴,还是应该用艺术和爱来唤醒他们的良知?这个问题不仅是教育工作者的问题,而是全人类的问题;然而,装满真爱的袋子里展现的大人和小孩两个世界是如此的不同,他们的喜怒哀乐和立场是如此的不可理喻。无论是太阳失去光芒后的命运,还是小狗的生命是否值得拯救,都有一个悲剧,不制造生命我们无法沟通。这是全人类的悲剧。

除了思想上的,还有家庭和身体限制带来的生活上的艰辛。《听天由命》讲述了一个盲童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成为世界级录音大师的故事。他年轻的时候失去了光明,这让他拥有了比常人更强的用心感知声音的能力。而《八月迷途》(又译《声与梦》)讲述了一个因父母离异而成为孤儿的音乐神童,冲破重重阻碍,重新找到爱情的故事。这两部分别来自意大利和美国的电影,因为创作者生活的环境更加丰富优越,更加平和,有着与第三世界国家电影完全不同的光明结局。没有王八能飞的无情,没有流浪狗的绝望,没有马楚卡的血腥,没有追风筝的人的无边失落。他们的苦难更多的是来自个人的不幸。和前者相比,痛苦的程度是大海和小溪的区别。

电影是视觉艺术,用文字来表达显然是吃力不讨好的。这些电影中很多令人惊叹的情节和表达方式都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我的导语只是一只指向美景的手,如果你真的想欣赏它的美,看过电影后你会有更深的理解。相信看完这些片子,你至少会明白一个道理:儿童片不是哄孩子的把戏,也不是抱着敷衍的态度无心制作的,更不是说明政策、给娃娃讲真话的宣传品。事实上,它们是需要灵魂介入的深奥艺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