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下载软件面部识别不了怎么办,下载软件用人脸识别不用输入密码

2023-10-31 05:17 作者:岑岑 围观: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高建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依法惩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5起典型案例。这批典型案例涵盖了对公民信用信息、生物特征信息、行踪信息、健康生理信息等不同类型个人信息的全面保护,体现了检察机关依法严惩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政策导向。

据介绍,李某是一家网络科技公司的软件开发人员。2020年6月至9月,李制作了一个可以从安装者手机中窃取照片的软件。当手机用户下载安装该软件并打开使用时,该软件会自动获取手机相册的照片,并上传到李搭建的服务器后台。李将该软件发布在暗网某论坛上并出售。截至2021年2月9日,他已经卖出了总计30美元的网站虚拟货币。后来,李为了炫耀技术,满足虚荣心,将该软件伪装成“颜值检测”软件,发布在某论坛供用户免费下载安装,从而盗取安装者手机相册照片1751张。其中有100多条公民个人信息,包括人脸信息、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

2020年9月,李在暗网论坛使用虚拟货币购买“社工图书馆资料”并转移至网盘。2021年2月,李为炫耀自己的能力,明知“社工库信息”中有户籍信息和业主信息,仍将网盘链接至“业主交流”QQ群(150人成员)。经过剔除无效数据、合并消除重复后,“社工库数据”包含了8100多万条公民个人信息。

2021年3月9日,公安机关将李某抓获。经查,由于“社工库资料”内容庞大,存储在境外网盘中,未发现有人下载使用。

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检察院审查认为,李某非法获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且信息量符合“情节特别严重”的规定。鉴于李主观上没有以营利为目的的销售行为,客观上没有传播、散布信息的行为,且系初犯,自愿认罪,认罪态度较好。检方以李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提起公诉,并提出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的量刑建议。最终,法院采纳了检方的量刑建议。

检察官提醒,人脸信息是不可改变的、唯一的生物特征信息。人脸识别技术在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很容易被不法分子窃取、利用或制作合成,破解人脸识别验证程序,侵犯隐私、名誉和财产。生活中要谨慎下载使用“颜值检测”等“好玩”的软件,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合法权益受损。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厅负责人表示,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网民权益保护状况调查报告(2021)》,过去一年,由于个人信息泄露、垃圾信息、诈骗信息等原因,网民整体损失达805亿元左右。82.3%的网民亲身感受到了个人信息泄露给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因此,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检察机关立足检察办案,依法严厉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2019年至今年10月,全国检察机关批准逮捕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嫌疑人1.3万余人,起诉2.8万余人,有效保护了受害人的合法权益。此外,检察机关还注重通过检察办案促进和完善社会治理,对办案中发现的管理漏洞,及时发布检察建议,促进源头治理。2020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向工信部发出检察建议,围绕整治网络黑灰产业链、App非法收集个人信息等问题提出治理建议。

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检方将结合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深挖相关犯罪,依法追溯个人信息泄露渠道,加强对上游信息收集、提供、倒卖的全链条打击。以金融、电信、房地产、酒店、劳务中介等重点行业为重点,依法严厉打击行业从业人员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同时,加强对公民个人信息类型和刑事处罚标准的研究,推动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制度。此外,完善检察机关刑事检察与公益诉讼检察之间线索移送、同步介入、人员协作、协商研判等机制,共同推进个人信息保护刑事检察与公益诉讼检察一体化,推动形成个人信息保护多元共治新格局。检方还将充分发挥检察监督职能,推动网络平台和行业完善内部控制,推动建立健全个人信息保护常态化机制,完善行业规则,加强行业自律,强化个人信息源头保护,在全社会、全行业营造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良好环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