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股票学习中怎么把一种技术指标学到极致?

2021-12-23 22:39 作者:股票野生交易者 围观:

我是崇尚技术的交易者,几乎不看基本面。我觉得,所有的信息都在盘面有所反应,而且股价涨跌与资金有直接关系,尤其是在A股。

有段时间我到处寻找指标,痴望能找到一种技术指标,解决交易中的所有问题。记得最多的时候,手中的指标有近50个,有免费的,有出钱买的。但绝大部分跟行情软件自带的指标差不多,很多都没有用。不过,也许可能是我没有钻研透,没有发现指标的特别之处。

一个私募的操盘手曾跟我说过,他基本不看这些指标,他用他们自己的指标。他说,主力就是用这些指标来割韭菜的。

可是,对于散户来说,只能依靠这些指标来判断股价的涨跌和趋势。如果连这点都没有,那这股真是没法炒了。

要把一种技术指标学到极致,也不是没有可能。你就花一万个小时,根据股票的走势,一只一只用这个技术指标去验证。看指标在趋势发生变化时的变化,看指标在不同周期中的变化。看指标在股票强势拉升时的变化,在股价弱势整理时的变化。把一个指标往死里整,不信琢磨不透它。

话说回来,一个指标就算研究到极致,也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比如量能指标,趋势指标不可能替代它的作用。筹码指标的作用,量能指标也无法替代。强弱指标的作用,也是筹码指标不能替代的。

其他股民观点

学习简单,执行才是关键!能做到知行合一,交易技巧是练出来的!

其他股民观点

感谢平台邀请!我是专注A股短线研究的@超短一哥股天乐

关于题主的问题“股票学习中怎么把一种技术指标学到极致?”我有一些个人看法。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希望各位能明白一些股市的基本道理。

1、股价是交易的结果,买卖只产生溢价,不产生价值。

2、所谓长线短线,其实只是判断相应时期中,买股的人多,还是卖股的人多,量价配合反应供需关系。

3、买和卖,都会有一些共性的原因,而这些群体原因则会形成股市中的投资流派和技术指标。

因此,是先有的玩家,后有的买卖,然后才有的那些追踪玩家行为的指标。

所以这些指标,原理上都会慢盘面一步,用指标来指导自己的交易,应该清醒地知道风险已经天生存在。

有人用指标判断趋势,来回避指标偏慢的缺点,也有人提前博弈指标转好,来抢身位,快人一步回避风险的同时,还可以等指标走好,去割无脑跟随指标交易人的韭菜。

如何运用,需要实战总结,往往每个人最终的理解其实并不一样。

那么回到主题,想要将某一种指标学到极致,其实首先要理解这个指标在讲什么。

想知道指标在讲什么,最好的办法就是从指标代码入手。

我们以MACD指标为例:

DIFF : EMA(CLOSE,SHORT) - EMA(CLOSE,LONG);

DEA : EMA(DIFF,M);

MACD : 2*(DIFF-DEA);

这个指标是最常见的公式之一,代码很简单,只有三行,这也让它最容易学习,也最具有普遍适用性。

那么这个公式到底在讲什么呢?

这里面最核心的是DIFF。

从代码上,很好理解,它是在统计长周期均线和短周期均线的差值,或者说距离。

这代表着MACD是一个遵循均线理论的指标,如果你认为均线所代表的平均成本,不足以构成行情的决定性因素,那么这个指标其实你看看也就完了,基本不用怎么学,去找下一个指标。

如果你认为均线系统讲的有道理,就可以继续研究下去,

还是先来讲讲均线系统:

无论你是用MA计算均线,还是像MACD公式那样选择用EMA计算均线,根源都是均线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股票的涨跌,与场内玩家的持仓成本有关,均线代表着相应时间内的市场平均持股成本。

股价快速上升,短期均线没有跟上,那么市场就会冷静下来,获利盘增多,容易引发股价下跌,反之亦然。

而MACD中的基础参数DIFF,在均线原理的基础上,计算了两条均线的距离。

以大多数软件默认的参数(12,26,9)来说,它统计的是12周期均线和26周期均线的距离。

这个距离,被MACD认为是决定市场短期的多空成本要素。

那么是距离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呢?

