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医疗保险为什么越交越贵?

2022-02-13 21:23 作者:哦啡 围观:

从社会需要和现实可能性两个角度看,属于社会保险范畴的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缴费标准,只能越来越高,这种趋势肯定还会长期地持续下去。为什么这么说呢?

按照《社会保险法》的法律规定,我国的社会保险,包含了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五大类。其中,基本养老保险专用于解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要,保障吃饭穿衣问题;基本医疗保险专用于解决身患疾病时的吃药、住院两方面的基本需要,保障医疗费用的来源。

《社会保险法》规定: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分为三种: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分别简称为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

所谓的职工,又称为城镇职工,包括了党政机关、事业、企业单位的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前三类人员都在单位工作,都是强制保险对象,由单位按法律规定的比例,统一、捆绑式地代扣代缴个人缴费,一般个人缴费比例2%,从每月的工资中直接扣除,单位按规定再配套单位的应缴部分,缴费比例6%。事实上,这三类人对缴纳医疗保险费,基本上没什么感觉,这本来就是好事嘛。一切都由单位统一包办,都必须缴费参保,只须清楚地知道缴费比例就行了。不论个人是否同意,都没有不参保的自由,单位都会依法办事,照扣不误,对此大家早就习以为常了。至于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医保,是非强制保险,个人有自由选择权,但参保缴费100%由个人承担,缴费标准是年年上涨,很多人感觉经济负担极为沉重。

2016年1月,国务院制定并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国发〔2016〕3号),决定将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两项基本医疗保险予以整合,建立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简称为城乡居民医保。城乡居民涵盖了所有的城镇无业居民和农村的居民——农民。结果是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只有两种:城镇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

概括地讲,城镇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是两种各方面完全不同的基本医保制度,几乎没有什么可比性。这方面不再展开详细说。

从筹措城乡居民医保基金的角度看,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个人缴费参保,政府给予财政资金补助的基本政策。个人始终缴小头,政府一直补贴大头。前五年的具体情况是:2021年,国家统一规定的个人最低缴费320元,财政补助资金是580元,人均筹资总额900元;2020年,个人缴费280元,财政补助550元,人均筹资总额830元;2019年,个人缴费250元,财政补助520元,人均筹资770元;2018年,个人缴费220元,财政补助490元,人均筹资710元;2017年,个人缴费180元,国家补助470元,人均筹资650元。

很明显:在个人缴费标准不断上涨的同时,国家给予每个参保人的财政补助资金也在同步地逐渐上涨,参保人的经济负担持续加重,国家财政的负担也在持续加重。说实话:这是现实需求牵引和逼迫之下,不得不付出的经济代价。也只有这样做,才能筹措到比较充裕的城乡居民医保基金。

从国家角度看,2020年我国参加了居民医保的总人数101676万人(10.17亿人)仅国家支出的财政补助资金一项最低就达280元×101676万人=2846.928亿元(尚未考虑政府代缴一部分困难群体的参保费,以及部分省、市提高了个人缴费和政府补助标准)。而国家这样做的唯一目的:保障每一位参保人病有所医,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毫无疑问:无论是看病吃药,还是住院治疗,都是要花钱的,甚至是要花巨额资金的,尤其是一些重病、大病,那简直就是无底洞,销金窟。如果不下决心提高筹资标准,要提高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保证公民的身心健康,无疑就是一句空话。说到底: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是我国居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是现代人的标准配置,为此付出一定的经济代价,当然是非常必要的,具有毋庸置疑的必然性。

从城乡居民医保基金实际使用的角度看,无非是三大渠道:1、拨出一部分资金,交给商业保险公司,为每一位城乡居民统一缴费,参加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为第二次报销创造条件。2、用于门诊报销,包括在门诊就医时的门诊统筹报销和慢性病人的慢特病报销两种形式,均在基本医疗保险的范围内给予报销。3、住院病人的报销,这才是真正的重头戏。在报销医疗费用时:1)先在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按规定予以报销;2)如果医保报销后剩余部分的金额比较大,在不再另外缴费的情况下,自动地进入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报销程序,再报销一次;3)对于经济困难的医疗救助对象来说,如果自付费用比较大,还可以在医疗救助基金中再一次进行报销。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第一次报销、第二次报销和第三次报销。

对参保的多数人来说,积极地缴费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其实是一种积极的预防措施。在缴费之后的一年内,从没去过医院的人,当然只是单纯的资金贡献者。一年之后还得继续缴费参保。毕竟,城乡居民医保是一年一缴费一参保,有效期仅为一年,年度之间根本没有缴费积累。

而医保基金的真正使用者,就是所有的病人,包括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当然主要是住院病人,尤其是身患重大疾病的患者。举个例子:如果一个病人报销了10万元,按去年人均筹资830元的水平计算,就能将100000元÷830元=120人的总筹资额花得一分不剩。这样的病人多了,医保基金自然就捉襟见肘,甚至有时候就成负数了,只能由财政部门来兜底。

既便如此,经常能听到重大疾病患者经常抱怨:报销医疗费用时,这也不报,那也不报,报销比例太低,住一次院个人或家庭要掏很多钱。事实上,设立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真正目的,就是通过医疗保险的互济机制,从根本上减轻重大疾病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

同时,也经常能听到缴了医疗保险但从没有去过医院的人,认为自己吃亏了,经济上很不划算。说到底:缴费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就是为自己和家人设立一道防火墙,平安无事时,只当做为其他病人做了贡献。一旦有事住院治疗,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享受参保的报销待遇,极大程度地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甚至保护家人生命和家庭财产的安全。