为了帮助投资者判断,MACD引入了第二个计算标准DEA

DEA:EMA(DIFF,M)

从公式来看,DEA是在统计DIFF的平均状态。

这个思路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因为单纯的说DIFF的大或小,也就是说两条均线的差距大或小,其实很主观,不同的股票如果来比较这个数值,得到的行情标准会毫无统一性。

因此MACD没有像KDJ那样出现20-80的超买超卖标准。

相对性(差值,或者说距离)的结果,只能用相对性的数据去计算,还是以默认参数(12,26,9)来说,DEA实际上是在计算最近9天的12均线和26均线的平均差距。

这样我们由均线系统得到了两条新的,研究他们距离的曲线。

DIFF:12和26均线的距离

DEA:最近9天内这个距离的平均值。

由此得到了MACD的基础理念,当DIFF远离DEA时,代表短期趋势并没有发生变化。

最后为了方便投资者直观的感受到行情趋势的变化,来到了MACD的最后一条计算公式

MACD:2*(DIFF-DEA)

这是在统计DIFF(均线距离)和DEA(距离平均水平)的差距,乘以2,在我看来只是为了放大这种差距,让图形更直观。

由此你会发现,如果你是一个双均线系统交易者,那么MACD就是你最好的投资助手。

MACD指标会直观的告诉你,目前均线系统代表的是多头趋势(MACD金叉发散),还是空头趋势(MACD死叉发散),近期这种趋势是在加速还是减速(MACD发生相应的红绿柱钝化)。

相信讲到这里,你应该很了解MACD究竟是个什么公式了,有兴趣的话还可以去研究一下MA方式计算均线和MACD使用的EMA计算均线究竟有什么区别,这里就不展开了。

实战中呢,更多投资者会在MACD的基础原理上,在进一步加入股价相对性来判断操作。

也就是大家常说的MACD背离。

顶背离用来判断行情完结,底背离用来判断反弹即将开始,甚至还总结出金(死)叉之后,会有24个周期的趋势延续。

虽然我个人认为这更多的是心理因素影响,或者说是以波浪理论在看待行情。因为在MACD的基本公式远离,和其根源的均线系统原理中,并不能找到支持背离的数学原因支持,显然是两套体系的东西。

哪种更对,没有定论。

这丝毫不妨碍股民依然热爱背离理论,当然,相信的人多了,总会形成合力,并由此发生相应的行情。

这就是我开篇所说的,在股市基本道理中的:股价是交易的结果

“走的人多了,它就是路”

最后简单图解一下什么叫背离:

如图所示,MACD指标中DIFF并未创出新低,也就是两条均线并没有进一步扩大差距,空头情绪并没有进一步扩大,但是股价却已创出新低。

这就是背离,在背离信仰者眼中,这是空跌的象征,MACD再次金叉后,行情会出现24个周期的反弹。

实际操作中,往往小盘股的成功几率会大一些,而在完全空头行情中,场外资金不入场,持股者同样看空的情况下,均线出现空头排列,长短期均线几乎走成平行态势,股价不断下跌是必然的,那个时候也会像这张图一样,不停的背离,股价不停的下跌。

反弹永远不出现,直到大量人止损为止。

例子就先讲这么多,最后总结一下:

明白指标原理,验证其代表的投资思维,最终实战提炼,这样是把指标研究到极致的最好方式。

如果只是学习别人的经验和技巧,难免不明就里,无法形成适用于自己的投资体系,遇到问题,更不知道如何修改,最终三天换一个指标,东看看西看看,股市转一圈,钱没了,心反而玩野了。

我是专注A股短线研究的@超短一哥股天乐

更多股市相关问题,欢迎留言探讨!

其他股民观点

哈哈,你有这种想法代表你的炒股技术开始进阶了。

就如同学武术一样,开始的时候你以为把师傅教的各种招数练的滚瓜烂熟就可以天下无敌了对吧,跟人一实战就知道自己错的多离谱,实战中谁会等你把姿势摆好再对战的?谁又会按着书上的套路来生死搏斗的?

教科书里面各种技术指标的讲解都是最基本的知识,活学活用才是根本!

把这些指标参数全都学会了,结合实际融汇贯通才是真正的读书!

以我自己为例,我对kdj指标就特别感兴趣。查阅往年大量的数据后发现,kdj其实对中长期趋势有非常好的参考意义,并不是教科书中所强调的短线指标。kdj非常灵敏,如果你对kdj所指示的实际操作,会让你无所适从。我们只需要将kdj参数里的9,3,3改成30,3,3。你会发现kdj尖锐的波峰与波谷变得平滑了,对短线的干扰不再敏感经常能预先揭示出中长期趋势。

参数改了之后,我们需要重新定义一下kdj在各个数值点的意义:大盘指数50以下,市场处于弱势中,不具备短线的投机价值。只有当k值突破80了,市场才能算是进入了活跃状态,此时各种涨停板多了起来,喜欢短线的可以在这个时候进场,而不是教科书讲的80开始进入超买区。

另外kdj(30)还有一个非常实用的功能,就是当市场进入活跃区后,通常会有一个回调,这时候很多人会心里没底,这段行情是一个大行情的开始还是一个小反弹呢?

这时候我们看下kdj(30)在突破80以后回调到50后的表现,如果在50稳住了又开始向上的话,基本可以肯定这是一波行情的开始,如果在50撑不住,那就麻烦了,做短线的要及时清仓退出,这预示着反弹结束了,将会有一波下跌行情。有兴趣的自己可以将历年的上证指数翻出来看下,准确率高达80%以上。

书上教的并不是圣经,并非一字一句都不能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