在目前城乡居民的住院率已经攀升到15%-16%水平的情况下,一个有三、四口人的家庭中,时不时有人住院,几乎是一个板上钉钉的事情。这也就是必须缴费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真正价值所在,以积极的心态,主动地预防风险,规避风险,做到有备无患。但这种预防措施是要花钱的,没有干指头蘸盐的任何可能性啊!!假如哪一年没有缴费参保,却不幸地遇上重病、大病,或许会因节省了一两千元,却不得不100%地自掏腰包,支付几千元、几万元甚至是几十万元,还得为家人的安危而提心吊胆。到了那时候,户主肯定会悔不当初。本人因在民政部门工作,从事过多年医疗救助的管理工作,亲眼见过太多、太多这样的例子。

所以,归结起来就一句话: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普遍地要求享受比较好的医疗保障待遇的情况下,逐渐地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标准,就是一个必然的政策趋势,也是必须付出的生活成本,根本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同时,郑重地提醒广大的城乡居民,真正的财政补助资金提供者,是我们的各级政府,个人每年所缴的那三、四百块钱,事实上真的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对此,朋友们至少都应该心知肚明吧。

其他网友观点

医疗保险为什么越交越贵?目前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险分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虽然这两种医疗保险都是属于各级医保部门管理使用的,但这是两种不同的医疗保险制度。

医疗保险之所以越交越贵,主要还是与物价的涨幅水平,参保人数,住院人数,平均住院次数等医疗保险支付的金额,社会经济发展等情况分不开的。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每年都是按照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的来测算的,采取多方筹资的政策。国家每年补助一点,企业缴纳一点,个人缴纳一点等“三个一点”的方式。

我国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是从国发(1998)44号文件,即《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从1999年1月开始执行的。主要的参保对象是企业职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后来逐步过渡灵活就业人员,采取的是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按比例缴费的方式。总的缴费比例为8%,其中用人单位缴费6%,个人缴费2%,分设为医疗统筹基金账户和个人账户进行管理。个人缴费部分全部计入个人账户,单位缴费部分,70%计入统筹账户,30%按照年龄结构等返还到个人账户。

由于职工医疗保险的缴费基数是按照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作为参照,当职工个人的工资水平低于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时,必须要按照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作为缴费基数,当本人的工资高于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时,必须要按照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进行缴费;对于灵活就业人员,是参照在岗职工的缴费方式进行缴纳,缴费基数还是按照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来作为缴费基数,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在60%到300%之间进行选择。由于职工月平均工资都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所以每年职工缴纳的医疗保险费用也会不断提高。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缴费标准,基本上是按照国家医保局每年公布的标准进行缴纳,每年确定医保缴费的标准,主要也是根据上年度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国家财政补助的标准,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物价涨幅情况来进行测算。从近三年调整的情况来看,基本上是按照每年增加30元的幅度进行调整,2019年为每人每年缴纳220元,2020年每人每年缴纳250元,2021年每人每年缴纳280元,在个人缴费标准增加30元的同时,国家补助也是按照每人每年30元的标准进行增加。比如2019年为520元,2020年每人550元,2021年每人每年580元。

综上所述,职工医疗保险费用的上涨,主要还是由于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长导致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费用的上涨,主要还是根据国家经济增长的情况,全国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等提高密切相关的。只要今后社会经济在发展,那么医疗保险费用的不断提高也会一种趋势。

其他网友观点

医疗保险确实是越交越贵,但具体原因,还是由于不同的种类有很大区别的。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缴费越来越贵。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最初是有新农村合作医疗,后来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合并而来。

很多人可能记忆犹新的是新农村合作医疗,当初个人缴费只需要10元一年。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合并成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以后,保险缴费年年增长。

2020年的个人缴费是280元,2021年是320元。实际上,缴费不断提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筹资标准,提升医疗保险待遇。

近年来,不仅大家的住院医疗费在不停的提升,相应的住院看病人次也在大幅增长。

居民医疗保险是最省钱的保险,除了个人缴费以外,国家还进行大额补贴,2021年国家补贴标准为580元。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越来越贵。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跟医保报销待遇没有关系。它是通过固定的缴费比例的方式缴纳的。

由于缴费钱数等于缴费基数乘以缴费比例,而缴费基数又在年年提升,所以相应的缴费也会越来越贵。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钱数,对于企业职工职工本人只需要承担缴费基数的2%,相应的钱数还会全部返还给个人账户主要是企业缴费筹资。

灵活就业人员是自己承担相应的医疗保险,但是自己也可以选择是否参保。如果为了省钱,可以选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最大、最突出的优势,是退休职工退休以后不用缴纳任何的医疗保险费用,就可以享受到报销待遇,包括医保个人账户。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让人不禁担心是否会产生医疗保险的压力。但目前来看还是运行的好好的,相应的医疗保险累计结余高达20,000亿以上。

商业医疗保险甚至缴费也越来越贵。

一些细心的人发现商业医疗保险缴费也是越来越贵,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保险开发的原因。不同的医疗保险,相应的管理费和保险代理人的佣金是不一样的。像医疗保险可能一交几十年,但是我国又在不断发展,最初设计的有关费用,确实时间长了以后是无法持续运营下去的。所以,慢慢的一些过去的医疗保险现在就不卖了。

第二,是年龄增大的原因。商业保险是经过严格的测算的,会通过人们得病的概率来核算出每一期的保费。当人们经历了10~20岁的黄金期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得病的概率会越来越高。比如说看看这一种商业医保的缴费,没有社保的情况下,最低缴费为每年314元;但是到了56~60岁,一年就缴费超过5000元;到了90岁以上甚至达到了3万元。

相对而言,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都不看年龄。而且我们也可以看到商业医保是社会医保的补充保险,可以在社会医保报销之后进行二次报销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关文章